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师双河市八十一团首届“书香三八”征文展播——之一

手留余香

胡杨礼赞 八十一团援疆教师——童君 2014年10月19日,我有幸和援疆伙伴们一起前往哈萨村观赏胡杨。在此之前,我对胡杨知之甚少,只知道它是一种树,却从未见过。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奔波,尘土飞扬,哈萨村渐渐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放眼望去,好一片宁静祥和,古朴原始。沿途看到用胡杨树杆围起来的低矮羊圈,在羊圈里悠闲自在啃食着草料的羊群,蹲在馕坑旁烤馕饼的纯朴老人…… 伴随着车轮的行驶,一片金黄色的胡杨渐渐映入我们的眼帘,在阳光的照耀下灿烂辉煌,斑斑驳驳,婆娑多姿,如同一幅壮美苍劲的画卷,这是我对胡杨树的第一映像。 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贫瘠荒凉的戈壁滩,上面遍布粗粗细细,形态各异的胡杨,他们或立,或卧,或匍匐在地,有些已残根断臂仍屹立不倒,有些根错盘结仍牢牢抓住脚下的一方沙土。 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他们顽强的活着,接受干旱和风沙的洗礼,不屈不挠傲然挺立…… 在他们的一生中该是经历了怎样的磨砺和沧桑啊!走近胡杨树,摩挲着他那皱裂和扭曲的树干,不禁被他的坚韧,他的傲骨,他的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他们是大漠不死的灵魂和勇士,在生生死死的轮回中依然固守着脚下的大漠。 看到了胡杨,我仿佛看到了在烈日下劳苦耕作的农民,在风雪中追赶着羊群的牧民,崎岖山道上上学放学的孩子。 正是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的人们凭借着自己不屈的身躯,不挠的意志,在这片贫瘠的土壤上世世代代繁衍着,生存着。 我赞美胡杨旺盛的生命;我称赞胡杨傲然挺立的个性;我褒扬胡杨不屈的品质。胡杨以其“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个性,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 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我们,面对各种诱惑时,要傲然挺立不卑不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保持淡泊名利的气节;在处于逆境中时,要因地制宜,不屈不挠,挑战自我。 在面对大自然勇士的时候,刹那间,我感到思想上的一种顿悟和升华,平日里我所认为的那些不可战胜的烦恼和困难,显得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啊! 比较那些甘愿孤清寂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边防战士们;比较那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的世代军垦们,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幸运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时刻满怀感恩之心,珍惜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我们应时刻保持着积极健康的心态,奋斗不止自强不息。 传承军垦作风,发扬胡杨精神。正如人们常说“不见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 在我们八十一团中学,也有这么一颗“英雄树”。瘦削多病的她,因孩子在出生时大脑缺氧,而导致脑瘫。她知道终日以泪洗面根本无济于事,为了孩子的治疗,她和丈夫倾尽所有,节衣缩食,不远千里,到各地求医问药。 坚强乐观的她,不抱怨不放弃,她常说:“就算生活给我们一千个理由让我们哭,我们也要给自己一万个理由让自己笑。”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给我们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胡杨坚韧不屈的精神,让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一种坚强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那一天,我们在夕阳中,挥手告别了哈萨村,看着一棵棵胡杨树随着车轮的行驶渐行渐远,最后终于消失在视线中。我再也无心观看沿途的那些美丽景色,脑海里尽是挥之不去的铁骨铮铮傲然屹立的胡杨形象。而那一刻,车窗外,黄昏的落日洒满了一片金黄,让人充满了希望和力量,我不禁再次感叹生命的美好。 今天,若不是近距离的观赏胡杨,我怎能了解他那高洁的品质? 胡杨啊,你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树,时刻为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鞭策着我在前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