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行(二)

碧落朝真

<h3><b>由开罗飞行一个多小时,到达卢克索。</b></h3> <h3><b>环境很美,几株叫不起名字的树木站在那里,好似初次见面的酒店侍卫彬彬有礼,让客人有股宾至如归的感觉。</b></h3> <h3><b>泳池清澈见底。真想立马一头扎进水里,畅游其间 ,体会一把卢克索的温柔与清爽。</b></h3> <h3><b>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功夫,天色渐渐暗下来。</b></h3> <h3><b>日落,尼罗河的日落宛如一副油画呈现在眼前。恰似秉烛夜游,思绪随着飘渺星辰展开飞翔的翅膀,沿着河岸寻觅栖息之地。</b></h3> <h3><b>凉亭遮挡不住夕阳西下的余晖,一天的酷热就像一个顽皮的孩童嬉戏我身旁,不愿离去。</b></h3> <h3><b>突然,手机发出微信提示音,远在万里之外的朋友告诉我,北京此时正雷雨交加。</b></h3> <h3><b>此情此景,触动了我的创作闸门,灵感来了。吟得一首: 神游寻古迹,异国也风情。</b></h3><div><b>故里惊雷过,闲亭热浪生。</b></div><div><b>流云闻雁语,落日念秋声。</b></div><div><b>孰解羁人意,红尘不与争。</b></div><div><b><br></b></div> <h3><i><b>看来,吟诵不分国界,异国他乡也能唤起平平仄仄,起承转合伴随着旅途的风土人情而独立成篇。</b></i></h3> <h3><b>尼罗河已是掌灯时分。这儿,没有万家灯火,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声鼎沸;有的只是,夜幕降临的安逸、华灯初上的温馨、风尘过后的遐想。</b></h3> <h3><b>卢克索神庙仿佛在倾诉它曾经的过往……</b></h3> <h3><b>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b><br></h3> <h3><b>古埃及最早形成的国家叫做诺姆,也叫州,是一种城邦式的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传说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开罗西郊)。发展农业,开发水利。 </b></h3><h3><b><br></b><b>古埃及真正的统一是在古王国时代。这是古埃及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伟大时代。确立了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君主独裁的专制统治,并且出现了金字塔。 </b><b><br></b><b> 第六王朝以后,王权衰落,国家分裂,一直到十一王朝才重新统一。十二王朝时迁都底比斯(今卢克索),开始使用青铜器。</b></h3> <h3><b>十三王朝时政权又瓦解,喜克索人占领了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长达100多年的“太阳神不在的统治”。第十七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最后驱逐喜克索人,重新统一埃及,开始了第十八王朝。 </b></h3><h3><b> 第十八王朝国力强盛,对外频繁发动战争。十九王朝时与赫梯帝国发生了卡迭石战役,经过16年之久的战争,最后以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王哈图西利斯签订和约告终。此时的埃及成为了一个大帝国,统治范围北起叙利亚,南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横跨北非和西亚。 <br></b><b> 到第二十王朝以后,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竭。最终在前525年被波斯帝国所灭。前332年又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统治,结束了延续3000年之久的法老时代。 <br></b><b>。</b></h3> <h3><b>古代埃及到了古王国末期,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王权更加依赖神权势力和地方贵族.国王们把越来越多的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财富给予神庙和地方贵族,豁免神庙的赋税,使神庙和地方贵族的势力更加膨胀,而王权更加速了衰落。从第7王朝起,埃及实已小国林立,几乎一个诺姆就成了一个小国家.每个诺马尔赫都感到自己是不再受制于人的独立王国的国王,是自己独立城市的统治者.他们往往把地方神的名字放在自己的称号之中.为了扩大自己统治的地盘,他们彼此争战不已,使局势更为混乱。</b></h3> <h3><b>卢克索神庙犹如一位历史老人,讲述尘封的记忆,让后来者渐悟人类社会演义的每一个章节。</b></h3> <h3><b>离这座神庙不远处,是一座宫殿,名为冬宫。现在,是一家酒店。</b></h3> <h3><b>晚餐罢,打道回府。</b></h3> <h3><b>夜色阑珊,与酒店房间檐下的灯光交相辉映。入住,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明儿一大早,乘坐当地旅行社面包车参观卡尔纳克神庙。</b></h3> <h3><b>早餐。</b></h3> <h3><b>卡尔纳克神庙(Temple of Karnak)位于卢克索以北5公里处,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最壮观的神庙,因其浩大的规模而闻名世界,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达30多公顷。</b></h3> <h3><b>卡尔纳克神庙共有三部分——供奉太阳神阿蒙(Amun)的阿蒙神庙,供奉阿蒙妻子战争女神穆特(Mut)的神庙,以及孟修神庙,两旁满是狮身人面像的甬道则直通卢克索神庙。</b></h3><h3><b> </b></h3> <h3><b>西斯二世,据称,他娶了74位女人,生育70多个儿子,120多个女儿。其生命力之强,难以想象。</b></h3> <h3><b>整个建筑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院内有高44米,宽131米的塔门。大柱厅宽102米,深53米,其中有134根巨型石柱,气势宏伟,令人震撼。其中最大的12根高23米,周长15米,据说,其上足可容纳50个人站立。</b></h3> <h3><b>罗塞塔石碑上记录了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和世俗体以及古希腊文,成为后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关键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b></h3> <h3><b>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b></h3> <h3><b>走过这里,如同穿越历史隧道,堆砌垒起的石头可以见证逝去的昨天是如此庄严与圣神。</b></h3> <h3><b>石人双臂交叉于胸前,是祈祷,是回响?不得而知。冥冥之中,仿佛古埃及文明与那蔚蓝晴空融为一体,审视天下人间。</b></h3> <h3><b>站累了,就坐下歇歇。</b></h3> <h3><b>一抹绿色植根于石缝间,倔强、坚韧、无畏、不屈。如果说朝拜的话,我以为,这正是人的精神向往和寄托吧!</b></h3> <h3><b>偌大个神庙群,往上瞧,脖子都酸了。它们是不是在验证我的虔诚?</b></h3> <h3><b>告别了,卡尔纳克神庙。与你近距离接触,让我感受到文明二字的内涵的丰富。</b></h3> <h3><b>文明,它意味着暴力、武士和暴君的统治、战争冲突、暴动暴政为立法议会所取代,被法律得以长期维护的独立法庭所代替。这就是文明,在文明的土壤里,自由、舒适和文化不断发展壮大。</b></h3> <h3><b>跟着导游,来到了帝王谷。</b></h3> <h3><b>帝王谷,遗存棺椁,不允许拍照。</b></h3> <h3><b>那就拍个外场景吧。</b></h3> <h3><b>留点儿遗憾,或许是旅游的神秘所在。</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