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

钢的琴

<h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的故乡在自己的心中都会有无限的牵挂。</h3><h3> 在我的心中,我的故乡——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她最美丽。</h3><h3>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h3> <p class="ql-block">  说起故乡,我好像又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因为我没有出生在籍贯地而是出生在一家三线兵工厂的医院里,父母都在厂里上班,代号615厂,51号信箱的保密单位,从记事开始厂里的大门和生活区的大门都有解放军把守,隶属于兵器工业部,现如今年过半百了说说厂里的子弟学校。</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中学校园的身影定格在青春的路上已经愈发遥远了,可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同学,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思念故乡,思念子校的情愫在心底却越发变得渴望浓烈了……</p> <h3>  故乡渐行渐远,又时隐时现,就像风筝, 飘的再高,飞的再远,总有一线牵绊,看不见却扯不断。</h3><h3> 我以为故乡已经远去,其实它早已顽固地盘踞在你的心间,在记忆中的最深处沉淀。</h3><h3> 似曾遥远却近在眼前,虽然斑驳却从未消散,不经意间就从心底的某个角落泛起岁月的绮潋,淡淡的,隐隐的,柔柔的……</h3> <h3>  我这一代,出生在厂区医院,生长在厂区大院,幼儿园在厂里,读书在子弟中小学,终于在高考后,工作了几年离开了那座城市,如今又被地心引力一样吸引回到这“大厂”我的故乡。</h3><h3> 在这里,我们姊妹四个,除了我,其他都在故乡定居,在厂里奉献了一辈子的青春年华!</h3><h3> 在这里有我的发小,同学……</h3><div><br></div><div> 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混合了城市变迁,青春叛逆,改革开放,安全感的颠覆与重塑,逃离与回归。</div><div> 记不得搬了几次家,从平房搬到楼房,从没有卫生间搬到有卫生间。</div><div> 每一次搬家,小伙伴们就会少一些,庆幸每一次换学校,从小学的东分校转到西分校认识的人越来越多。</div><div> 原来以为厂区就是全世界,长大后发现外面的世界不一样。厂区之外还有厂区,厂区之外还有城市……</div> <h3>厂里的食堂,儿时放学回家的必经之路!</h3> <h3>童年西分校!如今变了模样。</h3> <h3>我身后的一排杨树,曾经是西分校的大门!</h3> <h3>一楼的教室我读完了三年级</h3> <h3>厂里招待所大门紧闭</h3> <h3>曾经的厂里医院,我出生在这里。</h3> <h3>招待所前楼</h3> <h3>虽然陈旧,但看到这些依然亲切</h3> <h3>9号楼,我从小居住的房子,远远的看着……</h3> <h3>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拆除掉的是童年美好的回忆!</h3> <p class="ql-block">废弃的厂里医院(1974年)的字样终于找到了</p> <h3>后山的水塔</h3> <h3>厂里消防队练兵的地方</h3> <h3>俯瞰厂区</h3> <h3>观看技校篮球比赛</h3> <h3>曾经的综合楼,现在的医院</h3> <h3>我站在俱乐部的楼前,回忆起过往</h3><h3>曾经整个一楼和二楼坐满时放映电影和各种演出,一一呈现!</h3> <h3>长廊下我们放学在这里做游戏……</h3> <h3>9岁时,这棵树就长在这里了,如今已是参天大树……</h3> <p class="ql-block">一楼曾经是技校的宿舍楼,三楼是宣传部的播音室。</p> <h3>厂里后山</h3> <p class="ql-block">  童年的记忆一一呈现……那时候我太小,对厂里的印象是,高高的烟囱、川流不息的人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当广播声响起,看着大人们手里拿搪瓷碗或饭盒排着队,在食堂门口等待打饭时,我就期盼着,这次能吃上好吃的,可每次都总是失望而归。我上小学的西分校和厂里食堂斜对面,每次放学路过食堂的时候就在想:里面一定有好吃的!</p><p class="ql-block"> 我妈说,小时候我们的副食票不够用,相比厂区,我更喜欢去外婆家,外婆家的煎饼总是特别香,那里没有烟囱和厂房。</p><p class="ql-block"> </p> <h3>  当我在大厅拍完这一组照片时,不争气的眼泪还是流了出来!</h3><h3> 只有在外的游子,才能体会到这样的情愫!</h3> <h3>  人在天涯,总有牵挂,走的再远,也需要一个安置灵魂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故乡。故乡的经历、故乡的印象、故乡的味道,是多少游子难以逃脱的梦境,不能释怀的情结,所谓的乡思、乡愁、乡情和乡恋,就是这种梦境和情结的宣泄和泛滥。</h3><div>  </div> <h3><br></h3><div>  因为迷离于梦境,因为解不开的情结,故乡在情绪化的笔下,总是那么诗意和煽情:云白天蓝,大大的广场,露天电影院……但真实的故乡毕竟不是梦境,和现实中的故乡永远是两个世界。</div> <h3>  莫言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故乡:“我对那块土地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它耗干了祖先们的血汗,也正在消耗着我们的生命。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比牛马付出的还要多,得到的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凄凉生活。夏天我们在酷热中煎熬,冬天我们在寒风中颤栗。一切都看厌了,岁月在麻木中流逝着,那些低矮、破旧的草屋,那条干涸的河流,那些土木偶像般的乡亲…”。</h3><div>  我并不排斥故乡,更不仇恨故乡,我的故乡也没有如此不堪。甚至随着岁月的流逝令我更加想念……</div><div> 但不知为何,莫言笔下的故乡常常让我心有戚戚。</div><div> 我常常想:我的父辈和哥哥姐姐又是如何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地把青春献给了故乡的军工事业。</div> <h3>  厂就是家的感觉,其实很美好。爸妈那一辈,还有一种建设者的自豪感……</h3><h3> 要有厂房,就有了厂房。需要道路,道路便修建了起来,那时候常常听爸妈说起他们建厂时的豪情和奉献……</h3><h3> 在父辈身上,那时他们有一种真正的主人翁精神,这里寄放得下他们所有的梦想、爱情、家庭,这里就是他们的全部。</h3> <h3>  童年记忆这个广场晚上会放电影,《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嗄》《地道战》等等都在这里放映……</h3><h3> 那时候,小孩子们会在墙上画下自己的身高,在花园里捉迷藏。在那片厂区和家属院之间我们放肆地自由生长。</h3> <h3>现在的工厂大门</h3> <h3>  从前你在厂里上班,常听到的话是:你是谁家的孩子?</h3><h3>我爸爸叫~</h3><h3>知道……</h3><h3> 现在则是,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学什么专业。专业替代了家庭背景,而人脉关系替代了情感归属。</h3> <h3>原来厂区的篮球场被拆了,盖成了房子(厂技校),原来厂区的花园被拆了,盖成了房子(俱乐部),原来厂区的礼堂被拆了,盖成了房子。</h3><h3> 原来嬉戏玩耍的空间,被楼房替代,我们被压缩到楼栋里一间一间的空间中“失去自由”。</h3><h3> 外面的世界未必好,但被压抑的灵魂总想到外面看看。这时的厂,在我的眼中,已经成为一道枷锁,渴望挣脱。</h3> <h3>  很难说故乡国企的人员流失,是好或不好。正如易经乾卦所说“或跃在渊,无咎”,只要自己有本事,留下或离开,都没有过错,一切只是一种选择而已。曾经的国企童鞋们,在这里工作的越来越少……</h3> <h3>  关于故乡,关于大厂,我想我们这一代人并非只为追逐金钱,我们逃离体制,并非只为逃离约束,我众多的发小留下,也并非只为安全,稳定和安逸。</h3><h3> 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无论在哪,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被称之为理想主义的情怀,那种父辈们留下的,为一个事业付出,奉献,哪怕牺牲,无论成败,都会热泪盈眶的感觉。</h3><div><br></div><div> 当一个人回忆故乡,想起时代变迁,过去那些,曾经温暖过我们的回忆,那些感动、痛苦和迷茫的经历,那些我们曾经恋恋不舍的理想,正一点点地离我们远去时,总需要有人来做点什么,让后来的人知道,所谓情怀和理想,不只是空穴来风。</div><div> 想念我的故乡,我的大厂情怀,我的发小……</div> <p class="ql-block">乡愁成了传说!对于很多游子来说,故乡只是成为了一个生命的符号和图腾,辈辈相传,传承的是后人对先辈的敬仰,传承的是绿叶对根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故乡,对于游子永远是一首唱不完的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