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主题篇——</h3><h3> 城关二小73级年级同学会(完整版)</h3> <h3> 广汉花果新村,是一大型、星级农家乐,省级示范点,雨后更显清新宁静,今天将迎来一批分别了四十多年的老同学新客人!<br></h3> <h3>这里水域宽广,景色优美</h3> <h3>荷塘叶已显露枯黄,绿色已经掩不住秋日景色</h3> <h3>濒临荷池,秋雨润湿了露台木地板,更显环境清雅宜人</h3> <h3>几处桥亭,河沟水流潺潺。由于临近机场航线,不时有一架架低空返航的航校教练机从头顶掠过,更显出这里与别处的大不同!</h3> <h3>雨后廊道,盆竹郁郁葱葱,静候宾客</h3> <h3> 2017年9月17日,星期天,秋雨润湿了地面,原广汉县城关二小73级1、2、3、4班的同学们冒着细雨,聚会到了果园新村。</h3><div> 大家离开二小校园已经44年,重逢,竟然相隔了漫长的近半个世纪!这注定是一次历史性的团聚!将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div><div> 当年天真活波的少年儿童,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群白发苍苍,儿孙三代的新老人,不由人唏嘘不已!</div><h3> 时间老人给我们每个人画了再也卸不掉的妆容,保持身形,唯有留影存照。</h3> <h3> 头波客人到了!(73.1班集体照)这是今天1班组成的19人代表团,开5辆车,奔驰打头,凯迪拉克、CRV紧随,JeeP殿后,车港人多,想低调都难!</h3> <h3> 更多的客人也陆续到齐了!(2017年城关二小73级同学会全家福)据说这次参加人数达60人之多。</h3><h3> 半百年后再相聚,是多么的不容易!感谢组织者(吹哨子的活动发起人、二班李质兵、三班林大胜,打拍子的邢真,兼顾里外的吴守英,四班参与组织的陈北玲,一班点名的谢丰旭,带头发言的陈玉娟),感谢参与者,感谢这个时代!</h3><h3> 附:</h3><h3>城关二小七三初年级首届同学会到会人员名单:</h3><div>一班:</div><div>谢丰旭、陈玉娟、马宗玺、黄德荣、李祥发、杨思远、刘永、牟刚、魏黎、申志强、熊健、张川中、秦一、代泽蓉、谢芳萍、李菊清、张达萍、刘焕金、周晓艳;</div><div> 二班:</div><div>李质彬、吴守英、杨明、冯永强、张茵、张继琼、王德贵、王兴春、顾立媛、黄河、焦安宇、郑忠义;</div><div> 三班:</div><div>林大盛、陈明英、梅胡会、黄忠秀、杨红、冯荣美、廖方泽、张道琼、魏萍、杨晓勇、张坤茹、宋永凤、卿旭、胡昌华、罗伟、王坤明、林国健;</div><div> 四班:</div><div>刘金成、陈百灵、钟家慧、袁厚英、夏爵禄、邓青芝、梁 秀英、李莲萍、胡佑康、陈旭东、曾庆永、林翔、李健、黄明寿、康厚珍、殷文珍、郭大富。</div> <h3> 这些贵客是来自于原四川省广汉县城关二小73初的同学们,即现在的广汉雒城二中。</h3><h3> 广汉城关二小,座落在现武昌路南二段27号,初创于一九二六年,至今已有九十一年历史,是所名符其实的百年老校。学校占地7100平米,十八个教学班,近1000余名学生。年年代代,从这里毕业了上万名学生。</h3><h3> 这是见证过我们成长的地方,是我们的母校,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天真的童年和单纯的少年时代,成为青年、步入社会、走向成熟、而今,又迈入了老年时代。</h3><h3> 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学友重逢,已然相隔了漫长的44年,人生苦短,现在,在场每一个同学都深刻地理解了伟人所说的“弹指一挥间”!</h3><h3> 童年留不住,青春早过往! 现在,虽然再也难以找到当年城关二小学校的影子,但二小,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当年读书时的场景永远铭刻在了我们的心里!</h3><h3> </h3> <h3> 听着这首熟悉的儿歌,看着一个个小伙伴们熟悉的面孔,或许能唤起你久远的回忆……</h3><div> 老同学,你可曾记得老城关二小?</div><div> 让我们放飞思绪,在心里复原我们当年母校那美丽的模样:</div><div> 广汉县城关二小,当时的大门开在下南街,学校大院座西,大门朝东开。校门两旁是青砖砌筑的高大院墙,古色古香。高大的门廊,宽敞的庭院,颇具历史厚重感,比起现在好多古镇大院来也毫不逊色!</div><div> 进校是两扇厚重的大木门,两边是侧门,因年代久远,大门黑漆早已斑驳,显露木色,大门门斗足有碗口粗,关门吃力。</div><div> 迈过那高高的木门坎,进入廊道,廊道两侧是高高木裙板隔出的耳房,耳房住着校工,即是现在的门卫室,往里走,是方方正正的大院,两侧各有一片珍贵的楠木林,楠木树笔直、挺拔,树冠掩天蔽日。南北两侧一顺木格窗青瓦房教室,跨上高台阶,两侧有石围栏,围栏后面又是一左一右的青瓦房教室,斗拱结构、擎天梁柱的正房大殿(当时已是老师们的综合办公室)位于正中,殿前有天井,天井中是1米多高,约2米厚,近3米长的大型青石壁雕花水池、鱼池内那精致的假山上开着鲜艳夺目的海棠花及其他植物,鱼游花香,细流涓涓,透出一派纯正传统的古文化味,真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div><div> 已无法考证最初这里原先究竟是一处庙宇还是一座地主大院。</div><div> 大殿后面是学校操场,西面是两顺连排教室,操场北侧又有后院。后院一排高大的泡桐树,花开时节,雀鸟嘻戏争食,叽叽喳喳。泡桐树上那喇叭花,白中染蓝,煞是好看!幽静的大礼堂前,每到八月,那碗口粗的金桂银桂花开满树,香飘四方,沁人肺腑。记得靠近后门有几株紫荆花树,俗称“痒痒树”,手一触碰,枝叶会动。常有好奇的同学站在树下,一边用小手挠树,一边歪头看那树梢花枝乱颤,感到好奇、开心!流露出童真天性。</div><div> 操坝西面,靠近教室是成排的桉树,树上用粗铁丝扭成麻花状吊着一节简陋的钢管,这段钢管就是我们的上课钟,每当钟声铛、铛、铛、一响,满院的散兵游勇瞬间便鱼贯进了教室,随即各班陆续传出朗朗读书声。现在回想起来,那幼稚整齐的童音读书声,仿佛仍余音绕梁,堪比天籁之音! </div><div> 学校的操坝不很大,操坝东头中间有一石板围成的方形土台,是出早操、课间操的指挥台、开大会时的主席台。</div><div> 操场正中是篮球场,那对粗壮钢管焊成的篮球架下,常常闪动着运动者矫健的身影。沙坑,秋千,单杠,吊绳,爬杆,成为儿时的印记。 </div><div> 当年,二小是广汉唯一一所“带帽初中”(按:指小学主体办初中班),由于校舍不够,我们四个班的新教室应该是后来赶修起来的土坯房。</div><div> 学校后门有条小巷通汉口路,紧挨着后门是昏暗的厨房,四合小院住着几户教师。</div><div> 学校后门外有一水井、几笼竹林,记得井坎附近住着林姓一家,林家养一土狗“小黄”,偶尔一叫,会吓跑上学的小女生。</div><div><br></div><div> 那时的教师不叫老师,称“教员”;那时的学生不叫学生,称“学员”;那时的班级,称“连、排”。这些是畸形的时代产物,是现在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东西,那时就这么名正言顺地存在着。</div><div> 曾记否,红小兵(小学生)、红卫兵(初中生)佩着胸牌、校值日戴着红袖章。当时工宣队领导了一切,大字报、批斗会、学工学农,教师、学生均早请示晚汇报。 </div><div> 上课时,班长一声“起立”,全班齐呼万岁、健康。</div><div> 那时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课本虽然内容简单粗糙,但在那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混沌年代,对于学习基本知识也还算正规了。正是由于母校,以贺咏常老师、古家述老师、杨永杰老师、王学珍老师、潘老师、黄老师、林老师,等一批敬业的老教师的认真教学,尽职传授,使我们学到了必要的知识。二小所受的教育,让我们受益终生!</div><div> 在此,我们叩谢恩师们! </div><div> 直到现在,我也搞不懂,为啥要给刚上初中的孩子安排工基课、农基课,对城里十几岁孩子讲什么植株分蘖、灌浆之类的他们那个年龄难以理解的东西!现在看来,纯属不懂教学规律,为政治应景而生。</div><div> 农基课,上得打瞌睡 !</div><div> 倒是体育课大受欢迎。难得一人抱个篮球耍,哪怕整得个汗流浃背、灰头土脸,气喘吁吁也不觉累得慌。 </div><div> 我们还曾肩杠红缨枪,头戴柳藤帽,红旗引路,和着哨声节拍,雄赳赳赶赴松林、万福公社去学农。那时学农睡觉,不论男女同学,通通铺谷草、打地铺 。 </div><div> 学农时,小伙伴们在麦田里,晒场上,你追我赶,一个个挥汗如雨,纷纷挣表现,晒得像个小黑人。</div><div> 到农机厂学工,跟着师傅忙东忙西,用满是油污的手,饿狼般地抱啃着工厂食堂喷香的大白馒头,这可是当年家里吃不着的好东西!</div><div> 曾记否,当年的我们因为家境贫困,穿的衣服长长短短、五颜六色,甚至还打有补丁,各人的书包也质量不等,大小不一。哪像现在的小屁孩们,整齐校服,双肩挎包,精神抖擞;</div><div> 曾记否,当年的我们,放学按住家方向排队步行,依次回家。哪像现在的小屁孩们,爷爷送,奶奶接,校门口接人轿车排成龙;<br></div><div> 曾记否,当年的我们,一个暑假可以放半年,男孩们主要活动在篮球场、沙滩边,跳拱、打弹珠、滚铁环,为争抢砖砌乒乓桌位置几乎都要打起架来。课外打弹弓,划甘蔗,比输赢。女孩们玩踢毽子、跳房子、跳橡皮筋 ,谁有件花衣服都要拿出来显摆。哪像现在的小屁孩们,玩电脑,打游戏机,坐游艇,逛儿童乐园;<br></div><div> 曾记否,当年的我们,很多孩子脖子上挂着一串门钥匙,利用课间操时间,一溜小跑回家给大人蒸煮午饭,生活所迫,不得不担当起小管家角色。哪像现在的小屁孩们,顿顿吃肉,是德克士,肯德基的常客;</div><div> 曾记否,当年的我们,受家长阶级成份划分为红五类、黑五类历史原因的影响,小小年纪,就被分成三六九等,有的同学因此辍学,影响一生;哪像现在的小屁孩们,整齐划一的校服,兴趣班、补习班,忙得跟斗扑爬;</div><h3> 曾记否,当年的我们,基本上是独自步行或结伴步行上学,偶然有个航校崽儿,身着一套大人的绿军装,骑一辆大人的28圈加重自行车上学,犹如开着大奔般的神气,会引来小伙伴们齐刷刷羡慕的目光;哪像现在的小屁孩们,多数每天坐着当年县太爷也不曾享受过的轿车,习以为常,还不觉满足。</h3><div><br></div><div> 几十年后,我来到当年二小的位置,故地重游,试图找回儿时印象中的城关二小。</div><div> 我擦了擦老眼,找啊找,找啊找,找不到喽!明明不就是这里么?怎么我再也找不到二小的踪影!当年那美丽的二小哪去啦?</div><div> 结果,一所那么美的学校,那么好的环境,我们的百年老校,二小,几十年过后,就在一场房地产大拆迁运动中变得面目全非!</div><div> 我站立在雒城二中现代建筑的大门前,收住驰骋的心猿,满眼看去,二小,人非,物也非,不由人感慨万千: </div><div> 二小之美,我们之痛!!!</div><div> 百年二小,成为了我们这代人永远的记忆!</div><div> 城关二小的校友们,但愿这段回忆文字,能够有助于唤起你在脑海里复原老二小的模样。</div><div> 俱往矣,岁月如烟,往事不堪回首……</div><div> 这就是我们难忘的经历,这是专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这不可多得的人生历练,当然也成为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从今往后不可能重复发生的故事!</div><div> 动荡岁月,虽然让我们失去了获取知识的青春年华,但我们却得到了童真!</div><div> 难忘同学情!<br></div><div> 我们这代人,历经煤油灯照明、肩挑背扛、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牛犁地、鸡公车运输、水车灌田、物质极度匮乏的农耕时代。</div><div> 还记得当年课本上有句使尽洪荒之力对未来社会现代化所作的最大胆憧憬的名句,叫做“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回头来看,那是何等的初级和幼稚!</div><div> 不过才经过了短短40余年光景,历史就进入到了农业机械化耕种、大棚种植、科学种田,工厂机器人流水线生产、全面高科技、自动化,物质极其丰富的互联网经济时代。</div><div> 如今,各大城市高楼林立,摩天大厦高耸入云。地铁穿梭,电动公交清洁出行,出租车滴滴打车满城跑,交通十分便捷;家有电视机、空调、冰箱,出门汽车代步、乘坐喷气客机远行已是常态;网络化电脑无纸化办公、支付宝理财、网购、人工智能、共享单车,这些过去根本想不到或没有听说过的东西现在全部变成了现实!</div><div> 现在,全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铁世界第一,我们已经全面进入到电子时代、信息化时代!</div><div> 恰恰只有我们这一代,才有机会见证有生几十年就跨越过了千年历史,之前的人没见到,而之后的人也无法重复!</div><div> 我们这代人的这种奇特经历,在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发展史上也从无先例!</div><div> 这,足以让我们引以为自豪!</div><div> 同学会证明,大家一旦成为同学,注定要一生一世活在彼此的记忆里!</div><div><br></div><h3> 一班初中毕业照</h3> <h3> 二班初中毕业照</h3> <h3> 1991年二班同学会合影照</h3> <h3> 旅美华侨,一班同学高隆光博士与夫人(二班同学)杜世琼在初中毕业40年同学会上合演节目。</h3> <h3> 三班初中毕业照</h3> <h3> 三班红卫兵与老师的合照</h3> <h3> 四班初中毕业照</h3> <h3> 红领巾篇——</h3><h3> 签到处,授受红领巾</h3> <h3> 红领巾,是这次聚会的最大亮点!这触动了每个人童年的神经,几十年后重戴鲜艳夺目的红领巾,相互间不由得你看看我,我笑笑你,大家兴奋不已!今天,重戴红领巾,让我们问问: 陈玉娟小朋友,你今天是不是有点小兴奋?</h3> <h3> 真新!</h3> <h3> 讲述红领巾: 被告知,是红旗的一角,革命前辈用先烈的鲜血染成!</h3> <h3>标准队礼</h3> <h3> 不忘队礼,手势正确!</h3> <h3> 好久不见</h3> <h3>一班的两个班长,分别四十多年,终于第二次握手!</h3> <h3> 老同学新朋友,最熟悉的陌生人!毕竟相离太久,变化巨大,难怪几十年后彼此相认还需作自我介绍!</h3> <h3> 事实证明,老帅哥还是那么受女生欢迎</h3> <h3> 看到人,叫得出名的,拉拉手</h3> <h3> 这个也认出来了,拉拉手!</h3> <h3> 我们也拉拉手</h3> <h3> 比比哪个帅?</h3> <h3> 都帅!</h3> <h3> 你们真会照相,赞一个</h3> <h3> 注意了,站端,准备照相啦</h3> <h3> 一班到场的,全家福照</h3> <h3> 我俩也来张背景照</h3> <h3> 还是中间三个照得好</h3> <h3> 姊妹花</h3> <h3> 我来帮你系</h3> <h3>调皮的申志强小朋友,入队好欢喜!</h3> <h3> 李质兵确实手法熟练</h3> <h3> 一个一个来</h3> <h3> 卡领了</h3> <h3> 这不是魏黎吗?</h3> <h3> 聚餐篇——</h3><h3> 把酒言欢</h3> <h3> 一班杨思远,部队专业歌手,是个把从小的唱歌爱好变成为终身职业的同学</h3> <h3> 让我想想……</h3> <h3> 老邻居,来张自拍照!</h3> <h3> 男高音遇到了女高音,干一杯!</h3> <h3> 餐席宴上,互相举杯祝福,友谊万岁、万万岁!</h3> <h3> 蹭酒</h3> <h3> 这年头, 女生敢拿大杯干!</h3> <h3> 红花丛中一点蓝</h3> <h3> 多年不见,老邻居,碰一个!</h3> <h3> 端起不喝,像是在讲故事?</h3> <h3> 马马,回头,来一张!</h3> <h3> 原来都是认得到的</h3> <h3> 副篇——</h3><h3> 参观亚洲最大的民航学院</h3><h3>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亚洲最大的民用航空学院,培养了中国百分之九十五的民航飞行员!这所高大上的学校,就在四川广汉 ,广汉人称之为航校,是不是有点补脑。</h3><h3> 一班同学利用活动间隙顺访航校,近距离接触小灰机</h3> <h3> 杨思远,加进来</h3> <h3> 空气清新,走一圈</h3> <h3> 飞院的草坪真好,适合集体照</h3> <h3> 把摄影师换过来,再来一张</h3> <h3> 回眸一笑</h3> <h3> 好友,篷起</h3> <h3> 凤凰展翅</h3> <h3> 在航校校园里漫步</h3> <h3> 猴儿🐵们,来一张!</h3> <h3> 六旬老头们来一张</h3> <h3> 60后资深美女来一张</h3> <h3> 喂,我这个头带得咋样?</h3> <h3> 轰隆隆隆开火车🚉</h3> <h3> 轰隆隆隆开起来!</h3> <h3> 开火车🚉,开起来, 开火车🚉,开起来,开到北京去,要见……</h3> <h3> 忆苦思甜篇——</h3><h3> 当年,红领巾、绿挎包、军用水壶,是受同学们羡慕的时髦装束</h3> <h3> 记得当年全社会掀起了学雷锋高潮,二小也组织了各种学雷锋小组,一班谢丰旭同学就有这么一套行头,理起发来还有模有样哦!</h3> <h3> 曾记否,当年二小操场就挖有这么一个一模一样的防空洞</h3> <h3> 当年的小人书摊已永远成为了历史</h3> <h3> 当年,同学们爱去的新华书店</h3> <h3>当年,能够站上解放车兜风,都相当的提劲!</h3> <h3> 土灶,当年是家家户户的生活场景</h3> <h3> 这是后辈学弟设计的校徽,是不是有点意思?</h3> <h3> 怀旧篇——</h3><h3> 当年的青涩照—1,可惜,唐一已经远去……</h3> <h3> 青涩照—2</h3> <h3>青涩照—3</h3> <h3> 青涩照—4</h3> <h3> 这是一张一班王贵林同学留下的曾经最得意的英俊军官照,回想其音容笑貌,似乎还是昨天的事……让我们记住一班11个已经西去的同学!以及其他班的西去同学!</h3><h3> 我们要强健体魄,过好当下,自找乐趣,每天快乐开心!</h3> <h3> 聚会文艺联欢篇——</h3><h3> 客观地说,这次年级同学会办得很好,节目多样,大家快乐开心!可以看出组织者同学的良苦用心!一句话: 不容易!</h3><h3> 这是四班夏同学手风琴表演《喜洋洋》</h3> <h3><font color="#010101">四班夏爵禄同学的手风琴独奏满有味道(本视频由谢丰旭提供)</font></h3> <h3> 杨思远唱歌,二班王德贵合作伴舞</h3> <h3> 王德贵同学灵动的舞姿、熟悉的旋律把大家的思绪带回到了四十多年前……(本视频由谢丰旭提供)</h3> <h3> 亦歌亦舞(本视频由谢丰旭提供)</h3> <h3> 杨思远独唱</h3><h3> 未能找到当时的视频资料,甚为遗憾!</h3> <h3> 谢丰旭表演即兴小品《点名》</h3> <h3> 一班班长陈玉娟作主题发言,台下掌声不断</h3> <h3> 二班代表发言</h3> <h3> 四班班长刘金成娓娓讲述生活感言</h3> <h3> 齐声高唱怀旧老歌</h3> <h3> 打拍子的邢真身随歌动,全心投入</h3> <h3>对同学情的理解,借助(转)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的大作作进一步扩展:<br></h3><div> 《同学(同事)颂 》</div><div> 作 者 王 蒙</div><div> 找一个理由,</div><div>和同事同学见一面,</div><div>不为别的,</div><div>只想一起怀念过去的岁月,</div><div>一口老酒、</div><div>一声同学,</div><div>热泪盈眶。</div><div><br></div><div>找一个理由,</div><div>去和同事同学见一面,</div><div>不管混得好还是混得孬,</div><div>只想看看彼此,</div><div>一声同事同学,</div><div>一份关切,</div><div>情谊绵长。</div><div><br></div><div>找一个理由,</div><div>去见一见同事同学,</div><div>时间一年又一年,</div><div>青春已逝,</div><div>年华已老,</div><div>一声珍重,</div><div>一句祝福,</div><div>感同身受。</div><div> </div><div>找一个理由,</div><div>去见一见同事同学,</div><div>这是我们最信任的人,</div><div>用碗喝酒,</div><div>大声唱歌,</div><div>一声兄弟,</div><div>一生朋友,</div><div>地久天长。</div><div><br></div><div>有同事同学在的地方,</div><div>无论是闹市还是乡村,</div><div>都是景色最美的地方。</div><div>大家坐在那里,</div><div>说着过往,</div><div>拍着胸膛,</div><div>搂着肩膀,</div><div>如同看到了彼此青春的模样。</div><div>因为同事同学,</div><div>让我们找到了过去的万丈光芒。</div><div><br></div><div>有同事同学在的地方,</div><div>无论是大鱼大肉</div><div>还是小菜小汤,</div><div>都是让人沉醉的地方。</div><div>你我端着酒杯,</div><div>不说话,</div><div>头一仰,</div><div>全喝光,</div><div>那种感觉只有你我能够品尝。</div><div>因为同事同学,</div><div>让我们忘却了工作的繁忙和慌张。</div><div><br></div><div>同事、同学是前世的债,</div><div>这世的情,</div><div>常来常往,</div><div>格外芬芳。</div><div><br></div><div>有同事同学在的地方,</div><div>就是景色最漂亮的地方!</div><div><br></div><div> 这次聚会不同以往,忆旧、围座、K歌、视频为证。</div><div> </div> <h3> 花甲之年的我们要永葆青春心态,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和同龄人向这群老小朋友学习,越来越开心,越活越年轻!</h3><h3> 让我们记住这难忘的城关二小73级年级同学大聚会,记住这难忘的2017金秋九月!</h3> <h3> 结束语——</h3><h3> 虽然我们已年过六旬,几十年来,社会教会了我们许多!</h3><h3> 二小时代,那是属于我们的青春,而对青春的回望哪怕是意味着迟暮的到来。</h3><div> 怀旧即使是老暮的标志,但也是过来人独享的权益。若道未来的岁月无可展望,怀旧仍足以消遣短暂的时光;而如果确信时间的轨迹仍在延伸,则怀旧的激动也可成为天地回春的一股力量!</div><h3> </h3><h3> 在此,让我们仔细品味著名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一段话!真的好经典!————</h3><div> 再过若干年,我们都将离去,对这个世界来说,我们彻底变成了虚无。<br></div><div> 我们奋斗一生,带不走一草一木。我们执着一生,带不走一分虚荣爱慕。</div><div> 今生,无论贵贱贫富,总有一天都要走到这最后一步。到了天国,蓦然回首,我们的这一生,形同虚度。</div><div>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用心生活,天天开心快乐就好。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不过一捧黄沙。请善待每个人,因为没有下辈子。<br></div><div> 一辈子真的好短,有多少人说好要过一辈子,可走着走着就剩下了曾经。又有多少人说好要做一辈子的朋友,可转身就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有的明明说好明天见,可醒来就是天各一方。</div><div> 所以,趁我们都还活着,战友、同学、朋友、同事、能相聚就不要错过,能爱时就认真的爱,能拥抱时就拥入怀,能牵手时就不放开。<br></div><div> 能玩的时候玩,能吃的时候吃。请好好珍惜身边的人,不要做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人。 </div><div><br></div><div> 互相理解才是真正的感情,不要给你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再好的缘份也经不起敷衍,再深的感情也需要珍惜。 </div><div><br></div><div> 没有绝对的傻瓜,只有愿为你 装傻的人。原谅你的人,是不愿失去你。真诚才能永相守,珍惜才配长拥有。</div><div> 有利时,不要不让人;有理时,不要不饶人;有能时,不要嘲笑人。太精明遭人厌;太挑剔遭人嫌;太骄傲遭人弃。</div><div><br></div><div> 人在世间走,本是一场空,何必处处计较,步步不让。话多了伤人,恨多了伤神,与其伤人又伤神,不如不烦神。</div><div> 一辈子就图个无愧于心,悠然自在。世间的理争不完,争赢了失人心;世上的利赚不尽,差不多就行。财聚人散,财散人聚。</div><div> 心幸福,日子才轻松;人自在,一生才值得!想的太多,容易烦恼;在乎太多,容易困扰;追求太多,容易累倒。</div><div> 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因为没有下辈子的相识 ! 好好感受生活的乐,因为转瞬就即逝 ! 好好体会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只有今生,没有来世。</div><div> 这些知心话献给家人,老师,同学,同事、战友、好朋友,好弟兄,好姐妹,以及爱我们的和我们爱的人!<br></div><div><br></div><div> 此文,送给老二小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也送给与我们有着相同或相似校园经历的50、60后的朋友们!</div><div><br></div><div> 发哥 2017年9月笔于雒城</div><div><br></div><div>相册絮语——</div><div> 偶尔我在想是否该写点啥,做那么一件事,值得收藏,又可反复玩味,可一方面懒,一直也没有机会。未曾想,这次参加二小73级年级同学会,无意间促成了写点啥这件事。说来也有趣,有一次摆谈中,丰旭说他喜欢散文,我也喜欢这类东西,只是少有练习机会,但想试试。</div><div> 9月16号,微信群里,丰旭说起二班李质彬等发起城关二小73级年级同学会,愿意参加的报名,起初我只抱着随大流的想法去看看,小娟提议:一班雄起,我受到了感染。</div><div> 分别44年,二小73初重逢相会,真不容易,大家都动了情。当陈班长在主席台上真情讲述我们的二小、我们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时,我受到了启发与鼓舞。当年的二小浮现在眼前,我想试着以散文的形式写写我们的二小,写写这次同学会。</div><div> 做现在这个影集,其实是受到丰旭和小娟的影响才成形的,在此表示感谢!</div><div> 这次我是用了心的,也可说是绞尽脑汁,想把我们美丽的二小写出来,终于形成了这点文字。</div><div> 如果影集有助于同学们复原我们心中的二小,我感到欣慰。如果这影集还可以保存玩味,我深表感谢!</div><div> 最初,把影集发到网上,差标题,有欠缺,修改过了,现把完整版发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div> <h3> 片尾曲</h3><h3> 《当你老了》,细细品味、慢慢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