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心心念念的庐山终于成行,是作为一个遥远的向往迷一样的存在,行前特意把以前的老电影《庐山恋》温习了一遍,最大的感受就是张瑜和郭凯敏饰演的周筠,耿桦如同演话剧,夸张的对白和姿势,如今观感幽默搞笑。文革后的第一部足够开放的风光爱情片,女主衣服几十套一律香港购置,足见新风气的诚意与胆识。</h3><h3> 我们欢跑一行四十多人,九小时的大巴翻山越岭长途奔袭,一骑绝尘远道而来,窗外秋光熹微,白云飘天禾秀稻香,阡陌交错,一派田园风光旖旎秀丽!</h3> <h3> 2017.9.15-17日,欢跑户外一行四十多人踏上了庐山之行,登天合之谷,穿庐山植物园,小憩如芦林湖畔,游庐山会议旧址,看毛主席旧居,走牯岭古街,品特色美食,赏如琴湖美景,感朱元璋天桥脱险之奇,摸好运石,叹无限险峰,到佛手岩仙人洞,观白居易草堂,穿花径,经《庐山恋》影院,玩三叠泉瀑布大峡谷奇景,走天门潭,过铁壁峰,五老峰,不虚此行,体验了庐山远近山峰奇石险壑之美,瀑布峡谷之奇。</h3><h3> 依然熟悉的笑脸自在的氛围,唱歌吟诗猜迷学舌嗑瓜子,大家施展开百般武艺,在一路欢歌笑语闲聊逗趣中不知觉地渡过。</h3><h3> </h3> <h3> 不免俗的问度娘,一下成了饱学之士,捋一捋白胡子,可以吟诗作赋,效仿古人先哲登高望远游历天下了。</h3><h3> 早上大巴经过白鹿洞书院,送至观音桥景区转小巴上山,疯狂的司机抢钱似的杀红了眼,小巴一路颠簸了唱着不着调的交响乐追赶前面的车。上山,幸有高大的树木遮荫,陡峭的山路拾级而上,初驴九岁的张涵茜跟着妈妈,一会就情绪低落,缺乏平时的锻炼,后来在大家的鼓励帮助下,一路越走越轻快,表现出顽强的斗志!</h3> <h3> 庐山风景秀丽,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观禹所疏九江",到陶渊明、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1500余位登临庐山。</h3><h3> 可见蒋介石残留足迹,敬仰毛泽东居住旧址,匡庐奇秀甲天下,世纪巨著出自此。</h3> <h3> 庐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丹青墨迹。有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唐寅《庐山图》中的观音桥;周敦颐写出《爱莲说》的爱莲池等。</h3><h3> 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其后整个中国诗坛。 </h3><h3> 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尤其《望庐山瀑布》广为流传。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流传广泛,影响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h3><h3> 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h3> <h3>许愿池前许个愿,平安吉祥如意遂人愿。我们挨个上去,举双手合十闭目许愿,小脑前庭不发达,要晃晃悠悠直栽倒入池塘去,打住作罢……</h3> <h3> 天合谷风景区位于世界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十大旅游名山庐山之巅,占地3500亩,与含鄱口景区融为一体,为庐山三大主峰五老峰、太乙村、汉阳峰三峰环抱,人称"神奇福地"。</h3><h3> 天合谷气候氤氲,平缓吉利,千古以来被称为吉利、福佑之地,李白为其写诗讴歌,陶渊明望南山看此谷;相传周颠仙常驻此谷,看天象;聚祥瑞佑朱元璋成功。此谷尚有明太祖朱元璋,周颠仙、刘伯温等人的传奇故事, 国民党时期党政要员也喜爱此谷,有宋美龄小筑,有白崇禧小楼。此谷下首,就是国民党十八将军别墅村。</h3> <h3>月老石,三生石的旁边有朱元璋同马皇后的一张婚床?边上有一眼白头泉泉水清澈的汩汩流出......</h3> <h3> 庐山植物园占地近300公顷,以研究灌木为主,兼茶果、园林、药用植物。已收集国内外植物标本10万余种,引种驯化3400多种。</h3><h3> 以松柏和杜鹃为主要特色,其中树木园收集国内外杜鹃300余种。这里的药圃收集栽种300多种药用植物。松柏区生长着裸子植物260余种,南北松杉竞秀,东西柏桧峥嵘,其中,有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中国特产的金钱松,以及国内外其他名贵树种。</h3><h3> 标本室收存腊叶标本17万余号,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h3> <h3>园内高大的树木,草地,花枝扶苏,满目滴翠,阳光房内各式多肉植物,仙人掌科争奇斗妍!绿草如茵来一个合影吧,如斯美色心怀俱畅!</h3> <h3>见它坐在窗前,圆嘟嘟的沐在秋光里,是幼儿园的排排坐听话的孩子,盛着的器皿也附着了灵魂,高大的,小巧的,熠熠闪着光......</h3> <h3> 诗意的户外,即使生活的逼仄局促将人推到角落,也许面临窘境困顿,也要在某一刻洒脱地背起行囊,去追寻远方的艳遇,沿蜿蜒的小路伸向远方,未知是诱惑。</h3><h3> 自由清新呼吸着空气,遁入山高地阔里,做一粒逐风飞舞的蒲公英吧,阳光,汗水,野花,松脂的香味……</h3> <h3> 芦林湖,位于九江庐山区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大坝高32米,长120米,宽12米,全湖面积约9万平方米,蓄水120万立方米。</h3><h3> 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美丽。芦林湖所蓄之水目前为庐山牯岭镇1.3万居民的主要水源。</h3> <h3> 瑜伽美女印谦优美的身姿,映衬在湖光水色里,宏大伉俪比翼双飞。</h3><h3> 毛主席来庐山,极喜欢去芦林湖游泳。</h3> <h3>有位佳人,在水一方。</h3> <h3>庐山会议旧址,庄严雄伟。</h3><h3> 庐山会议旧址始建于1935年,1937年竣工。系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传习学舍、图书馆、庐山大礼堂)"之一庐山大礼堂,由中国工程师高观四设计,上海华申公司承建。蒋介石曾多次在这里向国民党军队的军官们训话,是蒋介石培养和训练骨干的重要基地。海拔1007米。</h3> <h3>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幢建筑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自1959年开始,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即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h3> <h3> 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庐山会议"旧址别具风格,背倚青山,临水而建,坐北朝南,溪流环抱,选址相当讲究,渗透了浓厚的传统观念。</h3><h3> 中西建筑艺术巧妙结合。并与庐山大自然神韵相融合,成为了庐山近代建筑的典范。</h3> <h3> 七律 登庐山</h3><h3> 毛泽东 (1959.07.01)</h3><h3>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h3><h3>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h3><h3>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h3><h3>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h3> <h3>姜子惠和张涵茜俩小朋友同龄,一路结伴已成了知心好友!</h3> <h3>远观庐山会议旧址,藏风聚气气度不凡。</h3> <h3> 庐山别墅群的出现,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具象体现,又是在庐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中所出现的产物,是建筑艺术与幽美环境的完美结合,并形象地融入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成为可居、可游、可赏的统一,创造出特有的风景景观群落。</h3><h3> 依山势而建,保留原有高大错落的乔木,绿树掩映。</h3> <h3>喂喂喂......</h3> <h3>庐山恋影院,自建成后唯一一家专门播放单一影片至今,上演场次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奖的影院。同伴们吃完晚饭后还来观看了《庐山恋》。重温往日温情,追寻过去的纯真年代......</h3> <h3>匆匆前行来到了牯岭古街,商铺酒肆林立,老板娘热情地探出身来招呼我们。</h3> <h3>看画师娴熟的绘画,蘸墨点线晕染,片刻之间队友们都不见身影了,牯镇馆美食,我们来啰!</h3> <h3>二楼五桌人,菜肴可口,觥筹交错间,见窗外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斑驳穿透。绿意葱茏荫翳满街。</h3> <h3>脚下红瓦幢幢民居别墅宾馆掩映在群峰翠壑里,白云蓝天似乎伸手触及。</h3> <h3>姜小花随便一拗就成了,我只有拍的份,小花厉害!</h3> <h3> 如琴湖,建于1961年,面积约110万平方米,蓄水量约100万立方米。因湖面形如小提琴,故名。湖坐落西谷,峰岭围抱,森林蓊蔚,环境幽雅。湖心立岛,岛内有许多人工饲养的孔雀,所以名为孔雀岛,曲桥连接,上缀水榭,形成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临立岛上纵览四周妙处横生。</h3><h3> 湖光潋滟的如琴湖,就像一面硕大的镜子,映照着天空阴晴不定的美丽脸庞;又好似真的是一个巨型的小提琴,弹唱着行云流水般的天籁妙音。</h3> <h3>如琴湖风光无限</h3> <h3>如琴湖似端庄娴淑的大家闺秀,水光山色波光滟潋,那建筑与山水融汇一体,挤在边上,生怕搅乱了这份宁静默契......</h3> <h3>湖中有曲桥、亭榭、花径,花径又称"白司马花径",以白居易曾循径赏花而得名。这是一个山中公园,园门有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门上为"花径"二字。园内有花径亭,亭中有"花径"二字刻石,相传为白居易所书。还有"景白亭"、"紫莉亭"、"花径人工湖"、"花展室"、"动物园"等诸景。园中遍植桃花和各种名花白居易的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指此地。</h3> <h3> 庐山天桥是因为朱元璋传说所得名的一处景观。</h3><h3> 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后朱元璋兵败被逼逃上庐山,带着所剩无几的残兵败将慌不择路逃到了悬崖边,下临深谷,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正在这危急之时,突然天降金龙化作虹桥,朱兵马刚刚过桥脱险,刹时晴天霹雳巨响,龙飞桥断,就此留下天桥奇观。</h3><h3><br /></h3> <h3>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这一美好传说流传至今。后人就势修筑一凌空巨石于深涧上游底部,游人或蹲或立于巨石前端,以远处悬崖作背景,利用视差可以拍得一张感觉惊险的"天桥留影"。</h3><h3> 季队和东哥的天桥无缝对接!</h3><h3><br /></h3> <h3> 我们在这里玩的不亦乐乎,留连忘返……</h3><h3> 看我推山,力拔山兮气盖世.......</h3> <h3>东哥脚下留情哟!</h3> <h3>一路前行,登高望远,险峰悬崖绝壁,一夫当关万夫莫敌......</h3> <h3>许良琴和七十岁依然健朗矍铄的许爸屡次亲子出游,征服各处名山大川,许爸一首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深情并貌,激情盎扬,让人难忘!</h3> <h3> 好运石传说:说是从前有一个秀才,屡试不中,失望之极,想一死了之。于是来到这块巨石前,打算跳崖自尽。可是当他从左边走到这块巨石前面的时候,只见深涧万丈,不由又起了了贪生之念,犹豫再三,到底还是从巨石的右边退了回来。秀才心想,考官不成,就去做生意吧!不想此后,秀才做生意竟连连大发,不到一年,就成了巨富。</h3><h3> 第二年,秀才又来到这块巨石前,不过这一次他不是来自杀,而是想看一看改变自己命运的地方。这一次秀才模仿当年的行为,从巨石的左边绕到巨石的右边退了回来。这时秀才心中又起了一个念头,他想现在衣食虽然无忧,但是没有权,没有势,不过瘾,不如还是去考官吧。不料秀才这次随意一考,竟然连连高中。</h3><h3> 秀才做官后,觉得好像还缺点什么,缺什么呢?缺一个百媚千娇的娘子,这时秀才已经感觉到这块巨石可能非同一般,于是又来到这块巨石前,许下心愿,从左至右,绕了一圈。秀才回去之后当天就有一户人家前来提亲,秀才急不可耐地把新人娶了过来。新婚之夜,揭开盖巾一看,果然貌若天仙。这下秀才明白了,那一块巨石是能给人带来好运的石头。</h3><h3> 秀才心想,我钱也有了,官也做了,漂亮老婆也有了,但是这些都不长久,怎样才能长久呢?只有成仙。而想成仙,只有求助于好运石。于是秀才跑到这块能给人带来好运的巨石前,猛地绕过去,不想用力过猛,立不住脚,摔到崖下跌死了。</h3><h3> 今天我们到此,从左到右转一圈,走财运,转两圈,走官运,转三圈,走桃花运,千万不要转第四圈,转第四圈,就要出人命。</h3> <h3>沿途系满了红丝带和连心锁,饱含着人们平凡沉甸甸的寄托与愿望。</h3> <h3> 访仙亭亦称"谈判台"。为蒋介石(民国二十二年)1933的输资重建。1946年7月美国特使马歇尔与蒋介石曾在此会晤,商讨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即共产党统治北方、国民党统治南方)想使中国开成一个历史上的南北朝格局。从而结束国共内战。史称:马歇尔计划。马歇尔八 上庐山 ,多次到这里会晤蒋介石。</h3><h3> 蒋介石为什么要到这个石旮来谈判?这可能是蒋介石个人爱好,或是命。老蒋在"西安事变"时,兵发生后,蒋介石听到枪声,翻越高墙,逃到附近山上的石缝中躲藏,经好几番搜查才把老蒋捉住,当时就有人戏说,蒋介石名字的"介石"二字字,就是"介"在石隙中意思。46年的谈判调停,他自己就选择了"介"石头中。因为1981年以前仙路只到访仙亭为止,这里便于保卫,阻隔消息。<br /></h3> <h3> 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h3> <h3> 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 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堪称庐山匡山一奇景。松下石面镌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传为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h3><h3> 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洞高达7米,深逾14米。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清晰地记载着它那漫长的岁月,这就是仙人洞。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吕纯阳(洞宾)身背宝剑石的雕像。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h3><h3> 洞穴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石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石柱上镌刻 "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的对联。</h3> <h3>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为了纪念周颠等人在庐山白鹿升仙台上建了御碑亭,朱元璋建御碑亭,既是为了感谢、纪念对明朝建立有功的周颠;更是为了宣扬"君权神授",他当皇帝是"天意"。碑正面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周颠仙人传》,背面是朱元璋的《赠四仙》诗:"匡庐之颠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这里所说的四仙,是指周颠仙人、天眼尊者、徐道人和赤脚僧。 </h3><h3> 周颠出生在江西建昌,少时聪明伶俐,诗词歌赋,五经四书,过目不忘。没想到十四岁时得了一场重病,落了个疯疯癫癫的毛病,被人们称为周颠。后来到外边流浪,整天疯疯癫癫的,嘴里总是唱着《太平歌》。</h3><h3>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从安庆一带登船,往九江进发。当时风平浪静,船行驶得很慢。就又请教周颠,是走水上好,还是弃舟登陆好。周颠说:"只管前行。无胆便无风!"话刚说完,忽然狂风大作,风帆鼓满,船飞速行驶。周颠竟还有呼风唤雨的神通!朱元璋大喜,心说:"真乃天助我也!"朱元璋的大队军马,浩浩荡荡来到九江附近,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了决定性的一战。最后,朱元璋战胜了陈友谅,又一鼓作气,攻下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h3><h3> 周颠"功成名就",准备离开南京,到外面云游去。朱元璋问以后去哪里找他。他说,到庐山锦绣谷竹林寺。后来朱元璋派人去找周颠,却找不到竹林寺。人们纷纷传说,周颠已在白鹿升仙台,乘白鹿升仙了。朱元璋便在白鹿升仙台,建了御碑亭,怀念周颠,说周颠是"上天"派来帮助他打江山的。</h3> <h3> 唐朝元和十年间大诗人白居易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曾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九日这天和庐山东林寺法寅大师及17位好友,从他新建好的遗爱诗草堂出发,一同到庐山顶山的大林寺游玩。</h3><h3> 当他们一行人,踏上大林寺地界时,就强烈的感觉到此处气候与山下截然不同。这个时候已到暮春时分,庐山下面的桃花都已凋谢,而此处的桃花却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二月的光景。白居易被眼前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感慨万千,像遇到知音一样,随口诵出七言绝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欣赏桃花兴致大发,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h3> <h3>夕阳西下,明艳的蛋黄橙色洒满大地,周身遍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晕......</h3> <h3>九曲桥前留影,守住这份美丽的邂逅。</h3> <h3>我是执杖来访的慕名者,</h3><h3>悄无声息的来,</h3><h3>挥一挥衣袖,</h3><h3>不带走一片云彩。</h3> <h3>天然巨石龟,造物主神奇的一笔。</h3> <h3> 周末的幼儿园一片寂静,里面五彩斑斓的世界,分明听见了孩子们童稚的歌声,滑滑梯前可爱的小模样……</h3><h3> 中学校园留守的学生三三两两,空旷的操场上一排排篮球架下,男孩子挥洒汗水投篮奔跑的源源不断地生命活力,"嘭嘭"的球拍声与叫嚷打乱了这份夕阳下的宁静。</h3><h3> 透过高大的栏杆,望见女孩静谧的坐在长台阶前......</h3><h3> 分明看到了青春年华的我们也有过的如水光阴。</h3><h3><br /></h3> <h3> 回去宾馆,穿过熙熙攘攘热闹的街市,倾轧而出的水果蔬菜干果山货,热腾腾的馒头,琳琅满目。</h3><h3> 买一点水果,一些山栗,每去一个地方,就喜欢沾染到当地小市井的气息,仿佛一下融进了它的血液,参与交汇融通。这个地方也留下了我的气息……</h3> <h3>不用空调的山间,一夜安眠。翌日清晨,伴着蒙面大侠的迎接,小伙伴们卖力地跟吴队做了套准备动作操,三叠泉出发!</h3> <h3>沐浴着清晨的阳光,闻见一阵桂花的悠香,我们踏上新的发现之旅……</h3> <h3>自上而下拾阶而行,共同3300个台阶,沟壑深谷,怪石峥嵘,满目青翠。我们喊山逗乐,一路说笑着你追我感,倒未觉疲惫。</h3> <h3> 三叠泉风景区位于庐山风景区东南九叠谷,距九江市26公里。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山峰高峻,峡谷幽深。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褶皱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摩擦而形成"冰阶"崖面。森林覆盖率达89.9%。有圆头柳杉、灯台树、杜种等2331种植物和动物200多种。</h3><h3> 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h3> <h3>许多时候,我们会神往, 那曾经离我们很近的"世外桃源",那一处青山绿水,狞峋怪石,片石无言,当我们涤尽尘世铅华, 它依然耸立,寄托着我们美好的追忆。</h3> <h3> 前方传来人声鼎沸,同伴们的一片惊呼声,匆匆拾阶而下,蓦地眼前一亮,一幅中国山水画图霍然逼真地展现在眼前!</h3><h3> 立于泉下盘石向上仰观,但见抛珠溅玉的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经阳光折射,五光十色,瑰丽夺目,恰似银河九天飞来。</h3> <h3>玉龙飞瀑,碎珠含光,轰天巨响,蛟龙擎苍。</h3> <h3>听瀑鸣如击鼓,吼若轰雷;见瀑像喷晶抛珠,水洒溅玉,连垂素练,落入深谷。仰看与俯视各蔚壮观,自成美趣,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h3> <h3>清澈的溪流, 哼着欢乐而自由的调子, 流入安静的湖潭, 流淌再生命中的每一处, 潺潺流水低吟浅唱, 在瀑布下, 在湖水中,追逐嬉闹, 浪漫休闲, 在水一方。</h3> <h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h3> <h3>峡谷群英,扬剑争雄。</h3> <h3>群芳争艳山为媒</h3> <h3>一枝独秀</h3> <h3>一泓碧水清潭,三两姑娘寻欢。</h3> <h3>逃离都市的喧嚣,拾级而下,迎面而来, 一块块天然未琢、朴拙却真实的石头 一种灵动而不张扬的宁静。 不是无声无息,而是石缝里不知是虫鸟的一个口哨, 还是潭面鱼游动时水波纹向四处散开来的声音, 还是你鞋子敲在小路上,踢踏舞般的声音 ......</h3> <h3>走着走着就渴了,吴语吴队和姜华二话不说就喝了。</h3> <h3>戏水碧潭,鹰嘴峰下,遇见守护自己领地寸土不让的金毛猕猴,鄱阳湖畔留下了我们串串脚印……</h3> <h3>五老峰下,庐山东大门前巍峨的群山。</h3> <h3>签名留旗,这面墙见证了一群热爱者追寻的情怀……</h3> <h3> 鄱阳湖畔成片的格桑花缤纷摇曳,这个属于朱元璋的福地,远处行船依旧忙碌,犹闻战鼓擂鸣声震四方。</h3><h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不殆已。"一条路一群人一座山一颗心,触摸历史,感受神奇, 灿烂悠久,名闻遐迩的庐山,我们来过......飞龙擎苍腾九天,逍遥一梦到庐山。</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