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干 庙(37)

好心态(拒雅评、拒献花)

<h3>  比干庙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所辖的卫辉市。比干为中国历史中以死谏君的忠臣,称为"天下第一仁"。周武王封比干为国神。北魏孝文帝因感念其忠心而建庙。现存留的建筑群为明代弘治7年重建。比干庙是重要的庙墓合一的建筑群,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称为"天下第一庙"。</h3> <h3>  整个庙宇的主体建筑由牌坊、神道、照壁、山门、二门、碑廊、木坊、配殿、大殿等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庙宇宏敝,古朴壮观。比干庙是199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构成集墓葬、庙宇、珍贵历史文物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h3> <h3>  比干庙前为每五年一次的盛大祭祀活动新建了纪念广场。因比干是文财神爷,故在广场栽有招财树。</h3> <h3>  纪念广场</h3> <h3>  林氏后人损献的比干塑像</h3> <h3>  牌坊。庙宇前牌坊上书&quot;赤胆忠心&quot;。</h3> <h3>  神道。牌坊后的神道,两侧仿建有石人石兽。</h3> <h3>  庙前比干公塑像。比干,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生于公元前1092年,卒于公元前1029年。比干是殷朝的政治家,是殷朝王室的重臣,曾在国王左右辅佐国政。比干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是敢于直言劝谏,要求君主改善政治的爱国者,被称为"亘古忠臣"。殷商时期武王灭纣后,武王就赐于林姓,封他为林穆公。也就有了天下林姓自比干一说,比干也就成为世界林姓之始祖。</h3> <h3>  照壁。登上比干庙山门石阶,仰观山门对面,巍然耸立着一座高6米、宽10米的照壁,是明代弘治年间的建筑物。其图案既不是雕龙画凤,也不是日月云水,前后正中央是由24块高浮雕绿色琉璃砖烧制的牡丹花卉图案,花根长在一个花瓶里,寓意林氏家族子嗣昌盛,支派同源。</h3> <h3>  山门。照壁北为山门,山门古朴典雅。</h3> <h3>  无心菜。比干庙独有,在其他地方不成活,传为比干七窍玲珑心化成,三叶无心。</h3> <h3>  二门门楣上题有:"谏臣极则"四字,左右有联:"犯颜直谏丹行炳炳昭太岳;杀身成仁正气堂堂壮卫川",引人注目。</h3> <h3>  碑廊中央山门,额上书&quot;殷太师庙&quot;四字。步入山门,甬道两侧有两株千古柏,一曰:忠柏;一曰:孝柏。孝柏长青,象征着比干忠贞而死,后裔忠孝昌盛。</h3> <h3>  开心柏。树形奇特,从根部上至每一枝稍均开裂,尤中心处有一凹陷形似人体心脏,最能体现比干精神感天动地,草木有情的传说。</h3> <h3>  碑廊。甬道两旁碑廊里碑石林立,现在珍存的86方碑碣,其中,魏孝文帝《吊殷比干文》格调古峭,风骨独特,是南北朝著名十大书法家之一崔浩所书,为魏碑体珍品,素与洛阳龙门二十品齐名,书法价值极高,被公认为艺术史上的杰作;唐太宗《祭殷太师比干文》高达丈二,魄力雄健,气宇轩昂。历代帝王及文人骚客纷纷慕名到比干庙拜谒并立碑纪念,已成了一座弥足珍贵的文化宝库。</h3> <h3>  御碑亭。亭内塑立着清乾帝御书的《过殷太师墓有感》,端正的楷书,笔韵严整雍容,华丽端庄,有帝王之风。乃为艺术价值极高的稀世珍品。</h3> <h3>  沿庙中心的甬道前进,便是比干庙大殿院落。主体建筑有正殿、拜殿和东西两个配殿,掩映在浓荫丛中。大殿前有巍峨的拜殿。大殿系纯木结构,不用一枚铁钉,无论梁架、斗拱,全是凿木相吻,相互制约,显得绮丽壮观,气宇轩昂,古朴典雅。在拜殿眉匾"丹心千古"下有一幅左右联:"剖心谏纣数万世忠烈有谁能比,焚身丧殷留千古唾骂与公无干"。</h3> <h3>  东配殿有三尊塑像。他们是比干的后代,中间是林坚公,他是比干的儿子。林氏根据地理位置而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右边的林放公,是比干的第二十四世孙,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河南光州林姓始祖,也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左边的林禄公,晋朝人,今天的东南亚林姓都尊崇这位林禄公为自己的祖先。</h3> <h3>  西配殿敬奉的是妈祖神像,是林禄公的第二十二世孙女。公元987年她因舍己救人而遇难,年仅28岁。她遇难之后,人们为她建立祀庙,并尊其为海神,亲切地称她为"姑婆"、"妈祖婆",历代皇帝都有封号,共计册封40次,最后一次是乾隆封她为"天后圣母"。</h3> <h3>  正殿里供有比干塑像,神态端庄,栩栩如生。</h3> <h3>  日月丹心坊。穿过正殿有座日月丹心坊,是明嘉庆年间修建的。上写6个大字"殷太师比干墓",顶脊上有醒目的"飞云日月捧心"的石雕,寓意"忠心昭日月,浩气万古存"。石坊上的楹联虽已风化剥蚀,仍可辨读:"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犹存。"意思是,比干对纣王的忠心和柏树一样万古长青。上面东边是太阳,西边是月亮,代表着比干的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中间的心代表比干的忠心。</h3> <h3>  孔子剑刻碑。丹心坊是一座飞檐凌翘的墓碑亭,亭内竖立一块心形残碑,上刻"殷比干莫",落款"宣圣真笔",为乾隆皇帝所书,这就是孔子剑刻碑。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来到比干庙,他非常崇敬比干,拔出佩剑以大地为土,有意省略"墓"字下的"土"字,寓意比干是大地的儿子。</h3> <h3>  比干墓。史记载:武王封比干墓,是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墓地呈圆形,像心形,寓意丹心呈现宇宙之意。据民间传说,比干死后,狂风大作,卷土成墓,又称&quot;天葬墓&quot;。</h3> <h3>  比干庙作为林氏的故土祖庭,成为海内外林氏魂牵梦萦、顶礼膜拜的圣地。自1992年起,先后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比干后裔和华人华侨十余万人、几百个团体纷纷前来寻根谒祖。比干祭典,已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