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9月17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丰台分校迎来了吴正宪老师组织的市级课题"比的意义"第二次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丰台区教研员孙建老师,我校数学组教师、区兼职教研员、青年班老师以及其他学校学员。</h3> <h3> 继第一次概念解读活动后,三个组的老师们进行深入研究,撰写教学设计,这次活动由四位老师现场说课。</h3> <h3> 首先由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丰台分校果慧老师进行说课展示。果老师的课通过从具体情境中感悟比的意义,理解异类量比的同时凸显比的价值,拓展应用三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h3> <h3> 丰台八小的张子静老师以郑毓信教授的《多元表征理论与概念教学》为指导思想,力求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多角度的理解比,深化学生对比本质的理解。</h3> <h3> 西马金润小学的尹春燕老师则整合教材,利用课后习题主题图,引导学生经历沟通联系深化比,完善经验理解比,情景比较初识比,经验入手感知比四个教学活动。尹老师巧妙的设计学科实践活动"配制巧克力奶",贴合学生生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价值。</h3> <h3> 最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的李莉老师从"颜色"、"形状"、"质地"等不可度量属性来认识比的相对份额,倍数关系,对等关系,使学生感知比的独特性。</h3> <h3>说课后,各组老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并就每节课的优点与建议进行交流。</h3> <h3> 最后孙老师就这四节课做了总结,他说:这四节课各有千秋,都值得大家借鉴。孙老师还针对每个设计做了精彩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他的意见引起与会老师从教学情境,课堂容量,知识的本质等方面做出新的思考。</h3><h3> 29日,吴正宪老师将带领我们以现场课或说课形式对《比的意义》再度探讨。研究没有止境,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精神,继续深入研究,设计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数学课堂活动,创造出精彩的课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