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都去哪儿了

都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物试题命制的实践与研究》讲座正在进行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聚焦试题 直击高考</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何命制高考“好试题”</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满希教授的报告</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屋建瓴 深入浅出</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度专注 全情投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归纳梳理 内化吸收</h1> <h3>2017华中师大“国培”感悟</h3><div>&nbsp;</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知识都去哪儿了</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河南省濮阳市第七中学 都娟</div><div>&nbsp;</div><div> 今天,扬州教科院刘满希教授和我们分享的话题是《生物试题命制的实践与研究》。</div><h3> 刘教授围绕生物命题的趋势、如何落实新要求、生物学教学建议三个主题展开阐述。指出生物命题的整体趋势是: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具体归纳为“一体” “四层” “四翼”。其中“一体”是指命题要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为目的;“四层”是指命题时要考察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是指命题时要体现考题的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理论的阐述,辅佐大量的例题,让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命制高考生物试题的原则、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h3><div> 作为在教学一线奋战18年的初中生物教师,我第一次接触高考命题的内容,第一次直击专业水准的高位点,有些紧张,也有点畏难。整场报告下来,我几乎是“窝”在座位上纹丝未动,一个字的笔记也没写。原因很简单,我怕一跑神,漏听了哪句话,产生思维断层,陷入听不懂、学不会的窘态。许多似曾相识但又陌生难懂的专业术语,接连不断地冲击着我头脑中的记忆。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色素层析的原理、2.4-D作为除草剂的原理、生态浮床净化水体、中国水仙高度不育的原因、三倍体、有丝分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迷迷糊糊,晕头转向,一知半解,如听天书。真的汗颜,我这个曾经连年获得一等奖学金的本科生物学霸,此时此刻,竟颜面尽失地“沦落”为课堂上的“差生”!不敢想象,如果现在给我一套高考生物试卷,我还能不能考及格!高中、大学里熟练掌握的生物学知识,都哪里去了?</div><div> 尴尬境遇,无独有偶。</div><div> 那年我参评中小学高级职称,面试采取现场模拟上课和随机提问两个环节。当时,我抽到的课题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按照精心策划的讲课模式,我巧妙地从回顾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入手,设置自主探究、小组释疑、链接生活、闯关检测、盘点收获、激励评价等课堂环节,引导“虚拟”中的学生,一步步达成三维目标,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整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方法灵活,语言表述清新流畅,神态表情自然亲和,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生动演绎了课堂的真实感和空间感。当我陈述完事先准备好的精彩结课语时,计时的铃声刚好响起。一切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评委脸上的笑容,让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div><div> 进入答辩环节。“请你把自己的板书继续向后补充完整。”我一愣,赶紧回头看自己写的板书,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脑子一片空白,手心开始冒汗:教材上就写到这里了啊!后面还有吗?还有什么?</div><div> 我的沉默,让评委大跌眼镜。能觉察出评委的焦急,“不甘心”的评委又设置了几个小台阶,提供了几个小提示,但愚钝的我,最终还是没有“交代”出评委想要的答案。评委遗憾的眼神,让我心急如焚、惭愧不已。还好,我迅速调整心态,顺利答完了后面的题目。</div><div> 虽然我最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高级职称的评审,但面试中的那场“下马威”,至今我还心有余悸。从考场出来,我迫不及待地查阅资料,才知道评委所说的板书后面的内容,就设置在高中一年级的第一章节中,我竟然没有关注。</div><div> 我们老师之间经常打趣说:你教什么学科,教哪个年龄段,就决定了你将停留在那个年龄段、那个学科的专业水平。其实,这并不是什么规律,只是老师们的自嘲罢了。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了问题。教学形式照本宣科,教材挖掘浅尝辄止,学生的学习表面化、形式化、机械化、局限化,学生没有机会进入深度学习,教师也没有意识和能力开展深度教学。教师满足于教材,局限于教材,不求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只求书本知识够用就好。教师的角色似乎仅仅是一个教材搬运工,一遍一遍地咀嚼教材内容,再简单机械地强迫学生读、背、记,最后再索然无味地把这些知识搬到试卷上。“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备什么”已悄然成为隐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信条。在教师群体中,谁不知道这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可问题是,“桶”的容量有多大?“桶”里又有多少水? </div><div> 听专家讲课困难吃力,对评委的提问瞠目结舌,确实很尴尬,但还有比这更尴尬更糟糕的事情吗?有!</div><div> 课堂上,当你不厌其烦、口干舌燥地反复唠叨书本上的内容时,学生突然不屑地冒出几句:“你讲的东西书本上不是有吗?”“你讲的内容我早就知道了!”“我比你知道的还多呢!”“网上的课比你讲得好!”“你怎么总是回答不出我们的提问呢?”我想,这种难堪,恐怕是对教师最沉重的打击和最致命的伤害了吧!</div><div>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肆意编造。我做各种评委期间,就见识过此类“不靠谱”的教师:把知识点讲错、教错、理解错,还根据自己的想当然,不着边际地东拉西侃、胡乱发挥……让你听得浑身冒汗、如坐针毡,每次遇到这样的老师,我都情绪激动,恨不得痛骂一顿!虽然这样的“水货”教师只是少数,但毕竟反映了现实中的现象,我们要坚决抵制“亵渎”教师神圣职业的人混入崇高的教师队伍,切实维护好教师的形象和尊严!</div><div> 说到这儿,我开始坐卧不安,不寒而栗了:再这样发展下去,我岂不是也会被贴上“水货”教师的标签?!我,诚惶诚恐。</div><div> 专业知识都去哪儿了?我一边安放自己浮躁的心,一边极其努力地把它们找回来!</div><h1>&nbsp;</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