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一位理想主义者

周海良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6年11月16日11:00,在先生办公室最后一次合影。</h3> <h3>  2017年9月8日13时30分,审计署社保司司长陈太辉先生突发疾病,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岁。</h3><h3> 一位有情怀的审计人,一位理想主义者就此远去。</h3><h3> 我是四天后的9月12日上午才得知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闻此噩耗,心如刀割,潸然泪下。</h3><h3> 回想起来,我和陈先生交往的时间不到两年,见面不过六次,但他的思想和精神将影响我一生。</h3><h3> &nbsp;</h3><h3> 2015年4月13日,《中国审计报》头版刊登了我写的一篇案例故事《揭开棚改工程中的猫腻》,没想到,一篇寻常的文章却引起了陈先生的关注。他主动邀请我去审计署社保司讲课,由此拉开了我们交往的序幕。</h3><h3> 去北京前,特地在网上收集了先生的一些情况,遗憾的是,他的个人信息非常少。</h3><h3><br /></h3> <h3>  先生农历1956年10月出生,海南省乐东县冲坡公社茅坡村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h3><h3> 1980年3月,在广东省海南黎族自治州汽车修配厂参加工作。</h3><h3> 1984年4月,在海南黎族工交职工中专任教。</h3><h3> 1987年11月起,先后任海南第二建安总公司财务科长、总会计师、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br></h3><h3> 1992年4月起,先后任海南省审计局基建审计处副处长、处长。</h3><h3> 1998年12月至2003年11月任海南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2000年9月至2003年11月兼任海南省审计厅纪检组长、机关党委书记。</h3><h3> 2003年12月调入审计署,先后任审计署新闻通讯审计局局长、交通运输审计局局长、审计署培训中心主任,2012年1月起任审计署社保司司长。</h3><h3> 主要著作有《审计法学》、《审计项目系统评析》、《审计环境论》。</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5年7月2日上午,先生在北露园的老办公室。</h3> <h3>  2015年6月30日上午,农业部昌平培训中心,社保司在那里主办一个社保专题研讨班,我在研讨班交流的案例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课后,先生约我7月2日上午去署里见面。<br /></h3><h3> 从审近三十年,我还是头一次来到最高审计机关,也是头一次被司长级别的"大官"接见,心情有点激动。一大早,我和局里的两个同事就从西三环丰管路来到北京展览馆路北露园一号院的审计署。</h3><h3> 轻轻推开九楼社保司910那扇虚掩的门,一个穿短袖白衬衫、戴一副金丝眼镜的人正在埋头批阅文件,头发乌黑,微胖,眼神清澈。</h3><h3> 出乎我们的意料,先生的办公室非常逼仄狭小,不到二十平米,一张沙发,一张办公桌,一个书柜,满满当当。先生桌上摆了几本书,一本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本《意识形态起源与影响》,一本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一本马立诚的《最近40年中国社会思潮》。</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5年7月2日上午,我和局里两位同事在审计署门口合影留念。</h3> <h3>  虽是素昧平生,先生却一见如故。他微笑着从座位上起身迎候,伸出宽厚的大手,高兴地和我们一一握手,让座,倒茶。</h3><h3> 如果不是在审计署办公楼见到他,我会以为坐在我面前侃侃而谈的是一位大学教授,儒雅温和,气定神闲。</h3><h3> 那天上午,先生推掉了很多其他事情,专心和我们聊了很久,解开了我心头很多疑惑。</h3><h3> 我翻开先生桌上那本恩格斯的哲学经典著作,惊奇地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笔记,字体俊秀,飘逸洒脱。先生谦虚地说,这本书他先后看了十多遍了,每看一次,都受益匪浅。</h3><h3> 先生端坐办公桌前,用一口带海南腔的普通话,说了一句让我刻骨铭心的话:"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一生都在追随真理,我决不向权贵低头!"说话时,先生神情坚毅,铿锵有力。</h3><h3> 在遍地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当下,理想主义者无疑是一个稀缺的物种。没想到,先生居庙堂之高,竟也高举理想主义的大旗,克己奉公,宵衣旰食,不卑躬屈膝,不委曲求全,满足于精神上的自由,人格上的尊严,我顿生景仰。</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先生办公桌上那本《诗经》让我浮想联翩。</h3> <h3>  中午,先生自费请我们在审计署附近一家酒店吃饭,好像是海运酒店吧,他特地点了几个湖南口味的辣椒菜。席间,他真诚地说:"审计案件要取得突破很不容易,你们基层的同志能够克服阻扰,攻坚克难,大获全胜,今天见到你们,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啊!"他说,"如果全国多几个你们这样的典型案例,我就非常满意了。"</h3><h3> </h3><h3> 7月17日上午,我和局里几位同志第二次去社保司。</h3><h3> 先生一如既往的热情和宽厚。汇报工作后,先生领我们参观了社保司一间大办公室,在那个数据线如蜘蛛网一般密布的房间,我无意中看到了墙角处一张简易折叠床,司里的同志说,先生经常在办公室和大家一起加班,现场指挥,晚上就睡在那。</h3><h3> 中午,先生再次自费招待我们,我们去买单,他怎么也不肯。</h3> <h3>  10月21日,先生再次邀我去审计署讲课。由于情况临时发生了一些变故,会议时间到10月28日上午才最终确定下来,期间,我一直在京等候。<br /></h3><h3> 28日下午,我去会堂调试设备,在署办公楼电梯内与先生及司里几位同志偶遇,他抱歉地对我说:"不好意思,这几天太忙了,没有时间招呼你了。"那一刻,我感到很温暖。先后三次来社保司,每次先生都亲切接见,敦敦教诲。按照通常惯例,公务繁忙的先生完全可以委托其他人来做这些事情,甚至可以充耳不闻,但先生却总是亲力亲为,悉心安排。</h3><h3> 10月29日早晨7点20,我从丰台区丰管路出发,八点到达审计署多功能大厅,先生早就在大厅巡查了。先生亲切地勉励我不要考虑时间限制,一定要让全国的审计同行感受到你们那一种职业情怀。有幸在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审计视频培训会议上进行20分钟的案例介绍,这是娄底审计乃至湖南审计的荣耀。</h3><h3> 下午,司长又打电话来,问起我的生活安排,我不忍打扰他,借故推脱,第二天就坐高铁回家了。</h3> <h3>  2016年5月20,我去南京,参加审计署案例师资培训班学习。没想到,5月26日晚餐后,我再次在南京审计干部教育学院招待所电梯口遇到先生,他和司里的同事来南京开会。先生特地按住电梯门,主动告诉我住的房间,叫我认真考虑一下医保基金审计的建议,约好第二天上午详谈。</h3><h3> 5月27日上午,我在课堂上讲完《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审计样本》后,迫不及待地来到先生三楼的住处,他一个人在房间看书,聚精会神,如入禅定。一如既往,先生仍不时在书上记录读书的心得体会。</h3><h3> 我由衷地感叹说,司长,您是学富五车啊!先生微笑着说,"我家里的书何止五车!起码有八九车啊。"先生叹息,现在很多人心浮气躁,焦虑不堪,究其因,是想法太多,读书太少。先生说,"将来,把这些批注过的书留给儿子,儿孙们就知道我的所思所想。人不在了,我的思想还在。"</h3> <h3>  那一天,兴奋地向先生聊起我昨天在南京审计大学讲课的事,有几位学生在听了课后,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打算将来投身国家审计行列,他听了很高兴,认真地对我说:"你以后可以改行教书啊,你在课堂上把理想情怀的种子播下去,总有一天,她会生根,开花,结果。"</h3><h3> </h3><h3> 上午十一点半,先生起身,说请我到学校外面去吃饭,边吃边聊。出门前,他从自己手提包里掏出一袋散装茶叶来,用纸包了一撮,带在身上,说,这茶是他妹妹自己种的,外面的茶喝不惯。</h3> <h3>  天空下起了雨,先生打电话从学校一位朋友那里借了一辆小车,先生开车,我坐后排,聊时局,聊人生,聊理想,一如既往的激情洋溢,睿智,如沐春风。</h3><h3> 半小时后,进到学校附近一家简朴的小饭店。先生亲自点菜,记得有蒜蓉蒸鱿鱼,姜葱蛏子。中途去买单,服务生告诉我同桌的那位老先生早已经买了,也不知他什么时候就去悄悄买单了,真不好意思。</h3> <h3>  2016年11月15日,我在河北审计厅讲完审计案例后,突然接到先生的电话,征求我对2017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审计工作方案的意见。我连夜从石家庄赶赴北京。</h3><h3> 16日上午,丰台区审计署新办公楼,在先生的新办公室,我们轻松愉快地交流了两个小时。</h3><h3> 临别前,与先生合影,没想到,却是最后一次。</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2016年11月18日,先生在我递交的报告上批示。</h3> <h3>  11月18日上午,我去社保司,给先生送一份我和罗孝魁科长写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续篇》,先生感叹说,&quot;审计是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难得你们这样一如既往坚持下来。&quot;先生随即在报告上做了批示,有一个字写错了,先生不满意,又重新写一遍。</h3> <h3>  那一天,我在先生办公桌上看到了一本似曾相识的书,我随手拿起书翻了翻,扉页上有先生的读书记录:"第一次读,2013年6月至8月,第二次读,2015年7月至某月。"突然想起,第一次与先生见面时就在他桌上看到过这本书,先生在扉页上写下了如下两段文字:"读完此本,并细研德意志意识形态后,可着手写一本《中华意识形态》。"另起一行,"世界总是缓慢地演进,任何以激烈方式改变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行为,必定是失败的。"可惜,先生的夙愿来不及完成,老天突然以这样一种激烈的方式,和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h3> <h3>  12月1日,赴京。承蒙先生厚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续篇》再次走上审计署讲坛。这一次,我没有讲审计技巧,更多的是展示项目组几位理想主义者的审计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却让审计同行更受启发和鼓舞。从审三十年,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富有情怀敢于担当的经典案例,一个可以载入湖湘审计史册的案例,我很欣慰,先生更欣慰。</h3><h3> 12月2日,在审计署一楼会议大厅,会前,先生和我在过道里匆匆打了个招呼,就上主席台去了。没想到,那一次,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h3><h3><br /></h3><h3> 从审三十年来,见过很多级别的官员,他们有的让我敬佩,有的让我鄙视,更多的则如风过水面,迅而无痕。如果有人问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位,我会毫不犹豫的想起先生来。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先生始终向真而生,特立独行,他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标杆和灵魂。</h3><h3>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h3><h3><br /></h3><h3> 在那条无情流淌的岁月大河里,一切浮华虚名,都将随风而去,了无痕迹。只有先生身上闪耀的理想主义光芒,永远照亮同道者前行的崎岖之路。</h3> <h3><br /></h3><h3> 去年冬天,就想写一篇感念先生的文章。那时候写他,旁人可能会觉得我有拍马屁之嫌,他自己肯定更不愿意,几次提笔又放下了,想等到先生退休后再写。现在先生突然驾鹤西去,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连夜写下这些文字,记录与先生交往的点滴片段,借以表达我诚挚的致敬。</h3><h3><br /></h3><h3> 此时此刻,我想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结尾说的一段话:"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荒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h3><h3><br /></h3><h3> 先生走了,天堂也有审计吧,苍穹也是先生挥洒理想情怀的画布。</h3><h3> </h3><h3> 2017年9月12日深夜</h3><h3> 2017年9月21日修改</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