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我非常怀念我的童年,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出生在上海近郊的一个叫颛桥的小镇上,並在那里上学长大,颛(zhuan)字有和善、祥瑞的含义,源于古代三皇五帝的中帝颛顼,颛琐是黄帝的儿子,《山海经》中说他在东海边长大的。我出生时,颛桥镇属江苏省的上海县管辖,镇虽小却不乏文化底蕴,启蒙我的颛桥中心小学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我上初中的母校颛桥中学1958年时已是所拥有高中部的完全中学,2018年是她建校七十周年大庆。</h1> <h1> 我离开颛桥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可在自己人生中,最难忘的是故乡母校景,最难舍的是乡亲师长情,时刻铭记在我心头的,除了父母养育之恩,还有对启蒙恩师的感激之心。</h1> <h1> 对于我,更难忘怀的少时上学读书玩耍的校园,颛桥中心小学自1908年开办时是所私塾一一颛区小学,建在一所原为《华阳庙舍》的处所,因座落在镇的南街南端,大家都称之为"南庙",可我上学时已经看不见一絲一痕的庙宇建筑的遗迹。<br></h1><h1> 小学校园内只有二排坐北向南的青砖瓦平房校舍,成一个“工"字,后排西部三间教室上面建有二楼,前排校舍的正中的一间只有前门而没有后墙,成为通向后排的通道的南部,两侧墙壁是学校的通告栏和黑板报,通道的北部上面没有屋顶,在我的记忆中,通道东西两畔是两个大花坛,西花坛灌了水,种植了荷莲,成了荷池莲塘,东花坛种了些花卉,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四季都有时应的花盛开,很有江南建筑的秀美。从通道的南门出去,有一片宽畅简朴的操场,操场东边还栽有好多棵大树。<br> 校园不大,但为进出方便,有东、西和南三座门,临街的西门是个边便门,门不宽,我们镇上的学生都从西门上下学;校舍东墙北至彭家河头,墙上开了个园拱形的东门,开门就是一片开阔的大操场,那时可能是上海县内最大的空地,这也是当时驻镇解放軍一个机械化部队的练兵操练场。学校的正门开在操场的南端,边上竹篱笆围着校园,南校门口有座瑞兽纹抱鼓石,据考证是明代遗物,校园里还有一座八棱青石井栏,这也是件文物,学校保留这口井可说用心良苦,她是向刚开始启蒙的莘莘学子申示着"饮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既简单明白又富有哲理的做人原则。<br> 颛桥中心小学还有个一、二年级分部,设在小镇"西庙",西庙的正式称呼叫”福智庵”,据说是元代大德年间(1279——1308)建造,原有庙房20多间,从清宣统二年(1910)起,庵内就开始办学。可我一开始就在南庙总部上学,从来没有在西庙分部读过书。 <br> 2003年颛桥中心小学新校舍建成后六年,原南庙校区全被拆除。明代瑞兽纹抱鼓石、八棱青石井栏,现分别存放颛桥中心小学新校舍正厅大门两侧及“思源墙”下,作百年小学历史纪念物。<br> 所以,我去参加颛桥小学百年校庆的时候,学校已搬迁新址,新校园的一切都现代化了,与我记忆中的、我梦中的小学校园有天壤之别!可是,颛桥中心小学一百多年来"饮水思源,不忘师恩"的传统却从来没有改变!</h1><div><br></div> <h1> 我的第一位启蒙恩师,是我的颛桥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兼班主任唐祖健老师,我小小年纪,也开始喜欢看些古文,虽然似懂非懂,但爱其言简意深,之乎者也,朗朗上口,就是受到他的影响。唐老师上语文课从来不看他预先准备好的教案的,听他讲课,娓娓道来,侃侃而谈,一堂课下来就是一顿美味的知识大餐,当时我和同学们一样,在知识上一片空白,在生活中一样受穷,一样怕饿,是当今独生子女宝贝学生不可理喻的。受唐老师一年的教育培养,潜移默化,我也喜欢上了阅读与文学。<br> 小学毕业是1958年,上海、嘉定、宝山三县刚刚划归上海市管辖,那年升初中是三个县合起来统考的,我以198分夺得第一,当时只考语文算术两科,算术满分不难,就是看作文的发挥了,而在我的成绩中,唐老师自然功不可没的,我还记得当时他向我报喜时的满脸笑容。<br> 说真的,我从心底里感激他为我一生的学业与事业奠定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h1> <h1> 同样,我梦里的颛桥中学还是五十多年前的校园,因为初中毕业后我从未返回过母校。校园三面河水环绕,多栋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砖木平房幽雅有序地散落在绿树荫下,花木丛中;还有那片不大不小的桃树林,那一栋栋平房间的花坛。我还清清楚楚记得在第三排教室平房的后面,学校食堂前面有一口特大的水缸,里面养植了好多株莲荷。放暑假前,已经荷叶茂盛、莲花绽放了,一幅好美的夏日情趣的写景呈现在眼前,活灵活现的。</h1> <h1> 在颛桥中学上学,金仁娟老师是我的初中三年的语文老师,三年的班主任老师,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她的教书育人润物细无声,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金老师讲解的一篇古文《爱莲说》。“人生识字糊涂始”,但经过金老师一字一句的点评讲解,我才懂得了文章用喻物抒怀的手法,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是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鄙视世俗与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br></h1><h1> 此后,在我的日记本上我一次又一次抄上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佳句妙语,《爱莲说》的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隽永绵长,从此也就铭刻到了我的脑中,成为一个少年志向的君子初心。<br> 在金老师的栽培下,初二上学期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中我获得初中第一名,这样,进一步鼓动了我对语文的兴趣。 而作为奖品的笔记本是我最心爱的纪念品,我带着它到了上海中学,进了清华园,又把它打进远去北欧的行李里,这次海归回来又把它随身带回故乡!</h1> <h1> 金老师在我的心中是《爱莲说》赞美的莲荷君子品德品质的化身,她教我们初中的时候,是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在这三年中,尽管她家和孩子都在离开学校不远的七宝镇,她却住在教师宿舍里,整个身心都扑在我们班同学的教育培养上,课余及星期天还要安排家访,掌握每个同学课外动态与家庭情况。<br> 金老师第一次到访我家,我正一个人躲在狭窄的小阁楼上看书,她从我妈那里知道了我家里的经济状况,回到学校她批评了我隐瞒家庭情况,为什么不申请减免学费,并帮我申请了补助,这真正是宝贵的雪中送炭啊!三年中,每年夏天与秋天的抢收抢种支农活动,她都跟同学们到农村同吃同住,关心和照料每个人的衣食往行,一空下来还抽时间给同学们传授知识、讲解课文,耐心回答大家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br> 1961年夏天初中毕业,我们班同学作为她的“开门弟子”,有五位同学考上了上海中学高中部,通过高考,戴梅萼和我考上了清华大学,张一尘和何兴基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张雨根上了山东大学中文系。戴梅萼成了清华大学教授,张一尘当了上海电力学院院长,何兴基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师,而张雨根这位优秀的党政干部现还在讲师团任职奔忙。全班同学都感激金老师在我们每个同学身上灌注的心血,我们与金老师的联系一直保持到至今,常常以不同的方式回忆当年发生的趣事,思念当时亲密的师生关系,交流与关注各自事业与家庭情况。<br> 1993年冬天,我顺利地通过了博士演讲与答辩,在医学院拿到了博士学位,挪威奥斯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论文集,我自己设计的封面是国旗红底上金黄色的文字,表示我不忘远方的祖国,那游子心中的五星红旗。拿到书,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寄给金老师,不忘师恩,向她汇报自己取得的小小成绩。 </h1> <h1> 我感激能有机会出生在、并从小生活在一个受文化熏陶而人际关系纯朴又和善的小镇上,庆幸能在颛桥小镇上小学念初中,尤其在颛桥中学的三年,接受到最适合自己德育、智育和体育全面的启蒙,敎人善良和关爱的正规的学校教育。回想起来,当时我求学的颛桥小学与颛桥中学都已经是现代化的西方式设制了,而那时的老师却还大多秉承着传统的对学生传帮带的中国特色,他(她)们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而且是我们的家长亲人,又是可以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颛桥中心小学和颛桥中学老师们本身的良好素质与精神气质感化着学生,言传身教着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与规矩,培养我们自信、独立好奇、勇于质疑探索、努力上进等可贵的品质。<br> 我的同学与伙伴们都出生在多子女家庭,大多是家里的老大,小时候的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差,有些甚至有点窘迫,我们都很懂事,非常珍惜家长含辛茹苦地给我们提供的学习机会,但是在同学伙伴间,我们从来不太计较经济上利害关系,不计较各自的家庭经济条件、阶级成分,不攀比学习成绩的高低,平等友善,互帮互助互学,尊重亲情,关爱人生,关爱同学,关爱自己的行为。这样的讲亲情、讲道德、教人关爱和善良的启蒙教育,培养君子品格,使大家心灵上充满了尊严与快乐。</h1> <h1> 离开颛桥后的五十多年中,我一直为学业为职业而四处奔波,闯过了生活的种种关口:农场种过田,工厂打过工,学校教过书,研究所搞过研究,从国内工科大学毕业,到北欧医学院拿到博士学位,发表过论文出过书,也算做了一些事情。回想自己经历与体验的种种甘苦之中,都牢记着颛桥接受的启蒙教育,都有爱莲之心相随,都为莲的品格与志气所励。<br> 三十多年的北欧生活也使我深深体味到了:我从小受到启蒙感化的《爱莲说》所推崇的君子风度,还有"颛”字的“和善"的含义,就与西方颂扬的贵族精神一样,高尚圣洁。 </h1> <h1> 退休前的三十年里,我居住在近北极圈的挪威首都的城郊,夏天,在住所附近小湖面上可看到零星的睡莲,女儿常常喜欢采一些养在家中室内玻璃容器里。看着这小巧玲珑的睡莲,我思念故乡野外池塘中的碧荷红莲,初中校园里那缸中盛开的随风摇曳的直枝净植的荷花莲蓬,可惜身居异国他乡,这一切只能在我的脑里心中与梦幻世界间。想到这些,我至今还是多么渴望能永远挽留住那个童年的故乡的蓮荷的幻境和梦想。<br> 我衷心感谢颛桥两所母校,感激母校老师的德、智、体多方面的启蒙教育:我从颛桥走来,带着一片尊师情,一生感恩心。</h1> <h1> 大学需要大师,中小学更需要良师;感恩母校,更感激教育培养我的启蒙老师们。刚刚走了的百岁老人周有光主张从世界角度出发看中国,而我想,中国教育需要从中小学着眼,中国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关键是中小学教育搞得好不好,它是不是能够为大学输送合格的生源,能不能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才。教育质量与师生素质,这不是用“考、考、考” 与 “分、分、分”及其排名次来评判与解决的。教育不同于体育竞赛。<br> 我的唐老师、金老师以及当时颛桥中学的许多老师都是在教学中尽量发掘我们身上蕴涵的潜力,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引导我们在学习与讨论中发现新知识,提高记忆力、理解能力与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激发我们的自主与自学的动力。</h1> <h1> 前几天,我又去探望了小学启蒙恩师唐祖健老师,他88岁高龄了,几年前还动过大手术,行动有些不便,可仍然红光满面,健谈乐观,思路敏捷,谈笑风生,一点儿也不输当年给我们上语文课时的风采。师生对谈,无话不说,完全失去了时间流逝的概念,去年秋天的一次,一谈就谈了6个多小时,中间还没有间断,事后我后悔不能这样劳累他,可这次又谈了近3个钟点。我说想写一篇关于《爱莲说》的小文,谈谈其赞美的君子品质对我德育的启迪,对我智力发展与审美观形成的影响。<br> 我提到清华大学录取我之前还派人我父亲单位,征求党支部书记的意见,那位书记非但没有反对,还说了些好话,我才顺利地进了大学,唐老师就问我是否感谢过那位领导,他是你的贵人呀,我无言应答,感到羞愧的是至今还真不知道那书记的姓名。他语重心长地开导我:一个人要洁身自好,也要有君子风度,看重自己的行为及与人为善,要有恩必报,遇恨比忘。把恨意和争执写在沙滩上,让它随着海浪而冲去,把恩惠和关爱刻在石头上,让它留住经得起风吹雨打,这样的为人,才会快乐;这样的人做事,才会成功。</h1> <h1> 现在我才知道,唐老师的一生曾经经历过许多对他非常不公正的事情,可他都坦然处之,没有一点怨恨,专心致志于教书育人,在他的心中只有对学生的爱,他在小学从教五十多年,也就这样任劳任怨的启蒙、教育和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学生,传播着爱的教养与《爱莲说》中颂扬的君子品格,他只让学生分享他的知识与快乐,而不使学生因为他遇到不顺心事的情绪受到影响,凡是上过他的课,与他交谈过的学弟学妹都这样评价赞美他:唐老师心里只装着爱与奉献精神,对生活对任何人从来没有怨言、没有恨意。<br> 金老师也有相似的经历与同样的心态,热爱生活,热爱学生。她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配作一个称职的教师!<br> 1984年出国前,我还到初中教过我的何林松老师家中拜访,他对我谈得很多,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术的精益求精,对学生的诲人不倦的精神给我印象很深,我现在还记得,他对我这个即将远行学生的出自肺腑的的谆谆嘱咐。<br> 在恩师们面前我深感自愧与内疚,我的一生没有能够像他们那样努力、孜孜不倦,那样为人、与人为善,我没有师承到他们那样莲荷的品格与精神: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h1> <h1> 我一生最幸运的事情是——在我开始志于学的少年时代在颛桥小学与颛桥中学,能遇到这么多这么好的有莲荷一样品德高尚的启蒙老师,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br> 一日为师,终身受益,一生感恩。许多我所热爱的母校老师都走了,金老师、唐老师和何老师等都是奔九十的高龄了,有这些培养我们长大的颛桥母校老师健在,我不敢言老,不敢消沉,不敢放弃《爱莲说》礼赞的品质与格调,不敢自认只留得“残荷”而被动地听听雨声而已;而是自己能信心百倍的继续怀着莲荷的风节,快乐、健康、有意义地度过余下的日子,做些对社会与亲友有益、自己喜欢而又力能所及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了! </h1> <h1> 是啊,生命是一场理解,接剪一段流年的时光,把握一路相随的心情,把平平淡淡的生活梳理成富于诗情画意的景愿。澹泊致远,莫忘初心。<br> 感激颛桥母校与恩师,感谢他们精心培养了我的像莲荷一样的自信与情怀:和善、祥瑞!<br> 五十多年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天涯海角还是异国他乡,好象故乡的天地苍穹都一直陪随着我心田,母校的恩师教诲都一直留着我脑海。如同大哲学家康德说的那样,"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br> 童年的一切都已过去多少年了,可少年往事又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因师启蒙,心怀感激;梦回少年,难忘恩师!</h1> <h1>后记:<br> 前些日子为纪念初中母校建校七十周年,学友同窗一再嘱为文,我客寓北欧三十多载,中文也生疏了;可是我非常珍惜在故乡小学与初中度过的十年童年少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最有意义的阶段,为了感恩母校,感恩启蒙教育培养我的师长,感谢与我一起玩耍成长的发小与校友,我曾写了篇纪念的小文,这里我选摘了《篇外篇》部分内容,重新补充改写成此文,谨献给我的启蒙恩师,共庆教师节!<br> 2017年9月10日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