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b style="font-size: 2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 color: rgb(176, 79, 187);">"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b><b style="font-size: 2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这是诗人郭小川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刻下的诗句。北大荒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北"国高寒,"大"片沃野,"荒"无人烟,人称其为"北大荒"。</b></p><h1><b> 它位于黑龙江省内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大兴安岭南,完达山下,总面积约六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仅有的3块黑土地之一,黑土厚度最大达一米,控制面积达1.2亿亩。</b></h1><h1><b> 想起1958年我也算是"十万转业大军"的其中一员,到了北大荒,也算"北大荒人",在虎林生活了近四年。2007年和2015年两次前去密山,虎林感受下北大荒和想找下当年父亲的印记。今年再次来到北大荒。</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 color: rgb(176, 79, 187);"> 1947年,正是共和国诞生前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 按照毛泽东主席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一批从延安来到东北的军队干部率部挺进莽莽荒原,6月13日他们推起开发北大荒第一犁。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他们餐风饮露,顶风冒雪,播下了北大荒军垦事业的第一粒火种,创建出宁安、通北等第一批农场,努力开荒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方作战。1956年铁道兵几个师集体转业到此开垦。1958军十万转业军人进驻北大荒,建立了建国初中央三大军垦的布局。北大荒解决中国吃的问题,新疆解决中国穿的问题,广东解决中国战略物橡胶的问题。</b></p><h1><b> 昔日的北大荒,我们无从知晓。从当时流行的几句顺口溜大概能猜想几分:</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北大荒呀真荒凉,蓬草高呀大苇塘,又有狍子又有狼,就是缺少村庄还有大姑娘。北大荒呀真荒凉,啃着冰冻馍,雪花汤泡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出门就见狼。昔日的北大荒有"三件宝"蚊子、小咬、泥黏脚。</b></h1><h1><b> 第一批转业官兵刚到北大荒时,真是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头顶蓝天,脚踩荒原,几乎没什么物质条件可以依托也无外力可以借助,就靠自己的一颗红心两只手,在一无所有的荒原上白手起家。</b></h1><h1><b> 当时蚊子小咬乃是北大荒的特产,多的简直能吃人,过去日本鬼子在此搞"开拓团"时,抓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有时他们要杀人不用刀枪,只要把人的衣服脱光后绑在树上,不过一小时这些蚊虫就把人咬死了。</b></h1><h1><b>诗人、作家聂绀弩,1959年曾在虎林县郊外一幢日本人遗弃的冷屋里杯酒作歌,道尽了北大荒的一部沧桑史:</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苇草青,苇草黄,生者死,死者烂,肥土壤,为下代做食粮。何物空中飞,蚊虫苍蝇,蠛蠓牛虻;何物水中爬,四脚蛇,哈士蟆,肉蚂蟥。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与狼。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b></h1><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大烟儿炮谁敢当?天低昂,雪飞扬,风颠狂,无昼夜,迷八方。雉不能飞,狍不能走,熊不出洞,野无虎狼。酣战玉龙披甲苦,图南鹏鸟振翼忙。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味再尝,一年四季冬最长。</span></h1><h1><b> 这就是沉睡千年的原始荒原</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1956年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农垦部,王震担任部长,同时兼铁道兵司令员和政委。</b></h1><h1><b> 1956年 6月,王震以铁道兵司令员和中央农垦部部长的双重身份参加在密山召开的铁道兵农垦局成立大会,任命铁道兵后勤部部长王景坤为局长,铁道兵组织部副部长刘伯增、铁道兵政治部组织部长霍大儒为副局长。 自1956年6月29日起,铁道兵二、三、四、五、六、九、十一师的复转官兵共1.74万余人,先后从四面八方来到北大荒。除八五0农场外,八五一(铁十一师建)、八五二(铁二师建)、八五三(铁三师建)、八五四(铁四师建)、八五五(铁五师建)、八五八(铁六师建)、八五九(铁九师建)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在荒原诞生,铁道兵复转军人轰轰烈烈开发北大荒的战役打响了!12月,铁道兵农垦局又接收了黑龙江省划给的金沙农场(归855)永安农场(8510)和军委总后勤部划给的牡丹江军马场作为畜牧场,拥有共计12个农牧场。1957年,又接收公安系统划归的密山(857)青山农场(856)以及牡丹江青年垦荒队组建的青年农场(8511)。</b></h1><h1><b> 铁道兵9个师和1个军官预备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有一批干部被动员来到北大荒。此外,他还从中央警卫师、西北军区工程兵和公安团调了一批复员战士;从装甲兵商调了一批复员老兵充当北大荒开发的机务骨干;又请黑龙江省委从省国营农场系统选调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b></h1><h1><b> 1958年年初,王震得知将有10万部队官兵转业复员参加生产建设的消息后,立即找解放军总政治部负责人商谈,请求尽量动员组织这些官兵到东北地区的国营农场、到铁道兵农垦局所属农场去,获得了总政治部的大力支持。</b></h1><h1> </h1> <h1><b> 1958年1月。中央军委发出一份紧急通知,命令全国10个预备师的师长、政委火速进京参加一个紧急会议。预备师就是以训练各兵种的预备兵役为目的。师长、政委们到会后才得知:预备师将整建制撤销,集体转业北大荒。</b></h1><h1><b> 1958年中共中央八届二次全会决定:调集十万官兵转战黑龙江,开发和建设绵亘千里、沉睡百年的北大荒。当这个决定传达到全军各个部队时,所有营区都沸腾起来了,就像临战前争上战场一样,从机关到连队,从野战军到后勤部门,从军事院校到文艺团体,几乎一夜间,成千上万的部队官兵都卷进了这个"向地球开战"的浪潮。</b></h1><h1><b> 于是,举国瞩目的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历史事件终于应运而生。这一壮举,在我国移民史或垦殖史上是罕见的。它使人联想起前苏联对西伯利亚的移民开发,以及美国大队人马翻山越岭向西部地区的进军。</b></h1><h1><b> 十万人马朝同一目的地移动!人数之多,行动之快,影响面之大,是罕见的。1958年5月9日。</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新华社电讯:"今年2月以来,有大批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转业军官以及他们的家属,来到北大荒安家落户。这些新来北大荒的居民中,有师、团、营、连、排干部,有战斗英雄和特等功臣,有优秀射击手,有曾在井冈山上的老红军,有参军不久的大学生,有军事学院和文化学校的学员以及部队报刊的编辑、记者和文工队员。他们有的来自祖国边疆和海防前线,有的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有的刚刚从朝鲜回到祖国"。</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此外,还有曾获战斗英雄称号的张一千、曹学法,曾担任英雄团指挥员的老虎团团长张海峰、白云山团长赵世贤。据史料记载:截至1985年末,垦区尚有荣获"战斗英雄"称号的128人,立特等功的408人,立大功的2929人;尚有各等各级的残废荣誉军人1418人。</b><b>1959年5月至10月,又有6万山东支边青年从齐鲁大地开赴北大荒。</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当年中央发出开发北大荒的通知时,中南海文工团只有一个指标,但个个爭着去,最后只能增加名额有二十多人被批准去北大荒。</b></h1><h1><b> 图为毛主席1958年亲自送别即将前往北大荒的中南海警卫团文工部分团员</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密山,祖国东北角的一个小县城,原来火车到这里就终止了。再往里就是漠漠大荒。十万人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朝北大荒迁徙,这是一次特殊的进军!十万人马从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二十九个省市和自治区,人民解放军各军种、各兵种,各军区、部队、机关和军事院校、珠海之滨、黄浦江畔、云贵高原、大别山下……朝北大荒迁徙。最长行程达万里以上,而半数以上人马将从各地运送到密山县城,使密山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b></h1><h1><b> 一下子拥 来"十万官兵"。实际上全部人员总共是81500余人,外加随军家属、军内外"右派" 共约10万人。其中,连排干部6万人,营以上干部1.2万人。当时在密山,到处是军官, 人们把这里叫做"尉官世界"。这里包括7个预备师、4个部队医院、两个兽医院,以 及成建制转业的各种部队学校。还有来自解放军三总部、志愿军21军、空11师、南海 舰队、哈军工、军医大学、高级步校、济南军区、坦克兵、军事通信学校、第二航空 预校等复转官兵。仅以预备6师为例,就有排以上干部1576人,其中师、团级干部 50 人,营、连级干部544人,有老红军4人,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252人。</b></h1><h1><b> 这批转业官兵的政治素质好,党团员占 85%,有一大批荣立战功的英雄。最著名 的有荣立大功、一等功11次的"战斗英雄"李国富;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立下赫赫战功的铁军部队十五军。在结束了上甘岭战役后,十五军约1200多名转业官兵,有黄继光连的副指导员郝信友; 有亲自指挥邱少云连攻占 391高地的营参谋长吴品庆;有在上甘岭战役中坚持坑道斗 争14昼夜的二等功臣左尚喜等等。</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那是1958年4月12日。密山车站广场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广场中央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播放着激越的乐曲。几条醒目的欢迎开发北大荒的转业官兵的横幅标语。右侧还竖立着一块王震将军为转业官兵题写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汉建设黑龙江。"下午,大会开始了。天气很好,广场挤满了转业官兵,包括先期到达的,刚下火车的,熙熙攘攘。有的肩上还留有肩章,有的戴棉军帽,有的戴大盖帽。有的讲广东话,有的讲上海话,南腔北调有男有女,有家属孩子。一个小小的密山县城,简直成了一片橄榄绿的世界,数以万计的转业复员官兵们聚集的喧闹的海洋!</b></h1><h1><b> 王震将军身着军服,肩上佩戴着三颗金星的上将军衔,披着一件黄呢大衣,迈步走向主席台。他向会场的人群频频招手,对着话筒,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欢迎同志们到北大荒来!我代表人民解放军总部,代表农垦部、全国农牧场50万职工,向同志们表示慰问和热烈欢迎。大家来开垦北大荒,这个任务是很艰苦的,在这里盘据了14年的日本帝国主义者,被消灭了,蒋介石匪徒被我们消灭了。在这没有人烟的地方,我们盖了房子开了荒。能完成艰苦任务,就能得到光荣,英雄的人民解放军是能战胜艰苦困难的"说到这里,将军把话题一转:"你们都是当过排长、连长,也有当过营长的,我也当过排、连、营长。同志们,在战场打冲锋,排、连、营长是在部队前头呢,还是跟在后面呢?(大家回答:在前面!)那么开垦北大荒呢?(答:也该在前面!)遇到艰苦困难怕不怕?(答:不怕!)苦战三年行不行?(答:行!)说到困难,目前就有一个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来到密山的转业军人很多,汽车运不过来。有的同志建议:不坐汽车,走路,走上三天四天,就到了自己的农场。早走早到,早到早生产。我看这个建议好,有革命干劲,大家同意不同意?(回答:同意!)同意,明天早晨就出发!"</b></h1><p class="ql-block"><br></p> <h1><b>现在的密山火车站</b></h1><p class="ql-block"><br></p> <h1><b>还好当年照片里的纪念碑还在</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号称"十万"的移民队伍迅速进入荒原腹地。这无疑是移民开发史上壮丽的一页。大部队进军,大面积铺开!成千上万人马在同一时间从祖国各地汇集边陲县城,撒向漠漠大荒。</b></h1><h1><b> 有几百路男女复转官兵,以班、排、连编制迈开双脚,高唱战歌, 浩浩荡荡,分头向荒原腹地进军。一路上,战友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饿了吃口干 粮,天黑了就架起篝火,几乎每个人脚上都打起了血泡,但谁也不肯掉队。一些随军 家属也背着孩子,跟着部队在人烟稀少、虎狼成群的荒原上,走了 100多里,坚持到 达了目的地。</b></h1><h1><b> 1958年的北大荒,对十万转业官兵来说,是严峻的,艰难的。其时春寒料峭,积雪未化,住房紧缺,粮草不足。十万人马,超过了当时两个农垦局(牡丹江农垦局和合江农垦局)原职工总人数的一倍,而大多数又是在荒原新建点,条件异常恶劣。难怪有人说:这是一场赤手空拳的"向地球开战",是一场全面出击的"人海战术"!</b></h1><p class="ql-block"><br></p> <h1><b>一个当年老兵作的画,画出了当年情景!</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当时成建制转业到北大荒前时部队一个团的组织结构印章。那时农场为师级单位,团为农场的分场。</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农场接收复转军人的欢迎会</b></h1> <h1><b>初期北大荒农场的的路</b></h1> <h1><b> 有自行车的,骑车入农场时,经过的原始状态的没有路的路。</b></h1><h1><b> 看到这想象一下,当年我妈一个人才22岁拉着我3岁,抱着我弟不到一岁,从邯郸坐火车到丰台转车去哈尔滨再转车去密山,路上近一个星期。(我父在密山接,接了三天才接到)然后坐顺路的汽车从密山到虎林再转马车去农场,真不知她是怎么做到的?(现在20来岁的女孩能做什么)?</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由于新建点大都地处边远,有的远在百多里之外的边境线上,道路不通,复转军人们 只能徒步背口粮、油料和种子。</b></h1><p class="ql-block"><br></p> <h1><b>自己动手盖马架子</b></h1> <h1><b> 八五六农场,位于虎林县境南部。1954年春开荒建场,原名"青山农场",原系公安部的劳改农场,1957年划归铁道兵农垦局管辖,1959年更名为"八五六农场"。就是父来北大荒第一个工作单位。</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初期盖的草棚,当时因为人多棚少,很多是男女混住的。</b></p> <h1><b> 北大荒真大,北大荒也真小。当年,它创造了全国人均居住面积最低的水平,也创造了"男女混居"、"多户共居一室"的奇迹。农场当年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草屋,曾同时住过四对新婚夫妇,被人们传为"四喜临门"和"集体洞房"的佳话。八五六农场有一间土房住了18对夫妻。八五九农场一分场七队,是南京军区直属机关、学校转业来的军官和职工组成的一个生产队,共有人员169名,其中女同志44人,还有家属27人。到了大板村时,房少,60人挤在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屋子里,有的住在牛棚里。第三天,就顶着呼呼北风到8里以外的荒地上建临时的家盖草棚。没有一根铁丝,没有一颗钉子,全凭几把镰刀和斧头。五月河水寒冷刺骨,到处是水和草,许多女同志成天在水里泡着割草,有的割破了手,就用树叶扎起来。5月17日还下雪,气温到零下。经8天的苦战,85间人字马架建成了。转业官兵和家属们搬进了草棚。当年转业军人篇了顺口溜;"小马架,不寻常。不用楞条不用梁,不分顶盖不分墙,里面边有弹簧床"。</b></h1><h1><b> 一位当年的少尉飞行员回忆说:"当时夫妻一对一双地安排在一条通铺上。天很 冷,但是得挂蚊帐,一个蚊帐里睡一对。还有讲究:这边男的挨着那边的男的,女的 挨着女的,以免发生误会。单身男女也睡在另一条通铺上,按照年龄大小,男的从东 往西排,女的从西往东排。我当时年纪最小,就挨着一个大姐睡。现在回想起来,单 身男女挨在一起睡,实在可笑。当时,草棚透风,土墙挂霜,冻得我啥想法也没有 。</b></h1><h1><b> </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当年初期北大荒有个顺口溜:"北大荒并不荒,十八对夫妇一间房,你挤我来我挤你,挤来挤去真荒唐,要想亲热不敢动,半夜回来上错床"。</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据母亲回忆:"说北大荒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我没碰到过,但狼和狍子都见过,在农场时晚上常听到过狼嚎。当时湿地河沟里鱼很多,多得难以想象。刚到北大荒在856四分场时,冬天你爸与住在同一个草棚里的四分场场长,(两家一个门进,中间用树枝分开,树枝上糊上报纸)他有三个孩子,原在部队当团长姓黄,休息日去破冰捕鱼,只要带上破冰镐,捞鱼网,半天不到,每人都可捞一大麻袋鱼,都是鲶鱼,回来往外墙边一放就冻在那,吃就拿一条炖。</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那刺人心骨的漫长又漫长的寒冬,那铺天盖地、咆哮怒吼的暴风雪,那些穷凶极恶、疯狂地叮人肉、吸人血的蚊子、小咬儿、牛虻组成的无孔不入的罪恶群体,以及其它吃、住、行等恶劣的生活环境,都不是一般的苦,是常人难以忍受的那种苦,是奇苦,是绝苦,苦到了极至。</b></h1><h1><b> 为了开发北大荒,王震将军的胃刚切除三分之二,就拖着病体,亲自率领十几个师 的师、团长,几十次踏查荒原。他跟战友们一起风餐露宿,趴冰卧雪,北大荒上有许 多新建点,都是老将军拄着棍子定下来的。</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不久,解放军总部就派出了庞大的慰问团前往慰问。(团长为总政文化部部长李伟)当 他们身着威武军装,来到北大荒时,看见军衣褴褛,但斗志昂扬的十万战友们的艰苦 处境和拼死苦干的场景,都感到十分震惊。他们在汇报材料上写道: "八五二、六分场三队种水稻,每人平均一垧地。田间泥泞过膝,机车下不去, 马牛又不行,转业军官用20-24人拉犁,稻田里有草,每犁下去就有一千公斤重。田 里有水,晨结薄冰,大多数人又没有雨鞋,就穿一般鞋袜在冰水里拉犁。这样,在泥 水里苦干月余才完成任务。" "八五三、四分场一队有一残废军人,一只手残废,他用另一只手干活已经 住院的40多个病号,自动报名参加苦战一名转业军官肚子痛得在地上打滚,让他 休息,也不休息,不能站着干,就坐着干还有一名转业军官有肺病,咳血,仍坚 持劳动,有一次咳血晕倒在地里,当被大家叫醒后,仍不肯回去" 以上种种事实,就是十几万复转官兵创立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顾全大局、 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的形象写照。</b></h1><h1><b> </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1959年,解放军总政组团来农场慰问转业官兵,那时的子弟校还都是木刻楞教室。在门外总政的慰问团和农场小学生共唱歌曲。</b></h1><h1><br /></h1> <h1><b> 这是铁道兵农垦局时的部分文工团员。当年的文工团员们几乎全部"系出名门":总政文工团、总参军乐团、公安军文工团、八一电影厂、空政文工团、海政文工团、中南海文工团、中央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歌剧舞剧院、中国电影乐团、北京电影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青年艺术剧院、南京军区文工团、武汉军区文工团、铁道兵文工团、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警备区文工团、上海青年乐团、山西省歌舞团、东海舰队文工团、沈阳空政文工团、广州空政文工团、坦克兵文工团、国防科委文工团、防空军文工团、北京军区后勤文工团、青岛海军文工团、66军文工团、63军文工团、24军文工团其中,来自总政文工团18人、公安军文工团26人、空政文工团11人、66军文工团14人、24军文工团13人、东海舰队文工团11人…。</b></h1><h3><b><br></b></h3><h1><b> 1958年后的北大荒,可谓群英荟萃,藏龙卧虎,难怪当年那个叫做"铁道兵牡丹江农垦局业余文工团"、行政级别低于地区级的地方小团体,能够唱响上海、北京,舞动大江南北,演到哪里红到哪里,名声大振,因为其水平不亚于省级歌舞团。</b></h1> <h1><b>文工团到广东演出</b></h1> <h1><b> 1956年3月起,以铁道兵二师、三师、六师、七师、首都警卫师、坦克师为主的近70000名复转官兵逐步分批进入宝清以东地区开始组建852农场,当时这片地区只有蛤蟆通河畔40户朝鲜族居民居住。</b></h1><p class="ql-block"><br></p><h1><b> 场部有五幢首长住的俄式木壳楞填锯沫的小别墅。共有5幢,内有住房、厨房、办公室.中间有走廊、火墙,在当时条件是最高级的。852农场首长中,李桂莲书记他经历了五次反围剿的战斗,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被任命为我军第一支伞兵总队总队长。首任场长黄振荣,1933年参加红军,转业前为铁道兵三师代师长,匡副场长都是老红军任师长,除了他们三位,第4幢就给艾青住了。</b></h1><h1><b> 艾青:中国当代诗坛泰斗,一生著作甚丰,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先后获得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葡萄牙自由勋章等荣誉,与聂鲁达、希克梅克一起被列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b></h1><h1><b> 第5幢是留给王震来住的.平时王震不在农场时,给苏联专家和上级人来场时住.也称内部小招待所。</b></h1><h1><b> 那时我父在局组织部,来过852几次,每次都住在招待所,最长一次在此住了近一个月。</b></h1><h1><b> </b></h1> <h1><b> 61年粟裕大将来北大荒去852农场,在那俄式木壳楞填锯沫的小房边与王震和场领导合影。</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原来的木结构小房地成了这样只留下了当年的办公房和一块长滿草的空地</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1958年春天,艾青和高瑛结婚一年后带着六岁的女儿(与前妻所生)和不足周岁的儿子,离开豆腐巷九号,随着复转大军,奔赴北大荒,来到八五二农场所在地南横林子。当时担任八五二农场林业分场副场长。他是北京下放到北大荒1500名"右派"中惟一挂了领导职务的"右派"。</b></h1><h1><b> (艾青本名蒋海澄,抗战时某次写他自己名字时,写至艹字头时,忽忆起蒋介石之蒋,遂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x,于是因而用之,遂以艾为姓。给蒋介石打叉,成了艾青生平之志)。</b></h1><h1><b> 这是艾青与他夫人在北大荒时,当时我父亲在铁道兵农垦局组织部分管"右派,艾青是最熟的,因为下到852住的招待所与艾青所住相邻,走路也就几分钟,所以经常来回走动聊天,那时艾青用他的稿费5000多元给他的林场漆置了发电机,园盘锯,扩音器,话筒电唱机等。听我父说:"艾青当时50岁,他老婆20多岁,所以艾青看他老婆很紧,有人与他老婆聊天,多聊几句他会对方讲;"她可是有夫之妇啊,请注意影响"。有天晩上10点多了,艾青跑到他的房间:"李科长!我老婆丢了",怎会呢?能丢到哪去?不会的"。第二天问艾青"找回来了吗"?,他一笑"沒丢沒丢,上厕所了"。艾青还是农场的俱乐部主任。从这看出艾青某方面的性格。</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艾青在北大荒写的一首诗;</b></p><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烧荒:艾青</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小小的一根火柴,划开了一个新的境界好大的火啊,荒原成了火海!</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火花飞舞着、旋转着,火柱直冲到九霄云外!火焰象金色的鹿,奔跑得比风还快!</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腾起的烟在阳光里,象层层绚丽的云彩!火焰狂笑着、奔跑着,披荆斩棘,多么痛快!</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火的队伍大进军,豺狼狐兔齐闪开!野火烧不尽,禾苗起不来!快磨亮我们的犁刀,犁开一个新的时代!</b></h1><h1><b> 烧荒是在统一时间内,用手表核准时间,分别以信号枪响为命,全场各连队同时点火。农场近五十多万亩荒地上,随即火光冲天,浓烟蔽日,鸟兽逃窜,极为壮观。</b></h1><h1><b> 身为诗人艾青,在烧荒的队伍中看到如此壮观的场景,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才创造了《烧荒》这首诗。</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1958年3月,中央国家机关党委、中央军委直属系统发配到黑龙江牡丹江农垦局850农场劳动改造的右派分子总计875人(中央机关725人、军委150人);中央国家机关发配到853农场的489人。两项合计1364人。(许多都是司局级干部和享受司局待遇的文人)</b></h1><h1><b> 其中分到850农场五栋房住下的有400人左右,编制为7个小队。4月底,军委单位的右派也分到五栋房住下,86人分散到7个小队里。五栋房右派总数约500人。为最集中的地方了。</b></h1><h1><b> 五栋房,原是1956年河南籍劳改犯伐木烧炭的临时建点,共有五栋草房,叫来叫去就叫成地名了。</b></h1><h1><b> 北大荒的军人以无私坦荡著称于世,它容纳了当年全国、全军的数千名"右派"分子。王震将军对他们说:"我不怕,都给我。""只要参加开发北大荒的都是我的同志。""同志们!我欢迎你们!"著名文学家、作家丁玲,著名导演编剧陈明夫妇,著名诗人艾青,著名文学家、杂文家聂绀弩,著名剧作家吴祖光,著名电影演员李景波,著名画家丁聪,著名书法家杨角夫妇,总政文化部长少将陈沂等等,都随着十万复转官兵的脚步来到了北大荒。北大荒人理解他们,保护他们,王震将军把一个个"右派村"改为"向左村"。丁玲的长篇小说《风雪人间》、《杜晚香》,聂绀弩的《北荒草》、《北大荒歌》,艾青的诗,丁聪的画和5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大甸风云》,电影《北大荒人》、《老兵新传》以及七集部短篇小说,三部报告文学,十部散文、儿童文学著作等等,都饱含着作者们对北大荒无限热爱的情怀和执著深沉的讴歌。丁玲说:"我留恋北大荒的土地,我留恋着北大荒的战友,留恋着北大荒的豪迈的事业"</b></h1><h1><b> 丁玲:她是中国文坛上的巨星,她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获斯大林文学奖。1957年,她被定为"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本来她可以留在北京,但她却以铮铮铁骨、浓浓深情,毅然走进北大荒的暴风雪中!从国内外知名的大作家到边疆农场的一名普通工人,她没有巨大的失落感,她坦坦然然地走进北大荒人的队列中,她担任畜牧队的扫盲教员,一大批目不识丁的姑娘媳妇,在大作家的授课下学会了写信。1964年底,中央通知她和陈明回北京去,但丁玲却感到北大荒的土地可爱、北大荒人的可爱,北大荒的事业伟大,于是,她致信王震,要求继续留在北大荒。</b></h1><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丁玲(中)在北大荒的照片。</b></p> <h1><b> 我父亲59年从856农场调到铁道兵农垦局组织处干部科当科长,负责管理局里下放来的右派,主要是为他们解决组织问题和开介绍信、通行证、证明等。当时中央机关军委来的右派基本上都安排在850、852、853农场。</b></h1><h1><b> 晚年的新凤霞,每逢提及与先生吴祖光北大荒的往事,依然记忆犹新,欲罢不能。相隔遥远的北大荒,已在其心底占据了一席之地。</b></h1><h1><b> 这是吴祖光下放到北大荒时与新凤霞照的照片。</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丁聪(1916-2009),曾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作品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众多作品的插图。1958年作为右派下放到850农场。在北大荒,丁聪画的所住草房素描也反应了当时的农场情况</b></h1> <h1><b> 这是农垦自己的大学,当年我父亲在的局组织处干部科有个干事刘济民,(51年入伍参加抗美援朝,58年的复转军人,少尉)科里保送到此校读书,后推荐到中国人民大学读书。70年代初期当了农林部农垦局付局长(农垦部已撤销)无锡市委书记,1993年7月任国务院付秘书长,2000年6月任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在此位上退休。</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1958年,解放军十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照片里这位书生气十足的军人,叫王承烈,他也是其中一员,而且是住在上海华亭路42号大宅里的富家子弟。他的父亲是上海协新毛纺织厂总务科长,1963年退休。姑妈嫁入无锡唐氏家族(协新毛纺老板),唐家后去香港发展,后辈中有一位是香港财政司长唐英年。</b></h1><h1><b> 几十年来,十多万转业官兵在这片原始荒原上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赶走了野猪狗熊狼群,盖起了简陋的"哈拉墙"茅草房,在上万平方公里的亘古荒原上用汗水和青春建立起了中国最先进的现代农业基地、新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几十年来他们开垦了千万亩黑土地,为中国人提供了数以万吨计的优质小麦、大豆。如果没有他们的贡献,很难想象新中国在前二三十年会怎样渡过。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北大荒的今天,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1959年第一届铁道兵农垦局代表大会在虎林举行</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1960年牡丹江管理局最早的手绘地图,八字头农场都在。那时还有过半的土地没开发。</b></h1><p class="ql-block"><br></p> <h1><b>这就是当年的铁道兵农垦局在虎林时的办公楼,原来是小日本盖的警务局。铁道兵农垦局下有从850到8511等十三个农场。我父亲58年底哭着喊着离开部队,本想安定下来,但没想到碰上北大荒大开发,去了更遥远的地方(还好没离职回家当农民)。15年军队生涯,(基本在机关)到北大荒没下过地:一去在856农场他在856不到半年就调到铁道兵农垦局组织处仼干部科科长,分管右派,(当时局管内有右派差不多2000人)铁道兵农垦局下属十三个农场。61年初地方政府归农垦统一管理,原虎林县改为虎林农场,(成了全国维一的全民所有制地区)他又下到虎林农场当组织部部长(一个牌子两套人马,他还是农垦人)</b></h1><h1><b> 因铁道兵农垦局管理太大,不好管理,1958年4月农垦部又在佳木斯建立合江农垦局,王震兼局长,预七师师长黄家景仼付局长。(1960年底铁道兵农垦局改称牡丹江农垦局),两局为农垦部直属垦区,正式军垦改为农垦。</b></h1><h1><b> 1963年牡丹江农垦局与合江农垦局合并,成立东北农垦总局,作为农垦部的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中央直属垦区。那时牡丹江农垦局改为密山分局、虎林分局。这一时期国有农场分属中央和地方两大系统,实行"分口领导"时期。 </b></h1><h1><b> 62年他从牡丹江农垦局调到广东省农垦厅。我全家从最北的北大荒来到了南方的广州,结束了北大荒垦区的生活。</b></h1><p class="ql-block"><br></p> <h1><b>现在这座建筑是当地的文化俱乐部</b></h1> <h1><b> 铁道兵农垦局的介绍信,介绍人员下农场的接收证明。看下那时的干部级差工资差距不大,一级也就相差几元钱。</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当时的通行证,人员流动的管理。</b></h1> <h1><b> 曾有这样的记载: 1959年,由苏联援建的 156项重点工程上马,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上马,大庆油 田上马,纷纷向北大荒这个"干部宝库"求援,北大荒人胸怀全国一盘棋,有求必应。 在各农场抽调了近万人,由预备4师副师长华兴率队,组成全套班子前去支援。 黑龙江省委提出要一批县、地级主要领导干部和文化宣传人才,北大荒人择优选 送。 甘肃、内蒙几个大工厂、矿山新建,又分别组织成套干部调去支援。 吉林省财贸战线人才不足,林业部要扩建林场,铁道部要建新线管理干部 全国各地四方八方求援,都得到北大荒人的满意答复。特别在三年自然灾害时, 北大荒人宁可把自己口粮减到每月7.25公斤,家属5.5公斤,吃豆秸、树皮、也要调出大批粮食支援全国。</b></h1><h1><b> </b></h1> <h1><b> 这是1959年人民画报上的二幅北大荒的照片,在乌苏里江上的运输船上自娱自乐。(江对面就是前苏联)</b></h1> <h1><b>油料就是这样通过沼泽地。这两照片它反映出北大荒人的乐观与坚苦。</b></h1><h1><b>这个是当年往燕窝岛送油料的情景</b></h1> <h1><b> 在北大荒开发中燕窝岛可能名气最大了,也可能是那个电影"北大荒人"也可能是那小说"燕飞塞北"?原来的燕窝岛现在成了湿地保护区。</b></h1><h1><b> 这是电影"北大荒人"里,复转军人进入到燕窝岛后的一个电影镜头。</b></h1> <h1><b>拍摄北大荒人时在852剧组与农场人合影</b></h1> <h1><b>现树立的情景雕像</b></h1> <h1><b>雁窝岛湿地一角,是数十平方公里之壮阔,农场人兼有保护湿地的重任。</b></h1> <h1><b>在黑龙江省版图的东北角虎林的856农场现在不仅在垦区,在全国也是数得上的第一水稻大场,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已经有一百万亩,如果哪位肯花时间走到地中间,就有可能分不清东南西北。在这里,你能更加体会到什么叫一望无际,原野那么辽阔,肆无忌惮地往远方伸展,根本没有尽头。你无论往四周的哪一边看,除了土地还是土地,除了金黄还是金黄。可这里才是真正的大地方,大得你的眼光都量不到土地的边界。站在北大荒的原野上,人忽然就渺小了、萎缩了,小得找不着自己了。你的视线中唯有天空和原野,人被多色覆盖,人已经没有颜色了。</b></h1> <h1><b>在牡丹江农垦局了解到现在还健在的当年复转军人只有不到400人了,而且是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减少。</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收割了</b></p> <h1><b> 这次回收集的书:历史的记忆!</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