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山东半岛的烟台市北郊有一个小村庄叫“四合村”。村庄夹持在南北新开发的楼群中间,村里土地已经被开发商征用,可大部分村民还没有搬走。</h3><h3>站在朋友家窗前望出去整个村庄尽收眼底,几户农家后院的菜地收拾的井井有条,早播的玉米已经收割,各色小菜长势喜人。</h3><h3>农田农舍对我来说有一种割舍不悼的感情,从到的那天就想走进村子看看。在晚饭前抽出点时间游荡到四合村。</h3> <h3>经过一段土路走进村口,站在农户后院的菜地边回望朋友居住的楼房,立马感到时代的对撞。</h3> <h3>这种门楼虽然不是什么古迹,可还是有时代感的。</h3> <h3>不过有的人家大门上锁已经搬走了。</h3> <h3>看看这普通农家的窗子还是很讲究的。</h3> <h3>突然有了新发现,临街的院墙上镶嵌带孔青石,同行人不禁疑惑。</h3> <h3>这是起什么做用的?是为了风水、装饰还是实用?此时妻子却抖起激灵说到“可能是拴马的。”</h3> <h3>为了求证,我们请教在小街上闲聊的村民,一老夫说那是大户人家拴马的,不过也拴驴。过去有客人骑马或驴来做客就把牲口的缰绳拴在石孔上。</h3><h3>见过拴马桩还真没见过用这种方式拴牲口。这些房子寿命都超过百年。</h3><h3><br></h3> <h3>一看这家门庭的历史就短,估计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不管老房还是新屋在“拆”字下命运都是一样的。面对不可抗拒的拆迁老伯伯有些伤感,他说回迁要三至四年,一些年龄大的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h3><h3>四合村很快就会在地图上消失,长江路要修地铁造高架,届时就算是本村村民再回来时也都不认识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