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湖北十堰的大山里,在汉水流域的堵河旁,有一座素有‘’小汉口‘’之称的黄龙古镇。黄龙古镇因山而秀美,因水而兴盛。当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从汉江溯堵河而上,将大山深处的生漆、桐油、木耳、中药材等土特产收购外销,同时从外地运进食盐、布匹等生活用品,小镇因此日渐繁华,成为郧县南部重镇及鄂西北山区土特产集散地。</h3><div> 黄龙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古镇在清咸丰、同治年间最为辉煌。人口的增多,商业的发展,当时的军事大镇逐渐转变为商业市镇。由于有滨江之便利,吸引了大量南来北往的客商,逐有了大型的诸多商业会馆。一些外国传教士也接踵而来,修建了天主教堂、意大利神父教堂等。一时间,古镇内商贾云集,商铺林立,街市繁华,一举成为了当时鄂西北山区的商业、文化、航运中心。</div><div> 黄龙镇古建筑群虽历经几百年风侵雨蚀,仍保留了格调统一、庄重典雅、浑厚古朴的建筑风格,显示出清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漫步在这古老的街道,感受着历史的繁华与衰败,那浓浓的乡愁跃然而生-------</div><div> 来到黄龙,尽管是走马观花,但已深深感受到了历史。以下片子留给回忆,留给记忆中的黄龙。</div><div> </div> <h3> 寂静的大山脚下难得有这样古色古香的老巷,那份幽静和神秘如一股春风吹拂起了丝丝乡愁。</h3> <h3> 世纪的过往不仅留下了祖辈的根,也留下了这片老宅。</h3> <h3> 不知道这幅对联在主人的门槛上相传了几辈,但那悠闲的猫却一直繁衍在这个家门。</h3> <h3> 老人们就是这样背负着历史,薪火相传,无怨无悔的生活在这条古巷里。</h3> <h3> 孩子们是这个古村落里的最快乐、最幸福的人,他们也许知道将来也会和祖辈一样撑起这片天。</h3> <h3> 古村落的街巷是静谧的,很少有外人打扰,大黄狗慵懒的抻着懒腰,友善的打量着来访者。</h3> <h3> 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各个年代的故事,每块砖瓦都印刻着古镇的历史和文化。</h3> <h3> 这里的人们朴实、善良、好客,偶尔有来访者,他们都热情相待。</h3> <h3> 在孩子们身上感受到了古镇祖辈们的品格质朴和勤劳,更看到了他们的强大和希望。</h3> <h3> 孩子的背影不仅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也预示着新的一代人必将主宰这座传统文明古镇的明天。</h3> <h3> ‘’我要长大,我要推车‘,人小鬼大,后生可畏。</h3> <h3> 在水井巷廊道的中央有一口年代久远的水井,人们在这儿洗衣,洗菜。像母亲的乳汁滋养着一代代古镇人。</h3> <h3> 几乎每家门前都有这样的石墩,几个世纪下来全部被祖辈们坐磨的油明锃亮,成了古镇里特殊的符号。</h3> <h3> 巷口里拄着棍子的老奶奶,如同一尊雕塑,慈祥、亲切。这些老人就是这座古镇的魂,让后人肃然起敬。</h3> <h3> 行走在古巷深处的小女孩,看上去是那么的楚楚动人,可谁又能知道她在这条小路上能走多久呢……</h3> <h3> 古镇的过往无不渗透着和谐和文明,邻居们相敬如宾,对待客人更是热情洋溢。</h3> <h3> 这是个临街的门市,大大的门福,小巧的燕窝,透视的房屋结构,温馨亲切。</h3> <h3> 这是古镇商会会馆的窗子,会馆已经破败不堪,政府已经在组织抢修,不久就会重新面世。</h3> <h3> 再过几十年这群孩子就成了这座古镇上的主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能够保护好属于我们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瑰宝——古镇。</h3> <h3> 古镇里的人都有着自己的童年,尽管世纪不同,但那种快乐和幸福是世代相传的!</h3> <h3> 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刻意的摆放,却有着浓浓的乡愁……</h3> <h3> 乡愁,是儿时最难忘的记忆,乡愁,也是那个暖暖的午后跪在家门学习的情景……</h3> <h3> 乡愁,是灶角的缕缕炊烟,乡愁,也是从瓦缝里透过的一束光,尽管有些昏暗,但刻骨铭心。</h3> <h3> 乡愁,是饱经风霜的巷口,乡愁,是巷口里勤劳质朴的背影……</h3> <h3> 古镇里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无不渗透着各个世纪的痕迹,是那样的神秘和亲切。</h3> <h3> 年轻人大多追逐时代的浪潮有着自己的生活,只有这些老人还愿意保持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h3> <h3> 尽管当今的生活给了人们无限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思想及观念,但他们仍愿意传承原始的生活和劳作。</h3> <h3> 古镇的风霜雨雪,春夏秋冬,一代一代,世世相传,从自然、古朴、神秘中走到了今天,古镇是祖辈传承给我们和这个世界最宝贵的财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