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九月二号,在安泽县文联主席赵俊峰,作协主席李海生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县作协组织的“安泽县作协沁河庄采风团”活动。回来已有些日子了,但由于种种原因,几次欲提笔写一点东西,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矣。后来又在跋涉者(作家协会群里)看到大家写的文章,无论是报道,还是诗歌都很精彩,真可谓是字字珠玑,篇篇华章。不仅惭愧自己才疏学浅,恐有班门弄斧之嫌。但那情那景总在眼前晃悠,那人那屋总给我一种写作的欲望,于是,写下自己的感悟。</h3> <h3>其实,作协通知参加活动的时候,我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不过是认为作协是顺应形势,搞得一个形式罢了。因为最近家里有点事,有点忙也有点累,想去偷得半日闲。于是欣然前往。不想,这一次的沁河庄之行,却带给我许多的惊喜。</h3><h3> 惊喜之一,刚刚下车,见到了几个安泽县的大文人,老前辈。七十多岁的赵贞中老局长,虽然,他并不认识我,但没少读他的作品。老人兴致勃勃,一边看,一边听,还不时地拿出手机拍摄,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的疲倦。还有为考察我们安泽的荀子文化殚精竭虑,耗尽心血做出巨大贡献的高建峰老师,看过他的作品,听过他的讲座。更有我敬重的笔耕不辍,扶持培养了许多青年文学爱好者的宋素琴老师……当年,我还是个山村里任教的民办教师,在恩师宋希凡老师的推荐下,投稿于宋素琴老师主编的《安泽文化》,也曾有几篇“拙作”见诸于报刊,后来就结识了宋素琴老师,虽多次参加文联组织的各项活动,却像石沉大海写不出只言片语,枉自辜负了恩师们的栽培与教导。这次相见,看到他们认真地参观,拍照,谦虚地和历史的见证者,那些耋耄老人们促膝谈心,!心中涌上无限的感动。</h3> <h3> 惊喜之二,沁河庄美丽的自然风景,红色基地的回忆,还有勤劳朴实的村民们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红色教育基地——穆家原。据说1942年,中共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赴延安途中来到太岳区,路居穆家原,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发现当地群众患有大骨节病,解放后专门派来了医疗队,解除人民疾苦,根除地方病,留下了一段佳话。唱着雄壮激昂的国歌,听着老人们身临其境的讲述,穿过当年人们为躲避战乱而藏身的地道,我感觉心灵受到了洗礼。</h3><h3> 从山上下来,我们沿着村庄走一遍,似乎来到了桃花源,房舍俨然,街道整洁,无论是新盖的小别墅,还是年代久远的民房,规划的整齐划一,不能不佩服村领导班子的高瞻远瞩,村边大块大块的向日葵,绽开笑脸热情相迎远方的客人,红红的高粱举起高高的火把,展示着丰收的喜悦,饱满的玉米挺立着结实的穗子,张扬着秋天的童话……大家忙不迭地和她们合影留念。我的心中充满惊喜,真是不虚此行啊!</h3><h3><br></h3> <h3> 沁河庄,一个平凡的小村庄,一个以母亲河命名的小山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下,正以全新的面貌带给我们视觉上心灵上的震撼。我们不仅看到了历史的荣光,更看到了建设者们辛勤的付出。沁河庄是安泽县财政局的包联村,从领导到每一个职工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开展旅游村建设,深入贫困户,入村住村,他们把工作做的扎扎实实。这一次,我们还见到了沁河庄的第一书记元国枢,我是看着这个年轻的小伙子长大的,从小在蜜罐里生活的孩子,竟然能放弃优越的县城生活,扎根在沁河庄,不能不让人佩服,给我们感动。</h3><h3><br></h3><h3> </h3> <h3> 午饭时间到了,大家兴致勃勃地相互介绍认识,谈论着今天的收获,品尝着“山珍美野味”,探讨着写作的疑惑,其乐融融,没有“文人相轻”的痕迹,只有对文学虔诚的热爱,我想:文学只有植根于人民之中,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才可以感染人,才可以净化人的心灵。</h3><h3><br></h3><h3> 再见了,沁河庄!!就让我用苏晓峰老师的几句诗来向你告别吧:</h3><div> 沁河庄,</div><div>一个长满高粱的地方,</div><div>一个飘着酒香的地方,</div><div>一个生长着故事的地方,</div><div>她是一方圣土,</div><div><br></div><div>收藏在共和国的词典里。</div><div> </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