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参观俄罗斯新圣女公墓,8月3月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也就是我们正式参观游玩的第一天的下午。原本在8月14日的参观行程提前到了这一天。对于这个新圣女公墓(也有叫新处女公墓),在一开始做旅行准备的时候,并没有把它摆在很显眼的位置,也没有认真做功课。自以为是的认为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公墓",类似于一个"公主的陵墓"一般。实际上它的外形设计也很简单,一壁白粉墙,一个突出的砖砌成瞭望哨所的圆形红色塔楼,也没有气派奢华的大门。进去参观才发现与想象中的不同。<br /></b><b>新圣女公墓位于莫斯科城的西南部,该公墓占地7.5公顷,埋葬着2.6万多位俄罗斯民族历代的精英和骄傲,是欧洲的三大公墓之一。公墓里的墓碑和雕像,每一座都是那样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却又极具个性。这些雕像或微笑、或凝神、或远眺、或沉思、或深情注目、或翩翩起舞、或怀忧默念、或追思遐想,在这里,墓主的灵魂与墓碑艺术的完美结合,让进到这里的人没有通常进入墓地时的悲哀、凄凉,而充溢着的是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振奋和由衷的感动。看着那些墓碑雕像,就如同在与他们默默对话,如同在静静地读着他们的人生故事!<br /></b><b>这里有著名文学家普希金,作家果戈理、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蹈家乌兰诺娃,播音员尤利·鲍里索维奇·列维坦,飞机设计师安德烈·图波列夫、瓦维洛夫,米高扬,政治家波德戈尔内、叶利钦等等。这些曾经对俄罗斯历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世纪伟人都长眠与此,而且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独特的墓碑,向世人讲述着他们不同的生命故事。在俄罗斯人的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b></h1> <h1><b>有位智者回答了"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我们就是过往的尘世,我们就是当下的悲喜,我们就是未竟的命运。我们就是影响过我们的事和人,我们也在不断影响着外界。我们是未来,就算我们不再存在;我们是已知,即便我们不曾存在。<br /></b><b>——《阿曼尼亚》</b></h1> <h1><b>始建于16世纪的新圣女公墓位于莫斯科城的西南部,起初是教会上层人物和贵族的安息之地。据说,当时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娅公主在这里被囚并葬身于此,因此,有些中国人干脆就把它叫做"俄罗斯的公主坟"。到19世纪,新圣女公墓才成为俄罗斯著名知识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公墓里因为各式各样的墓碑、雕塑,而生动。人们可以去感受西方的墓园文化以及他们对死亡的看法。公墓里面的名人名雕塑很多。最容易找的是叶利钦的墓,它占据了墓园的中心,石制的俄罗斯三色旗又特别的醒目。<br /></b><b>其他还有乌兰诺娃、尼库林(马戏大师)、果戈里、契诃夫、阿利卢耶娃(斯大林第二任夫人)、图波夫(著名苏制飞机图154的设计者)。对于国人还喜欢去看奥斯特洛夫斯基、赫鲁晓夫、卓娅和舒拉,以及王明。这些墓很分散,自助行怕难找全。半天时间只能是匆匆一瞥。好在我们的领队李总知识面宽广,历史积淀深厚。</b></h1> <h1><b>英雄墓:<br /></b><b> 在新圣女公墓成千上万的墓碑当中,最朴素的可能就是军人的墓碑,他们并不算是名人,但却比许多名人更有资格埋葬在这里,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们中的大多数把自己的生命,毫无遗憾的献给了这片土地。<br /></b><b> 墓碑雕刻的是莫斯科保卫战三位英雄:多瓦托尔少将、飞行员塔拉里欣中尉、潘菲洛夫·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少将。<br /></b><b> 埋在这里的还有率领蒙古骑兵从顿河杀到柏林的红军骑兵奥卡·伊万诺维奇·戈罗多维科夫上将,德拉贡斯基坦克兵上将,德罗兹多夫炮兵上将,布尔坚科卫勤上将等一大批红军将领。</b></h1> <h1><b>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墓:<br /></b><b>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著名的俄国诗人,代表作长诗《列宁》从正面描写列宁的光辉一生,描写群众对列宁的深厚感情。他的喜剧讽刺了小市民及揭露了官僚主义,并在戏剧艺术上有创新。由于长期受到宗派主义的打击,加上爱情遭遇的挫折,1930年4月14日,诗人开枪自杀,身后留下13卷诗文。</b></h1> <h1><b>莫斯科大马戏创始人、大马戏团团长,喜剧大师尼库林的墓:</b></h1><h1><b>他坐在一片松林中,眼睛看着他前面趴着的当年的舞台搭档,他忠实的朋友爱犬,据说他和他的狗是同天死亡的,这是心灵交融的结果,比人和人的情感更为真挚,动人。</b></h1> <h1><b>俄国散文之父果戈理的墓:<br /></b><b>新圣女公墓原来只是一块埋葬修士的普通墓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br /></b><b>果戈理虽然只活到43岁就去世了,但他写下了《死魂灵》和《钦差大臣》等文学作品,这使他成为当时俄罗斯伟大的语言艺术家。</b></h1> <h1><b>果戈理在世时曾再三恳求后人不要为他竖立任何墓碑,让他和大地融合在一起,但后人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因为他对俄罗斯来说太有价值了。所以,人们隆重安葬了他,并给他修了一个墓碑。一个极其崇拜他的著名戏剧家巴赫鲁申说服了看守墓地的修士,将果戈理的头骨挖了出来,藏在家中并视为珍宝。当人们知道事实真相后,巴赫鲁申只得将果戈理的头骨交了出来,但果戈理的家人托人将头骨运到果戈理生前最喜欢的意大利时,委托人却在途中神秘失踪。如今,埋在新圣女公墓的语言大师依旧没有属于自己的头颅。</b></h1> <h1><b>现实批判作家契诃夫<br /></b><b>让果戈理稍感安慰的是,他墓地的邻居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契诃夫只比果戈理多活了1年,他的《变色龙》《套中人》两部作品,是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幽默的契诃夫在生前曾劝告人们要珍惜生活,要知足长乐。他曾经说过: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的说,挺好,多亏这根刺儿没扎在眼睛里。如果你心爱的人背叛了你,你应该感到万分庆幸,庆幸她背叛的是你,而不是你的祖国。</b></h1> <h1><b>世界著名数学家伊凡.彼得罗夫斯基 从1951年_1973年长期担任莫斯科大学校长。他的墓碑上有一道数学题,不少中国学生都求解过这道难题。你做过吗?</b></h1> <h1><b>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br /></b><b>——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b></h1> <h1><b>功勋播音员列维坦的墓:<br /></b><b>他的声音激励了无数俄罗斯人拿起武器,向法西斯决战到底,他的声音让希特勒丧胆,成为希特勒要剿杀的第二号人物。<br /></b><b>尤利·鲍里索维奇·列维坦(ЮрийБорисовичЛевитан,1914-1983)苏联著名播音艺术家,人民演员,功勋播音员。 他1931年11月进入国家广播电台从事播音工作。直到1983年8月逝世,在新圣女公墓的尤里·列维坦像话筒前面工作了50余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播音风格。他的播音生涯与苏联人民的脉搏紧密相连,人民骄傲地称他的播音是"国家"的声音。<br /></b><b>列维坦1941年加入联共(布)党。战争年代负责播送苏联情报局战报、最高统帅部命令和其他重要新闻。他的播音音色优美、富有激情和表现力,对于鼓舞人民斗志和宣传国家号令起了重要作用。斯大林的命令、指示、演说以及苏联情报局的重要战报,大多由他播出。人民听到他的声音便受到鼓舞增添力量,敌人听到他的声音便胆颤心惊恨之入骨。1941年冬,德军兵临莫斯科近郊时,拟定要刺杀的十三人黑名单中,第一名是斯大林,第二名便是列维坦。著名作家西蒙诺夫曾这样写道:"卫国战争期间,无论在硝烟弥漫的战壕,还是在沦陷区,一到播出战事新闻的时候,人们总能听到列维坦深厚,沉稳的男中音。在失利的时候,他给人们以希望;在胜利的时候,他给人们以欢乐"。就连意大利法西斯首领墨索里尼都说:"苏联虽然只有一张报纸,一个广播电台,但这并不妨碍它打胜仗。"战后列维坦曾主持《老战士信箱》节目。<br /></b><b>法西斯曾出动多驾次飞机轰炸莫斯科,他们企图要消除掉列维坦的声音。希特勒挂出10万马克的赏格来擒拿列维坦。但正义的声音是扼杀不了的,正是列维坦1945年5月9日在话筒前宣布了法西斯的彻底失败。</b></h1> <h1><b>做你应该做的事情,<br /></b><b>让未来顺其自然!</b></h1> <h1><b>【孤獨 】<br /></b><h1><b>俄/梅列日科夫斯基</b><br /><b>相信我:人們永遠也無法 </b><br /><b>徹底理解你的心靈! </b><br /><b>宛如一隻盛滿水的容器,</b><br /><b>憂思充溢你的心靈。 </b><br /><b>當你和朋友一起灑淚時,</b><br /><b>請記住 </b><br /><b>或許你只能 ,</b><br /><b>從你心杯的邊緣 ,</b><br /><b>倒出那麼一滴兩滴水來。</b><br /><b>在你病態的心靈中 </b><br /><b>永遠沈睡的,是寂靜, </b><br /><b>在你心靈的底層和最深處 </b><br /><b>你遠離所有的人群。 </b><br /><b>別人的心靈是個異己的世界, </b><br /><b>沒有一條路通向那邊! </b><br /><b>即使你懷著一顆愛心 ,</b><br /><b>也無法走進那個世界。 </b><br /><b>但在你眼眸的深處 ,</b><br /><b>有什麼東西在閃爍, </b><br /><b>而我身上</b><br /><b>從如此遙遠的地方,</b><br /><b>有天國的星辰其華灼灼</b><br /><b>你自己就是你的心獄 ,</b><br /><b>而你就是可憐的囚徒, </b><br /><b>在愛情、友誼和一切方面 ,</b></h1></h1><h1><b><br /></b></h1><h1><b>你都將永遠孤獨!</b></h1> <h1><b>这是俄罗斯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柳德米拉.古尔琴科。</b></h1><h1><b>她自己写下了墓志铭:</b></h1><h1><b>"亲爱的观众们,我毕生的工作和全部的生命都是为了你们。当我出现在银幕上,我会感知到你们的微笑与啜泣,在舞台上,当我听到你们热情的掌声,啊,我的心,仿佛插上了翅膀,飘飘欲仙,飞上了蓝天。谢谢你们,到现在还来看我。"</b></h1> <h1><b>一位柳德米拉.古尔琴科的铁杆影迷,在得知女演员去逝的消息后。写了如下的文字以祭奠这位优秀的演员:</b><br /></h1><h1><br /></h1><h1><b>"今天一早偶然在网络上看到一则并不引人注意的新闻,苏联著名女演员,《两个人的车站》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柳德米拉.古尔琴科去世了。<br /></b><b>对于今天那些看着美国电影长大的青年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br /></b><b>而对于我这个苏联电影与俄罗斯文学的爱好者来说,这个名字象征的是一个时代的光荣与美好。<br /></b><b>柳德米拉.古尔琴科之于50年代的苏联,就象奥黛丽.赫本之于美国。<br /></b><b>所以,我把她称作苏联的赫本。<br /></b><b>她也有那种苗条的沙漏形的身材,能歌善舞,甜美的微笑和清灵曼妙的气质,不过她比起西欧贵族风格的赫本来,柳德米拉更具有民间少女自然纯朴的气息。作为一个乌克兰血统的斯拉夫女子,她象是果戈理笔下那美丽纯真的农家少女,欢快,热情,还有几分诙谐。<br /></b><b>《两个人的车站》这部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是柳德米拉和梁赞诺夫的成名作。<br /></b><b>影片有两条线索,一是文化馆的青年如何在官僚主任的破坏下策划一场盛大狂欢,二是女主角列娜与害羞的小伙子格里沙之间的爱情。<br /></b><b>在我们熟知梁赞诺夫的电影里,女主角都美丽爽直,而男主角经常是腼腆甚至有点窝囊的普通男人。<br /></b><b>可是,这些男人最后还是赢得了姑娘的芳心,不是金钱,地位,拳头,而是善良的心。<br /></b><b>就象这部影片的结尾一样,平时没有勇气表达爱情的小伙子,在对付难缠的主任时候所表现的机智与勇敢最终获得了姑娘的爱情。<br /></b><b>要善良,这才是一切的根本。<br /></b><b>这是柳德米拉的电影,是只属于她的电影,记载了她的青春和美丽。<br /></b><b>她穿着民族风格的长裙,纤细的腰肢,轻盈的身姿,象欢快的小鸟在银幕上,唱着歌颂青春与美好生活的歌曲。<br /></b><b>虽然此后,她已经完全以一个胜任任何复杂角色的优秀的演员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角色,但是,她也永远是我心目中俄罗斯青春与爱情的化身。<br /></b><b>她大笑着,从滑梯上冲下来,象一个永远的小女孩,笑着唱着<br /></b><b>只要你相信好人永远比坏人多,就会觉得欢乐。<br /></b><b>再见,柳德米拉.古尔琴科!"</b></h1><h1><b><br /></b></h1><h1><br /></h1><h1><b><br /></b></h1><h1><b><br /></b></h1><h1><b><br /></b></h1> <h1><b>《两个人的车站》这部影片充满着解冻时代苏联人那种舒展欢乐的气氛,其中借鉴了不少同时代美国歌舞电影的手法,营造出新年将至的喜悦氛围。但是在思想上却继承了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将风趣幽默的喜剧风格与对官僚主义的讽刺与批判,以一种戏谑手法体现出来。塑造了一群热情洋溢,追求美好爱情与人生的青年,并且漫画式的刻画了其中笨熊一样的反面人物。</b></h1><h1><b><br /></b><b>《两个人的车站》简介:<br /></b><b>钢琴家普拉东的妻子开车撞死了人,为了妻子,普拉东甘愿顶罪。在审判前的一个星期,普拉东赶回家见父亲的一面。途中,他经过了一个普通的、喧哗的车站。</b><b><br /></b><b>车站餐厅里,普拉东和美丽女服务薇拉相遇了。两人一开始因为普拉东抱怨餐厅的服务而互相结怨,尔后,普拉东和薇拉越聊越投契,两人相互倾诉不幸,原来薇拉的丈夫因外遇离她而去,儿子留在她身边。普拉东还到了薇拉家作客。两人的爱情之火就在点点滴滴中点燃了,最终步入爱河。</b><b><br /></b><b>普拉东入狱了。在难得的家属探视日,薇拉千里迢迢来看普拉东了。两人在监狱外的木屋内度过了难忘的一晚。</b></h1><h1><b><br /></b></h1> <h1><b>葛罗米柯的墓:<br /></b><b>葛罗米柯,俄罗斯政坛上的不倒翁。他担任苏联外交部长长达 27年之久,从斯大林到契尔年科,五朝元老,历经无数云谲波诡的政治风浪,他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尽忠尽职,他在世界舞台上奸诈狡猾,有着过人的政治智慧。一阴一阳双面脸的雕塑完美地刻画了这一人物特点。</b></h1> <h1><b>王明的墓:<br /></b><b>新圣女公墓埋葬着王明(原名陈绍禹)、他的妻子和女儿,也是新圣女公墓仅有的三位中国人,对有年纪的中国人来说,王明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中国革命历史上,有他的一页。王明安徽金寨人,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为了革命变卖家产,曾留学苏联,后来派往中国,担任中共的高级领导,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苏联被称为"斯大林的学生","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在1935年红军长征的时候,也是他第一个提出八一抗日救国宣言,开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大门。<br /></b><b> 王明的墓碑是苏共中央立的,墓前还有六安市代表团敬献的花环,我的义姐姐也是安徽人,她为亡者整理缎带,鞠躬致敬!</b></h1> <h1><b>王明的妻子孟庆树的墓:<br /></b><b>王明夫人孟庆树和女儿的墓在王明墓的路对面。孟庆树也是早期著名的革命者,与王明是安徽老乡,共同生活了44年。王明专门为妻子写了55首诗;王明逝世后,孟庆树编辑出版了《王明诗歌选集》以示纪念。</b></h1> <h1><b>芭蕾女神乌兰诺娃的墓:<br /></b><b>乌兰诺娃的墓碑是一块洁白的大理石,舞蹈家优美的舞姿永远的留在了像幕布一样的碑刻上,让世人无法忘记。乌兰诺娃1910年1月10日生于圣彼得堡,出身于舞蹈演员家庭。1998年3月21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8岁。 <br /></b><b>她1919~1928年在列宁格勒舞蹈学校学习,主要教师是她的母亲和瓦加诺娃 。毕业后先后在基洛夫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1928~1943)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1944~1960)任主要演员。1962年退休后,从事排练工作。<br /></b><b>她曾两次访问中国(1953、1959),志在世界各地演出,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乌兰诺娃的舞蹈艺术特色是:富于抒情诗意,刻画人物细腻,善于表现复杂的人物性格。在她的表演中,使舞蹈技艺、戏剧表演、造型姿态三者水乳交融,又都服从于形象塑造的要求。她反对为技术而技术,不单纯雕琢动作,而是追求表现人物内心的激情,即使难度很大的动作也显得自然、流畅。每个日常生活的简单动作则又表演得典雅而富有音乐感。她的舞蹈艺术,从一般的抒情逐渐发展成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晚期表演的角色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复杂。<br /></b><b> 她的代表剧目有:《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 《天鹅之死》。</b></h1> <h1><b>苏联火炮设计师利昂契夫的墓:<br /></b><b>利昂契夫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发明者。喀秋莎多轨(不是多管)火箭炮(俄语:Катюша,俄文罗马化为Katyusha)是第一种被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较于其他的火炮,这种多管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但其准确度较低且装弹时间较长。它们虽比其他火炮来的脆弱,但价格低廉、易于生产。二战中,喀秋莎成为了第一种苏联大量生产的自行火炮,并常将其装载于卡车上。和其他自行火炮相比,这样的机动性为喀秋莎带来其他的优势: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并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离开。其火箭发射车为美援的雪佛兰G7100及福特-马蒙·夏灵顿HH6-COE4和苏联自己生产的吉斯6,吉斯151卡车等。<br /></b><b>喀秋莎火箭炮,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火箭炮的流行名称。系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这是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工厂出厂时的标记,K即是俄文单词共产国际的第一个字母。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当时严格保密,红军战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队里传播开来。德军则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德语:Stalinorgel)。</b></h1> <h1><b>斐奥德·夏里亚宾的墓:<br /></b><b> 他是《伏尔加船夫》这首歌的首唱。墓前竖立着歌唱家斐奥德·夏里亚宾的一座全身雕像,雕像的姿态是当年著名画家列宾为他画的肖像。他舒服地倚靠在沙发里,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里,头略微上扬,神情专注,似乎在聚精会神地倾听音乐。<br /></b><b> 据说他从未受过正规音乐教育,却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他被称为世界的低音歌王。他的歌声曾让世界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低沉的嗓音震撼了整个世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让俄罗斯骄傲的伟大歌手,却因他不认同红色苏维埃,被剥夺了作为人民演员的荣誉称号,而不得不流亡国外,曾流亡至哈尔滨,后来又去了上海,在百乐门的酒吧里住唱,但是在他去世46年后,这位不朽艺术家的遗骸,终于从巴黎迁葬到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俄罗斯人让他回家了,因为他是俄罗斯的艺术家。<br /></b><b> 夏里亚宾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br /></b><b> 站在他的墓前,耳边仿佛响起他特有的低沉的、有磁性的嘿呦、嘿呦的声音,这座传神的雕像不仅唤醒了人们对他歌声的追忆,更唤起了许多俄罗斯老人对他的挚爱和怀念。</b></h1> <h1><b>飞机设计师米高扬的墓:<br /></b><b>名人生前都会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雕塑家,为自己雕刻一尊最能体现本人历史价值的作品。世界著名的米格战斗机设计者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的墓碑,设计的非常简洁。一架插入云霄的米格战斗机,清楚的反映了米高扬毕生的理想和追求。</b></h1> <h1><b>坦克炮的设计师拉夫里洛维奇<br /></b><b>他的墓碑更有特点。由于他设计的穿甲炮弹,可以穿透100厘米厚的钢板。雕塑家就将他的墓碑设计成,一块厚度为100厘米的弯曲钢板的形状,而墓碑上的三个弹孔,则形象地向后人炫耀着,这位武器专家研制的炮弹,威力是多么的巨大。</b></h1> <h1><b>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的墓:<br /></b><b>他是俄罗斯设计飞机的第一人。<br /></b><b> 安德烈·图别列夫(1888-1972),墓碑上有飞机模型,著名飞机设计师,是俄罗斯飞机设计领域的奠基人。一生参与近百种飞机的设计。图波列夫是图-154飞机的设计者,之所以受到如此这般的待遇,是因为在那个物质和知识极度贫瘠的年代,仅仅他一个人,独立完成了整个图-154飞机的全部设计工作。即便是在计算机如此发达的现在,对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复杂的飞机设计而言,一个人完成一架飞机的全部设计,简直是不可思议的。<br /></b><b>图波列夫主持的以他名字命名的设计局,开发出图-95、图-154等很多军用、民用的经典机型。本人也坐过很多次图-154民用飞机。</b></h1> <h1><b>这是另一位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伊柳辛,他主持的设计局开发除了伊尔系列飞机,特别是运输机、客机,仍然是俄罗斯的主力。</b></h1> <h1><b>作家法捷耶夫的墓:<br /></b><b>知道他是《青年近卫军》的作者,这是一部根据克拉斯诺顿共青团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与德国法西斯占领军进行斗争的事迹写成的长篇小说(1945,获1946年度斯大林奖金),该书描述了青年一代和全体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机智与奋不顾身的斗争。 <br /></b><b> 他是斯大林时期的文联主席,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担任《真理报》记者,写了一系列讴歌苏联人民英勇战斗的文章及特写集《在封锁日子里的列宁格勒》(1944)。在赫鲁晓夫攻击斯大林以后,他吞枪饮弹自尽。</b></h1> <h1><b>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br /></b><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临终前的最后一刻,被雕塑家永远地定格在了这块石板上。他的一只手放在书稿上,饱受疾病折磨的身体微微抬起,眼睛凝视着远方。墓碑下面还雕刻着,伴随了他大半生的军帽和马刀。</b><b><br /></b><b>"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br /></b><b>——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h1> <h1><b>卓雅的墓:<br /></b><b>《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曾影响了无数中国青年人,是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br /></b><b>据说卓娅塑像现在的表情和姿势,就是年仅17岁的她被德军绞死后的真实情景。18岁的卓娅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落入德国法西斯虎口,德军不仅强暴了她,而且在她牺牲后,还残忍的割去了她一只乳房。当卓娅英勇就义的事迹传到莫斯科后,斯大林给当时的城防司令朱可夫大将下了一道命令,将杀死卓娅的德军步兵团的番号立即通报给所有的红军部队,命令说在未来的作战中,只要俘虏了这个团的官兵,一律格杀勿论,不许接受他们的投降。<br /></b><b>卓雅,十七岁就义,当代俄罗斯圣女。当之无愧"生的伟大,死的光荣"。<br /></b><b>小说中的原型卓娅、舒拉、这本小说的作者和两位小英雄的母亲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都安葬在新圣女公墓。</b></h1> <h1><b>舒拉的墓:<br /></b><b>舒拉,卓雅的弟弟,卫国战争胜利在望,义无反顾冲上前线,胜利前夕壮烈牺牲,年仅20岁。<br /></b><b>卓娅死后,她的弟弟舒拉也进入坦克学校学习。他毕业后以指挥员的身份参加了战斗,获得了卫国战争一级勋章和红旗勋章。在战争胜利前夕,他也不幸在东普鲁士牺牲。他们的母亲用朴素的语言回忆了他们姐弟成长的过程。《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曾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引起过强烈反响,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如今这个英雄的家庭,被埋葬到了新圣女公墓,他们的遗体和那些在二战中牺牲的元帅将军们,埋葬到了一起。</b></h1> <h1><b>赫鲁晓夫的墓:<br /></b><b>在中国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几乎都知道赫鲁晓夫,他的代名词就是"修正主义",实际上大家并不了解他。赫鲁晓夫的墓地上立着一块三米高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几何交叉在一起,并有一个人头像就夹在黑白几何体的中间,这就是赫鲁晓夫的墓。<br /></b><b>据说赫鲁晓夫在他政治生涯的后期,号召全国种玉米。甚至在他临死前去医院的路上,他看到车窗外的玉米地还对司机说,如果这块玉米地种得再稀一些,那么玉米的收成会更好。<br /></b><b>40多年前,当赫鲁晓夫结束了和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后,飞往黑海之滨休假,就在这时,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格尔内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当赫鲁晓夫返回莫斯科时,等待他的就是在退休申请书上签字,他由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一下子沦为一名普通的职工。现在曾经将赫鲁晓夫赶下台的波德格尔内,也安葬在了新圣女公墓,两个生前的政治死敌,死后却戏剧性的葬在了同一个墓地。<br /></b><b>1971年9月11日,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去世。按照惯例,为苏联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他的遗体应该被安葬在克林姆林宫的红墙下,但出人意料的是,赫鲁晓夫的遗体被意外的安葬到了莫斯科西南部的新圣女公墓,远远地离开了红场,离开了他的前任们, 苏联的历任最高领导人当中,唯独赫鲁晓夫没有被安葬在红场。这对于外界始终是个迷团,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他本人的意愿,还是苏共中央的决定。<br /></b><b>也有说法是由于反对斯大林的赫鲁晓夫生前说过,不愿意和红场上的斯大林埋葬在一起,而靠发动政变逼他下台的后一任书记勃列日涅夫,也不同意在红场上为他建立墓碑,所以赫鲁晓夫最终被埋葬到了本不该属于他的新圣女公墓。<br /></b><b>赫鲁晓夫下葬以后,他的家人请当时苏联最有名的现代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为赫鲁晓夫雕刻一尊塑像,对他的一生做一个形象的总结和评价。有趣的是,赫鲁晓夫在生前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批判过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他吃的是人民的血汗钱,拉出来的却是臭狗屎,尾巴甩出来的东西,也比涅伊兹维斯内的作品强"。赫鲁晓夫甚至在莫斯科美协成立三十周年的展览会上,当众揭发涅伊兹维斯内是同性恋者,天性豪爽的雕塑家当时马上反驳说,请您现在给我找一个姑娘来,我要当场证明我是怎样一个同性恋者。他的回答让当时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他们二人的脾气是如此的水火不容。<br /></b><b>但当赫鲁晓夫的家人告诉涅伊兹维斯内,请他雕刻塑像是赫鲁晓夫的遗愿时,宽容的艺术家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涅伊兹维斯内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任何人不能干涉他的创作。当时整个俄罗斯都在关注着,这位曾与赫鲁晓夫势不两立的艺术家,究竟会为他的对手雕刻一尊怎样的塑像呢?<br /></b><b>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通过黑白两色交错的花岗石,表现了赫鲁晓夫鲜明的个性和他的功过政绩,赫鲁晓夫的头颅从花岗石中探出来,紧盯着来往的后人,微笑着倾听后人对自己的评价。<br /></b><b>他的家人都为赫氏能葬在这里而感到荣耀,因为这里安眠的都是全民公认,对俄罗斯作出伟大贡献的人。<br /></b><b>【今天,我们站在传说中的新圣女公墓,听李总给我们讲述这位前苏联领导人的墓地和他的那块富有传奇色彩的墓碑以及雕塑家与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家人中的故事,非黑即白的理念在我的脑海中慢慢褪去,只为雕塑家的胸怀和艺术造诣而折服,也多了一分对赫鲁晓夫家人的敬畏。】</b></h1> <h1><b>叶利钦的墓:<br /></b><b>(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br /></b><b>叶利钦因心脏病加重突然去世,享年76岁。叶利钦的墓碑酷似一面飘扬的俄罗斯国旗,由中国产的白色大理石、意大利产的蓝色威尼斯马赛克(总共18种蓝色)、巴西产的红色斑岩(世界上最硬的石料)构成,地面铺着石砖,右侧石砖上镶嵌着一个东正教十字架。<br /></b><b>墓碑向人们告知:叶利钦开启了俄罗斯三色旗的时代,即俄罗斯恢复了三色国旗和东正教。<br /></b><b>叶利钦晚年极端厌恶苏共,厌恶代表共产主义象征的红色,他的墓碑用褚红代替了鲜红。<br /></b><b>我们总认为叶利钦是罗斯民族的罪人,苏联解体后给俄罗斯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使国力削弱,他去世后其实也很担心俄罗斯人民清算他,而普京在墓园最显赫的位置特批了一块墓地给他,保证了他身后的平安。<br /></b><b> 叶利欣墓。一面白蓝红俄罗斯国旗。有人说,没有叶利欣就没有此国旗(白蓝红三色旗来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间采用的红白蓝三色旗,三色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取消三色旗。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称为俄罗斯联邦,随后采用白蓝红三色旗为国旗)。在褒贬针锋的议论中,旗子也是会飘走的。</b></h1> <h1><b>斯大林妻子阿利卢耶娃的墓:<br /></b><b>斯大林夫人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br /></b><b>1919年,39岁的斯大林与不满十八岁的娜杰日达成婚。她随斯大林上过前线,在列宁的办公室当过秘书,后来进入工业学院学习化学纤维工艺。列宁逝世,斯大林击败了党内的反对派,成了一把手。娜杰日达和列宁的夫人相近,多知民间疾苦,在政见上和斯大林有异,于1932年11月7日十月革命15周年之际自杀,享年31岁。</b></h1> <h1><b> 赖莎·戈尔巴乔娃(1932-1999),苏联首位总统夫人,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赖莎敢于冲破苏共首脑夫人不能抛头露面的禁锢,与丈夫一起共赴政治激流,从而赢得了西方世界的敬重,也赢得了俄罗斯人民的尊重。她与丈夫是大学同学,才华横溢,与丈夫共同经历过辉煌,后来患了癌症,人生的最后两年是在戈尔巴乔夫陪伴下治病中度过的,戈尔巴乔夫也因此没能东山再起。<br /></b><b> 戈尔巴乔夫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在妻子生病时倾尽所有家产为她治病,放弃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在妻子去世后,自己百年之后陪伴妻子,戈尔巴乔夫在赖莎的墓地旁边留下了自己的位置,生死共相依。<br /></b><b> 墓碑是一尊优雅美丽的青铜雕像,雕像是按照戈尔巴乔娃大学时的一张照片雕刻的,这是赖莎生前最喜欢的一张照片。雕像不仅一如她生前的典雅和高贵,更将她的美丽定格在18岁的青春岁月。</b></h1> <h1><b>这是苏联二战时期因保护重要机密文件而坠机牺牲的几名飞行员的集体墓地。</b></h1> <h1><b>列别德的墓:<br /></b><b>列别德,俄罗斯军方和政界知名人士,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曾任俄罗斯驻德涅斯特河沿岸第14集团军司令,授四星级将军衔。后退役从政。担任过俄罗斯人民共和党领导人,2000年在总统竞选中败给普京。2002年4月参加一个剪彩会撞高压线飞机失事死亡。</b></h1> <h1><b>空军元帅波克雷什金的墓:<br /></b><b>波克雷什金是苏维埃空战艺术之父。是苏联卫国战争空军一只最值得骄傲的雄鹰。从战争开始至结束的4年之中,他参加空战156次,个人共击落法西斯德国飞机59架。只要他的飞机一起飞,德国人就开始在无线通话机中,互相大声提醒:"小心,波克雷什金在空中!"这位空中战斗英雄曾经只是一名钳工,在他的第一次作战中,竟然误打下了苏联的一架轰炸机,受了军事处分。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作战的信心,最后终于成为一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优秀飞机员。为表彰波克雷什金勇敢献身精神和卓著的战绩,苏联最高统帅部于1944年8月9日,第三次授予他苏联英雄的称号。这使他成为了苏联历史上,第一个三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人。而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是第一副统帅朱可夫。<br /></b><b>波克雷什金于1985年11月3日去世,享年72岁。按照他的地位和职务,苏共中央决定把他的骨灰,保存在克里姆林宫宫墙之下。但他的夫人玛丽亚却说,波克雷什金希望和自己的众多战友们在一起。经过几次会议讨论,这位英雄的骨灰终于得以和战友们团聚,安息这片宁静的公墓里。</b></h1> <h1><b>普希金的墓:<br /></b><b>1831年2月普希金与冈察罗娃结婚。1834年法国波旁王朝的亡命者乔治·丹特斯男爵来到彼得堡,在俄国禁卫军骑兵团供职。他很快就追求冈察罗娃。1836年 4月普希金创办《现代人》杂志,同年11月初他接到几封匿名信,对他进行侮辱和攻击。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他向丹特斯要求决斗。决斗于1837年2月8日举行。普希金身受重伤,10日逝世。报上刊出这个噩耗时说:"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殒落了。"彼得堡数万人到普希金的住宅吊唁。年轻诗人莱蒙托夫写的《诗人之死》一诗,立即以手抄本传遍彼得堡和俄罗斯,成为反对沙皇统治的檄文。当局害怕普希金的葬礼引起事端,在黑夜里把他的棺柩从举行葬礼的教堂运走,送到距离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不远的圣山修道院埋葬,后来迁到这里。</b></h1> <h1><b>肖斯塔科维奇的墓:<br /></b><b>这座普通的墓碑下埋葬是一个不死的灵魂,他把生命溶入了自己的乐曲并得到了永生。从1941年7月10日到1943年苏联红军突破包围,德国人把列宁格勒围困了三年零一个月。在这900天里,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共牺牲了90万人,其中仅饿死和冻死的就有46万多人。1942年8月9日,德国人认为列宁格勒已经唾手可得,甚至德军司令部已经为他们的军官,分送了在列宁格勒阿斯托里亚大酒店,参加庆功宴的请柬。<br /></b><b>但是那一天,酒店没有如期举行德国人的庆功宴,取而代之的是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列宁格勒交响曲》的首演。在战火和硝烟中,尽管当时列宁格勒广播乐团,只剩下指挥和15名团员。其余的人,不是被饿死或冻死,就是受伤躺在医院里,再就是上了前线打仗,但人们还是采取了各种手段来克服困难。乐团在全市征集临时乐手,空军为乐团运来了总谱。<br /></b><b>为了使演出正常进行,苏联红军先以强大密集的火力将敌炮打哑,随后这部表现愤怒与反抗的交响巨作,便在战火声中奏响。音乐象山洪暴发一样淹没了整个城市,人们从街上、从掩体里、从住所里聚集到广播扩音器前,倾听着英雄的乐章。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响彻在阴霾密布的城市上空,支撑人们战斗到最后一刻。</b><b><br /></b><b>肖斯塔科维奇的永恒乐谱<br /></b><b>为了鼓舞全世界反法斯战斗的信心,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总谱,被拍摄成微型胶片,通过军用飞机飞越伊朗、北非、南美,最后运抵美国。这次音乐会演出的实况,由美国全国和南美成百家的广播电台同时转播,影响涉及到了整个西半球。仅1942至1943这一个年度,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交响曲,就在美国演出了62场之多。如今肖斯塔科维奇平静地躺在了新圣女公墓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墓碑上只是简单的几个音符。但这位天才的音乐,已经铸造了几代俄罗斯人的灵魂和脊梁。</b></h1> <h1><b>如果我死去 <br /></b><b>你会不会思念我?<br /></b><b>不会 , <br /></b><b>我会陪你一起去死。 <br /></b><b>我站在世界的尽头 ,<br /></b><b>遥望这一片紫色的花海,<br /></b><b>海风静静的呼啸而过 ,<br /></b><b>在梦里,我的耳畔,<br /></b><b>你正低吟浅唱 。<br /></b><b>细诉我写不出的结局。<br /></b><b>树荫下星光点点,<br /></b><b>映在胸间 , <br /></b><b>化为今生的遗憾 。 <br /></b><b>你的声音像落蝶一般寂寞 , <br /></b><b>贝壳里传来海的哭泣,<br /></b><b>是谁 <br /></b><b>守望着谁?<br /></b><b>失去了这么久, <br /></b><b>才明白, <br /></b><b>原来一直拥有。<br /></b><b>那么 , <br /></b><b>任落叶淌恍飘散 , <br /></b><b>溢出这一片心海 。</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