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随笔……怎样骗骗消费者?

曾祥文~营销日知录

<h3>营销随笔~怎样欺骗消费者</h3><div> 1、许多消费者,被骗是人生成长的必须环节。与其给坏人骗得从此怀疑人生,不如被我们好人骗,交点学费而从此进步。</div><div> 即使不长记性,因为代价不大,也可以反复骗,直到生命结束。</div><div> 2、抽象激励反而有效</div><div> 赤裸裸的利益刺激,反而被怀疑初始价格。抽象激励,反而更有效。</div><div> 十年前,茅台275,五粮液375,水井坊425…</div><div> 茅台小弟弟斗不过老大,就玩抽象激励:巴拿马摔瓶。汾酒说没这回事,茅台回应:巴拿马摔瓶。汾酒建立巴拿马摔瓶纪念馆,茅台祝贺汾酒摔瓶,然后继续说:巴拿马摔瓶。</div><div> 一个老太婆饿得不行偷辣椒。12岁的刘文学誓死保卫公社的辣椒。老太婆掏钱,刘文学说“谁要你的臭钱”。刘文学知道当时没有物质刺激,保卫辣椒没有任何经济受益。但他还是为公社辣椒而死。</div><div> 为什么?</div><div> “为了那期待的眼神”。</div><div> 买茅台,保卫辣椒,雷锋做好事不留名,都没有实际利益,都为了“那些期待的眼神”。</div><div> 为了抽象的激励。</div><div> 3、拒绝改变</div><div> 许多作恶多端的儿子,罪行发生时,往往有位不信的母亲:你们抓错人了;我儿子一向听话;我儿子虽然脾气不好,但本性是善良的…………</div><div> 所以,第一,母亲是很好骗的;第二,母亲被骗后,不仅不会后悔,反而会强化她的原有观点:这件大衣就该一万,你们3000买的肯定是假货,我的衣服怎么可能才3000;茅台就是保肝;茅台的成本就是比浓香型酒高…… </div><div> 是否可以做个统计,癌症而死亡的老人们,床底下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人均多少万,或多少十万? </div><div> 子女无法劝阻,医生告诫无用,专家揭露也不信。</div><div> 谎言重复多遍,成为消费者的第二天性。</div><div> 第二天性使他们不再接受与既有信息冲突的信息。</div><div> 有位心理学家形象生动而下流地说:</div><div> 消费者是卵子。接受任何精子就怀孕,然后排斥其他任何精子。</div><div> 4、统计学的误导</div><div> 如果茅台连续10年每年增长10%,消费者的本能,是明年还涨10%,而几乎不可能想到还有可能下降90%。</div><div> 数字不是有机物。</div><div> 连续10年增长,与明年增长或下跌,并无对应关系。</div><div> 连续80码行驶了10小时的汽车,下一小时可能追加到100码,可能掉下山崖,可能撞车,可能汽油用完,可能司机想下车休息,可能司机接到命令停止前进………</div><div> 每一种可能,都有道理,都有可能。</div><div> 可是,消费者总是误以为数字有惯性,数字本身能决定下一个数字……</div><div> 5、以参照物误导</div><div> 真实的著名案例:“文曲星”1700元一台,消费者嫌贵。公司推出2700的,只多两个无关紧要的功能,于是1700的不觉得贵了。</div><div> 相亲时,带一个比你略丑的闺蜜。</div><div> 开两个店卖同样商品,甲店高价,乙店广告“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甲店牺牲、乙店深受信任而发财…………</div><div> 水井坊横空出世时,“中法美酒对话”,只以洋酒为参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