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行本是一段心路

祁望

<h3>布达拉宫,屹立于海拔3700米的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占地40万平方米,分为红宫和白宫,主楼红宫高达115米。布宫始建于公元八世纪,由当时的统治者松赞干布在此施政吐蕃王朝时所建,是当时西藏的政治中心。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解体,布达拉遭遇冷落,之后的800年,仅是大昭寺隶属的一处宗教活动场所,藏传佛教噶当派,噶举派,格鲁派等不同教派均曾在此讲经传法。</h3> <h3>公元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西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拉萨再度成为政治,宗教,文化,经济中心,并对布达拉宫进行了重建,到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题的建筑群,从此,布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居住, 进行宗教活动,处理行政事务的重要场所。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开始修建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为主的红宫建筑群,到1694年,布达拉宫的建筑规模基本形成。</h3> <h3>布达拉宫的后面,一条长长的转经走廊,每天到此的人特别多。</h3> <h3>布达拉附属建筑前的一个小广场,一位小伙伴正游戏于鸽群之间,显得是那么和谐。</h3> <h3>布达拉宫广场,与布宫隔路相望,进到里面要通过安检。</h3> <h3>五十元上布宫和这张照片的角度好像差不多。布宫内珍藏着八座达赖喇嘛金质灵塔,各类珍贵文物七万余件,稀世典籍六万余卷(部),难怪都说布达拉宫中最不值钱的就是金子。</h3> <h3>巴松措,是一个堰塞湖,位于工布江达县境闪内,湖面海拔3538米,四面环山,四周雪山倒映,湖水碧蓝透澈,湖中有座江心岛,有浮桥与岸相连。</h3> <h3>征得藏族大哥同意,翻过围栏,尝了下湖水,是淡水。</h3> <h3>江心岛,也叫扎西岛</h3> <h3>听人说,来巴松措的最佳季节是秋季,那时从湖岸到山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色彩极是丰富,景色美仑美奂。</h3> <h3>这好像叫藏香猪,没有去求证,它很幸运,生活在巴松措景区内。不过,我在林芝地区看到猪牛马好像都是散养的,大自然就是它们的家,到了晚上,各自都会回到主人身边。</h3> <h3>正在318国道上行进时,突然间遇上双彩虹,一条完整清晰,另一条有些模糊,全车人都觉得很幸运,很有眼福,过了几天,碰到一对夫妻,正在谈论林芝双彩虹,一问,时间地点都不对,这才明白,双彩虹在林芝会时常出现,这是林芝的幸运,也可能是鲁朗的幸运。</h3> <h3>色季拉山口上的经幡,这儿海拔4720米,经过时刚下了雨,感觉有点冷。这儿离林芝不远,山口在318国道上,有挺大的观景台,这儿是远眺南迦巴瓦峰的最佳地点,也可以观日出,看云海,赏林海。</h3> <h3>色季拉在五六月最为出彩,那时满山的高山杜鹃开得灿烂艳丽,极是壮观。</h3> <h3>单车带我去西藏,想过,也只是想过,但到现在只能是为他人感动。318线上每年有几万人骑车进藏,也许只能期待。</h3> <h3>山花,野花,小花,不知名的花到处都是,有其自然美,朴素美,但若一味地想着这是花海,那就真要遗憾得很。</h3> <h3>住的酒店的名称有点豪华,更让人期待——鲁朗花海酒店,以为是鲜花丛中。这些帐篷搭在酒店前,里面摆放着餐桌。</h3> <h3>景区内草甸牧草肥美,两匹白马只知进食,对游人那是视若无睹。</h3> <h3>这里的海拔大概四千左右,从照片上看,山下的青稞已经成熟,时间是七月底。</h3> <h3>这几颗树其实很大,一个人肯定抱不过来,树枝上挂满了松绒,导游说,这种寄生植物只有在没有污染的地方才能生长,是监测自然环境的理想物种。</h3> <h3>著名的318穿越在这些老林之中,鲁朗镇就掩映在这山重水复之中。</h3> <h3>国道旁的悬崖,胆小,不敢再往上走上那么一步。因为探头看了一下,太陡太深了,要是不小心下去了,从此就要永远与山林为伴了,这儿虽然美,但不是我的家。</h3> <h3>公路旁的青稞,外形特征与小麦一样,是藏区的主要农作物,因为林芝海拔稍低,成熟相对要早点,此时拉萨的青稞还是绿的。</h3> <h3>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一边清一边浑,似泾渭分明一般,尼洋河从米拉山流淌而来,一路植被丰茂,水十分清澈,而雅江上游植被稀疏,一路流下就夹带了许多泥沙。</h3> <h3>生长于巨石缝隙中的一棵桃树,因为奇绝,让凡是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人必定会留下一张。</h3> <h3>雅江大峡谷里的一个村庄,虽然生活在绝美的自然环境之中,但出入这里却十分的困难,峡谷对面是一条挂在半山腰的公路,下面是高高的峭壁,十分危险。</h3> <h3>雅江大峡谷观景平台上的碑石,下面激流汹涌,导游特别提醒要注意安全,要掉下去了就可以免费印度游了,只是再也回不到自己的祖国了。</h3> <h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的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公里,峡谷主体在墨脱县境内,峡谷最深处达到6009米,平均深度2200多米。峡谷经历了从高山冰雪到热带雨林多个自然带,气侯变化万千,植被丰富多样,也正是这个峡谷的存在,让印度洋的充沛水汽有了进入西藏的通道,让西藏的东南部变成一个世界。</h3> <h3>峡谷内江水汹涌澎湃,震人心魄,江水在壁立千仞的群山中峰回路转,让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惊叹,峡谷中时常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幽静,峡谷旁那皑皑白雪直耸云峭,峰下是茫茫林海,让人不自觉地想深入其中。</h3> <h3>一块刻着藏文图案的大石,在西藏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东西,好像是六字真言,类似于佛教中的南无阿弥陀佛</h3> <h3>雅江大峡谷游客服务中心,墙体完全用石头砌成,特别厚实,有的地方厚度超过一米。</h3> <h3>八一镇,西藏林芝地区首府所在地,海拔2900米,相对较低的海拔也让这里成为初到西藏的众多旅游者的首选,城区不大,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尼洋河在城边静静流过,周围森林密布,山光水色十分秀丽,这里叫八一镇,她的建设发展自然与部队有密切关联,相对来说,这里是西藏藏文化传统影响最小的城市。</h3> <h3>林芝附近的藏民居,建筑风格已发生了变化,用上了许多现代材料。</h3> <h3>久巴村,一个由广东省援建的新型西藏村庄,与一般村落不一样,在这里村中看不到牛羊等动物,显得十分整洁卫生,但村民也养殖牛羊,只是统一规划到村庄外,与生活区分离,这可能是一个试点,以后西藏农村的一个发展方向。照片是村委会办公楼。</h3> <h3>卡定沟,距离林芝八一镇24公里,海拔2980米,藏语的意思是天上人间,一到景区,所有的人都欢呼,真是漂亮,像仙境一般。山势险峻,有雁荡之气势,黄山之奇险,山谷中奇峰异石,古树参天,苍松巨柏,藤竹清流,人在其中,如梦幻一般。</h3> <h3>这如仙境一般的地方,让人尤其留恋,打内心羡慕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h3> <h3>露滴竹下客,溪随佳人行</h3> <h3>落差近200米的卡定沟天佛瀑布从半山腰飞流直下,站在下面,山风把那飘飘洒洒的水雾扬满整个山谷,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清新,只想沉浸在此情此境之中。</h3> <h3>云随山势飘,树在石上长</h3> <h3>米拉山口,川藏公路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高达5013米,也许是只有短暂停留,反应并不明显,但这里高海拔山口,山风时常很大,那五色风马旗也就是经幡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随着风势飘荡摇曳,似乎一直在为来此的人们传送着祈福与吉祥。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两条重要支流拉萨河和尼洋河的发源地,拉萨河向西流,水很浑浊,泥洋河向东流,水很清澈,两条河最终都汇入雅江。米拉山也是地貌的界山,以东的林芝地区气侯温暖,植被茂盛,以西的拉萨地区气侯干燥。</h3> <h3>藏民献的哈达,挂在了米拉山口,也不知有什么讲究,就算是祈福吧。西藏之行留下的除了足迹,还有就是那条带有念想的哈达了。</h3> <h3>这几头牛在我心中就是圣牛,因为它高。在优酷视频里我看了不下二十遍,现在终于就站在它的脚下了,不知道是不是有点高反,当时脚下有点轻飘飘的感觉。</h3> <h3>青藏铁路旁的一户藏民,每天与雪山草原为伴,这里的海拔是4600。</h3> <h3>生活在这里(当雄县境内)的羊群是幸福的,因为这里有大片丰饶的草原。</h3> <h3>像座山一样的云恰恰好压着另外一座山,在云层下面看到的也许是乌云压顶,会让人感觉很压抑,而站在山上,却显得十分壮观。</h3> <h3>羊卓雍错在藏语中意为碧玉湖的意思,也称上面的珊瑚湖,位于拉萨西南大概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为三大圣湖,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圣湖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翻越时要爬长达23公里的长坡 ,很多地方都是悬崖峭壁,坐在车上,真为司机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h3><div><br></div><div><br></div> <h3>羊卓雍错,湖水碧波如镜,像蓝色的绸带沿着起伏的山峦飘向远方,羊湖四周是一片片丰饶的高原牧场,牛羊在这里显得格外悠闲,湖水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时刻会显现不同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有时蓝得透彻,有时蓝得深沉,如幻境一般。</h3> <h3>圣湖旁边有许许多多的小石堆,被称为玛尼堆,是当地藏民为祈福而堆成的,不能在里面随意踩踏,当然,你可以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块,但绝不可以从石堆上取下石块,否则就是对藏民的不尊重。</h3> <h3>听说用圣湖水洗手,会给人带来好运</h3> <h3>  卡若拉冰川,在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冰川,与公路相距只有300米。位于西藏江孜县和浪卡子县交界处,冰川周围共有I0余座6000米以上高峰。</h3> <h3>  巨大的冰川从云雾处延伸而来,其末端海拔有5200多米,站在冰川前沿,一股凉嗖嗖的寒风顿时袭来,让人不由得打起寒颤。</h3> <h3>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曾在此拍摄外景,不过很可惜,在拍红河谷时,为制造真实的雪崩情境,利用炸药在冰川上炸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缺口,这个缺口在图中可以清楚地看见,但是这个缺口再也不会被补口,环境的破坏其代价是不可估量的。</h3><h3><br></h3><h3><br></h3> <h3>生活在这里(定日县境内)的牛羊就没那么幸运了,虽然也是牧场,但挑食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是有什么就吃什么。</h3> <h3>多变的高原天气,一边蓝天白云,一边乌云当头,那雨那雪随时都会飘落,不巧时也可能是一场冰雹。</h3> <h3>这一片地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沙堆组成,奇怪的是每个小沙堆都是一面长草,另一面只有沙而没有草,不知是不是因为风在作怪,如果是,可以想像,这里的风有多大!</h3> <h3>这里是快到羊卓雍措的一个观景平台,可以远眺雅鲁藏布江,可以拍摄蜿蜒,陡峭的盘山公路,但是每一个适合拍照的地方都有藏獒把守,一个并不算大的观景台,有十几只藏獒,多看几下都觉得有点恐怖,哪敢去拍,只好离得远远的拍下抖动着的经幡。</h3> <h3>318国道,从上海人民广场起点,终点是西藏樟木口岸,全长5476公里,是我国最长的国道,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里是5000公里纪念墙。</h3> <h3>站在珠穆琅玛峰国家公园牌坊前拍照,当时并没有人过多怀疑,今天能不能看到珠峰,你看,这蓝天白云,不就是欢迎我们的嘛。</h3> <h3>世界上最高的寺庙,距离大本营1公里,距离珠峰20公里。</h3> <h3>这张图是用来弥补的,因为下雨,并没有完全看到珠峰。</h3> <h3>珠峰大本营,是为保护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保护地带,位于绒布寺南方,与珠峰直线距离19公里,实际上是由许多帐篷旅馆围成,帐篷都是黑色的,每一顶都有编号,当时好像排到了54号,帐篷后面有简易卫生间,不论早晚,都是要收费的。在两排帐篷围成的大场地中间有个独立的帐篷,那是珠峰大本营邮局。从大本营到5200米纪念碑石处,需要乘坐环保车前往,也有徒步体验的,基本上是平路,路面全是碎石,通常碑石所在地也叫二号大本营,那儿有个观景台,实际上就是一座小山,山顶挂满了经幡,一站上山顶,就感觉风比较强劲,偏偏这时开始下起了雨,,似乎还夹杂着雪籽,珠峰的天变得太快,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夏日严寒不说,说好的珠峰更是遮遮掩掩了,想要一睹她的真容还真不容易。说实在的,我内心真有祷告:云啊,雾啊,雨啊,今天的珠峰不需要你们的陪伴,你们到别处去玩吧。但是云儿不会听从我的安排,我在稍有遗憾中静想,我们来了,这是最重要的,来了就有感触,来了就不违心愿,来了就不会后悔,也许这就如生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话是有丰富内涵的,我虽不情愿却乐于接受这种既复杂又朴素的道理。</h3> <h3>图片中 中国边防四个大字比较低调,要稍微仔细才能看清,要知道这是海拔5200米的地方,已经接近人类生存的极限了,想一想驻守在高原的军人,他们一点也不低调,向他们致敬!</h3> <h3>珠峰大本营的帐篷,边上还是有一点绿色的,有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说的是早春的景象,但句中的意思与这儿的绿意似乎还是能挨上一点边。</h3> <h3>这里距离珠峰14公里,越往里走,越是艰难,但每年的五六月份,还是有许多登山勇士从这里经过。</h3> <h3>从5200碑石到这座小山山顶,其实并不远,也就几百米,但想一口气爬上去,还真是没有做到,稍微想快点,便喘得厉害,只能像司机提醒的那样,要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地上去。</h3> <h3>站在超过5200米地方,为了表示有些激动,就不管有什么后果了。</h3> <h3>珠峰大本营的早晨,云朵兴趣浓厚,仍旧缠绕着珠峰,只是时不时地露出一部分,再见了,珠峰,这次时间不对,缘份没到,再见吧。</h3> <h3>帐篷内有些藏民居特点,这个帐逢是一对姐妹在经营,因为是特殊之地,这儿物价有点高,一个鸡蛋5块,一碗稀饭10块,一桶方便面15块,一碗面条30块,对于这点,大家都能安静地接受。</h3> <h3>留下这张照片,只是在想一个人,他要在与这类似的地方生活一年,希望平安,健康。</h3> <h3>扎什伦布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位于海拔3800米的日喀则市内的尼色日山下,寺庙依山而建,四周有长达3000多米的宫墙,寺内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佛殿和历代班禅灵塔殿。我们去的当天,好像小班禅也就是十一世班禅就在寺内。</h3> <h3>扎寺上的天好像特别特别的蓝</h3> <h3>大昭寺外虔诚的叩拜场景。</h3><h3>来到西藏,看到了布达拉宫,参观了扎什伦布寺,小昭寺,听闻了大昭寺,还有参观的每一个地方,都几乎与佛教有关联,也许是对佛教的理解不同,在西藏,不同时期的高僧创立了多个不同派别的佛教。据说现在的西藏有多达3000座寺庙,生活在此的近300万藏民及远在四川,青海,云南等地的藏民都或多或少与藏传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以各种方式诠释着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他们或朝拜,或转山,或转湖,尤其是那些磕等身长头的朝拜者,作为一个慕名而来的旅行者,我虽然无法彻底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我看到了他们以千里不遥的视野,以对抗一切苦难的信念,以自己弱小的身躯去丈量那虔诚的朝拜之路。因为朝拜者一旦踏上朝圣之路,便没有任何知难而退的理由,虽然信仰给予了他们无穷的力量,但是肉体毕竟有脆弱的一面,有些朝圣者因为各种原因,会永远倒在朝圣的路上。这样便有了大昭寺牙柱的故事,在大昭寺大经堂内释加牟尼佛殿前有一根柱子,上面有很多缝隙,里面塞满了牙齿,那便是牙柱。这些牙都是朝圣者在朝圣路上死后,由他的同伴或是后来的朝圣者从死者嘴中敲下一颗后带到大昭寺塞进去的。我在听了这心酸,沉重却极震憾的故事后,似乎稍有理解,这大概就是朝圣者心目中认为最伟大最崇高最神圣的事,我,除了感动,更多的还是尊重。</h3> <h3>茶卡盐湖,被称为天空之镜。</h3> <h3>茶卡盐湖是个固液并存的卤水湖,湖面海拔3059米,这里是盐的世界,路上,地上,甚至空气中都弥漫着盐的味道。</h3> <h3>地的白天的蓝让人刹那间感受到天地间是那么的纯净。</h3> <h3>站在盐山之上</h3> <h3>刻着青海湖三个字的石碑有许多处,但几乎每一处都站着很多等待留影的人,想拍上一张完全的石碑照恐怕只有赶早才行,青海湖的吸引力也可见一斑。</h3> <h3>青海湖,在青海省境内,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距离省会西宁大概200公里,湖面海拔3200米左右,湖水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据说还在持续增大,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h3> <h3>站在湖畔,环顾四周,但见青海湖被巍巍高山所环抱,远山苍翠,湖水碧澄,波光潋滟,草滩葱绿,牛羊成群,悠然自在,马儿驰骋,竟有一派草原景象。</h3> <h3>湖天一色。</h3> <h3>青海湖的西边有座重要的城市叫格尔木,是由青海开往西藏的火车的必经之地,火车从格尔木开始,逐步开向青藏高原的腹地,火车也是从这里开始向车箱内供氧,一直供到拉萨。</h3> <h3>来此地的人基本不会有高原反应,如果要去西藏,这里是一个十分理想的适应高原环境的地方。</h3> <h3>青海湖四周交通便利,环湖公路周长有360公里,因为良好的路况,当然还有绝美的自然风光,让每年一届的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吸引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来此参赛,同时也吸引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游客。</h3> <h3>一路向西,直至阿里,阿里没去成,去了珠峰大本营,一场牵挂之旅变成了体验之行。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这是许多来西藏的游人的切身感受,地狱之门稍稍踏进,但确乎没那么可怕,天堂之行更多的似乎是感官上的差异,这里是世界屋脊,这里是天上云端,这里是西藏秘境,这里离天更近了。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林芝的江南仙境,感受到珠峰的雄伟苍凉,感受到藏民的虔诚,感受到雅鲁藏布江的雄浑浩荡,感受到天的蓝云的白雪的寒水的请澈。来到这里会让你常怀敬畏之心,会让你内心更显沉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