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 “国礼”“正山小种”特种红茶的兴衰崛起

山人的小屋

<h3> 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正山小种和大红袍,铁观音,白茶,苿莉花茶一起以“国礼”的身份赠送给各国元首,再次登上世界舞台。</h3><h3> “正山小种”独有的桂圆松香味,是我国红茶类的特种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下的桐木村,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据《清代通史》卷二记载:1640年,“正山小种红茶首次由荷兰人运往英国”,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正山小种红茶传入英国后,英国人把饮用红茶发展成为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并演绎成内涵丰富的红茶文化。可以说“正山小种”,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海外的知名度远胜于本土。</h3> <h3> 澳大利亚画家李查•林顿先生的油画《在闽江上》重现了19世纪60年代,罗星塔下中国商船与外国运茶帆船自由贸易的繁荣景象。当年“正山小种”正是从崇阳溪入闽江,由这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欧洲,并传遍全世界。</h3> <h3> 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下的桐木村(摄于1990年),据《武夷山志》载,19世纪是武夷红茶的鼎盛时期,那时正山(现桐木村)范围内就有茶厂99个,年出口红茶达7000万担。</h3> <h3>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模式标本的产地--挂墩,也是“正山小种”核心产地之一(摄于1987年)。</h3> <h3> 挂墩 “正山小种”茶山(摄于1987年)。</h3> <h3> 桐木村“正山小种”茶山(摄于1991年)。</h3> <h3> 深山密林中的“正山小种”百年老茶树,平均高在2米左右(摄于1987年)。</h3> <h3></h3> <h3> 解放后“正山小种”一直为国家统购统销的特种红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正山小种红茶一度处于滞销状态,给茶叶生产和地处深山老林中的茶农带来很大的困难。</h3><h3> 面对变化了的形势和市场,1980年就任时为崇安县桐木大队的党支部书记,1994年从武夷山市桐木村党支部书记位上离任的吴可文,成为“正小种”兴衰崛起的关键人物和捍卫者。他带领村党政一班人,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找出路要政策。从外贸部门手中有条件地要回了茶叶精制的权利,1988年办起了村办茶厂,让“正山小种”走出了困境。</h3><h3><br></h3> <h3></h3> <h3> 村办茶厂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扶持帮助下,为正山小种的崛起,培养、蓄备了大批本土的技术骨干。图中后者为厂长傅华全,前者为技术员梁骏德(摄于1991年)</h3><h3><br></h3> <h3> 正山小种的採摘和部分初制加工由1983年茶山分到戸的茶农完成,村办茶厂除初制加工外,负责收购、精加工、成品小包装和销售。“正山小种”在逆境中求生存。</h3> <h3></h3> <h3></h3> <h3></h3> <h3> 正山小种,在初制过程中,萎凋和烘焙都用半干的松柴在室内直接烧、烘,以形成正山小种独有的桂园味,其工艺不但劳动强度大,且极容易产生火灾的情况。1971年--1972年间,原茶科所所长陈德华帮助村里对其初制工艺革新,这项改革使桐木关茶区再也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h3> <h3></h3> <h3> “正山小种”在逆境中求生存的路并不平坦,为保住“正山小种”的茶山面积和品牌,桐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又办起桐木村竹业有限公司,“公司+农户”带领茶农以竹养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挺过了冬天为今天的崛起创造了条件。</h3> <h3></h3> <h3></h3> <h3> 2005年蓄势待发的“正山小种”迎来了崛起的春天,当年桐木茶厂的副厂长江元勛、技术员梁骏德等人抓住一个偶然的机遇,用正山小种的芽头来制作高档红茶,经过努力传奇的“金骏眉”在这年诞生,2008年,金骏眉正式量产面世。</h3><h3> “金骏眉”一炮打响,很快在全国掀起了热销的市场。她的横空出世,让世人了解了“正山小种”。“正山小种”以其辉煌的本来面目,走出深山而再度崛起! </h3><h3><br></h3> <h3></h3><h3> 正山小种的茶山,依着山势零星散布,夹在成片的竹林之间,跟齐整的台地茶完全不同,特殊的地理条件为她高雅的品质提供了先天的条件。</h3><h3><br></h3> <h3> “金骏眉”是选取武夷山桐木关地区正山小种的芽头为原料,以传统红茶的创新工艺制作的新型红茶。</h3> <h3></h3> <h3> 江元勋在向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客人介绍“金骏眉”:幽幽兰香,馥郁蜜香,口感甘甜,有高山余韵,连续10泡,芳香犹在……。</h3> <h3> “正山小种”兴衰崛起的亲历者吴可文和江元勋,回首辛酸苦辣的昨天,感慨万千倍感欣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