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从爱沙尼亚帕尔努出发,将近3个小时的车程,在下午5时前赶到了里加老城。领略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就是俯瞰这个城市最美天际线上的建筑群像。我们首先来到圣彼得大教堂,买票登上塔顶(很幸运,我们是当天最后一批游客)。</h3> <h3>拉脱维亚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独立。2004年正式加入欧盟。2004年3月29日成为北约会员国,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h3> <h3>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位于波罗的海国家的中心地带,处于欧洲西部和东部、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交叉点上,被称为"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和"北方巴黎"。</h3> <h3>里加古城有800多年历史,面积不大,历史古迹和建筑保存完好。里加老城是里加的地理和历史文化中心,建筑和街道设计跟西欧国家基本相同。在老城中,你可以发现很多汉萨同盟时期留下的历史印记,比如黑头兄弟会之屋等。</h3><h3>里加分为新城和老城,矗立在自由广场上的自由纪念碑是城市古老和现代的分界线。</h3> <h3>漫步在里加老城,处处可以感受到这座800年历史积淀的痕迹。当各种强权和统治渐渐远去之后,最终留下了大量风格迥异的建筑,从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到19世纪欧洲盛行的新艺术风格建筑比比皆是,精美绝伦。</h3> <h3>整个里加老城犹如一座露天的欧洲建筑博物馆,穿行其中,两旁的街景仿佛一席流动的盛宴,向人们展示着东欧建筑的精华。</h3> <h3>里加老城大多数建筑都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建起来的,有着张扬的新艺术风格。徜徉在里加老城街头,一些精雕细琢的细节不经意就能打动人心。</h3> <h3>被称为新艺术建筑街的阿尔波特街是里加的骄傲。所谓"新艺术建筑",是建筑装饰的一个流派,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欧洲正盛行新艺术运动,这种建筑风格推崇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表达回归自然的浪漫主义,大量新奇的雕塑和自然元素的使用更是使得新艺术风格颇为抢眼。虽然新艺术诞生于巴黎,却在里加保留了世界上最多、最完整的新艺术建筑群,因此里加被曾游历至此的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称作"北方巴黎",也正是因为这些艺术瑰宝,里加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里加被认定"人类世界文化遗产"的评语中,特别提到里加的新艺术时期的建筑"无论量与质,堪称欧洲之最"。</h3> <h3>阿尔伯特街不算宽,两旁矗立着许多颇有特色的建筑,其中许多建筑与建筑装饰都是俄国著名建筑师米哈伊尔.爱森斯坦设计的,也有不少出于里加设计师之手。</h3> <h3>两年前到里加时,只是在车上逛了一下阿尔伯特街,这次重游里加,着重游览了这条新艺术建筑街,感觉街道两边的建筑特别抢眼。</h3> <h3>每栋楼房都有生动精彩的表现,一张张表情夸张的面孔让人目不暇接。</h3> <h3>琳琅满目的浮雕是阿尔伯特街外墙的主要装饰。这些浮雕分布在门侧、门楣、窗顶及层间墙面上,浮雕的画面囊括了古希腊等神话人物的头像、神像、狮身人面与羊头人面等斯芬克斯形象及鸟兽、花卉与多种图案设计。</h3> <h3>波罗的海三国虽然都被苏联统治过,但却在城市风貌和人文上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情。和中世纪风格的塔林老城相比,经过二战摧残后重新修建的里加老城更有18、19世纪欧洲城市的味道,里加的"新艺术时期"风格建筑,无论量与质,都可以称得上是欧洲之最,甚至超过了巴黎,确实,能拥有超过800座新艺术建筑的城市在欧洲屈指可数。</h3> <h3>里加的教堂更是精美华丽,凝聚了里加人的智慧和财富,是里加人心中的圣地。</h3> <h3>里加主教座堂(多摩教堂),1211年始建,1776年重建,高90米,其管风琴是欧洲最大的。</h3> <h3>圣彼得大教堂,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数百年来高高矗立在里加市中心。教堂建于13世纪,而巴洛克式的钟楼则建于1690年,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木质教堂钟楼。这个钟楼命运坎坷,被烧毁过,被震倒过,甚至塔顶还掉下来过。后来在1973年重建时改为金属结构,其高度为123.25米,是俯瞰里加全城的最好地点。</h3> <h3>圣约翰教堂</h3> <h3>圣母教堂</h3> <h3>多米尼加修道院</h3> <h3>圣雅格布教堂</h3> <h3>里加圣诞主教座堂,建于1876-1883年。</h3> <h3>路德教会大教堂</h3> <h3>圣亚历山大东正教堂</h3> <h3>里维广场周边有一排色彩缤纷的18世纪建筑,现如今大多被改造成了餐馆和啤酒屋了。</h3> <h3>附近有一座猫宅,它是以蹲在屋顶上的黑猫而命名的。这幢房子和黑猫是老城的标志。在将黑猫视为不祥之兆的欧洲,这样引人注目的装饰极为少见。当然,黑猫背后有一段有趣的传奇,相传"猫宅"的主人是富有的拉脱维亚商人,被当地商会拒绝加入后极其不满,于是在商会对面建造了这幢高楼,并在楼顶塔尖上放了一对屁股对着商会的黑猫雕塑来表示愤怒和不满。后来法庭解决了双方争端,但"猫宅"还是保留了下来,不过猫的屁股调转了方向,变成了猫头对着商会。</h3> <h3>里加城堡,1330年建,现为总统府和博物馆。</h3> <h3>里加自由纪念碑于1935年揭幕,为纪念在拉脱维亚独立战争(1918年-1920年)期间阵亡的军人而兴建,是拉脱维亚的自由、独立和主权的重要象征。顶端少女手举三颗星,面向西方,代表了拉托维亚的三个地区,上面的题字是"为祖国和自由"。</h3> <h3>三兄弟屋位于教堂广场的背后,是里加老城中风格各异的建筑中的典范。这三幢其貌不扬的建筑分别代表里加在中世纪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也是迄今里加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建筑。这三幢建筑展示了当年里加人是如何利用狭小的土地空间,其建筑风格类似于布拉格的黄金巷,而三兄弟屋的名称则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三姐妹屋"遥相呼应。</h3> <h3>里加老城中心最漂亮的建筑黑头宫,始建于1334年,是当年一个叫"黑头兄弟会"建造的。那是一个在600多年前,里加城内一群德国未婚商人的行会。商人们为凸显自己的有钱有势,会雇佣黑人看大门。后来索性将黑人画在了墙上,因而有了"黑头宫"的名字。而这座漂亮的老建筑却在二战时期的1941年6月28日遭到德军的猛烈轰炸,成为废墟,残余部分在二战后的1948年被苏联政府全部拆除。目前这栋建筑是按原有的建筑风貌重建而成的,并于1999年完工。</h3> <h3>瑞典门建于1621年,瑞典帝国征服里加,瑞典城门是拉脱维亚被瑞典占领期间所建,是城内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古城门。</h3> <h3>火药塔,原本是里加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是里加古城墙唯一保留下来的塔楼。记得上次来里加,火药塔上布满了爬山虎,这次显然已经经过清理,但墙体倒显得更陈旧了。</h3> <h3>里加充满了神话色彩,被誉为欧洲"北方的巴黎"。极具动感的酒吧和音乐厅与高高的尖塔和塔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h3> <h3>徜徉在里加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仿佛我们这些俗人也能在此沾上一点艺术气息。</h3> <h3>走进老城深处,街头巷尾之间总能邂逅一两个用鲜花点缀的小酒馆或者咖啡店,让人不自觉停下脚步。</h3> <h3>小店铺的门同样富有艺术品味</h3> <h3>橱窗设计也别具一格</h3> <h3>街边公园景观更是别致,茂密的树丛中停着几艘小船,一轮蓝色的星球仿佛从天而降,这不是人间而是天堂!</h3> <h3>生活在里加的老人们很悠闲</h3> <h3>孩子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h3> <h3>里加的夜晚没有塔林那么绚丽和繁华。</h3> <h3>幽深的街道在晚上显得静谧,走在光滑的石板路上感受到了里加老城的宁静。</h3> <h3>9月11日清晨,走出酒店去周边闲逛。我们的酒店在新老城区交界处。下图是我们酒店,造型美观大方,独具匠心。</h3> <h3>与上次到访里加相比,虽然因天气原因,照片的色彩和清晰度大打折扣,但我们在对里加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的理解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虚此行!<br></h3><h3>今天我们将离开拉脱维亚,再见了,里加!你让我们享受了一席美味的新艺术视觉盛宴!</h3><h3>下一站:立陶宛!</h3><h3>谢谢观赏!</h3><h3>如有兴趣,可继续欣赏:</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s0uz54a"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波罗的海三国漫记:三游爱沙尼亚</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sav7grw"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波罗的海三国漫记:再游立陶宛</a><br></h3> <h3>摄影:培正、陈琍</h3><h3>摄影器材:IPhone 6plus,IPhone 7plus</h3><h3>编辑及文字:陈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