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88年,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景晓刚怀揣梦想来到了西营城中心学校,成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三十年如一日,与黑板、粉笔为伍,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和热情,他在三尺讲台上书写了别样精彩,收获了累累硕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景晓刚老师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用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在润物无声里,培育着、影响着、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芬芳桃李。</h3> <h3> 景老师的工作很低调,也很普通,普通的就像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没有水晶闪亮,没有钻石耀眼,甚至他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可是,我们想象一下,30年的春夏秋冬,有多少人甘心把自己的才华局限在三尺讲台,30年的寒来暑往,有多少人愿意在一届届学生的迎来送往中看到自己流逝的年华?</h3> <h3> 景老师从师以来,“教书育人”的思想深入骨髓,真心付出,毫不吝惜。一天下午,课正讲到关键处,副校长亲自跑来通知他接电话,儿子受伤了,让他快去二十八里外的县城。下午没有车,只能骑自行车。可他没忍心放下后半程的课,平静的讲述到下课。等他赶到县医院住院部后,才知道不到三周岁的儿子,因血清过敏险些送命。已经耗费了三个氧气袋和很多的人力。听着妻子的哭诉,他心中后怕不已,望着过敏症状反复煎熬中的儿子,他问自己:难道学生真的就差那半堂课吗?也许这是“为人师表”要付出的坚守吧!</h3><div> 有些老教师回忆起往事时还感动不已,1990年的腊月,六中家属房大火,年轻的他奋不顾身地帮同事在大火中抢夺出财产,眼镜打碎了,依然在寒风中帮着担水自救,不知辛苦,和泥砌砖。</div><div> 2003年5月,妻子乳腺癌晚期住院手术,那期间他只缺了学生五节课。当他刚把妻子从病魔中抢救回来后,学校初三年级又重新分工,况且那一年正是教改第一轮,缺得力的干将,他又再度克服困难,没有怨言地接下了学校又加给他的班主任角色,踏上了初三中考之路。</div> <h3> 平凡的景晓刚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却有着自己的特色。因为一直以来,景老师都深深爱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和古文。优秀的古典文化在景老师的班里生根发芽,班里的孩子们沐浴着古风慢慢长大……春雨滋润大地,他们会一起轻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夏日绚烂时,他们也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来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意境孩子们很快感受到,冬雪飞舞,景老师就带着孩子们高声吟诵: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h3> <h3> 听,景老师的教室里又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br></h3> <h3> 诗言志、歌永言,正是因为在诗词中的学习、漫游与体验中,在景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学生们于诗词中感受到了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之精神,感受到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情,也领悟了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孤寂,体会到了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境界。</h3> <h3> 景老师善于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本真,彰显其真善美。认为这才是育人的根本!学生中有学习成绩优秀者,懂事、明理。他就重在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去更深入地汲取有益于人生境界的养分,养浩然之气。有个女孩儿叫王赫明在获得的“ 追梦启航 ”一等奖征文中就自觉流露出了不凡的人生境界,由得知邻居家赵叔叔的病逝而生发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学医,要做‘天使’,有医学突破,我有崇高的梦想。我憧憬着未来人类的医疗能更加地完善,使每个家庭幸福,永不分离。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h3><h3> 晓刚老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在课后对学生解惑交心,在语文教学中引路,在工作之余帮助新人……一轮轮的春秋交替,不变的永远是那颗对教学火热的心。</h3> <h3> 是的,景老师的工作很普通,他30年来,给多少的家庭带来希望,又帮助多少孩子成就梦想,我们无法计算。只是他的付出与努力我们大家看在眼中,记在心里。班里的学生为他写了一首诗,可能文采不足,可能气韵不够,但却是大家对景老师最恰当的评价。</h3> <h3>景阳宫内紫气燃,</h3><div>晓莺声声云水寒。</div><div>刚断忠胆上金阶,</div><div>是非吉凶君王言。</div><div>名儒方士八鼎语,</div><div>好折常伴一水间。</div><div>老叟乞首终翘望,</div><div>师出北国何日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