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榜录》:文治武功,彪炳史册一一"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陈兴元

博济.新世界.施春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崛起,作为雄安新区突出贡献的英模人物---河北银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兴元先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他是创新型企业家,是济世利民的公益慈善家,是享誉一方的社会活动家。荣获中共安新县委统战部、安新县工商局联合会颁发的“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证书。下面记述了这位卓越而朴实的企业家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一、书香门庭,忠孝传家:我是河北省安新县同口镇同口村人,1946年出生,兄弟姐妹六个,我排行第四,上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当时全家11口祖孙四代,全靠父母二人承担挑家重任,生活十分艰苦。父亲名陈霞年,做些小买卖,兼打渔;母亲名王孝颖知书识理,写得好小楷书,但在当年贫困的同口村,也和普通的农妇一样常年织席,维持家计,夜以继日,异常辛劳,还经常吃不饱断顿。虽然家庭条件艰苦,但父母教育我们极严,父亲给我们讲得最多地是:“勤苦劳作,安分守己”,“搭伙做生意吃些亏不要紧,不要占便宜”,“饿死不偷抢,不许拿别人的东西”;母亲常给我们讲忠臣孝子的故事,如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千里搭粥棚”,文天祥“坚贞不屈,以死殉国”的故事,教育儿女长大成才,报效社会。父母的教导深深植入我的心田,使我从小就尊重父母;小小年纪就做家务,替父母分忧。</p><p class="ql-block">我家祖上家境殷实,陈姓在当地是名门望族,祖辈忠孝慈良,勤恳劳作,和睦乡邻。祖上都是读过书的人,受家庭祖辈影响,曾记得老太爷北墙供着孔子像和香炉,还有东墙上贴着朱子篆刻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关锁门户,要亲自检点,即昏便息”;现在我公司办公室还挂着朱子篆刻以影响后人。 祖父对我们讲的都是些传统文化,做人要讲“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要“尊老敬长,有父从父,无父从兄”。我因偱着家教为人做事。</p><p class="ql-block">因早年家贫,我九岁入学,放学后要拾柴或推碾子,帮助父母分担家务,至1960年,上了四年学,因家中困难,无力供给上学,即退学了,第二年即是饥荒年,那时非常贫困,小麦、玉米产量极低,平时根本吃不上,不像现在大米白面、五谷杂粮应有尽有,那时的主食以高粱面为主,即使是高粱面也不足,做高粱面还要掺野菜,常听父母说“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当时给母亲做一个不掺野菜的饼子就算尽孝了,回想起那年头就心酸。 </p><p class="ql-block">一九六二年,母亲因我们弟兄们多,操劳过度,再加上营养不良,患上了严重的肺心病,需要注射青霉素,当时一支青霉素是两元钱,那年我十六岁,每天我和二哥去淘小鱼,卖两元多钱,给母亲打针治病。霜降节气过后,天寒地冻,河水结冰,有五毫米厚,二哥说:“咱们回家吧,水太凉了。”我对二哥说:“如果回家,淘不了小鱼,就卖不了钱,娘怎么打针呢?”于是我们哥两儿就把冰块砸烂,继续淘鱼,回去后把小鱼卖了钱,第二天给亲娘打一针。 到1964年亲娘五十四岁,病逝了,我感到非常痛苦,作为儿子,没有给母亲治好病是我一生的遗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直到现在想起来,还十分悲伤难过,父母的恩德,永远印在孩子们的心里。 </p><p class="ql-block">  希望父母健在的人们要尽孝,敬养父母。现在改革开放,生活条件好了,各种吃食补品应有尽有,孝待父母,多回家探望父母,让父母得以宽心、顺心,尽为人子之道。</p> <p class="ql-block">陈兴元先生练习书法作品</p> <h3>二、创业银河,世界品牌:我因为受前辈人的教育,奋发图强,长大后总想干出一番成绩,为百姓造福,为父母争光。四年级辍学后,我感到当时木工在农村非常需要,就下定决心学习木工,那时的理想是做一个技术纯熟的木匠,可是并无木匠老师指导,自己就买来木工书参考者学习。因为刻苦钻研,在一年内,橱柜等木工活基本能做,除挣钱补贴家用外,经常义务帮助别人,深得乡亲们的尊重和认可。后来安新五建公司聘请我去北京,当时学习绘制图纸技术,两月后,担任木工工长,我带领手下50多位同行﹙木匠﹚,工作很有成效,两年后,升任施工工地工长。改革开放兴起后,1987年,我回家乡开办球拍厂,当时我一家只有2000元钱,就到处筹备资金,球拍厂办起后,进入了投产阶段,那时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消费观念淡薄,也不太重视体育运动,所以销售是很艰难的。谈起往事,历历在目,陈兴元先生介绍河北 银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前身为“安新县银河球拍厂”,1986年于安新县工商局注册 “白洋淀牌” 。岳父韩国华老先生原藉也是安新县同口村人。1946年在天津成立鑫鑫球拍厂后,公私合营,担任天津市友谊球拍厂设计师。为老牌冠军梁戈亮、王志良、李富荣、许绍发、庄则栋等设计球拍底板,1986年退休回老家,帮助办厂,担任总设计师。建厂之初,创业艰难,我出门在外住3元钱的旅馆,喝水管里的凉水。因生活水准普遍低下,工人工资才2元钱,球拍销售也很困难。有时十个人的工资都开不出去,连续亏损七年;但我一直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努力拼搏,在产品质量上取得重大突破,1993年开始扭亏为盈。 公司严把质量关,坚守信誉,注重品牌效益,不合格产品决不流入市场。1998年夏天,因管理不善,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检验中发现了不合格的半成品,当时价值50万,为保证质量,召开职工大会,在会上,他对大家说:“银河产品正在全力打入市场,若想稳定市场,必须保证质量;如果我们的产品过关,就被国家当做比赛武器;质量跟不上,只能当干柴。”当着全体职工人员,把50万的半成品全部烧掉。这样一来,全体职工深受触动,以后各项流水作业中,职工们尽职尽责,保住了银河信誉。 经过14年的刻苦钻研、奋斗,终于把银河的牌子打响,在国内外名列前茅。2006年,公司举办20周年庆典,邀请全国客户来安新白洋淀旅游。 我退休后,公司事务交由下一代,大儿子陈志杰任销售总经理,负责国内外业务;二儿子陈志亮任河北银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法人,负责企业运营。公司的发展如火如茶,2009年廊房市召开“国际经贸会议”,银河产品被当做国礼赠送外商。2014年,保定市市长马誉峰同志来公司参观视察,给予高度赞扬。 河北银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创建30年来,始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刻苦钻研,获得两项专利。银河人的口号是“努力再努力、精益求精”;“您无我有、您有我精”,根据客户需求开发100多种产品,保证质量,推陈出新,为世界名将邱贻可定制快攻弧圈行手板;为“中国怪球第一国字号”陈晴设计防守反击球板;为银河签约选手“中国香港女队”李清韵定制紫龙系列球拍。银河品牌深受广大乒乓球专业人士、运动员和球迷的称赞和好评。 我公司非常注重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荣获1995年先进生产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誉”单位;全国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双达标先进企业;3.15质量无投诉、服务无投诉诚信企业;捐资助教先进单位;河北省乡镇企业质量信得过称号;国家市场检中无投诉产品,多年来银河球拍没有一支反销产品。2012年签约国家队“邱贻可” 、“陈晴”为银河公司形象代言人,多年被评为省著名商标;自2009年与国际乒联(ITTF)合作多次成为国际赛事指定赞助商,2009年为女子世界杯赞助商,2010年为国际乒联裁判服装赞助商,2011年为大众精英赛赞助商,2012年为亚洲赛事赞助商;为河北省队、河南省队、福建省队、黑龙江省队、江西省等十三省乒乓球队等服装器材赞助商。 河北 银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着力“打造世界品牌,树行业标杆,”成为白洋淀旅游区的一支特色劲旅!</h3> <h3>三、致富利民,福泽桑梓:工厂经营30多年来,因受儒家圣贤思想的影响,利益均沾,与民同乐,对本厂职工给予高工资待遇,职工们奋力工作,使我厂发展成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这也是党的富民政策好,才使企业得以发展,百姓也挣了不少钱,朝着共同富裕的道路迈进。受为民造福的思想支配,镇党委动员捐款修桥,因旧桥老化很危险,通村里的路段必须修一个桥,我主动捐款;修路时再次捐款。在修桥时道路不通,我把沟里填平垫道,人们得以通车、通行。不管是对乡亲的资助,还是对社会上的捐助,我个人觉得这些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为了唤起和带动全社会做好人、行善举,才把些微事迹写出。我们现在生活富裕了,不要忘记党和国家之恩赐,不要忘了人民大众之维护,不要忘记公益社会之互助。在我们国家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进方向中,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标中,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企业家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说法:“人不独亲其亲,人不独子其子,”“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企业家拥有大量的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回报人民、回报社会都是当代企业家们应该重视的事情。2005年12月,我被中共安新县委统战部 、安新县工商局联合会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h3> <p class="ql-block">四、慎终追远,抢修家谱:国有史,明鉴国之根本,历代兴衰,海晏河清;家有谱,传承家族文化,长幼有序,亲疏分明。同口绍述堂陈氏家族人口不下万人之众,由于宗系模糊,产生了六代以内少数通婚现象,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人口质量下降,乃至残疾儿出生,为此我便萌生了抢修家谱的念想。由于历史原因,陈姓家谱经年失修,熟亲熟远意识淡漠,当务之急必须正本清源,让族人理清血脉关系,抢修家谱势在必行。2009年秋天,我从河北银河体育服务有限公司退居二线,时间上有了空闲,与其忧心忡忡,不如付之行动,但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找到学识渊博的退休老教师陈德修(族叔),老人家不顾年高体弱,百分尽力;后有陈继岩、陈德扬、陈松林、陈焕申、陈小景、陈聚田、陈老平等积极参与其中,鼎力相助。2009年正月二十九(3月5日)我于本厂召开家庭续谱动员会议,除本村族人外,身在新安年近8旬的老县长陈元茂,还有陈强年、陈老刚、陈余良等风尘仆仆赶来参会,会议气氛十分融洽而浓烈。2010年正月初六(2月19日)正式着手续谱,岂不知用心良苦,运作艰难。绍述堂始祖奉先祖自明朝永乐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生息繁衍已达二十三代。1954年最后一次续谱,先人们凭着聪明睿智,确定了建、立、新、中、国五个辈份排列用字,时间已逾65年,况且在文革中全部家谱被查抄殆尽。现在人口众多,枝干繁密,考证资料成了重中之重。幸好有陈老芬在文革期间冒险偷出了一本早年家谱,虽说残缺不全,总算有了十三代以上祖宗世系图,据影寻踪,溯本求源,终于有了些眉目。随着岁月推移,时代变迁,不少族人遍布各个城市、府州郡县。随之四处派人到各地联络查访,凡有瓜瓞的远方亲人或书信联系,或电话通知,于是高楼、梁村乃至远在泵阜、北京、郑州、廊坊的人们不顾旅途劳顿,纷沓而来。又将近几年各小支派自家修续的悬谱收集上来,逐一排查,逐一比对,历时两个多月,终于将《同口村绍述堂陈氏家族族谱》初稿完成。转瞬间临近清明,族间诸多老人倡议为老祖宗树四座石碑,凭老人们记忆,在老祖坟上为始祖奉先祖,英、鸿、彝三祖各树一座,由陈德修、陈松林两人撰写碑文,勒石存念。仅此,我本人及一些事业有成的族中人士欣然捐款资助。清明佳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族间辈份最大的老人揭幕墓碑。随之诵祭文,致悼词,黑压压人头攒动,依次为祖宗烧纸焚香,磕头礼拜,合族归心,尊崇祖宗的壮观场景,感人至深。清明节后,我又驱车去保定联系印刷厂,把整理好的初稿付诸印刷。清样送达后,发现不少错误,几经校对纠正,又同陈德修等两次进保定使之装定成册。时隔8年,接连在我厂大厅内续谱两次,每次大家都热情高涨,亲人们欢聚一堂,盛况空前。</p> <p class="ql-block">五、文治武功,发展公益:同口村自古崇文尚武,民风淳朴、正直。同口镇建有两级小学、女子学堂和同口中学,因此文化底蕴深厚;在武学传承上,有清朝流传下的拳谱,有清晰的武术发展传承脉络,有同口武术会。据《盘拳八卦门》记载,同口武术起于清嘉靖年间,由浙江省孝廉黄先生传授,黄先生传高阳西柳街胡先生;胡先生设帐高阳西河屯传授乔老师;乔老师传授高阳尖窝翟先生;翟先生传史家佐胡凤元,胡凤元传本村王兆南;王兆南传安新县同口村张房安,张房安在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了八路军,任武术连连长,解放后开始广收弟子,传授武学,在文革期间把武术当成“四旧”,遭到镇压,张房安和徒弟们只好转入地下。同口村传承下来的拳种丰富,有:绵掌、随手批心拳、劈心掌、削绵拳、七手靠、盘龙靠、九龙手、连环手、硬功手、六趟根、五花炮、玉环步、二拆、连环腿、醉八仙等;练武器械五花八门,有单刀、有杨家枪、马家枪、小十枪、大戟、盘龙棍、单鞭、刀里加鞭、剑、春秋刀、双人对打枪、单刀拐、大刀枪、小索子、大索子、虎头双钩、三节棍等。改革开放后,武术得到发展。因我从小爱好武术,学过2年,就想把武术发扬光大。2011年我和同口村陈玉峰、陈希元、陈铁柱、陈立安、陈立秋、王小立、朱彦良、陈老茂等人商议成立《同口武术会》,必须把同口武术传承下去,不然对不起祖宗和前辈武术老师。为了继承前辈武师们的武学,传承武德和武术,当时我就赞助了2000元,又致电我村的企业家(旭日毛毯厂和裕达毛毯厂老总)各捐2000元,又找四个村的书记捐款2000元,合计总捐款8000元,制买器械、大鼓、衣服等,有了服装和器械,人们都有了信心,演练武术者日益增多,同口武术会逐渐发展起来,培养出了大批的武术人才。从此每年正月十四和四月十八日,同口武术会都在我村进行汇演;精熟的拳术演练、精彩的刀枪对决,受到同口村民们好评和赞赏,也得到了同口四村领导的支持。每次演出都有费用,每年我都赞助几千元维持武术会的发展,赞助武术会的还有四村副书记范满良、韩来峰、韩老峰、陈永等人和同口四个村领导。2014年,我于高阳武术界李广才、常羊子、张五、周彦、李国民等取得联系,助力推动成立了《高阳县武术协会》。2015年安新武协张凤强主席把《同口武术会》编入《安新武协》,委任我为名誉主席。高阳县武术协会和同口武术会联合汇演多次,特别是2017年同口庙会期间,为了活跃庙会气氛,安新武协几个村的武术会会员和我邀请来的高阳县武术会同仁来同口进行联合汇演,表演节目花样繁多,异常热闹,受到百姓热烈欢迎。这次庙会的费用是由同口企业和外面经商的老板们捐助,其中我也捐了几千元。2017年8月14号,安新县武术协会张凤强组织汇演,在北国江南举办,参加这次汇演的还是安新县各村武术会和高阳县武术协会,我又捐款12000元。我希望政府重视武术发展,建议武术走进学校,让孩子们学武术,让武术在学校生根,第一是为武术传承,二是锻炼身体。当兵也要学武术,打击来犯之敌,让外侵我国土的敌人惧怕。下面一段,摘自网络:陈兴元先生热衷社会活动,2014年于高阳起办社会公益组织,他和孙树林先生各出资一万元,王家奎先生出资八千元,于俊杰先生出资二千元,成功注册《高阳公益文化研究会》,陈兴元先生任总监。陈兴元先生认真听取中共高阳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民政局的意见和建议,复印宣传部文件发放;为配合政府工作,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撰文“中华文化、光辉永恒”等一系列正能量的作品。在每年高阳公益文化研究会组织的书、画展及其它文化活动中,布场布展,买紙买墨;出资助力出版书画作品集《公益翰墨》上、下册及红色书籍《高阳抗战纪事》等。在陈兴元先生的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努力下,高阳公益文化研究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真正做到了使政府放心、老百姓安心,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有力的推动了当地的文化发展建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