苗乡行

淘宝拾贝

<h3>  很想到那种地道的苗寨看苗家人的真实生活情景。此次湘西之行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到凤凰县刚入住酒店,旅行社就为我们推荐了一位苗族姑娘做导游,我很是高兴。在我们去沱江岸边观看凤凰城夜景的时候,便直接问导游能否带我们去苗寨参观,导游满口答应,并告诉我们当地已经开辟了一条观赏苗乡风光、了解苗家风情的旅游线路,以满足类似于我这等人的要求。</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天一大早,导游就领着我们驾车到了凤凰县的山江镇。山江镇距县城仅20多公里,总人口一万八千多人,苗族人占到99%以上,是凤凰县两大苗族人聚居地之一,且该镇地处凤凰县中心腹地,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完好,民俗风情文化资源蕴藏丰厚,湘西最后一代苗王龙云飞的宫殿就座落在这里,湘人龙文玉在“苗王府”上创办了全国最大的民营博物馆---山江苗族博物馆。</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 在一条清澈的小溪旁下了车,但见小镇为群山环抱,四周山峦起伏、石峰奇巧、林木秀丽。小溪两旁的石板路边差不多是清一色的苗人居住的五柱八瓜三间土墙瓦房。顺着小溪,我们来到了碧绿清澈的蚩尤湖。湖面不宽,两岸山峰挺立、苍翠欲滴,湖光山色,犹如一幅绝美的图画。苗人为纪念他们的祖先,才把这美丽的湖命名为蚩尤湖。为方便游客行走和观光,湖里不仅可以坐游亭,苗人还在湖边沿山修了木栈道和石板路,栈道与道路两旁的石壁或木柱上还挂了些苗语与汉语对照的牌子。导游小吴告诉我们,苗语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完全凭口口相传,所以像冰箱、手机和电视机等新的东西,苗语中也是釆用汉浯来表达的。老一辈的苗人都不会讲汉语,她们回到家里都说苗语。她妈妈外出、到市场上买东西,必须要她相陪,否则寸步难行。</div><div>&nbsp;&nbsp;&nbsp;&nbsp;</div> <h3>穿行在如画廊般的栈道和石板路上,深切体会和感受到苗家大山的壮美!走到湖的另一端,映入眼帘的是一处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峭壁之上的树丛中隐现出一个巨大的山洞,洞旁插着一块“苗王营″的牌子。进入洞内又见左边峭壁上一个洞口,导游说上边那个洞里就是当年苗王龙云飞藏兵的地方,藏人洞能容纳2000多人。据传当年解放军追剿龙云飞部时,因此洞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解放军派兵把守洞门,以断匪粮,欲困死残匪。谁知困了一个多月,洞内匪兵安然无恙。结果发现此洞另外还有一处隐密洞口。</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个山洞真是很奇特!旱洞之下是个水洞,沿峭壁往前一百多米的地方忽见一通天洞,两条巨大的瀑布从山顶倾泻下来,犹如从天而降,壮观之极!仰望苍穹,洞天相接,蓝天白云在洞口呈现一“心″字造形,美得让人窒息。</div> <h3>七转八弯,爬过人造天梯,我们走出石洞,走到了山的背面,山下又是一汪碧水。登上早就在水边等候的竹筏,竹筏在青山倒映的水中缓缓前行,苗家姑娘悦耳的歌声悠悠飘向太空,在山谷中迥荡……置身其间,有谁能不被这诗情画意陶醉?!</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到了,前面就是早岗苗寨。”随着导游的一声喊,我们仿佛从梦中醒来。带着好奇的目光,不舍地走下船头,而又兴致勃勃地踏上进入苗寨的山路。</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早岗寨,又是青山环抱!远远望去,沿山脚往上散落着一幢幢或土或石块垒砌起的黑瓦房,右边山坡上间或有几幢新建的两层小楼。寨首是一处小型广场,广场的一角树着一杆″刀梯”,对面的高坡上有一“对歌台”。导游说这是苗寨集会的地方,每逢“三月六″、“四月八”、“六月六”、“赶秋”,寨子里的人都会穿着节日的盛装,来这里聚会。广场周边的房子大都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苗寨土特产品。路口还有几位苗家女子,眉似弯月,笑靥迷人,穿着苗家盛装,热情地招呼着游人,十分友好地和游人拍照,并为游人拍照提供苗家服饰。看那服饰,胸前、袖边、裙边、裤脚皆缝有花边刺绣,图案新奇,色彩鲜艳;项圈、手镯、耳环、耳钎、裙链和银花都是银制品,银光闪闪,好不耀眼!导游告诉我们,苗家女子佩戴银饰以多、大、重为美。因为它既是盛装饰品,也是家境财富的显示。远古时苗家人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披戴在女人身上的银饰是财富最安全的携带方式。</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苗家人住的房子,差不多清一色的五柱八瓜三间瓦屋。屋子沒有隔墙,中间为厅堂,左边一间靠后墙摆放的是长辈床、前边是“腰子形”的灶台,床与灶台间有一火炕,右边一间靠后墙摆放的是小辈睡的床,右墙边摆放着祭祀的台子,前边摆放的是纺线织布的工具等杂物。我们到了几家民居,家里的摆设全都一个样!中午,我们在“老支书餐馆”吃的饭。老支书家的房子是用石块垒的墙,屋内的摆设也是一模一样,只是中间厅堂的后方多了些奖状和照片、正屋场地前多了两小间平房。纵观全寨,建在高坡地上的住房,高高低低、参差不齐,但寨子里的石板路却很通畅,石砌护坡也都非常齐整,显示着古朴立体之美!透示着苗家人的勤劳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也能想像得到生活在大山里的苗族兄弟的艰辛与不易!</div> <h3>  离开早岗寨,我们乘当地的旅游车盘旋颠簸了十多公里,重又回到山江镇,去参观全国最大的民营博物馆---山江苗族博物馆。</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山江苗族博物馆坐落在山江镇西北边的一高坡上。高耸的石楼、古色古香的房子、幽静的庭院,这原本是湘西末代“苗王”龙云飞的宫殿,它浓缩了苗族民居的所有精华。苗族博物馆以家庭文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苗家农舍”、“古代住所”、“殷实人家”、“武士家居”、“服饰掠影”、“绣女之家”、“匠人居室”、“巫师小屋”、“文人陋室”九个展馆,向人们展示了苗族同胞在数千年迁徙生活岁月演递,劳作不息,奋斗不绝的发展历史和奇异神秘、绚丽多彩的苗族文化画卷。看展览,亦如读一部苗族生活简史,看一帧苗族社会缩影,看一座苗族文化殿堂,看一幅苗族英雄画卷。</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参观好博物馆,到山坡下的剧场看演出。音乐声起,一群苗家小伙和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的苗家舞蹈。舞蹈之后,是惊心动魄的表现苗家人勇敢坚韧精神的绝技“上刀山″。只见4-5个巫师模样的人围着“刀梯”口念咒语,接下来一年轻小伙和姑娘先后赤着脚爬上“刀梯”,小伙子一直上到“刀梯”顶端,还做着“金鸡独立”、“单臂吊刀”等高难动作,叫人惊叹不已!节目最后上场的是74岁的阿婆,她手持点燃的火把,在舞台下的广场上连来了几个“鲤鱼翻身”,动作敏捷如年轻人一般。然后,老阿婆从火把中抽出一根燃烧着的木棍,熄灭明火,直将燃着的那一头伸进嘴里咀嚼。一根、一根……直到嚼完那烧黑了的木炭,猛一运气,吞下肚里。看得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目瞪口呆!</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一片惊呼声中,结束了我丰富多彩而又饶有兴趣的苗乡之行。走出剧场,场外商埠、饭馆林立,身着绚丽多彩服装的苗族老乡热情地向游客介绍着他们的土特产品。与老镇相连着的一条新开发的商业街正在建设。这一切都在昭示着一个繁荣富强新苗乡的崛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