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补充)2022年中秋节教节,董大田恩师用古诗词吟唱,送来的节日祝福!</p> <h3>我们每个人的每次蜕变,或许都曾和命中注定的一个地方、一个人相关。我生命中的贵人最早出现在我的母校。言其贵,不仅是因为在那里得到过多少帮助,多少厚爱,而是因为那里的遇见,影响了我的成长,我的未来,甚至我的人生。</h3><h3><br /></h3><h3>母校南高于我是很重要的成长地,我这一辈子只会教书、就爱舞蹈,这两样东西都在南高确立。在那里我经历了不少好老师,而董大田老师则是对我的成长、教师职业选择甚至教学理念树立,产生最深刻影响的人。</h3> <h3>1997年"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初中同学会与董大田老师合影</h3> <h3><br /></h3><h3><br /></h3><h3>董大田老师是我的恩师,我是老师的关门弟子。79年,全南充市文科应届毕业生考上6个大学生,6个全在董老师班,我排在第一名。董老师做南高领导前,最后当班主任教语文的79级6班,按今天说法是个市状元班。(班上还有个来补习的考上北大。)所以老师收了个豹尾。</h3><h3><br /></h3><h3>有句歌词"长大后我就变成了你"特别亲切。衣钵相传,我没有老师的成就,但传承了老师的教室、黑板和粉笔。成为成都七中桃李天下的语文教师并和老师一样从中体会到做语文老师的快乐。</h3><h3><br /></h3><h3>老师可能都没想到,他教给我的那些东西受用了一辈子。</h3><h3><br /></h3><h3>回忆几个片断:</h3><h3>(1)董老师曾给我们娓娓讲过他的语文老师的一个故事。我印象中那是个穿长衫的私塾先生。董老师说,那是个特别明媚的阳光日,窗外一片灿烂。他们一群孩儿在学堂打闹,先生进来了,没有招呼他们上课,却自顾自地念念有辞: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鸟乱飞。接着老先生又摇头晃脑,吟唱了两遍,激动起来还一拍讲桌,连连叫好!然后一呼孩子们和他一起高声诵读。于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教室里咿呀哇啦一片读书声。老师说,他的先生并没给他们讲一句诗句含义,那片阳光美景和春天的喜悦却永远留在了心里,以后每当阳光灿烂心情欢畅时都会吟咏这些诗句。</h3><h3><br /></h3><h3>后来我在讲台上多次给我的学生回忆这个老师讲过的片断。因为一开始董老师就让我明白,只要多读多背,语文水平自然会慢慢提高。学语文是在反复吟诵朗读中体味感悟,培养素养,练就基本功的。因此,少讲多读多记多练,营造书声课堂,成为我的教学追求。</h3><h3><br /></h3><h3>(2)我有一张读书卡片珍藏了好多年。上面是董老师亲手留下的笔迹,密密麻麻记了好多古代名篇的标题。那是董大田老师为鼓励和督促我们背书专门设计的。上面有当时教材之外的《过秦论》《汉宫秋 》《过零丁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长联.....每在老师那里背一篇, 老师就给你签写一篇。一学期下来就写满卡片。</h3><h3><br /></h3><h3>那时青春年少,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对人情的感性触摸,内心从荒芜到生长出浪漫和诗意,都是从老师的课堂和老师引领下的阅读开始。</h3><h3><br /></h3><h3>实际上那么早,董老师就把语文学习的密码交给了我们。</h3><h3><br /></h3><h3>语文就是教学生读书!读书,诵读是最传统也最先进的语文方法。今天教改有多热闹多喧嚣,有多少未来课堂,翻转课堂的先进理念,更新换代的名称术语,但那些在反复诵读中培养的语文涵咏功夫才细味悠长,那样读到心里去的品鉴才能融入学生的血液。</h3><h3><br /></h3><h3>(3)老师是一个博闻雅识有风骨的人。素养、积淀、功底深厚。课堂上唱川剧、戏说西厢, 忘情红楼梦 ,趣谈世说新语。言辞骏爽 ,意气端正 。讲文天祥,英雄忠诚,豪情冲天;评《满江红》,激扬文字 ,连板书都掷地有声;手摇纸扇,吟诵到"他他他伤心辞汉主"硬是声情并茂,字正腔圆,一唱三叹</h3><h3><br /></h3><h3>老师的板书很漂亮,字大力深,才气横溢。我想学,一辈子也没学到。但后来有人评课,评到我的板书说,怎么人那么小巧,字却写得那么大个硬朗。我说是受我中学老师的影响。</h3><h3><br /></h3><h3>老师是怎样的语文就是怎样的,老师多有魅力语文就多有魅力!从老师那里我明白但凡优秀的语文老师,必然具有洞察贯通的能力和与万物交接的灵性;必须是一个有胸怀,真性情的人。</h3><h3>那时,没有人文滋养这样的口号,甚至也没有"大语文""素质教育"的标签,而董老师却如此身体力行实践了这些理念,有效培养了孩子们的核心语文能力,而且那么自然那么彻底,是老师太超前了,还是今天的语文教学进步得太慢,甚至有倒退?</h3><h3>回想我们中学时代,老师就扩展我们阅读,训练我们积累感悟和表达。还跳出语文教材,带领我们出海观山看日,提升读与写的能力,告诉我们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 ,处处留心皆语文,这些都是今天新课程大力提倡的理念,也是我们终生受益的。</h3><h3><br /></h3><h3>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董大田老师,他就是这样一棵树。即使岁月沧桑,他唤醒的我们这些孩子与生俱来的爱美崇善的天赋,永远滋养了我们的生命。</h3><h3><br /></h3><h3>(5)我住南高隔壁,临近高考前我家楼下,经常听老师叫我:王正可,办公室做题。记得我在办公室一张空桌前做题,老师点上一根香烟,独坐在他的办公桌工作。偶尔抬头 会注意到老师烟头白灰之下红光闪亮,或轻轻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下,那时仿佛周末的校园都听得到我的笔写在纸上发出的声音。好多个周末一次次袅袅清雾中我感到世界的暖意和越来越多的淡定和自信。</h3><h3>事隔多年,想到烟,都会忆起那时的况味并明白一个老师培养学生所倾注的心血。</h3><h3>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只有真诚爱护他的孩子们的老师才可能获得他的学生如此长久的爱戴。</h3><h3><br /></h3><h3>今天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经纬。渐次远离的,是浮云,是虚空,是世事变迁。一路行来,唯有这些人生财富是我们永远的珍藏。</h3><h3><br /></h3><h3>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幸运,能这样做一个语文老师是人生的幸福!</h3><h3><br /></h3><h3>在南高,这样的个性鲜活的好老师还不只是个别,深度近视眼镜片后全都是智慧和幽默的地理张驹老师、连残迹的步履都透着学者风度和威严的物理熊老师、慈悲又严谨的董思学老师、把批语写得和我作文一样长的初中语文苏光义老师、古色古香的历史费老师、上课象总是盯着我给我一个人讲课似的生物张老师(女)、胖乎乎的手好看地拿着粉笔指指点点讲化学的温和的女张老师、一笑一个小酒窝的政治龙老师、沉默温良的张祯干老师、羞涩腼腆好脾气的数学吴老师、识得中草药的英语王老师、路上碰到我擢着手指头骂我:看你妖艳儿嘛,考不起大学怎么给我交待的黑黝黝的体育陈老师、还有就是校宣传队的孩子王逼我们一大早起床练功害我们一辈子都酷爱舞蹈的教语文还教成特级的李国炯老师……那个空洞的时代,有一所学校,有着这样一群好老师,这个学校真的了不起!</h3><h3>我们的老师们,你们辛勤播下的种子今天已枝繁叶茂,浓荫婆娑,如同你们多情的影子布满大地!</h3><h3><br /></h3><h3>感恩母校,感恩老师!在母校90年华诞之际,祝愿亲爱的老师们健康幸福,祝愿母校永远年轻!</h3><h3><br /></h3><h3>高七九级学生:王正可 </h3><h3>2017年8月25日修改</h3><h3><br /></h3><h3><br /></h3> <h3>2014年寒假看望董老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