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再回母校做学生,除了兴奋,还有期待,期待头脑风暴。</h3> <h3> 紧张的时间安排,紧凑的时间节奏,感觉到这五天的培训应该和这几天重庆的天气一样,晴朗,火热,一定是一次营养丰富,口味各异的盛宴。</h3> <h3> 跟弟子同学,这是传承,也是欣慰。</h3> <h3> 跟优秀的同事同学,跨科交流,碰撞分享,还有朝夕相处的相互关怀。</h3> <h3> 跟家长同学,这样的相遇,激励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h3> <h3> </h3><h3> 代表大家讲个话,表达自己激动复杂的心情。 </h3><h3> "感谢昆明市教育局给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感谢师训处给我这个表达的时间,感谢西南大学培训学院为我们做出的精心安排。</h3><h3>从昨天起,不,应该是说从知道要到母校重新做学生的那天起,我就非常的激动,兴奋,幸福。</h3><h3>这些日子,我头脑里一直回旋者"在康河的柔波里"这句诗,当年母校丰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着我,在母校学习的四年,是我在学识和精神上都得到极大的成长的四年,是我31年的教育教学的基础和支撑。在这里,千言万语汇成两个词:感恩,感激!感恩母校,感激恩师!</h3><h3>虽然没有能够在母校的教室里学习,有点小小的遗憾。但在西大附中这样的名校,可以让我们更真切的感受我们自己的教育环境,感受名校的风采,光是昨晚学生晚自习后的活动组织,就给我们带来启示,回想培训前的网络问卷,再仔细阅读了培训手册后,更感受到了安排的用心和精心。 </h3><h3>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高考改革,学科核心素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是我们努力的方向</h3><h3>因为我们知道:唯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获得专业的自尊,唯有不断的更新,才能真正做到专业的良知,才能不辜负教师这个职业所肩负的使命!</h3><h3>所以:在这短短的五天培训中,我们将天天展示快乐的笑容,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努力学习,交流实践,充实自己。我相信,这次学习一定是收获满满,我们会带着这里的收获返回自己的岗位,在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路途上走得更扎实、稳健!</h3><h3>未来的学习,我们满怀期待!</h3><h3>谢谢昆明市教育局,谢谢杨处!谢谢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老师们!</h3><h3>谢谢我们一起来培训的老师,有大家相伴,真好!"</h3><h3><br /></h3><h3><br /></h3> <h3> 一起合个影,同学情谊定格。</h3> <h3> 同桌,美丽的杨丽梅老师。</h3> <h3> 专心,专一,端正的坐姿,我们每天都保持着这样的学习状态,因为课程安排内容丰富,专家深刻的思考。</h3> <h3> 首场讲座是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白智宏博士以《优质高效课堂创设》为题,讲座开始直指题海战术三大害,以犀利尖锐的对话风格跟老师们互动,带着老师们找寻破解题海战术的秘诀,就教学的核心关键策略:"教学逻辑=知识逻辑+认识逻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在全面、准确、深刻、点清晰的四个层面上结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在与老师们的激烈的思维交锋中逐渐清晰听讲者的思路。</h3> <h3> 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杨蔚老师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她的《坚守教育良知,做幸福教育人》讲座充满教育的热情,在"什么是教育良知?"的发问引发思考开始,对教育事业的高度开始,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为标杆,就"创造教育"和"六个解放"进行阐释,在"读书""设计"方面给老师们指出方法。</h3> <h3> 杨老师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讲述了钱梦龙先生的成长,亲切感动,钱老的故事,听了很多遍,每一次听,都有收获。</h3> <h3>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张良博士从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中"双基"的概念谈起,直至2001年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在厘清相关的概念的同时,带来很多的启示和思考。</h3><h3> 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张博士关于"惰性知识"产生的教学方法的分析,简单的,贴近生活的案例,把目前灌输性的,缺少科学精神,缺少理性力量教学现状进行了透视,带来很多的启示。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面对信息时代经济新模式下产生的"数字公民"的教学,如何开发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校本教材,是值得深入研究的。</h3> <h3> 生活问题三个维度:自然维度,社会维度,自我维度。校本课程开发:"小而精",项目性。文化敏感性,连接学习。培养目标特色:知识层面特色。</h3> <h3> 巴蜀中学副校长刘雅林博士,人如其名,儒雅理性,一个上午,关于《普通中小学名师培养的策略及案例分析》体现的是专业的,科学的,又不缺人文情怀的成体系的思考。在名师的成长环境中,由大众点评的名师,到校长和家长心目中的名师分析有理有据;在名师的类型上理性合理,教学型、、研究型、教育型、改革型、管理型、教练型、精神感召型,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分析阻碍名师成长的因素专业到位。</h3> <h3> 有这样的校长,2017年重庆高考双状元出现在巴蜀也就合情合理了。</h3> <h3> 李大圣博士,西师中文系87级学妹🌹介绍上说她"在教师教育,语文教育,区域教育整体改革方面有不俗的理解力和传播力。"听完早上的讲座,我信了,专业的理论体系,自我的思考与理解,极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的传播方式,金句不断,警语连连,节奏明快,碰撞,思考,反思,,教育教学,就是要"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h3> <h3> 一个苹果引起了关于师生关系的思考,实在是精彩!</h3> <h3> 向颢,西大附中地理教研组长,充满朝气,活力四射的羌族小伙子,《名师工作室助推教师专业发展》,以自己反思的六个问题串起整个讲座,案例丰富,分析到位,幽默风趣。</h3><h3> </h3> <h3> 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何晓波老师专门负责课题研究,他的讲座《创新与创新的规范—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科研》,从什么是问题说起,在问题的发现,选题的方向,以及课题研究的路径上给予明确的方向,可操作性强,获益良多。</h3> <h3> 主题论坛,各学科代表交流,反馈与反思。</h3> <h3> 五天,大容量,满负荷,收获满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