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年轻时的姨父英俊潇洒</h3> <h3> 今早,表哥将我胡乱涂鸭的几篇文章在电脑上打开放给退休前为电力局中层干部的姨父看,姨父解放前读过几年私塾,参加工作后又接受过单位组织的文化学习,在他老人家那个年代,也算是知识分子了,姨父带上老花镜,仔细端祥我—篇篇稚嫩粗浅的文字,通过视频指出了多处需要修改的地方,没想到77岁高龄的姨父仍然像我们小时候一样那么慈祥,充满关爱,我突然想起了姨父,想起了他的勤扒苦做的一生,想起了他乐与助人的良好品格,想写了他能写会画的文化内涵,相隔千里,姨夫那清癯干瘦的脸庞又浮现在眼前……..</h3><h3> 姨父与我家住同一个村,相隔不过才里把路的路程,关与姨父的家庭背景:从父母口中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听父母讲:姨父的父亲走的早,又没有三兄四弟,只是独子一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有指望的姨父很早就顶门立户,当家立志,从我记事起,姨父己四十开外,上有八十多的高堂老母,下有四个阶梯似的孩子,姨父狠狠咬紧牙关,克服暂时的困难,与姨妈除了承包家里的几亩责任田,另外每年还喂一头白白胖胖的大肥猪交给生产队来抵上因子女众多超支的口粮,忙完地里的活计,匆忙扒上两口饭,带上姨妈为他准备的咸菜与干粮,骑上那辆凤凰牌自行车到数十公里的孝昌县王店镇磨山变电站上班……</h3><h3> 八十年代,姨父在磨山变电站做外线工,天晴一身汗,落雨一身泥,工作勤垦,从无怨言,同事关系处理的很容洽,记得有一次,姨伯的徒弟许好了与对像相亲的日子,踫到这种情况就得找人顶班,要知道一个萝卜一个坑,要别人顶总得让人愿心愿意吧!姨伯二话不说,主动为徒弟顶班,并关切的说道:伙计,这的事不用操心,千百年的好事,放主动点,好好谈……遇到上下班休息的间腺,姨父利用他能写会画的特长,用废弃的硬纸壳描上龙凤呈祥,西游记等图案送给当地村上的妇女们剪鞋样子用。乡亲们遇到姨父的亲属们纷纷表杨道:吴站长几能干哟!真是个能干人,此外,姨夫一手毛笔字也写的行云流水,只是姨父惜墨如金一字难求,我结婚时写有亲友同呼四字的喜联经我再三垦求,姨父实在拗不过才破例用红纸写好并专程送到家中,这四个字的劝世缄言饱含着姨父对后辈们的衷心期盼……</h3><h3> 退休后,姨父姨妈被表哥接到城里住了十多年,到了人生的晚年,也想着落叶归根,前年,姨父与表哥将老屋拆掉,建起了舒适宽敞的两层小洋楼,去年过年回到老家,看望了七十多的姨父,姨父看上去没太大变化,依然精神镬砾,神彩奕奕,寒喧过后,我观察了一下他半年前刚刚装修的新家,框架式结构的堂屋,平坦宽敞的楼梯间,左侧是书房,右侧是卧室,经姨父一丝不苟的打理,清爽舒服,一尘不染,看到这很是放心,真为姨父感到高兴。</h3><h3>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幅凝聚姨父良好家风传承的毛笔字,就这样放在表哥的书桌旁,他将继续激励吴家后人发扬良好家风,树立做人品格的良好祝愿,愿姨父身体健康,在刚刚乔迁的新居里安亨晚年。</h3> <h3>姨父与姨妈表哥近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