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自2008年以来,宝丰县第二初级中学一直坚持 “周清”制度。“ 周清”,温故而知新,一周该科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检测。一小张试卷,二十五分钟,便可分出高低,争个输赢。知识学的是否牢固,学习方法是否科学一目了然。周清,是一种有效检测学生情况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完成“周清”,增强学生信心,相信我能行。“周清”没有完成的学生,利用这个时间再进补。</h3><div><br></div><div> </div> <h3>同学们安静,用心地考试</h3> <h3>开始批改周清试卷了,虽然正值中午,但老师依然认真进行。</h3> <h3>太累了,躺在椅子上改试卷吧</h3> <h3>有点空闲,赶快二清</h3> <h3>周清就是将一周所学的知识,到周五学校统一测试,评卷,下午讲评,二清,晚上三清,四清,五清。时间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走过,到了晚上,还有学生未过关,老师继续讲。不是一个老师这样,不是一科老师这样,不是一班老师这样,是整个年级,整个学科;不是一个小时,而是连续几个小时;不是在某一周而是在每一周的周五;不是一年,而是一直在坚持。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又需要多么多的精力啊,还需要多少的放弃与割舍。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我常把它比作二中精神。实际上,它更多地诠释二中人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负责。</h3><div> </div><div><br></div> <h3>你不会,老师来讲</h3> <h3>二清时,教室地方不够用,老师领着学生在走廊,操场,都是我们的阵地</h3> <h3>放学时间已过两个小时,但各个教室华灯仍亮,都在忙碌着,忙碌着。你问,我讲。</h3> <h3>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学生争先恐后围着老师过关、问题。</h3> <h3>你能找出老师吗?红点就是老师呀</h3> <h3>二中的学生为什么优秀?怎样脱颖而出的?当学生能像老师一样讲题时,那是一种多么高的水平呀,“钢”需要这样炼。</h3> <h3>专家说过,对于知识的掌握,“听”,掌握10%;读与做,掌握30%;测试,掌握50%;会讲,则掌握85%以上。</h3> <h3>亲爱的老师们,天太晚了,我只有借助路灯,才能看清你疲惫但又满意的面孔,辛苦了老师!</h3> <h3>这就是我们可亲可敬可爱的二中老师!</h3><div> </div><div>他们真正称得上二中的脊梁,真正是“德高为师”的楷模。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高尚的师德筑起了一座座榜样的丰碑!二中拥有这样的教师群体,怎能不优秀呢。二中拥有这样的优秀团队,家长怎能不放心呢。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在他们眼里,“教师”这个职业并不仅仅是一个“饭碗”,他们已将教育当成一种事业。不计个人得失,奉献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青春,牺牲自己的休闲,牺牲自己的健康。原教育部长周济说过:“把爱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们就是最幸福的人。</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