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 style="">无名的抗战英雄</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记忆中是1985年夏季某天傍晚,我和父亲在家乡洛阳市偃师喂庄洛河边树下乘凉时,发现父亲腰部和腿上的伤疤,便好奇地寻问,父亲告诉我,那是年轻时打仗挂彩了。我默默地一阵隐痛,没好意思再往下问。</font></h1> <h3>1958年共和国元帅彭德怀(时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陪同周总理在偃师视察</h3> <h1> 几年后,在父亲70周岁那年,我结婚了,父亲从家乡坐火车到南阳参加了我的婚礼,也和我一起住在南阳,把我妈也接来了。经仔细盘问,原来父亲是一名抗战老兵。</h1> <h1><font color="#010101"> 1937年,全民抗日战争爆发,在洛阳城饭店务工的父亲满怀爱国激情,参加了一支地方游击队,根据父亲所述,就是当年黄河流域赫立战功的"河北抗日民军",转战于黄河沿岸和太行山区,和日本鬼子进行游击战。</font></h1><h1> 父亲从地方部队的士兵、班长、排长升任八路军某团的连长。</h1> <h1><font color="#010101"> 根据父亲当年给我介绍的情况及他所走过的地方,结合一些历史资料,父亲所在部队是</font><font color="#ed2308">"河北抗日民军十三支队"</font><font color="#010101">,张锡珩是支队长,当时称张司令。<br></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这位张司令,1910年出生,系北伐名将张兆丰的长子,16岁就曾随其父驰骋疆场;1937年10月13日任河北抗日民军第十三游击支队司令,转战太行山、激战黄土岗、血战水峪村、突围两岔口、林州扫顽匪 。1940年春,十三支队归入八路军129师,改编为"晋冀豫边区纵队第六团",张锡珩任团长。</font></h1><h1><font color="#010101"></font><font color="#ed2308"> 1940年秋,该支队奉命参加八路军的"百团大战",平汉破铁路、武安断公路、峰峰打兵站。</font></h1> <h1> 回忆一下,朱总司令统率八路军,八路军直辖三个主力师,各师首长均为开國元帅,元帅之下一兵一卒能从枪战中穿行而活下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h1> <h1><font color="#010101"> 当年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云南讲武堂毕业,孙中山先生的助手,毛泽东主席的战友,參加过北伐、领导过农民起义、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是抗日战争国民十九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在抗日战争中多次立下战功的刘邓大军,是中国军史上杰出的部队,八路军中主力师129师师长刘伯承被誉为"当代孙武</font>",邓小平时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h1> <h1><font color="#010101"> 根据父亲当年的追忆,和他一起在这个游击队的偃师老乡也不少,记忆最深刻的有二里头、段湾、南蔡庄、西谷、高龙等乡邻,多数战友在浴血战斗中牺性了。父亲因1945年在一次战役中身受重伤无法上前线,在渑池县山区后方农户家养伤,过了几个月,得知抗战胜利了,父亲也不知部队转移哪里了,就徒步回到了故乡。</font><font color="#010101"><br></font><font color="#010101"> 父亲整整经历了八年抗战时期,家乡的人们都以为父亲无音信多年,早已饿死、冻死或战死他乡了。得知父亲活着回来了,众乡亲都很惊喜!</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父亲一生勤劳,不怕吃苦,非常刚强,我从小被父亲的辛勤和不屈不挠精神所感染。在年迈的父亲身上,闪烁着一种不畏艰难困苦的刚毅。</font></h1> <h1> 2001年冬季,父亲去世了,享年81岁,许多乡邻们奔来参加了父亲的葬礼,为这位无名的抗日英雄敬献了花圈儿。父亲逝世一周年之际,我含泪写了篇散文《难忘父亲》,发表于河南一主流媒体以表达怀念之情。</h1> <h3><font color="#01010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h1></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