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庄重优雅的汉字 国图古画法传习院同学们的石鼓文习作一画进行时说明了什么呢 ?
常先生这样说:归根曰静 只要拿起长锋羊毫 那一刻 什么都没有了 立锋入纸 每个同学都行啊!能行古道 舎就是得 该有的这时又都有了 同学们自己看看几堂课后同学们自己一画秉笔与讨论的成果 可是我老眼昏花 实在手机中扒拉不动了 挂一漏万 同学们在对号入座时 如果没有 千万别怪我啊 好东西太多啦 我都给你们存着呢 。 第一次拿起长锋羊毫 围绕石鼓文笔法问题 同学们有太多的体会与心得
以下摘编自杨雪松同学平日用心收集和整理的精彩师生说 常师说:
我们是古画法传习院传承的是古法 不是用现代流水线式的碎片量化去套用古人古说 同学们自己要是明白就全有了 要有独立思考 这也是我们古画法的特别点 不是我教什么 而是你本来就有 我帮你扒拉扒拉也就发芽了 因为土里埋不住金子
我们同学都很努力 虽然仅仅听了四课 有些同学已经写得很好 但还不够稳定 且都有一个特点 就是收的不够 如果能有意无意的放笔时感觉行时吃力涩笔就好了 舍得 舍就是得 舍就是扔 就这么大地方儿 不扔进不来 想让好东西进来 就得腾地方儿 出者进也 在这万变的人生中 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沾染上一些习气 这是个人在往世和今日生活隔世汇集后无意识于现实的对应之秉性 每个人都不一样 属正常现像
炼的过程就是清空提纯的过程 而不是写字如何漂亮的过程 记住不要漂亮 漂亮很容易 漂亮没用 要的是自己的真
只要修持方法对了 人就安静下来 就和古画法接上了 这一刻是没有自己的 这不是技术啊
只练字成技术了 当我们不断的检点自己 每日三省 我想一定会有成果 别人说沒用 只有自己认识到才好 就在一画中有所体现 同学们说:
@古法晓春:胡小燕关于笔画润的问题我又细想了一下:写字在出现老师说的涩涩的感觉时笔就带不动了,这样继续下去,笔锋像镶嵌入了轨道,写出来的横竖都劲道十足一画润且线条笔直笔直的,我是这感觉,不知别人是不是。
@书丹同学:所以我们用毛笔要用羊毫,才能感觉到古人豪弯不起,万豪齐力的感受。而我们褪去自己浮华的外衣,回归到人本身,去体会每个字传达出来的审美内涵。一字一画啊!
@胡小燕:老师上课说过,画家在古代不仅仅指现代的画家,还包括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书法文学等。一画,概括了很广泛深刻的内容。(我还在体会中,复述的不一定准确)
@书丹:常老师是在用最简单的方法拉近我们与古人之间的距离……不知道我们猜测的对不对哈。我偶尔会想到常师上课的评价。总在说古人的状态……总是会是一种课后不断的思索状态
@满春:引常师的话:“艺术这东西就是这么任性,当作者老想有自己时,反倒没了自己,当没有自己时,倒有了自己”
@赵阳路:@常老师 山水中行。山一程,水一程,何处是归程?行中山水。行复停,停又行,山水自相呈。感恩先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受教🙏
@尹为红:常老师:“不知岁中日月……”真是活在当下的境界啊!
@张宝民:孙白丁 可字写百遍,每次都在变,越变越耐看
@孙白丁:常师是一直接近古人的人 身上有古人气息 我们闻着味儿就聚在一起啦
@崔旭生:識字可以看書,但書上講的跟自己理解的還不一樣,自己如何才能理解,看來還的繼續扔東西,扔著扔著,就會越來越純粹,越來越接近古人,當我們更加貼切古人的純粹時,看到的每一個字,也許不用看書,就能直接理解字背後的東西了
@江天:胡小燕 都没区别,因为先生教的,大家都没学过。所谓学过的,是以为自己学过
@雪松:我觉得学会认错就是对自己提升
@江天:我以为我学过,所以我要把以为丢掉比没学过的同学难
@江天:你俩包括很多同学呈现出来的状态都不是通过练习可以获得的。而我以前拥有的状态都是通过技可以获得的。所以先生说不明白就对了 是让你们保持本真状态。先生一直在反复点醒我 我就是不明白我少了啥 其实我少的也不是能通过 “技”能获得的。所以我现在真心感谢同学们,感谢先生
@江天:我原来以为我比某些同学写得好,今天早上开始,我真心的,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先生这里,我们都是一样的。
感恩常师 !
特别呜谢:
国家图书馆
北图文化中心总负责人牛春兰女士
文:杨雪松 整理
图:于天然 编辑
2016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