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之行

冯玉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太姥(mǔ)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相传尧时老母种蓝(蓝草,其汁色蓝,榨之以染布帛)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闽人称"太姥"、武夷为“双绝”,浙人视"太姥"、雁荡为“昆仲”。据陆羽《茶经》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考证,此“东”为“南”之误,“南三百里”即太姥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一一太姥山岩石为粗粒花岗岩,属燕山晚期,地质史白垩纪的产物,距今约九千万至一亿年。地貌为小型式峰林为主的地貌类型,是国内唯一的花岗岩丘陵的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区,也是国内晶洞花岗岩带上唯一的峰林地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