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去了韩国纤维博物馆和一家韩国大邱的明星面料工厂,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把今天的行程制作成美篇分别给大家。</h3> <h3>门口的是纱线做的艺术墙,深深的吸引我们。你看食指大小的帽上织的图案非常的清楚,而且用色之多,颜色丰富绚丽。这对纱线的细度和牢度要求有多高呀!感叹他们的技术。</h3> <h3>大厅的吊灯可不是LE灯,是发光纤维做,想不到吧。厅上那块黑色的是黑色导电面料,在楼下仰头看吊灯像几朵花的造型,上了三楼才发现吊灯其实是一件衣服、帽子、裙子的造型。我们都被这个创意惊呆了。</h3> <h3>这是一位国外的画家,具体是哪个国家的,我忘了。他把他的画用于搬到服装设计上,在韩国服装设计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凡响。</h3> <h3>这是80年代流行的服装,男喇叭裤</h3> <h3>这种衣服好看吧。你敢穿吗?</h3> <h3>利用韩服元素设计成适合现代人穿的现代服装。</h3> <h3>朝国有一个风俗习惯:每个人参加工作后,拿到第一个薪水时,必须买一套红内衣送给自己的妈妈(或长辈)</h3> <h3>在纤维博物馆里,我们正巧碰到一群来参观的幼儿园小朋友。韩国政府很重视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因为在2000年纺织服装行业的占国民收入的8%,从事纺织服装人员占工业从业人员的19%,但现在新、老人员出现断层,现韩国政府在出资培养下一代韩国的纺织服装人员,韩国政府每年会从应界服装设计师中挑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送去美欧去学习,在幼儿园时代就组织来纤维博物馆参观,这方面很值得中国学习!</h3> <h3>这是2015年3D打印出来的衣服。明天会去参加3D打印技术制作的工厂。到时候再做专题分亨。</h3> <h3>这个工艺制作技术的干货。因为车线老起皱,后来技术人员发明了第二张图的压脚板,解决了车线不平整的工艺。</h3> <h3>这是所有的年代的针车,其中也有上海缝纫机,下面这张是二战德军希特勒军队用的缝缝纫机。</h3> <h3>合成纤维是本世纪30年开始的,韩国的合成纤维是1940年开始发展,因韩国的土地比较紧张,都要用来种粮食,像棉、麻就很少种,所以只能用合成纤维来做纺织。所以韩国的合成纤维技术遥遥领先,下图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子制成的运动服,还有从植物提取的纤维,95%是可以降解的,保护好生态环境。</h3> <h3>下面几张是我们参观的韩国大邱明星面料厂,37个生产管理人员,一年生产12000万米布,业绩是6000万元人民币。他们的场地、机器、人员(很多都是50岁以上的工厂)都没有中国好,但他们的面料品质比我们中国的好,特别是密实度和手感,颜色把握的很好!</h3> <h3> 你看他们的布匹很小,花色多。工厂老板说:他们都是多款少量,快速反应,柔性生产,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做的更好。</h3><h3> 所以多款少量,快速反应,柔性生产是纺织服装企业必走的道路。</h3> <h3>这几张是他们的研发中心,各种机械,各种瓶瓶罐罐。他们的研发方面投入很大,他们说一定要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才能立足市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