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西藏行(二)

JianXia 4419325

<h3>布达拉宫,雪域高原之明珠,藏传佛教之圣地,建筑艺术之瑰宝,浴火重生之传奇,这座庄严肃穆、富丽堂皇的高原圣殿,以其浑厚流长的藏地文化、博大精深的佛教信仰,感染着八方来客、四海宾朋。布达拉宫早已不是一座单纯的宫殿,而是一种信仰的化身、精神的象征,相传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佛门的意识里,它的存在,有如菩萨亲临,朝拜布达拉宫,可以改变未来。 </h3> <h3>布达拉宫,由西藏吐蕃王朝最伟大的藏王松赞干布,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始建,是当时西藏政府的统治中心,这座宫殿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的布达拉宫由五世达赖喇嘛于公元1645年重建,历时三年建成白宫,时隔42年后,在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多年后,摄政王第悉﹒桑杰嘉措主持修建了红宫,布达拉宫大约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后来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在白宫顶部原有的西日光殿东面,加建了东日光殿,完成了布达拉宫跨越几百年的修建历程。</h3> <h3>布达拉宫内珍贵文物无数,主要有佛像、壁画、唐卡、灵塔、佛教器物及室内装修等,宫内有红、黄、绿、蓝等各种色彩搭配,富丽堂皇,气派至极。布达拉宫内的珍宝约有几十万件,其中以圣观音殿里的天然形成的檀香木圣观音最为珍贵,圣观音像与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一起,被称为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h3> <h3>布达拉宫是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世界三大宫堡之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和世界上唯一一座政教合一的宫殿,是历代达赖喇嘛举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h3><h3><br></h3> <h3>纳木错作为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在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为藏语,而这个湖的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h3> <h3>“纳木错”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h3> <h3>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h3> <h3>唐古拉山,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北部与青海省边境处,东段为西藏与青海的界山,东南部延伸接横断山脉的云岭和怒山。“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又称“当拉山”,在蒙语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是青藏高原中部的一条近东西走向的山脉。</h3><h3>唐古拉山山脉平均高度在海拔6000米左右,最高峰海拔6621米。唐古拉山口的海拔虽高达5220米,却因坡缓、高差小而并不显得险要和难以逾越。山峰上有小型冰川,为长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的发源地。气温低,年平均气温﹣4.4℃,有多年冻土分布,冻土厚度70-88米,青藏公路经此。植被以高寒草原为主,混生有垫状植物。唐古拉山脉是长江的发源地。</h3> <h3>  可可西里一直被称为“无人区,甚至“生命的禁区”边缘。 可可西里它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是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可可西里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在这生长。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不是大熊猫,它是一种优势动物。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你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h3> <h3>茶卡盐池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缘,乌兰县茶卡镇南侧,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天然盐湖。茶卡是蒙语,意为“盐海”。茶卡盐湖的湖水面积,水深明显受季节影响,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湖水属卤水型,底部有石盐层,一般厚5米,最厚处达9.68米。该盐湖为天然结晶盐,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 </h3> <h3>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消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重新结晶成盐层。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盐湖中景观万千,有采盐风光,盐湖日出,盐花奇观等,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h3> <h3>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从古到今,人们向往它的浩瀚、神奇、博大,为它的雄伟、秀丽而赞叹不矣,把它誉为青海高原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h3> <h3>青海湖地处高原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离西宁约200公里,海拔为3200米。它的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h3> <h3>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拉卜楞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h3><h3><br></h3> <h3>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闻思学院是其中心,又称大经堂,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h3> <h3>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东部和北部与陇南、定西、临夏毗邻。辖一市七县,面积40201平方千米,人口73万。州委、州政府驻合作市。甘南州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以优美的藏族弹唱闻名于藏区。</h3> <h3>甘南藏族自治州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甘南分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山大沟深,气候温和,是全省重要林区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高寒阴湿,农林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区。</h3> <h3>  九曲黄河第一弯位于若尔盖县唐克乡,此处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从若尔盖驱车大约61公里,经过唐克乡,唐克乡以北9公里到黄河九曲第一弯,登上一座小山包,黄河九曲第一弯的美丽景象跃入眼底。</h3><h3>黄河九曲第一弯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海拔4500米)之黄河,流经四川省境内,在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院旁形成的著名景点。黄河于此段流程中,为四川与甘肃之界河,河西为甘肃,河东为四川。黄河自甘肃一侧来,白河自黄河第一弯弯顶汇入,型如“S”型,黄河之水尤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在四川边上轻轻抚了一下又转身飘回青海,故此地称九曲黄河第一弯。</h3> <h3>  黄河九曲第一弯有它独到的美,最美的景色是在黄昏时候,日落时分,当夕阳一点点变红朝山边落下去时,整个河谷笼罩在了一片金黄之中。黄河岸边碧草青青,野花遍地,躺在草丛中、卧在花簇里,给人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让你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解脱。</h3> <h3>  红原大草原,位于四川省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纯牧业县份。过去,这里并没有红原这个县镇,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这片草原,并在此休息、驻扎。为了纪念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这里以及对这片草原的开垦和建设,国务院把它命名为红原县。红原县城四周都是绿草如茵的大草原,虽然没有若尔盖大草原的广阔,但由于红原刚好坐落在四周大草原的中心,因此,到四川西北旅游的游客,如果要领略草原风光,大部分都会先想到红原。</h3> <h3>红原大草原位于四川省境内,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川西北雪山草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 红原大草原地域辽阔,自然景观独特,资源丰富,素有高原“金银滩”之称。红原大草原是花的世界、草的海洋,风情独特,气象万千。</h3> <h3>月亮湾草原位于红原县内,其草原宽广,牧草茂盛为整个青藏高原所少有,此地距红原县城仅3公里,8月的月亮湾显得清秀委婉了,在公路旁的小山岗上,你会看到美丽宽广的草原就像块柔软的绿色地毯铺在梦幻的大地上,清澈的河水在草原上划出一道道舒缓优美的弧线,恰似一轮弯弯的月亮,“月亮湾”也因此而得美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