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时光荏苒,流年似水,岁月的长河一泻千里,转眼,人生就在春花秋月的轮替中迈进了老年的门槛。回眸过往,有些人、有些事已让时光带走,或斑驳模糊,或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有些经历却历久弥新,总是清晰的在脑海中闪现,让人回味难忘,挥之不去。</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位于沟坡上的窑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光秃秃的山沟,已被茂密的植被覆盖,沟的两边就是一孔孔窑洞。</span></p> <p><b> 四十年后,匆匆的旅行中带着家人又战地重游。站在曾经战斗生活了三个多月、现在已破败不堪的窑洞前,让人唏嘘、感叹不已,往事历历在目,恍然如昨,过去的画面,那熟悉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b></p><p><b> 谁能想到,当年这里曾住着一群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年轻战士。这里曾喊声震天、军歌嘹亮、生机盎然;这里曾青春热血洒汗水,到处呈现着团结、紧张、整齐、昂扬而又火热的场面;现在种满庄稼的田野里,曾站列着一排排一行行刻苦训练、铿锵有力的战士们。</b></p><p><b> 这里就是我们军旅生涯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新兵连驻地,我们的军营啊!我们在这里完成了从一名有些青涩散慢的社会青年,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蜕变。</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进出窑洞的山坡小路还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黑黢黢的窑洞口</span></p> <p><b>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底,被批准入伍到第二炮兵(火箭军)的我们,换上新军装,登上了一列用来装货的闷罐火车, 一路上颠簸辗转,只有五百多公里的路程,到了第二天的傍晚才到达新兵连的驻地。</b></p><p><b> 这却与我们想象中威严的军营相去甚远,它位于中原大地伏牛山区的深处,一条不大的山沟,沟两边的山坡上分布着二十多孔窑洞,高低错落,左右两条蜿蜒崎岖的小路,将这些窑洞连接了起来。我们就在这里开始了艰苦而又热血沸腾的军营生活。</b></p><p><b> 光秃荒凉的山沟、幽暗的土窑洞、冒着黑烟的煤油灯,内心很有些失落和惶恐。十六、七岁的年龄,从未出过家门,又一下子离开了家人,离开了家乡,好多人不知道是流下了后悔还是想家的泪水。但这种情绪,很快就被当兵的那种新奇与荣耀和团结紧张的氛围,以及部队首长和老兵班长的诱导、鼓励下掩盖、消融了过去。</b></p><p><b> 那个年代对军人是十分向往和崇拜的,经过严格的体检、政审和选拔,才能够当上兵,这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件十分自豪而又光荣的事情。一顶军帽,一件军装,一个帆布军挎包,就是那个年代年轻人求之不得、最时髦、最显耀的装束,风靡一时。</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们当年住过的窑洞早已废弃</span></p> <p><b> 到了新兵连,马上就开始了紧张而又火热的训练生活。虽然时间短暂,只有三个月,但那些生活的点点滴滴却至今记忆犹新。</b></p><p><b> 站岗放哨,是当兵的职责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在家里,夜晚上个厕所都要害怕,到了部队,却要一个人半夜里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沿着崎岖的山坡小路走到哨位上去站岗放哨,而且还是在那荒凉而又黑咕隆咚的大山沟。初次站岗,内心的那种恐惧和胆战心惊真的是无以表达,脑子就一直是懵的和空白一片,凛冽的寒风里反而感觉不到冷了。到了后来,就习以为常了,这些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如今的山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新兵们住过的窑洞</span></p> <p><b> 记忆犹新的还有吃饭,那个年代,十七八九岁的年龄,正是吃“壮饭”的年纪,再加上训练强度大,一顿饭能吃上十几个大馒头,或二十几个大包子,但那时却很难能够放开量的去吃。</b></p><p><b> 部队的粮食定量是每个月每人45斤,且面粉是细粮,比例很少,大部分是陈大米、小米和玉米面,根本不够吃,主食中还经常要喝烧的很浓稠的玉米面粥,所以经常挨饿。训练强度大,而又吃不饱,那个滋味可真是不好受。可是那个年代都很艰苦,没有多余的粮食来补贴。再加上油水实在是太少了,菜里看不到几个油花,更很少看到肉,饭、菜也很单调。</b></p><p><b> 特别是青菜,不象现在冬夏不分,有反季节的。那时,冬季就只有白菜萝卜。那个年代,普通居民一到冬季,每家都要冬储大白菜或萝卜,天气好时,家家门口和窗台前晾晒的一排排一片片的大白菜成为一景。白菜好吃,而我们当时吃一次白菜粉条炖肉却像是过年。</b></p><p><b> 而当地的大白菜也很少,主产胡萝卜。胡萝卜冬季易储存,所以就成了我们新兵连的主菜,几乎每顿菜都是胡萝卜加点盐炒一炒,又甜又咸,顿顿如此,再喝上玉米粥,整天吃的是胃酸胃胀,肚子里咕噜咣当的,到现在想起来还在倒胃口。现在人们却把胡萝卜当成小人参,用来调剂生活,而我每每看到都是嗤之以鼻。</b></p><p><b> 记得礼拜天,不训练时就只有两顿饭,没有什么零食可吃,我们就出去挖一些山野菜,托老乡从老连队炊事班偷出来一点面粉,烧成一锅咸汤,喝着那是真叫一个香啊!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再有吃“壮饭”的经历了,鸡鸭鱼肉都不想吃,饭菜油水那么大,哪里还能吃“壮饭”呀!</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的窑洞</span></p> <p><b> 让人难忘的是新兵连的“紧急集合”。紧急集合是新兵训练的必修课,也是当兵的基本功。所谓的紧急集合,就是半夜里你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嘟嘟~~嘟”一阵急促的哨音响起,你要立即从被窝里爬起来,不能开灯,不能出声,摸黑打起背包(被子要叠成长方块,用背包带两纵三横捆扎后,像双肩包一样背在身上。现在已经不用背包绳打背包了),穿戴整齐,带上装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集合地点,以班、排为单位接受首长的点验检查,或集合后迅速赶到某一地点。</b></p><p><b> 紧急集合作为训练课目,就是为了应付突发的情况,因为仗不知道什么时候打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什么突发的情况,因此,锻炼的就是你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招之即来。</b></p><p><b> 初到部队,一开始的紧急集合,那真是洋相百出啊!半夜里一阵急促的哨音响起后,有的光着背,有的裤子没穿,抱着被褥就急着跑出来了;有的被子胡乱揉成团,背包带捆的像一团乱麻似的,踏拉着只鞋跑出来了;有的衣服纽扣,上面的扣到下面来,下面的扣到上面去,帽子也找不到了;有的急得哭却又不敢出声;还有的睡成死猪,用脚踹都踹不醒……。但是,后来我们都能够有条不紊的应付自如了。</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成排的窑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窑洞一瞥</span></p> <p><b> 队列训练,更是当兵的必修课,能够体现部队的整齐划一,纪律严明,因此,贯穿于整个当兵的过程。</b></p><p><b> 立正、稍息、向右看齐、齐步走、踢正步,看似简单,但要达到标准要求也很难,不知道要练多少遍。一开始有的战友总是搞不好,也是洋相百出,让人哭笑不得。齐步走他顺拐,就是胳膊的摆动和腿一致,像个跛脚鸭,越紧张越改不过来,越改不过来越紧张。</b></p><p><b> 踢正步,要五指并拢,自然弯曲,手臂前后摆动有力、一致,有的战友也是弄不来,手臂摆动到后面,就成了往上翘的鸡爪,纠正过来又翘上去。没办法,只有单个教练,没少挨训,真是吃了不少苦。</b></p><p><b> 队列训练是非常艰苦的,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不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雪也照练不误,对初入军营的我们来说,确实是一道难关。</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们班住过的窑洞</span></p> <p><b> 唱军歌、拉歌比赛是平时最能体现当兵的自豪和鼓舞士气的活动,也最能体现当兵个人和团队的荣誉感。</b></p><p><b> 每当大的集合、开会等活动,连、排之间互相“拉歌”比赛是必定的项目,会搞的惊天动地,号子声、歌声、掌声此起彼伏,一阵高过一阵。那种集体的荣誉感非常强烈,大家都是拼了力气在唱,互相较劲,没有偷奸耍滑的。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好似现在还余音未了。到现在也喜欢听军歌,唱军歌,一听到军歌,就会激情昂扬,还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唱起来。</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窑洞前的平地已种满了庄稼</span></p> <p><b> 还有住窑洞。其实窑洞是个好东西,冬暖夏凉。我们一个班十多人住在一个窑洞里,稻草铺就的大地铺,在部队严格的内务要求和我们的精心整理下,窑洞虽小,但被褥、物品摆放有序,井井有条,干净整洁,也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家。</b></p><p><b> 但唯一的缺点就是窑洞内通风不畅,那个年代深山沟没有电,晚上照明只能用煤油灯,早上起来,鼻孔全是黑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彼此吧。</b></p><p><b> 新兵训练还培养了我们自立自强的能力,使我们从一个在家什么也不干、不会干,完全靠父母的人,学会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收拾内务,还学会了缝补衣服、拆洗被褥,特别是叠被子,每天起床后都能够麻利的按要求叠成“豆腐块、镜子面、一条线”,非常的整齐划一……。</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站在高坡上远眺绵延的伏牛山区</span></p> <p><b> 新兵连的生活艰苦而又紧张,单调却充满了朝气,但没有感到枯燥乏味。</b></p><p><b> 训练结束了,我们完成了一名战士最基本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当我们最后戴上红帽徽红领章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了,英姿飒爽,那个时候的自信和自豪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春暖花开之时,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们都被分配补充到了各个老连队,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军旅生涯。</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窑洞,请接受一个老兵的敬礼!</span></p> <p><b> 四十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瞬间,但却是换了人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恍若隔世。</b></p><p><b> 由于国家发展进步了,现在当兵,生活上不会再吃我们那个时候的苦了。军营都是标准化的军营,设施齐全,后勤保障好,更不会再挨饿,而且福利待遇也很高,不会再像我们那个时候一个月六块钱的津贴,还要省下来几块钱,寄回家补贴家用。</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窑洞顶上的平地,就是我们训练场,早已变成了庄稼地</span></p> <p><b> 三个多月的新兵训练,都是在三九严寒中度过,苦、冷、饿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相伴,但不管当时吃了多少苦,我们没有一个后悔和掉队的。</b></p><p><b> 部队也确实是一所政治思想教育的大学校,一个个人锻炼成长的好集体,培养塑造了你昂扬向上的人生价值观。</b></p><p><b>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就是那时最鼓舞人心和士气的口号,不断激励和鞭策着你前行。</b></p><p><b> 我们感恩、感谢部队的培养教育,感恩、感谢那个年代给予我们的磨砺和艰苦的锤炼。正因为经过了部队这所大熔炉的锻炼,也有了那样紧张而又艰苦生活的经历,才使我们懂得了人生旅途的艰辛,才使我们不但具有家国情怀,正直向上、遵守纪律、吃苦耐劳,勇敢忠诚,也让我们变得一生都很坚强不屈、迎难而上。那样的苦和难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b></p><p><b> 因此,现在我们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够坦然面对,打不倒、挺得住,处变不惊,荣辱面前不喜不悲,不急不躁,游刃有余,这就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财富!</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当年的训练场上再踢一次正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现在的山沟一景</span></p> <p><b> 好男儿有了当兵的经历,才是最完美的人生,不当兵会后悔一辈子。</b></p><p><b> 那绿色的军营、军装,那热火朝天、比学赶帮超的训练场景,那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呐喊,那一个个生龙活虎、矫健的身影,那一张张洋溢着青春向上和活泼可爱的面容,那一群来自天南地北、操着不同口音的“小鲜肉”们……,组成了让人一生最难忘却的画面和记忆。</b></p><p><b> 军旅生涯是我今生的骄傲,我自豪我是一名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的老兵,幸运从军,青春无悔。当兵的经历真的会让人一生难忘,回忆终生,珍藏一辈子!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去当兵!</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登山的小路曾留下过我们的足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荒凉的大山沟,早已变成了树木葱笼、瓜果飘香的富饶之地,满眼苍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的“小鲜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戴上领章帽徽后留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当年没有彩照,这是照相馆给人工加的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