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学习而不知道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h3> <h3>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视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法。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原则往往是一致的。</h3> <h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h3> <h3>各种年代,各种版本的书籍,对同一概念,同一理论的阐述各不相同,有时更是相互矛盾,做为一名读者,如何取舍?答曰:“择其善者而从之。”何为善?邓公名言“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简而言之,能“为我所用就为善”。</h3> <h3>局座之“海带理论”,名扬四海,看似玩笑,貌似荒诞,但真管用,不信,你来个潜艇试试!所以万变不离其宗,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我们读书、学习,不能唯权威论,不能唯名气论,依旧回归唯“有用论”。</h3> <h3>周口店的北京人猿,在宇宙万物中脱颖而出,最终蜕变成人。何也?机会与持之以恒的劳动而已。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h3> <h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习,不可以一蹴而就,必须夜以继日,持之以恒,唯有坚持不懈,才会学有所成。有位微友曾说:“我们只看到别人的成功,但我们没有看到别人的挑灯夜读,没有看到别人的风餐露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就是对眼高手低之我辈最务实的忠告。</h3> <h3>带着目标去学习,辩证客观去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如此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可以“为自己而活”。</h3> <h3>这是多年前给自己开的处方,惭愧的说,自己是“视而不见”。为此,蹉跎了十年岁月。</h3> <h3>现在,为了潜心向学,我已基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完全是“闭关修炼”之态。</h3> <h3>以此自勉,愿自己“不忘初心,积极向上”。希望自己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后再学习,以蜕变之态,再次翱翔书海。</h3> <h3>清心,学道,明是非;用心,实践,增本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