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对于大象,最早的记忆是小学课本里的盲人摸象。第一个盲人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原来他摸到的是象的鼻子。第二个盲人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第三个盲人说大象像一堵墙,他摸到的是大象的身体。第四个盲人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腿。</b></h1><div><br></div> <h1><b> 好在我的父母给予我一双亮眼,虽不漂亮,但视力是极好的,课本里的大象插图到现在记忆犹新。<br></b><b> 后来在电视里看到大象,那是一部印度电影(还是泰国电影?有点模糊了),说的是一只大象为了救它被狮子困住的主人舍弃了自己的孩子,把主人送到安全地带又回去找小象,大象呼唤孩子的声音至今想起还撕心裂肺。再后来看到影像大象能托运,载人做脚力,而且温顺可人,更是佩服喜爱这庞然大物。总是感叹本人生在北国,长在北国,北国没有大象,所以也没有见过大象本尊了。<br></b><b>没有见过真的大象,但对象的喜爱一丝不减。</b></h1> <h1><b> 一个偶然的机会,再次去到边境小城满洲里。当然,满洲里的地标性建筑是国门和套娃广场。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门上眺望对面的俄罗斯,似乎感觉俄国有些荒凉。套娃广场上最大的套娃是个主题酒店,其余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套娃都体现了中,俄,蒙三国风情交融的特点。那两处的风景和美丽前几年已经领略过了。没有更多的逗留。这次之所以再次来满到洲里,是特意去看猛犸象的。虽然那只是猛犸雕塑。</b></h1><div><br></div> <h1><b> 即使是雕塑也足以让我震撼。近百座猛犸象塑像,散落在一百多平方米的草原上,正值晚霞满天时刻,那镀铜的猛犸雕像和天边霞光辉映闪烁着金色的光。微闭双眼,似乎看见巨大的猛犸象群从一万多年前的森林深处奔驰而来,长毛飘逸,碗大的眼睛幽深明亮,蒲扇般的耳朵,三四米长的象牙弯曲着。它们气势磅礴,穿过草原,河流,奔向更加寒冷的西西伯利亚。</b></h1> <h1><b> 据说猛犸象和亚洲象非洲象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长有着长长的鬃毛。因为生长在寒冷的北方,长毛可以抵御严寒。也是因为个体巨大,(有出土的一万年前的冰冻猛犸象为证!最重可达十二吨!)当然食量也是巨大的,而且是食草动物,因为自然原因食物短缺,再加之气候变化,原始人的猎杀,在一万多年前猛犸象不幸灭绝了!八十年代人们在满洲里境内的扎赉诺尔煤矿挖煤时挖出了它们的化石,因而知道原来我国北方也是有大象生长的!</b></h1> <h1><b> 我是个爱幻想的人,自从看了猛犸塑像,常常看着森林发呆,幻想着不知何时就会有只猛犸象跑出来,哪怕是只小象也好。<br></b><b> 据说国外有生物学家在用猛犸象的DNA在克隆猛犸象,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真的会有猛犸象复生也未可知,但于我,也许只有在梦里看到它了。</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