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专家引领促成长!――容县都峤神韵组研修日记(3)

Ling

<h3>  日子总是如指尖滤过的细沙,在不经意的荡涤下悄然滑落,转眼间,已到了培训的第三天</h3> <h3>  上午,来自一线城市广州的张伟春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节奏明快,目标明确,霸气、熟练信息技术的大都市风格,成功地引起了我们对网络技术更宽广地应用于教育的注意力,使我们明确了利用互联网开展日常教研、师资培训的学习目的,同时带领我们在课堂上温习了已经掌握的网络技术,并且为我们呈现更多网络新知识技能。</h3> <h3> 活动前的热身运动,让全场学员嗨起来!</h3> <h3>  开放式的课堂,学员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组员们就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讨论。<br></h3> <h3>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同课异构活动设计,大家都各抒己见。</h3> <h3> 下午,张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优课解码、核心素养两大主题的知识,技能,这是一股凝聚精华的冲击波。我们在聆听,思考,掌握,运用。在练习中学习,过了一把学生的瘾,也感受到了手机在信息技术时代的妙用。我们将回味张老师所分享的资讯,从中各取所需,部分或全部占为己有,在校本研修师资培训中创优培优!</h3> <h3>  学员们一个个低头看手机,你以为这是集体开小差?那就错了,大家正忙着手机连线作业呢!</h3> <h3>分数马上揭晓!学霸分享经验</h3> <h3>  最后,再给我们今天的主持人――来自容县的肖荭老师一个大写的赞👍,此处应该有掌声!</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参培感悟节选</b><br></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r></b></h1><h1> (一)</h1><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2017年9月20日,学习收获点滴:张伟春教授《智慧教研@核心素养》。1 同课异构活动设计;2 中国核心素养框架。文化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社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3 同课异构五流程。第一,确定主题选择课例。第二,个体备课形成一案。第三,集体备课形成二案。第四,实践展示课堂观察。第五,研讨反思形成三案。4 连接和跨界,众连、众包、众智、众创。5 初步学习使用“UMU学习平台”。6 互联网+观课、议课。教学三问。第一,讲新目标前要做什么?第二,讲完后要做什么?第三,学生会了还要做什么?教学九事件。引起注意(注);告知目标(目);回忆旧知(旧);呈现新知(新);提供知道(指);引出行为(引);提供反馈(反);评价行为(评);保持迁移(移)等。今天学习的一点感悟:要多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软件、与互联网+接轨!(梁毅梅)</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br></span></h3><h1> (二)</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7年9月20日,学习收获点滴:张伟春教授《智慧教研@核心素养》印象最深的就是总结语:简单练到极致就是绝活,的确是这样,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去练习它会变得复杂,但如果我们经常练习了久而久之就成了绝活。就像张老师今天的主题一样,同课异构的5个流程以及优课解码CPT9653,刚开始听说的时候懵懵懂懂的,但听了张老师的解说和反复练习后就变得很简单了。经过一天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如何去评价一节好课,也为我以后的授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真是受益匪浅哦! (黄永珍)</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期主编:<span style="font-size: 16px;">肖荭、韦超玲、曾宏三、黄永珍、梁毅梅、刘静</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