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先学会做一个人

长沟流月

<h3>《美丽心灵》这部电影可以当爱情片看,一来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足够曲折动人,二来也显得这个片名没那么失败。但要把它当励志片看我就不同意了,有人说纳什这个勤奋研究、顽强与病魔斗争的天才很让人感动和称赞。我想说我在看到最后纳什拿诺贝尔奖的时候一点都不感动,而且,一个拼命把自己搞成精神分裂的人有什么好崇拜的。</h3><h3><br></h3><h3>看完电影我只是在想一个问题:纳什是如何精神分裂的。我不懂医学,只就电影剧情本身来说,一是极端的偏执和表现欲,二是人际关系的疏离。</h3> <h3>第一点,纳什对数学有多么痴迷不需多说,这种全身心的投入和专注也不会导致精神分裂,关键是他他这种偏执是和他狂热的表现欲结合在一起的。他有雄心有抱负,想做出一份让所有人对他五体投地的成绩,但是这和他短期内无法成功的现实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而外界的情况比如对手的傲人成绩和教授的失望、责备等又给了他很大的压力,纳什是个无法忍受平凡的人,后来威廉帕彻的出现更能说明这一点,那时距纳什发表震动学术界的“博弈论”已过了几年,声名鹊起之后纳什的生活归于平凡,成了个大学教授,他显然无法安于现状去上课和做一些小研究,他满脑子是国家的安危大事,他要用自己杰出的能力去做最伟大的事,就是为国效力,这样才能发挥和表现自己。所以这时候帕彻被幻想出来,带着他去破译苏联密码,做国家机密的大事。</h3><h3><br></h3><h3>帕彻这个幻想人物的存在,正是满足了纳什这种偏执和表现欲,让他能够摆脱平凡的现状,去做伟大的事业。从这个角度说,帕彻就是纳什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产物。</h3> <h3>而查尔斯和小女孩这两个幻想人物的产生则更多是由于纳什人际关系的疏离。他说:“我不喜欢人们,他们也不喜欢我”。然而实际上纳什根本不以自己的孤独为荣,相反,他非常渴望别人能理解和接受他,与他做朋友。可是纳什自闭的性格以及他直白赤裸的说话方式只能让他换来嘲笑和鄙视,当他一个人在房间里看着窗外一群人在玩闹时,他便幻想出了一个室友查尔斯,查尔斯是绝对的好朋友,对纳什尽是支持、理解,又会谈笑、直言相劝,简直是完美朋友。也许后来纳什感觉还不够,又幻想出一个跟着查尔斯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活泼可爱,会和他玩闹和做游戏。这两个人物也就满足了纳什对人际关系的渴望。</h3><h3><br></h3><h3>所以纳什得精神分裂很久,带来的却并不是痛苦,而是美好的幻境,他活在自己的幻境里才心满意足,但是他与艾丽西亚的爱情渐渐打破他的幻境,当艾丽西亚怀孕后,纳什的幻想世界便发生了危机,因为纳什已经感觉到并且更加热爱现实的幸福,现实和幻想之间就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也就在这时,他才被诊断出病症并且被送入医院治疗。</h3> <h3>之后的剧情就是纳什如何与精神分裂作斗争了,然而直至最后幻想人物也没有消失,<b>纳什并不是胜利,而只是让幻想与现实达到了一种妥协和平衡</b>,他可以对幻想出来的人视而不见,是因为他已经完成了自我接纳,他已经能甘于做一个平凡的教授,所以不需要带他干大事的帕彻;他已经有了爱他的妻子和孩子,并且能够和同事、学生友好交流,所以不需要幻想朋友查尔斯。</h3><h3><br></h3><div>总结一句,要做学问做事业,先学会做人。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排第一位,先把自己搞好了再去想什么国家大事。<b>学会做人,就是要完善自己,接纳自己,让自己能和外界友好相处。</b></div><div><br></div><div>当然,你可能要说纳什如果这样,恐怕就拿不到诺贝尔奖了。没错,我也这么认为,而且许多伟大的有成就的艺术家后来都成了疯子,所以我只是个人观点,<b>我并不认为拿自己的精神健康和对亲人的伤害作为代价去换取荣誉是件多么伟大的事,如果这样,我宁愿平凡。</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