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机前后

老井

<h3>半个多月来,我夫妇随同老岳母故里探亲,在盘山脚下的村庄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秀美,京郊农民的朴实与厚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返程的日期到了。</h3> <h3>为了登机返航,天还没亮就起来准备行装。驱车机场的路上,思绪翩翩,纵凌九霄之上,横跨千里之外。短短的十几天,仿佛穿越了两个不同的世纪。<br></h3> <h3>老太太回到故乡,找到了上个世纪的记忆,完成了一次时空与精神的穿越。</h3><h3><br></h3> <h3>水是家乡美,月是故乡明。人老了,有一挥之不去的乡恋与乡愁。半个多月来,老人轮椅的痕迹,碾遍了村子的街巷与田野。</h3> <h3>京郊农舍的屋顶或墙沿,狗尾草是草非草,如花非花。秋风中,狗尾草活象一条狗尾轻盈摇摆,十分招人。</h3><h3>经过此屋,老太太问我懂不懂这草的名学,作为南方人,我答:懂!是狗尾(伟)巴花。</h3><h3>老人说:不对!那叫狗尾(以)巴草,小时候,我们都喜欢揪一把在手里玩。</h3><h3>八十多年了,故乡的一草一木,早已深深地印进老人的脑海之中。</h3> <h3>这两口大缸,是民国时期的物件,椐村里人说,那小缸子也许更早。</h3><h3>过去,腌菜是农家保鲜的主要手段,腌菜的工具就是图中的大缸。</h3><h3>随着社会和生产方式的进步,反季节的蔬菜有大棚,保鲜的工具有冰箱,大缸正在慢慢地被农家移出院外。</h3><h3>路经这些缸子,老人触景生情,将大腌缸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h3><h3>其实,大缸也和老人一样,也在默默地向路人述说着千百年来,中国农村发展和变化的历史。</h3> <h3>明天就要返程了,老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全写在夕阳的光和影之中。<br></h3> <h3>在登机的时刻,这三位老人不顾机场工作人员的劝说,执拗地要与飞机合影,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这三老如愿以偿。</h3><h3>我情不自禁地向他们竖起大拇指,特别是这位老大爷,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完成了一次从唐装到波音737的跨跃。</h3> <h3>两千多公里的航程,仅三个多小时的飞行,很快就要着陆了,从起飞,到降落,实实在在就象一个历经了无数风云,短暂,而又充满了无限情趣的人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