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广东梅州蕉岭籍抗战英烈邱经纬营长家人“回”河南、淅川及荆紫关纪行

古镇香橼树

<h3>邱经纬,名祺耀,1909年生于广东梅州蕉岭蕉城东山高岭上,小学毕业后跟随其三叔赴“南洋”马来西亚学习经商,1932年冬回国考入并就读于中央步校及工兵学校,毕业后就职于军政部独立工兵九营。1941年时任独立工兵九营营附兼三连连长,1944年冬整编入国民革命军八十九军暂编六十二师,任一团一营营长,遂参加豫西鄂北会战豫西部分的抗日作战,为“固始陕鄂门户荆紫关”,1945年6月14日(农历端午节)在抗击日寇的作战中壮烈牺牲于河南淅川五台岭之羊爬山,葬于淅川荆紫关马王庙西国民革命军八十九军暂编六十二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南,惜均被毁于“文革”。</h3> <h3>2014年冬,淅川民政部门将原塟于淅川荆紫关马王庙旁的英烈遗骸重新迁葬于淅川烈士陵园,随后由荆紫关民间人士倡议发起并募资重建了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英烈的事迹被镌刻上碑,并由此开始了对英烈后人的寻找。</h3><h3>2016年冬,同样一直寻找英烈父辈的邱氏后人终于在网络上找到了先烈的忠骨埋葬处……</h3> <h3>1937年8月,惊天地泣鬼神的南口抗战中,时年32岁的第四师十九团上校团附丘嵩(原名丘永嵩,用作姓氏时‘丘’同’邱‘)阵亡,作为其侄子的邱经纬获准护送其五婶回广东梅州蕉岭,辗转于第二年离开家乡重返抗日战场时,家中的大女儿只有三岁,妻子已又有孕在身,然而丈夫许国,竟是一去不返!七年后,留下了年迈的母亲、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女儿、还包括那位从未和亲生父亲见过一面的小女儿、还有一个家族风雨沧桑七十多年的不平凡日子……</h3> <h3>终于可以“回家”了!应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和淅川、荆紫关热心百姓的邀请,数千里远的英烈家人终于要“见”着亲人了!</h3><h3>飞机停落新郑机场,志愿者伙伴没能抽出去接机的人手,得知此事的一位铁道兵退伍老兵加入了进来,年纪七旬的他往返近百公里,早早等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把亲人们迎下飞机,又送上新的路程。</h3> <h3>抵达驻马店,再往返平顶山,由于天气等的原因,原定的“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及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万岁老兵’河南抗战老兵聚会”没能成功举行,英烈家人却也初步的接触到了这个光荣的群体:128位河南抗战老兵,代表着1400余位尚存于世的河南抗战老兵,代表着抗战期间走上抵御外来侵略的190万中原儿女,代表着当年千千万万的中华好儿女,128位老兵加起来的年岁总数,合着这个伟大而光荣的群体,就炼就了“万岁老兵”这个不朽的称谓!</h3><h3>往返和行进的历程,也神奇地吻合着当年英烈所部的艰苦征战线路,是一种地域上重温,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感悟:抗战,是鲜血和生命,更是意志和精神,也更是后人应该弘扬和传承的!</h3> <p class="ql-block">到了,到家了,热心的酒店老板视英烈家人为自己的家人,以最好的食宿无代价地提供给远方的家人,并细心地打出了“恭迎抗日英烈邱营长家人’回’淅川!”的字幕,那一刻,英烈的女儿流泪了……</p> <h3>请原谅我的无言,因为那一刻,我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面对英烈的墓碑、面对英烈的遗物、面对英烈的后人以及当年和英烈一同战斗在抗战一线的幸存老兵,我也致敬大河报和腾讯新闻的记者们,他们在留存和记录一种感动,并将使她永远……</h3> <h3>战场,当年浴血奋战、献出年轻生命的地方,“一拨一拨上去的人成片地倒下了,又一次的人又跟着冲上去了……”他们和大山融为一体了!他们和山河同寿!他们永生!</h3> <h3>依旧是“回家”,依旧是“恭迎”,面对为守卫净土雄关而牺牲的抗日英烈及其家人,“恭迎”或许是最最起码的了!</h3> <h3>“一页光荣历史,皆我两千五百阵亡官兵鲜血头颅所造成!”八十九军暂编六十二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碑志里的此句感天动地!感天动地!</h3><h3>………………</h3> <h3>新姿焕发的美丽三边古镇,山河壮美,幸福安详!文化和历史的久远和传承里,都不能忘却了守护她的人们,他们永远的名字是:抗战英烈!</h3><h3><br></h3><h3> 古镇香橼树</h3><h3> 2017年9月12日凌晨3:50于荆紫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