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古诗课是语文课里最有趣的,孩子们最喜欢的部分,整体学习效率非常高,现在如果表达起伏不算大的诗词,他们能听一遍就学会,三遍下来就能背诵。</h3><h3> 但是,这是集体性学习,跟个别真正掌握不一样,我要的是对每个孩子负责,人人过关。</h3><h3> 于是,半个小时早读时间,会背的孩子一个个到我这里背,背完到课室外面去默写,默写完了就奖励打乒乓球了。</h3><h3> 特别要说说的是黄心妍和黄咏彬这两个第三梯队的孩子。</h3><h3> </h3> <h3> 心妍这个学期语文突飞猛进,每天的日记写得很有感觉,吟诵的时候很投入,所以她很快就把两首古诗背下来,到课室外面去了。</h3><h3> 最出乎我意料的还是咏彬,他是班里学东西最慢的,写字也慢,跟不上全班速度,所以他会的知识一到检测几乎全空的:来不及写。</h3><h3> 在自由背诵的时候,咏彬不会的,跑过来请教老师,教完他之后,过一会,他两首古诗都很快背下来了,特别是同学们都觉得有点难的《秋思》,他吟诵是最到位的。</h3> <h3> 所以狠狠奖励咏彬和心妍吃又甜又脆的青枣,虽然他们还没有默写完古诗。(其他孩子默写完古诗才有冬枣吃)</h3> <h3>看看,咏彬比这么多同学早过关!</h3> <h3> 第一批过关后,其他的孩子必须要站到后面一个个过关:不懂得抢机会的,被动的,后面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h3> <h3> 放学后,少部分没有背诵的留下来:今天就要百分百过关!</h3><h3> 到了这个时候,平时不举手的孩子都抢着举手了,因为没有退路!</h3> <h3> 十二点半,还剩下四个:钟卓希、黄龙海、陈晋浩、王尚彬。</h3><h3> 通知家长他们中午不回去,背完才给他们吃东西,班里有的是蛋糕、黑玉米和牛奶,“粮草充足”。</h3><h3> </h3> <h3> 很快,钟卓希背下来了,啃黑玉米去了。接着是陈晋浩。</h3><h3> 王尚彬不爱开口,所以效率低。他这个学期日记也进步很大,但性格问题,不大爱开口。但他也终于背完了。</h3><h3> 最后只剩下黄龙海一个了。</h3> <h3> 今天的主角就是黄龙海了。其实上了五年级之后,黄龙海整个人定了很多,学习也很自觉,第一、二周几乎天天表扬他。但这一周他又开始躁动了,跟广州这些天的酷热天气一样。</h3><div> 今天实在太忙,下午上第一节课帮音乐老师进行音乐知识过关(现在艺术课都很重要,都要抽测的),跟着就是教师会议,民乐训练,我没有空看黄龙海,只叮嘱袁佳她们让黄龙海背熟等我回来检查背诵完才过关。</div><div> 下午六点多的时候,民乐各个声部检查掌握的已经放学,留下来的不多,我让黄龙海下来音乐室我再检查。结果他还是不会背,而且不会吟诵,要知道他上课根本不用心去读,嘴巴装模作样而已。</div><div> 但是,我一教他就会吟诵,前后不到一分钟,他已经比较准确吟诵下来了。“你好好记,会背了进来找老师背。”我叮嘱他后就回音乐室看排练了。</div><div> 结果过了一会,黄龙海又开始哭闹发脾气。老毛病又发了。</div> <h3> 他这个样子我见得太多了,自从他来了伏羲班后,一遇到困难,就是如此,但是每一次他都逃不了。</h3> <h3> 当音乐室只留下陈自超、邓子羿这些民乐不认真继续练习的孩子时,我让黄龙海进来音乐室读。他坐在地上继续哭闹,我不管他,有镜子,刚好打打太极拳看看自己的动作。</h3><h3> 等他哭得差不多了,我让他过来,到时候了。</h3><h3> 我打开手机之前录他哭闹的视频给他看:“黄龙海,林老师把手机其他内容删掉,都不会删掉你学习的时候逃避问题苦恼的视频,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林老师相信你以后绝对是个人才,否则你不会有福报来到伏羲班,来到林老师身边,当你成才的时候,再回头看看你是怎么过来的,这就是最好的证据!”</h3><h3> 他的情绪马上平静下来了。“林老师以为黄龙海已经真正转变了,结果是假的,还是跟以前一样,还是那个逃避困难撒赖的样子,有用吗?能逃得了吗?”</h3><h3> 他摇摇头。</h3><h3> “还是那句话:什么时候会背什么时候放学。”</h3><h3> 说完之后,我开始教他读记,包括讲故事让他明白诗的意思。可以说,他上课是坐在那里做个样子的,脑袋什么都没记。</h3><h3> 像这种平时不开口读书的孩子,学语言真的困难很多。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很认真了,但反复读记了还是忘。</h3> <h3>“我试试背看。”这个时候的他开始有主动性了。</h3> <h3> 到了最后,他勉勉强强背下来了,《秋思》吟诵得还不错,所以帮他录这一首,要录好几遍才勉强过关。</h3><h3> 这时,已经晚上七点半了,妈妈过来接他。</h3><h3> “黄龙海,以后有出息了,可别忘了林老师。”</h3> <h3>录了9遍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