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时节抒怀

芦荟

<h3>稻花香时节抒怀</h3><div>文/人生如水</div><div>摄影/芦荟</div><div>家乡的大地,山川秀美,鱼米之乡。家乡的浅秋,天高云淡,云霞蒸蔚。这几天,家乡开始降温,秋风夹着凉意,裹挟着雨丝,朦胧了家乡山川的绿意,雾幻了家乡的天地,也飘渺了我的心思……家乡的秋天,风景如画,优美迷人。它不需要浓抹,也不需淡妆点缀。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很美丽。凉爽的秋风吹过田野,阵阵诱人的稻花香,弥漫着我的家乡。到家乡南部山区,既看崇山峻岭留下的那抹绿,也看山沟里那一片片稻花香。</div><div>坐在车上,沿着细鳞河形成的河谷公路,向南疾驰,公路两旁的向后倾倒的白杨树已经有了秋意。四合川家乡的四条大川之一,国铁拉滨线和省道榆江线在这里穿过,前行30公里便是小城,古代的时候,这里叫纳里浑庄,900多年前,金国右丞相完颜希尹家族墓安葬在这里,完颜希尹曾创造了金国文字,沿用400多年,金文是满族文字的始祖,近千年前这里就是风水宝地,不然金国重臣家族墓地绝不会安放在这里。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是细鳞河冲击平原,经年流淌的细鳞河,灌溉着两岸的良田。</div><div>在一处山下的水库旁,走下车来,放眼望去,山清水秀,到处都是成熟的庄稼和黄绿色的森林,家乡的原野一派丰收景象。秋风,如浓墨重彩的画笔,饱蘸春夏的激情,在无垠的田野上,一笔笔深情的把稻子染成金黄,风,轻轻的拂来,荡漾着稻穗,浮现成金色的稻浪,泛着粼粼的波光,涟漪着一圈圈金黄。那绿树掩映的小红楼,那云天下的移动基站发射塔,那充满诱惑的绿森林,那朦胧中的大山,那红红的果实,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给稻花香的时节增添了不知多少的美艳和秀色。</div><div>打小生活在乡村,对稻子极有感情。春末夏初之时,农人忙着插秧,白亮亮的水田里,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秧苗返青,迎风含笑。夏天的太阳非常热情,秧苗汲取了阳光营养丰富的汁液,一个劲儿地疯长。当秋风阵阵,大雁南归,稻田里的稻子黄澄澄的,像是耀眼的金子,灿烂得像黄金铺地。每到秋天稻花香的时刻,我都随爱人携手走进稻田,感受那无边的稻花香。</div><div>很早以前,自己就非常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天高云淡,喜欢秋天的云蒸霞蔚,喜欢秋天的秋高气爽,喜欢秋天的月朗星稀,更喜欢秋天的金黄一片。近几年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更加的感慨秋风落叶而格外喜欢秋天了。丰收的季节,与秋相遇,与秋牵手,与秋同行,与秋缱绻。丰收的时节,我与秋天不解之缘,我与秋天不期而遇。我与秋天不离不弃,我与秋天缘定三生。丰收的季节,我收获了遍地金黄的稻花香!</div><div>说起稻花香,便想起家乡的大米,走进舒兰西大门,便可看到那巨幅广告,舒兰大米,而舒兰大米中最著名品牌是“稻花香”。“稻花香”以其独特的高营养品质,具有品莹剔透、色香味美、营养丰富、免淘洗、耐储藏等特点。还含有极高的微量营养元素,通过不同的调节剂来调整不同人群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充分满足人们身体正常需要,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减少疾病,促进健康 </div><div>据说,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带领御林军经过舒兰,下令安营备膳,这时一阵清风带有米香味飘过来,皇帝命御厨品后献上,康熙品偿后龙心大日:“此米真乃贡米也”。 清代封禁时,舒兰虽山高林密,物产富饶,却只能作为皇室贡品基地。尤其水稻的种植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昔日的“皇封贡地”、“果实”故里成为今日名优稻米之乡。</div><div>秋天是最美的季节,像浓妆艳抹的美女,把最光鲜的一面裸露在贪婪的眼眸里,因而文人墨客的清词丽句,就把秋天赋的雍雅而高贵,华丽而端庄,物华而殷实,聘婷而峥嵘。走在大森林里,密不透风的林中,已经开始稀疏,抬眼能看到紫色的山葡萄,绿色的元枣子,落在地上的山核桃,红彤彤的山里红,只是树叶还有失去绿色的光泽,五花山的美景还要等上十天半个月,那时的家乡才是最美的时候。</div><div>我站在无边的原野上,想起秋天收割的繁忙,定格成一幅幅画面,似电影般在脑海中浮现,到处都是挥镰的农人。如今,无边的田野上一台台收割机,沿着一块块田地里来来回回的跑,收割着金灿灿的稻子,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机械收割水稻,机械收割,省了很多劳动力,田野上只有收割机忙碌穿梭着,看不到农人忙碌,少了秋收那热火朝天的场面。</div><div>是想,人生能有多少个收获满满的秋天;人生能有多少个心花怒放的花好月圆;人生能有多少个情感天地的金色秋天;人生能陶醉多少个红尘情系云水间的浪漫秋天;谁会懂这由绿变黄,却曾经妩媚繁华了碧水蓝天的秋景秋情;谁会珍惜这秋露中的澄明晶莹和秋霜中的一片清泠;谁在用生命中的感悟去追寻着秋风的每一步风韵足迹,唯有这稻花香的时节。</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