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讲奉献,那就是老师;有一道风景最为靓丽,那就是学校;有一个平台最为神圣,那就是三尺讲坛。</h3><div> 在今年这个火热的六月,我接到县教体局通知,带着未满六个月的孩子来到了卢氏县第一小学。短短的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每一天,我都被我的同事们深深地感动着,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澎湃放纵,我经受着新的洗礼,常常会不禁泪流......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div> <h3> 他们--我亲爱的同事们,最无愧是最可爱的人。或许有人在心里会隐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平凡的普通的教师吗?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贵的身份,又看不出他们有多大的本事。可是,我要说,你不懂,假如你有时间的话,请你跟随我们老师的脚步,走上一天,你的感受也许从此便会改变。很多人对老师的认识是碎片式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懂得。从晨曦到三更,从办公室到教室,从课堂到操场,从食堂到宿舍,从你到他,从他到我...匆匆忙忙,每日重复貌似一样又不相同的事情,或急促或激扬或微笑或忧伤,不变的是他们的纯洁、朴实和坚强。</h3> <h3> 卢氏县第一小学作为我县教育扶贫和均衡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建校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学生入学难和消除城区小学大班额现状。为确保9月1日如期开学,以李校长为“班长”的学校领导班子,夙夜在公,殚精竭虑。李校长从接到调动通知的那天起,全身心扑在学校上,从工程建设、设施设备、教师配备、分流招生,到学校发展规划、开学前的各项准备,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没有办公室,他就流动办公,露天办公。学校建设后期工程活多工细,他一次次和工地负责人、技术人员沟通...开学时间一天天临近,他和教体局的陈局长、丁股长等人每天都在工地反复督促监验。基本完工了,水电通了,如期开学了,这其中饱含着上级领导和我的同事们多少心血和汗水,我自然感慨万千。</h3><div> 开学了,真正的忙碌才刚刚开始。新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学校的配套设施、物资准备、管理、安全、用餐、住宿、教学以及新招教师的培训引领等等,件件都是大事,样样都需要精心安排。校长是最操心的人,无一不挂在他的心头。我们校长掉进工地排水井,腿被摔伤缝了四针,他从医院出来直接回到学校;孩子上大学,他交付朋友去送;每天很晚拖着疲惫回家,天刚显亮他又出发...为了学校能如愿有个好的开端,教育教学秩序早点正常,需歼灭重重困难、打硬仗,李校长明显憔悴了,但他一直说:“没办好,有很多不满意,惭愧。”可是我们知道他的执着和艰辛,并被他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能力深深折服。</div> <h3> 为了学校的师资和后勤有保障,主管行政后勤工作的丁丽校长无数次与上级单位协商,为孩子们争取老师;为了孩子们在学校能吃好饭、睡好觉,她每天都在食堂和宿舍反复查看,与后勤工作人员反复沟通、交代,抓规矩,抓落实,抓细节。比如,用餐时间?批次?送餐?打饭?排队?座位?卫生?收餐?...就寝时间?物品放置?内务管理?工作衔接?...对老师和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事物、新挑战,一开始就要建立良好规则、从严从细、养成好习惯。各类教学生活设施设备什么时间到位?谁负责查验?怎么落实?怎么处理好施工和教学的关系?环境卫生怎么管理?还有哪些安全隐患没解决?责任重大!在校园、在餐厅、在宿舍,总能看到丁校长匆忙的身影,她细致入微,一件一件、一遍一遍,督促值班,提醒要点,并亲力亲为,大家说:我们柔弱的丁校长工作起来真是女汉子。有谁知道,她会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偷偷地流泪...</h3> <h3> 我是主管业务的副校长,接手工作时就预想到我们的工作注定非常辛苦,但现在的辛苦已远超我的想象。一个暑假几乎没有过假,从8月20日至今,没有放松休息过一天。每天披星戴月,报名分班、教学教研、课程活动、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特色建设一切从零起步,全面统筹,精细安排。</h3><div> 教学秩序稳定后,我一边立即入班听课巡课,了解老师和学生情况,引领教学理念和工作规程,一边安排健全各类材料和各种资料上报,一边要带头做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程,学生耽误不得,我必须全力以赴。我的孩子还在哺乳期,年迈的妈妈念我辛苦,每天把孩子带到学校,方便我有空照顾一下孩子,我恨不得自己三头六臂...但我不后悔,因为我和他们在一起!</div> <h3> 后勤主任席陶林从学校开工建设一直都在工地上,工程质量和进度无时不牵挂在他的心上,后勤事多困难大,他忍辱负重,里里外外,穿梭奔忙。办公室主任段亚丽一心操在工作上,她有一颗火热的责任心,思路清晰,朴实能干,多少个废寝忘食、多少次加班到深夜,她身上闪烁着无私奉献的光辉。我清楚地记得,开学前,黄彬、乔雪峰、杜青朝、刘海江、郭亚军、张建军、安学文等男教师搬运工的故事:从城关镇中学一趟一趟拉回课桌凳、床、柜子、图书、教学器材、炊具、学生用床等物品,他们自行分工装车、卸车,验货、监工、安装、并搬放到位、登记造册等,他们累得和农民工一样“脏兮兮”,无人抱怨。后勤副主任刘海江老师每天被叫的前后奔跑,马不停蹄,几次开会坐在椅子上晕沉沉睡着。有一次,他脸色蜡黄,累倒在地上,吓坏了我们;英语乔雪峰老师晚上回家道路不平扭伤了脚,但第二天他依然出现在校园里。德育副主任杜青朝老师的母亲住院,校长督促他请两天假,但他说学校走不开,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让学生尽快入住,五十五岁的张建军老师带领工人昼夜加班,安装2016套床铺,他逐床检查,连一颗螺丝钉都不放过,由于每间宿舍大小不太统一,张老师拿着尺子180个房间逐一丈量,直到每张床都调整安放合适。学生入住了,门窗、玻璃、空调、电棒、插座等等,那一样张老师都记在心上,每天上下楼无数次,和寝管老师动手全部解决,保证不能出问题。学生睡下,他仍然不放心,半夜几次起来逐个宿舍检查门户是否安全、孩子们是否盖好被子。</h3> <h3> 杨书祥老师负责学校财产管理和维修工作,由于学校院墙还未修好,施工队伍混杂,保安员看不过来,从学校各项设备进校那一天起,杨老师就义务做起了安保员,好多个夜晚带着铺盖睡在学校,看护学校财产安全。每天送来什么物品,放到哪里,发给谁,杨老师都一一查验登记。不管有多忙,杨老师总是随叫随到,跑前忙后,满脸汗水顾不上擦洗,经常汗流浃背。食堂负责人安学文老师,从食堂炊具的查验安排、餐桌的摆放贴号、卫生管理、人员分工、制度要求、采购验收等等处处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每天每顿饭他都亲自监管,严把饭菜质量,及时处理问题,维护就餐秩序。为了学校有自己的标志---校徽,马兰、马燕、赵丹老师不辞辛劳,牺牲暑假休息时间,从构图、设计、寓意等方面不断的讨论、出稿,用她们的智慧和心血表达了对学校的热爱,利用她们艺术专业特长,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h3> <h3> 开学前后,男女老师当上了“清洁工”、“搬运工”,在学校还没水的情况下,六幢楼共计24层,我们教师们提着水桶,拿着铲子、抹布从地面到墙壁,从门窗到玻璃,不放过一处卫生死角,分组分工,一遍又一遍的进行擦洗打扫,他们的容颜满是灰尘与汗水,换来教室的明净,前头刚搞净,施工又弄脏了,再来。我们教室里的桌凳等物品都是老师们一件一件搬运、放好,有的男老师一人搬三张桌子,脖子上挂一张,两只手各提一张,郭亚军老师的这种搬桌法被老师们调侃的称为“郭亚军的独门绝技”。纵然是下雨,校园里外道路再泥泞,老师们也没有停下匆忙的脚步,依然忙碌着,他们没一人叫苦叫累,为的是保运转。</h3> <h3> 我们的老师们心装学生,因为无私而真爱,甚比父母。为了规范管理,构建舒适的教学环境,教学活动能有序有效开展,德育主任赵娟、教导主任麻丽娟、办公室主任段亚丽等人不断在一起商讨,出台各类计划、规程。麻丽娟主任天天中午、晚上加班在校,研排课表,分析课程,为了规范引领,她带头给全校老师上示范课,检查指导教学常规...累了,就在沙发上休息一会。赵娟主任主管事务繁杂,她样样不落下,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着力于班级管理,不少老师第一次当班主任,第一次接触寄宿制,处处都是挑战,怎么把老师带起来、会起来?这是她最挂心的任务,培训和示范需跟上,她从不气馁。为使家长会更有效,她晚上十二点还在给班主任制作专题课件;为了与寝管无缝对接,她连续加班几天,把一千三百多个孩子按班级分到每间宿舍、具体到每个床位。开学以来,学校门口秩序、校内活动监管、上学放学重点时段地点,各个老师心都操碎了,韩玉明、刘海江、郭会霞、僧炜东、刘红梅、杜青朝、段亚丽、丁校长、杜校长等领导和老师轮流带班值守,门岗安保人员不断巡视,督促学生和家长形成好习惯,共管好秩序。杜青朝老师从卫生、安全、课间活动、行为习惯、就餐秩序、路队排列、就餐位置等点点滴滴的细节之处,细致入微地给老师和学生进行讲解和要求,每天就餐时间都在食堂和老师一起管理学生就餐,亲自给孩子们打饭;早上六点多他就来到宿舍查看学生起床情况,指导打扫卫生。马兰老师带几个年级的美术课,在学校教师还不到位的情况下依然接受了二(1)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课,从早到晚全程陪同孩子们;张营营、牛亦舒、薛冰瑶、陈玉洁、冯二娟等几位女老师的孩子都才几个月大,正需要妈妈的哺育,但她们每天早上依然是早早到校,投入工作,在餐厅给学生打饭,自己顾不上吃饭,为了学生,忘了自己的孩子;李晓、潘婷老师总是逐一给学生打完饭,自己才坐下来匆匆就餐;张佳老师担任三一班班主任带语文课又监管学生学籍,每天晚上还在指导一年级班主任及家长填报学籍信息,常常熬到深夜;赵晓楠老师结婚的前一天还在学校上课;夏慧鸽老师婆婆有病,孩子小,她一人带一个班;马玉霞老师贪早摸黑,累倒在讲桌上,病了,默默撑着,还在忘我工作;乔雪峰老师、刘艳芳老师担任三个班英语课,嗓子哑了,顾不上喝水,从这个教室出来又走进了另一个教室。</h3> <h3> 在学校最小的“官”是班主任,但他们是学校最大的天。每个班主任从早到晚都陪着孩子们,孩子们的学习、吃饭、午休、课间、路队、习惯养成、文明礼仪等等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无不倾注着他们的心血,他们不厌其烦,循循善诱,以真诚的行动诠释着师爱师情。我更记得,我们还有很多老师被一些家长的“无理”“疑心”“中伤”气哭,他们有时承受着多大的委屈,再苦也从容,误解更伤心,但他们泪水咽下肚,面换微笑走近他的学生。</h3><div><br></div> <h3> 在校园里,我们每天都被身边的人和事感动着,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体验着,我感怀着。我的同事们,都在默默地用自己的力量诠释着对学校、对学生的爱和责任,他们用最朴素的行动演绎着卢氏一小人最真最美的教育情怀,注释着“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岗在位在状态”,这些点点滴滴就是最好的回答:团结、敬业、务实、奉献。这不正是我们卢氏一小“真*和*美”的精神文化吗?</h3><div>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我们总会心存感动,为这平实中的坚毅、平淡中的坚守、平和中的智慧、汗水中的泪水、微笑中的苦涩、无怨中的担当...我欣慰,我遇上了你们;我欣慰,我加入了这个集体。我愿意和你们一起普通、平凡、琐碎,我愿意和你们一起风雨里肩并肩、手携手,我愿意和你们一起畅怀大笑、相拥而涕。因为,我们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喜欢、让家长满意、让领导放心,卢氏一小将和兄弟学校共振卢氏教育雄风!纵然要历尽千辛万苦,前方的路困难依然,但我们将忠于自己的选择,不折不挠!</div><div>致敬,我敬爱的老师!</div> <h3>作者:杜爱芬 编辑:卢氏县第一小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