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村庄,</h3><h3>这里的人也不是一般意义的村里人,</h3><h3>它们既是都市里的村庄,</h3><h3>更是村庄里的城市,</h3><h3>既是繁华的边缘,</h3><h3>又是喧嚣的闹市。</h3> <h3>在中国,很多城市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村庄,它们被称作城中村。这里没有传统的田园风光,没有广袤的土地,只有成片的房屋和拥挤的人群。这里虽有一些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工。这里虽然和小城镇别无二样,却仍然保留了村的建制,土地属于集体,房屋属于家庭。这些村庄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包围,与周边的环境似乎格格不入,这是城市吞噬农村的过程,是城市化、现代化不可避免的现象。成千上万的外来者,在这里找到了条件简陋但价格理想的栖身之所,找到了进城的第一份工作。这里承载着他们走出农村、摆脱贫困、融入城市、逐步富裕的梦想。</h3> <h3>街景</h3><h3>这里既有较宽的道路,又有夹缝式的小巷;既有现代的车辆,又有老式的交通工具;既有林立的小微工厂,又有方便快捷的服务业;既有少量较现代的建筑,又有大量当地人自盖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屋。在这里,蛛网式的电线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小广告占据着街头的墙面;在这里,工业布碎堆积于巷尾街头,河涌里散发出难闻的气味。</h3> <h3>居住在这里的,既有怀揣梦想的大学毕业生,也有形形色色的外来打工者,还有资产大小不一的小老板。这里的街上,行走着打扮时尚的青年;这里的街上,同样有穿着简扑的中老年;这里的街上,时不时可以看见孤独的老人;这里的街上,孩子们也在幸福地玩耍。</h3> <h3>这里的街上,传统百货餐饮星罗棋布;这里的街上,也不乏最新潮的东西,从网吧、智能手机到共享单车。聪明的业者决不会浪费"人口红利",把城市中心区的生活服务基本复制过来,虽然档次和水平低些,但这里的外来工同样享受着城里人的服务。</h3> <h3>生活</h3><h3>虽然叫村,但这里人们的的生活方式与城里人基本没有两样,生活水平属于城市的中下层。当然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除外,因为他们不仅可以从自盖房收到可观的租金,还可以从村集体分到不菲的股息。时至今日一些当地人还在自盖房屋,且越盖越大越高。这里的外来工多数住在企业提供的免费宿舍里,全是当地人盖的五层以上的房屋。十几人挤一层,说是"蜗居"决不为过。有些自己租屋,几家合住一个单元,每家一间,月租金在六百元以上。当然还有一些在周边城区上班的白领和蓝领,昼出夜归,白天在几十层的高楼里上班,下了班又回到只有几层的小楼里歇脚。</h3> <h3>外来工早上基本在外就餐,早点摊是多数人的选择,边走边吃是基本的常态。中晚餐有的由企业自备,有的由企业出资在餐馆搭膳。我去过一个企业,厂方提供正餐,老板的父亲既是釆购员,又是炊事员。老板和员工吃同样的伙食,车间就是餐厅。当然,员工有时候也会自己出外改善生活。</h3> <h3>城中村里有幼儿园、小学,不少外来工的子女在那里就读。除了商店和餐馆之外,其它服务也很齐全,从沐足到成人用品的自助服务,从网吧到游戏厅,还有风格各异的发廊,都是城中村必不可少的设施,为这些在底层奋斗的人们带来闲暇时的娱乐和放松。</h3> <h3>平淡而真挚的爱情故事在这里不同的角落上演,男女主角当然来自五湖四海。</h3> <h3>求职</h3><h3>城中村里到处都是招聘广告,求职者按图索骥就可以寻找工作。每个城中村还有约定成俗的劳动力市场,规模大小不一,多的每天有几百人求职,远超内地一些小城市的规模。</h3> <h3>这里很少使用电子手段,全是双向选择的直接交易。老板们聘用的招工员手举着求职者一看便懂的广告,静静地等人主动询问,然后双方讨价还价,达成一致后,摩托车就会载着求职者前往附近的企业。用工分为长期工和临时工,所谓长期工,也就是干几个月最多一年,而临时工干一天算一天。有位工人給我说,他最多一天干过四份临工。临工和长工都是计件,但临工可以挑好做的活,机动性大,工作也自由一些。有时候急用临时工,老板会亲自出马,到市场招聘。</h3> <h3>到了年底,大量外来工返乡,市场有些异样,求职者和招聘人都少,有些企业只有老板亲自上阵,承担一线操作。一些买了较晚车票的外来工,每天都会在劳动力市场转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临时工岗位。在农历小年的前一天,十几位求职者正愁没人招聘,一位老板驾着宝马车过来,一群人蜂拥而上,抢着应聘,最后这位老板带着三位女工驾车而去。</h3> <h3>正月十六这里却是相反的情况,招聘者扎堆,应聘者寥寥无几。</h3> <h3>企业</h3><h3>企业是城中村存在的基础,没有成百上千的企业,城中村难以吸纳如此众多的外来工,难以呈现如此的繁荣。这里的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各个厂家都不乏上下游的配套,小到一个塑料包装袋都有人生产。这里的企业大多数属于小微,少的请三、五个工人,多的雇二、三十位员工,其中长工是多数,也有一些临工,主要是应付急于交货的订单。当然也有一些夫妻档,几台机器、单一产品,配套完全靠外购解决。</h3> <h3>企业的工人骨干一般是老板的同乡,乡情维系着忠诚。老板也多从打工仔做起,慢慢积累经验、积累资金、积累人脉,开办起自己的工厂。我认识的两位老板给我说,当老板还不如打工,要操心的事太多,不如打工仔省心,钱也比打工仔多不了多少。当然,让他们再去当打工仔肯定不乐意,毕竟上了一个档次。城中村的企业基本实行计件工资,要想月收入六、七千元,每天工作时间会在十小时以上,还要本人手脚灵活,企业订单饱满。虽然生活较苦、劳动很累,但他们似乎没有太多怨言,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这些农村来的工人,能找到一份工作,也算心满意足。以前企业招收的基本上是年轻人,虽然现在年轻人还是多数,但中年人的比例占到了三分之一。企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不少老板都担心难于维持,因为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很多订单都转到东南亚和非洲去了。</h3> <h3>回家</h3><h3>中国有句俗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在外打工的人来说,春节也许是阖家团圆的唯一机会。从腊月开始,他们就着手准备。首先是买票,这是回家最难的一件事。这段时间,工友们每天见面的第一句话,可能就是问"抢到票没有?"有了在线购票系统,他们买票的难度肯定下降,但也不是一帆风顺。城中村设有购票取票处,光顾的人并不很多,多数人选择唰身份证上车。</h3> <h3>其次是购物。辛苦一年,分别一年,总得带点礼物回家,最多的是给长辈和留守儿女的新衣,当然还有本地的特色食品。</h3> <h3>再次是乘车。城中村不远就有地铁,从腊月初十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人拖着行李出门。年轻人行李不多,大多数只有一个时尚的拖箱,有的给家人买的礼物,早早用快递送回了老家。中年人多是新旧结合,既有新式拖箱,也有老式蛇皮袋。去车站的路上,虽然艰难,但难掩他们心中的喜悦。是呀,就要见到久别的亲人,就要见到牵挂的儿女,心中的喜悦怎么藏得住呢?</h3> <h3>年味</h3><h3>乡土的年味是热闹,城中村的年味是冷清。平时居住数万人的地方,现在只剩下几千人。腊月的最后几天开始,城中村就门可罗雀,大街小巷到处空空荡荡。但还有少量的外来工没有回去,有的是因为工作离不开,有的是老婆孩子都在这里,有的是不习惯家乡寒冷的天气,他们成为这里年味的创造者。留下来的年轻人一般用通宵娱乐代替守岁,在初升的阳光下,几个年轻人仍精神抖擞地打着桌球。保洁工是留下来的主力,大年初一他们仍迎着朝阳,结束一天的工作。有的人会仿照当地的习俗,一早起来忙不迭地敬神祭祖。近处有亲友的,也会全家出动,去亲友家拜年。</h3> <h3>新年开工,当地企业往往会搞"摘青",庆贺新一年开张大吉,但这些外来人办的企业,基本没有这个规矩,引来那些以"摘青"为技能的人,挨家挨户上门,讨得几个吉利钱。</h3> <h3>返城</h3><h3>带着乡土的年味,带着旅途的疲惫,带着亲友的嘱托,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他们又回到这个熟悉的城市,开始新一年的生活和拼搏。</h3> <h3>还是回去时兴奋的神态,还是回去时同行的伴侣,还是回去时同样的箱包,还是回去时一样多的行李。带回去的是对长辈的孝心、对孩子的关爱,带回来的是家乡的土产、对工友的情谊。从农村路上奔跑的汽车,到大城市快捷的地铁,从家乡古朴的老屋,到城中村繁华的街道,不舍的是对家乡的眷恋,期待的是对未来的憧憬。背景离乡为的就是<span style="line-height: 1.5;">未来,为的就是后代。在这个熟悉的城中村里,他们挥洒着汗水,默默地为梦想奋斗。</span></h3> <h3>也许若干年后,这些村庄会渐渐消失,但这不会成为城市的耻辱,而是一段值得留恋的印记,是在这里生活过的"村里人"一段深刻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