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朋友多次介绍,电视一直宣传,周末与家人终于成行,林州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皇后村。沿着弯曲的山间小路前行,路边开满了红的、粉的、白的牵牛花,沟旁的地里格桑花一片一片,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静谧旷野空气清新,一派田园风光映入眼帘。</h3><h3> 皇后村四面环山,是一处盆地式小村,唯一的出口就是一条常年干涸的河沟,路就修在河沟的北坡边,中间穿越红旗渠皇后沟渡槽,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r></h3><div> 皇后村有前庄、后庄、当庄、南庄、北庄和南坪6个自然村,全村450余人,180余户,以李姓人居多。</div><div> 皇后村是一个古朴的村子,尽管地处深山之中,但因为是坐落在山谷中而非山顶之上,村子的规模还挺大,房屋的风格与石板岩的石墙石瓦不同,而是下半截采用石墙基础,上半截用土坯垒砌,有的屋顶采用灰瓦硬山顶式双坡结构,有的下半坡用石板,上部用灰瓦盖顶,有的全用石板。而且大都是两层或三层的楼房,群山环抱之中,山墙映日,一片片房屋鳞次栉比,显得安静祥和。一条狭窄的石板铺设的街道透着古朴的气息通向村子深处。街道中部砌有低凹的小渠,渠中在50厘米或者2 米处有用条石横砌的石隔带。</div><div> 处于山地的民居,一般依山就势而建,形成台阶式院落,院子大小不定,多为一进院,沿等高线在横向进行扩张,既满足山地地形条件,又形成多处院落,较好地解决了家族的居住需求。</div><div> 一般民居都讲究大门的装饰,都要修建比较像样的门楼,搞一对较为墩实、耐用的大门。大门的门基,往往要抬高,有的设置几级台阶,两侧置垂带,使客人进门前先登台阶,然后再进大门。在大门的门口有的门墩还使用抱鼓石,立于两旁,这应该是属于官宦人家的类型,抱鼓石前面饰有铺首衔环,下面刻有梅花鹿和奔羊。迎风石上刻有富贵莲花、狮子滚绣球。也有的干脆搞两个石墩子,亦可装饰,还可坐人。有的大门比较讲究,门上部两侧建墀头,墀头下部刻狮子、奔羊,墀头中刻 “松”“竹”等字,券门上刻有缠枝莲花、莲瓣、竹节,檐上用砖雕做檐椽、飞椽。有的大门内上部还置有雀替、立枋、荷叶墩。<br></div><div> 皇后村这个颇有特色的村名,据传与明神宗朱翊钧有关。他在位期间多次在全国选美,皇后村有一位王姓女子端庄秀丽,中选入宫,被分配到慈宁宫服侍神宗生母李太后。万历9年冬皇帝临幸宫娥,后来,王宫女为他生下皇子,这就是后来的光宗皇帝朱常洛,于是便把王氏的籍贯村称作“皇后村”。其实,皇帝后宫等级制度规定极严,只有皇帝的正妻正宫娘娘,才能配称皇后,这王宫女原本是个“宫人”,因怀上身孕,万历才把她加封成“恭妃”,但她家乡人早已将她视为皇后,“皇后村”村名便一直流传开来。(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