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念奴娇</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寻访长城倒马关怀古</h3><h3><br></h3><h1> 雄关千古,见残垣衰草、兴亡满目。要塞通衢今不是,只有旧宅新屋。云去悠悠,风来瑟瑟,四野庄稼熟。飞鸿影下,更留多少禾菽?<br> 犹记燕赵悲歌,硝烟烽火,夜半胡笳曲。钦点六郎巡检使,河朔遂城逐鹿。猎猎旌旗,隆隆鼙鼓,百战神威足。功名书史,现今谁解棋局!</h1><h3><br></h3><h3><br></h3> <h3><br></h3><h3> 这一阵子,有时间就会去翻一翻北京城历史演变的有关资料。这不,看到了对古时候守护京城的长城“内三关”的介绍。<br></h3><h3> “内三关”中,我对北京的“居庸关”和河北的“紫荆关”有一定了解,也去过多次。倒是对“倒马关”比较陌生,离得不远却没有去过,资料上对它的介绍也比较少。<br> 据说经过几百上千年的风雨侵蚀,再加之保护不力、早已失修,这个古关隘目前只剩下少许残垣断壁,基本上是名存实亡了。</h3><div><br></div> <h3><br></h3><h3> 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看到了对它的简略介绍,遗址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倒马关乡,离北京不算远,大约260公里左右,莫不如去一趟实地看看,以直接感受一下这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关口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它曾是京城和河北平原通向山西北部的咽喉要道,宋朝名将杨延昭杨六郎镇守“三关”,其中之一就是这个倒马关!</h3><h3> </h3><h3><br></h3> <h3><br></h3><h3> 于是,第二天我起了个早,不到6点就出发了,以便在7点钟以前能够躲开令人头疼的交通早高峰,顺利出城。</h3><h3> 比正常出行早一个多小时,果真管用,7点钟时,我已到了出京的第一个服务区。停车早餐后继续出发,在距离涞源县城20多公里处下张石高速,沿207国道一路走走停停看看,过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后转332省道,11点半到达倒马关乡附近。<br></h3><div><br></div> <h3><br></h3><h3> 据到访过的爱好者介绍,倒马关乡就在207国道河北涞源县到阜平县的332省道旁,距离涞源县城26公里左右,倒马关遗址就在乡的进村口处,那里立有一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h3><div> 按照这个介绍,我很顺利地找到了倒马关乡,很好找,说是紧挨着省道,其实是省道穿乡而过,把村子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左边是乡政府所在地和村民居住地;右边是新建的部分民居和山脚下的农田。</div><div> 倒马关遗址在路左边的村居内。</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h3> 车下了道开进乡里。</h3><h3> 下车后,看到有一条大概二里地长的笔直的街道,斜着从村中穿过,直接与省道连接。街道及其两边很整洁,临街的墙都粉刷成白色,墙上开辟了政府宣传栏、政务公开栏和宣传画,也有不多的几幅介绍倒马关长城的广告。<br> </h3><div><br></div> <h3><br></h3><h3> 也许我到达的时候正赶上中午饭,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人。</h3><h3> 沿着街道走了一半的路,没有发现倒马关遗址的影子,也没有见到长城的样子!彷徨中,看到街边有一个贴着“超市”招牌的小店,便赶紧进入打问。</h3><h3><br></h3><h3><br></h3> <h3><br></h3><h3> 店很小,只有两间屋大小,放得不算整齐而又拥挤的货架上摆了一些日常用品。店里十分冷清,没有顾客。店主是位看上去有40多岁的妇女,正坐在门口的柜台后面纳鞋底。</h3><h3> 见我进来,“老板娘”放下手中的活儿计站了起来,热情地问我要什么东西。我不好意思地道了声对不起,然后向她打问倒马关遗址在村中的具体位置。</h3><h3><br></h3><h3><br></h3> <h3><br></h3><h3> 老板娘很友善,也很健谈,她说我已经走过了、也可以说是还没到!看着我疑惑的样子,她笑了,告诉我说,来这里的游客不多,但往往都会一下子找不到倒马关遗址在哪里,因为倒马关对外的名气很大,而现在的倒马关却几乎看不到了。</h3><h3> 她说,其实这个村子的位置,就是以前的倒马关关城,她说她父亲小的时候,倒马关还有个大致的样子,以后经过连年的战争和人为的破坏,慢慢地败落了。现在游客们前来寻找和所能看到的,只剩下村子两端残留的很小的一部分,根本看不出关城的模样来。</h3><h3><br></h3><h3><br></h3> <h3><br></h3><div> 她接着告诉我说,两端村口的路两旁各保留了两段关墙遗址,这两年乡里稍微整修了一下,没啥意思,也因为没有钱,吸引不到游客,就搁下了。如果不怕辛苦,可以到村子北边的山上去看看,那里还有保留下来的比较原貌的老长城,还有烽火台什么的,只是路很不好走,也太远,不是当地人是找不到、也吃不消的。</div><div> 我道了谢,顺手买了两斤她们乡里自己做的月饼后,出了小店,按照她说的地方,向村子东口走去。</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 我先到了村东口,看到那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长城倒马关的石碑。石碑用汉白玉(也许是白色花岗岩)做成,上面阴文刻制并敷以金粉,比我在其它多数地方看到的用灰色大理石制作的同样石碑要好看得多。只是,挺好的标记,却被放在了离遗址较远的马路尽头一旁,若不注意还是真看不见。</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h3> 路北,就是保存还算有点模样的关墙遗址了。</h3><h3> 这段关墙遗址从南到北目测大概有30多米长,临街面从东到西宽约15米左右,最高处有5米上下,最西侧还剩有一个测门洞,基本保留了原关墙砖石泥土混砌结构。</h3><h3> 如果从遗址状态看,很难推测出它原来的结构和风貌,也很难想象出它的“雄关”模样。</h3><h3><br></h3><h3><br></h3> <h3><br></h3><h3> 路南,紧挨着街边的一堵半圆形的墙内,在杂草丛生中还存留着一小段关墙残壁,后面并排着三栋上世纪30年代的老屋,据老乡说,这些老屋的砖石用料,大都取自于关墙。</h3><h3> 残破的关墙和破旧的老屋,就这样默默地相互守望,经受着一次次战争的硝烟熏烤,也一同经历着风云际会的变幻。</h3><h3><br></h3><h3><br></h3> <h3><br></h3><h3> 村西口街道南侧,就是乡里出资整修过一部分的那段城墙。</h3><h3> 这段城墙稍长一些,大概有七、八十米长,乡里沿着城墙外侧用青砖从底到顶砌了起来,原打算能开辟一个旅游项目,终因各方条件不具备而放弃了。</h3><h3> 现在,墙的下面又重新种上了玉米,背面基本上被那片丛林的蒿草树木掩住了。</h3><h3> </h3><h3><br></h3> <h3><br></h3><h3> 村西口街的北侧,也剩有一段没有整修过的原始关墙遗迹,它隐没在田间地头,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样子来的。</h3><h3> 在蓬蒿杂草的映衬之下,它显得是那样的凄凉、那样的哀怨,那样的无奈。它已经无法述说那些往日的兴盛与辉煌,也无法证明这里曾经是边关重将杨六郎镇守过的地方。它只能默默地、一天天地继续衰老下去,被时光、被被人们渐渐地淡忘。</h3><div> 当这些遗址消亡的时候,连同它一起消失的会不会是历史,会不会是历史沉淀出的文化!</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h3> 看完倒马关遗址,我对民间传承的倒马关名称的说法不免产生了疑问。就倒马关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讲,两边是山(太行山东麓),中间是水(唐河),古驿道是沿着河岸逶迤而去,倒马关背靠山、四周河水环绕,在军事上的确是咽喉要道,极具战略意义。但就其山和水的险峻程度来讲,远远不能与长城内三关的另两关---居庸关和紫荆关相比,唐河流经倒马关段较为平缓,战马到此似乎不大容易“失蹄滑倒”。之所以把这个关隘叫做倒马关,是否应该是敌人兵马到此难以通过,只有倒退回去另寻他路的意思呢?</h3><h3><br></h3><h3><br></h3> <h3><br></h3><h3> 我还在想,这样的贫困乡要想脱贫,除了依靠自然环境和条件,发掘有限的天然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外,可能只有深度开发人文资源才行。倒马关乡处于太行东麓山区,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但长城倒马关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影响,应该能够为当地政府和村民带来一些经济效益。</h3><h3> 正是因为倒马关曾经是山西北部进出华北的要道,距离现在涞源县白石山国家自然公园、蔚县的空中草原、易县的紫荆关长城以及狼牙山等著名景点都很近,也可以说仍是“必经之路”;家喻户晓的杨六郎镇守二十多年的地方,留下的不应仅是传说,也应该有战斗和生活的诸多故事。那么就有可能把倒马关开发成一个带走历史味道和文化气息的新兴旅游景点。关键是政府如何去谋划、去融资,当地百姓如何去经营了。</h3><h3><br></h3><h3><br></h3> <h3><br></h3><h3>附录一、史料上记载的倒马关</h3><h3><br></h3><div> 据史料记载,倒马关与居庸关、紫荆关合称我国“内三关”,有“倒马关前必倒马,内三关中数它奇”之说,曾是捍卫京师的重要门户,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北宋名将杨六郎曾在此据守而闻名。</div><div> 倒马关位于太行山东麓,北临内长城,背靠唐河。东南为险要的十八盘岭。倒马关就设立在纵贯太行峡谷的一条古老通道上,这条道称为“灵丘道”,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六年(公元482年)曾调集州郡5万人修治灵丘道。灵丘道北起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南越恒山,自灵丘以下,略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县),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马关就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关隘。</div><div> 正是因为倒马关的特殊位置,而成为这条道路上的重要关隘,也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div><div><br></div><div></div> <h3><br></h3><h3> 倒马关最初设置于战国时期,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h3><h3> 现存倒马关城遗址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h3><div> </div><div><br></div> <h3><br></h3><h3> 原关城全长约2.5公里,城池占地约7万平方米,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关城为条石和自然石加青砖筑成,东西二门上有城楼,外以沟壕环绕,南面依山,北临唐河,城垣上列敌楼台7座。</h3><div> 关城有东、西、北三个城门,东门称“居仁”,西门称“由羲”,北门称“宣威”。东西门外各设瓮城,东瓮城设有南北二门。西瓮城仅设南门一座,出南门往西约百米处唐河岸边设水关战台楼一座,楼下设有关门,是由下城通往上城的惟一通道。北门外原设战台楼一座,民国二十八年被洪水冲毁。城内正街宽12米,十字街正中原来建有两层的阅兵楼,楼上设有十字通道,楼北为官署所在地,有大堂、二堂、三堂。</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h3> 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h3><div> 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十五(公元39年)年,因匈奴常犯东汉北部边境,东汉政府迁徙雁门、代郡、上谷三郡居民于常山关(倒马关)、居庸关以东地方居住,防止匈奴的侵扰,由此可见倒马关的屏障作用。</div><div> </div><div><br></div> <h3><br></h3><h3> 明朝马中锡《倒马关诗并序》中说:“关有两山对峙,其路极险,相传杨六郎到此马踣,故名。”后人为纪念杨延昭(六郎)镇守三关的功绩,于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在倒马关城西3公里的马圈山上修建了“六郎碑”。碑通体高1.8米,宽60厘米,为汉白玉雕凿而成,碑额抹角及两边雕云纹花边图案。碑文为:“宋将杨六郎拒守之处。”杨延昭在边防镇守20余年,辽兵甚为畏惧。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到倒马关凭吊六郎碑,称颂吟怀杨六郎威镇边关的不朽业绩。</h3><div><br></div><div><br></div> <h3><br></h3><h3>附录二、解放军军史上记录的倒马关</h3><h3><br></h3><h3> 说到倒马关的战略意义,还有一件发生在抗战中的故事鲜为人知。</h3><h3> 据解放军军史记载,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了闻名中外的‘平型关大捷’,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大大振奋了国人精神。倒马关是西通平型关的要道,为确保平型关战役的顺利进行,以达到歼灭日寇的目的,八路军115师决定在平型关战斗打响前,先期占领倒马关,以阻日寇东援。</h3><h3><br></h3><h3><br></h3> <h3><br></h3><h3> “务必于24日8时前占领倒马关!”这一任务交给了在抗战初期第一支到达河北唐县的八路军部队——115师骑兵营。骑兵营营长刘云彪接到命令后,即刻返回驻地五台县东营村集结部队,于9月23日向倒马关进发。</h3><div> “前往倒马关120里的山路,都是仅容单骑的羊肠小道,不便于骑兵急行军。指战员们克服重重困难,漏夜牵马摸黑前行,经16小时急行军,终于在24日早7时到达倒马关。”开国少将、时任骑兵营副营长的李钟奇曾这样回忆。</div><div> </div><div><br></div> <h3><br></h3><h3> 骑兵营到达倒马关时,却发现日寇坂垣师团一部已占领长城关西碉堡,另有日寇百余人由长城北坡向倒马关爬进。在此紧急关头,刘云彪当即命令二连攻碉堡,又以一个连的兵力抢占制高点,以阻击登山之敌。最终,日军被迫放弃倒马关向南逃窜。此次战斗歼敌数十人,骑兵营仅伤6人,牺牲4人。</h3><div> “倒马关战斗虽小,却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它完整实现了作战意图,展示了鲜明的战术特点,开八路军华北敌后抗战之先声。</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 倒马关战斗打响的1937年9月24日,正是当时的河北省府保定失守的日子。当我们把这一场小小的胜利放在平津失守后、冀察两省国土迅速沦陷的大背景中去看时,就不难从中发现八路军在党领导下坚决北上抗日、挺进敌后的决心和意义。”岳思平评价。</div><div> 倒马关战斗后,刘云彪率领的骑兵部队驰骋晋察冀,令日寇闻风丧胆。但由于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罹患肺病的刘云彪本人于1942年4月12日,在当时的新望县寨北的军区卫生部医院病逝,年仅28岁。如今,刘云彪的骨灰安葬在位于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h3>村西南关城遗址</h3><h3><br></h3><h3><br></h3> <h3><br></h3><h3>村西北关城遗址</h3><h3><br></h3><h3><br></h3> <h3><br></h3><h3>村东南关城遗址</h3><h3><br></h3><h3><br></h3> <h3><br></h3><h3>村东北关城遗址</h3><h3><br></h3><h3><br></h3> <h3><br></h3><h3>村东口关城城墙遗址脚下的乡卫生院</h3><h3><br></h3><h3><br></h3> <h3><br></h3><h3>关城遗址外丛林</h3><h3><br></h3><h3><br></h3> <h3><br></h3><h3>上世纪三十年代老屋</h3><h3><br></h3><h3><br></h3> <h3><br></h3><h3>老屋断壁</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