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国画山水班快结束时,想随心随意的画水墨,但是只会拄着“临摹”的拐棍,不能独立画,同时认识到国画对线条的苛刻要求,还需要很好的白描基础......综合这些不足,写生当然是最好的,引发了强烈的学习线性速写的想法。<br></h3><div> </div><div> 随时随地、想画就画(我奢望),一个本一支笔打天下(老师期望),都是一个意思。计划一个半月的课,却延长一个月......</div><div> </div><div> 前半段。老师的12节课很顺利,老师从语音、图片、视频的反复教学:线条的基础练习、用排线和色调表现植物、视觉中心、构图意识、特殊景致的处理技法、笔的选择、趣味性、审美法则、小配景、用钢笔来画出水墨的效果等等等,认真听课,知识点自认为掌握的还可以,按时完成作业,还多临摹一些速写的经典作品,一些独立的小景物,也还顺手、没问题,眼看课程即将结束。</div><div> </div><div> 下面是老师课上的作业:</div> <h3> 后半段。在毕业作品的环节卡壳了,无论怎么也不能独立完成一张看的过去的速写作品。为什么?深刻反思、找原因:不能将所有的知识点熟练综合应用,虽然从开始不懂到边临边画紧跟老师,自知是会了点、明白了些,可很多很多的细节还是会忽略,下笔时,脑子里是空的,不能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一节古画山水作业动笔前,还对前面课上的知识点翻回去认真复习,将全部知识进行了汇总,希望对最后一次作业有些提升,但也不行,就是不能对整幅画进行全面的把控,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真的是急啊,看着同学们的作品陆续交上,就是画不出来。这怎么行?这课不是半途而废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磕了:开始反复复习老师的课件,从网上找视频看速写的步骤开阔眼界,急切的购进十本速写的书籍,从同学的好作品里找方法,有时,对着精美的原作会呆呆看很久,重要的是手中的笔不停的临摹、将各种小景用各种方法不断的拼接。折磨了一个月后,效果开始显现:将老师课上讲的知识点综合用到位,必须先观察,对自己面对的景致要心中有数,取舍、定位、关键点、透视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把控整个画面的节奏,甚至在画前就可以看到成品的样子;从视觉中心开始细致刻画,根据画面需要向四边延伸;多层次前后关系运用自如,使画面更有深度;熟练运用透视到每一景物,用细致排线加深暗部,使画面立体感加强;笔线准确且肯定,恰到好处的运用了不规则线,使画面更有情趣、味道,耐看;还有要速度等等细节。将以上几点分别做到不易,综合在一起更是非一日之功!执着了一个月,终于可以面对各种场景可以下笔了。</h3><div> </div><div> 下面这些是这些日子的经历呈现:</div> <h3> 最后完成的毕业作品,选了较复杂的场景,画面的布置、前后关系、物体的质感、对比.....在破旧的房子旁,大胆的加了一颗生机的树,虽然效果还是一般般,能画出这样的,已经很尽力了。面对场景敢下笔了,也算是入门了......</h3> <h3> 有幸遇到负责任的田旭老师,教学形象、生动、简练,对每位同学的每张画作都会认真细致的进行点评,很多不在意的小地方都会影响画面的效果,同学们会将老师的这些点评进行细致的琢磨,哪里画的好、有问题怎么解决,这对于初学都来说帮助太大了,感恩遇到这样负责任的好老师。 还有就是结识了又执着又互帮互助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们,有负责任、画技高超的好班长、有小窗同学的对画画的执着精神,还有.......你赶我超的学风、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氛围深深的影响着我。信不信,我们班里结课一个多月了,同学们还在班群里互相比着团练呢。</h3><h3> 教师节了,为老师画一张<br></h3> <h3> 课程结束一个多月了,同学们还在团练:</h3> <h3> 课程结束,我已经基本掌握了速写方法并能独立照片写生,牢记老师留下的今后速写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量变到质量;灵活运用,不加修饰。老师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以后就真的要靠自己来悟,从线条、从植物开始画起,把老师讲的和自己画的揉在一起,强化多多练习、留意小细节,开始会很慢,时间长了做到熟能生巧,自然会下笔有神,希望有一天能画出真正属于自己喜欢的速写。</h3> <h3> 感谢V课给我们提供的这们一个省时、方便、高效的学习平台。</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