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一种心情,叫拿起画笔。</p><p class="ql-block">有一种快乐,叫信手涂鸦。</p><p class="ql-block">我不是画家,连业余画家也算不上,有一天,突然感觉十分的无聊无助,便去欣赏画作,便去买来绘画的工具信手涂鸦。在一幅画中休息,便成了我对付缤纷复杂人世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我以为画画应从油画入手,画得像叫写实派,画得什么都不像就成了印象派。</p><p class="ql-block">我应该是典型的印象派绘画者,因为我画的东西什么都不像。</p> <p>窃以为,要想成为一个画家,仅有绘画的热情是不够的,即便加上勤奋努力和扎实功底,仍是不够的,一定要有生活阅历,更要紧的是:得有天赋</p><p>。</p><p>而我呢,既无天赋,又无半丝半毫功底,有的只是一时的无厘头的冲动,和虚度大半生的生活阅历,所以我的所谓油画作品,只有两个作用:一是浪费颜料,二是污染诸位的眼球。</p><p><br></p><p>此画取名为《鸭游浅处》</p><p>尺寸也是80cm x 80cm。</p> <p>能画出花瓣来的,只不过是个画匠师傅,能画出花香和灵性来的,才能叫画家。</p><p>能画出老虎形状的,仍只是个画匠,而能画出虎烕,甚至能吓一吓人的才叫画家。</p><p>我的所谓油画作品呢,只能算是块五颜六色的花布,或者简称抹桌布。</p><p><br></p><p>此画取名为《渐行渐远》。尺寸为80cm x 50cm。</p> <p>这里是人声鼎沸的世界边缘的寂静场景,花草是宁静的,远山是宁静的,奔涌的墨溪河流经此处,也是宁静的。</p><p>面对这一切,我突然找到了一种寂静无声的旷野感,当我如一个在泥泞中赶着马车的人,重新回到人群中,虽然疲惫但心情舒畅,对所有的人都充满好感和善意,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p><p>都似乎是一见如故。</p><p>那是因为:我独自在旷野中奔走,享尽了孤独。</p><p><br></p><p>此画规格100cmx100cm</p><p>取名《旷野里的茅屋》</p> <p>藏民虔诚地磕着长头,用身体的长度丈量去拉萨的路程,手戴状似木履的木扳,胸前系一块耗牛皮制成的围布,他们毎匍匐大地一次,起身后就用合在手上的木扳,在胸前合掌敲击三下,再在头顶敲击三下,然后又一次匍匐下去,如此循环往复。</p><p>据说从巴塘磕长头到拉萨,一般需五个多月,并不是每个朝圣者都能到达天路的尽头,一路上随时有倒下的危险,然而,他们手中的转经筒是锃亮的,眼神是安祥的,疲惫的身躯裹着的,是一颗祥和愉悦的心。</p><p>面对这种苍凉与悲壮,坚定与虔诚的行进,我的眼睛怎么擦都是一片模糊。</p><p><br></p><p>《朝圣》</p><p>80X80cm</p> <p>老家农桑村,是轻声细语的农桑村,是淡淡乡愁的农桑村,是朴素、沁凉、怀旧的农桑村。</p><p><br></p><p>规格80cmx80cm</p><p>取名《老家农桑村》</p> <p>乡村的庄稼、荒草、山坡、灌木和小河,都像千百年就这么存在,这景色彷佛宋人笔下的山居图,空旷、岑寂,使人落寞之余心生些微倦怠</p><p><br></p><p>规格40cmx40cm</p><p>取名《寂静乡村》</p> <p class="ql-block">屋舍旁的那一片金黄,我是站在油菜花边画的。</p><p class="ql-block">今天,这片金黄已随着日子而去,只是说,季节的轮回依然如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画规格40cmx40cm</p><p class="ql-block">取名《金黄色的花香》</p> <p class="ql-block">这一幅画,我把它取名《向往远方》。</p><p class="ql-block">我理解的所谓远方是,床以外的地方,手够不到的地方,所有沒去过的地方,都是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画取名《向往远方》</p><p class="ql-block">尺寸为80x80cm</p> <p class="ql-block">湄江,是国家级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景区内,只有这里保持了原始状态,其他地方到处见缝插针乱盖房子,因此,趁还没被完全毁坏前,特地作画留个纪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画取名《湄江》</p><p class="ql-block">规格为:85X90cm</p> <p>为使自己的画能稍微有点看头,学习借鉴很重要,我专程去法国罗浮宫,看了一下大师的画。</p> <p>凡尔赛宫的四壁挂满油画,连天花板顶也全是画,认真仔细地看了一下,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欧洲人很穷,好像很多画中人物都没有穿衣服。</p> <p>这是在老家三甲乡六甲桥老村长的家门口,画的是农桑村老宅院。</p> <p class="ql-block">40年前,买了台14吋黑白电视机,屏幕老是闪个不歇气,必须操纵天线左右前后调节,便画了幅漫画玩。</p> <p>这是一位资深画家朋友,给我画的头像素描,是不是有点像个基地组织成员,或黑手党小头目。</p> <h3>如果上一幅还不够恐怖</h3><h3>这幅应该像那么回事了</h3> <p class="ql-block">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一位多次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家创作基地,北京798和深圳大芬村等地,办过个人画展的年轻女画家,曾为我画过两幅头像素描,和《心不在焉的读者》。</p><p class="ql-block">作为回报,我承担了她画展所需要的全部文字资料,包括画册的前言后序、画家简介与作品评价、画展开幕式致辞、及各类人士的发言稿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还专为她写过两篇洋洋万余字的狗屁文章,并为她画了一幅人物油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画规格:160cmX120c m</p><p class="ql-block">取名《画痴女》</p> <p>上述这些破烂画作,均收藏在蓝田街上牛角石,一栋小院落的二楼。</p><p>今天,我把部分暂且称为油画的东西搬出来,办了场只有我和老父亲两个人参加的个人画展。</p><p><br></p><p>此画规格80cmx100cm</p><p>取名《心不在焉的读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