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独角戏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诗砚

<h3>究竟要怎样一种力量,可以让一个女人从十三岁至三十岁,只爱一个男人,并且爱得"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烈奔放"? 茨威格的著名中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疑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新奇的、扭曲的、匪夷所思的爱情,不,是"爱",他在书中这样写道"爱是一个人的事情,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所以,我爱你与你无关。"</h3> <h3>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在临终之际写了一封信给小说家R先生:"我"和你,和我素昧平生的你,我们的孩子在昨天去世了十三岁那年,女孩的隔壁搬来了一户作家,作家先生拥有好多好多漂亮的书籍,他的厅堂总是高朋满座,各色女子穿梭而过,而他每次出现在女孩的面前又总是"微微一笑",那在她看来是"温暖、柔和、多情的眼光"。</h3> <h3>作家先生的横空出现,与女孩过去的生活经验和周遭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这让她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她窥伺他的一切,也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希望引起作家的注意。可是母亲的改嫁让女孩不得不离开原来的住所,她由此进入了一段灰暗的、焦躁的青春期,后来在&quot;绝望的狂热&quot;中,她背离亲人,背离一个少女原本唾手可得的一切美好事物,只身回到了与他相遇的城市。吸引一个风流作家的眼睛,对于一个颇有姿色的年轻女子来说不是一件难事,虽然他完全不记得怀中的女子曾是他的邻家女孩。她很快与他有了三天的缠绵,这三天对于长大的女孩来说是如此漫长,又如此短暂,漫长到要用一生去守候,短暂到他只说了一句&quot;我要出远门了&quot;就把她打发了。</h3> <h3>她有了他们的孩子作家的孩子,为了不成为他的负担,也为了自尊心,女子一个人默默地生下了孩子,她把孩子当成了作家的延续,全身心的热爱他,为了给孩子一个与他父亲相匹配的优渥生活,这个母亲不得不委身于一个又一个上流社会的男人,她卖身,但不卖自由,更不卖爱情。也许是天可怜见,她居然又遇到了他,再次相遇的他依然被她的美色吸引,但也依然不认识她,依旧是缠绵,依旧是&quot;出远门&quot;,这是他们最后的交错。许多年里,女子坚持在作家生日那一天匿名送上白玫瑰,直到他们11岁的孩子死了,女子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最后的时刻里,她提笔给作家写了一封长信,诉说了她的一生,她的一生只做了唯一的一件事,就是&quot;爱他&quot;。</h3> <h3>我知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因为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同名电影。电影用轻吟浅诉的通篇独白描绘了一个小女人的暗恋世界,充满了单相思的痛楚、喜悦,无悔以及隐隐的绝望。</h3><h3><br /></h3><h3>应该说,电影本身也是出彩的,把一个奥地利的故事搬到了乱世中的北平,抛开当时的社会价值观,至少情景是自然的。说到表演,无论是"我"在少女时期的青涩,还是后来沦落风尘后的妖娆和孤傲,徐静蕾都演出了浓浓的"老徐特色",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夸奖,但一定不是贬损。姜文来演作家先生当然是驾轻就熟的,那般谦谦君子,又那般玩世不恭,很为电影添彩。</h3> <h3>看过电影再读原著,能觉出一份难以言说的厚重来,这显然不是一场简单的单相思,甚至在男女主角两者中,很难分得清楚究竟是谁更强大,强大到足以影响和决定对方的人生。很多年后,我在孟京辉导演的同名话剧中,感受到了&quot;一个陌生女人&quot;的更强大的内力。</h3> <h3>这是一部独角戏,一个叫黄湘丽的女演员极富张力地撑起了足足两个小时的舞台演出,而整场戏的每一秒钟都牢牢抓住了观众的视觉、听觉甚至味觉和嗅觉。我惊叹于导演的想像力,没有比&quot;独角戏&quot;这一戏剧形式更能传达和表现原著的精神了。整场演出近乎疯狂,与原著中文字的隐忍表达不同,话剧的表现更血脉贲张。</h3> <h3>12首原创歌曲,全部由黄湘丽编曲和自弹自唱来完成。初遇是羞涩的,思念是彷徨的,相遇是激情的,分别是凄苦的,音乐在舞台上仿佛是第二个有生命的演员,恰如其分地帮助主演表达了各种不同的情绪</h3> <h3>白色和黑色的裙子,女主不停地在舞台上完成换装,从最初的清纯学生到后来的交际花,衣服是女人的语言。</h3><h3><br /></h3><h3>有一个场景印象特别深刻,已经沦落风尘的女子在舞台上歇斯底里地奔跑,她衣衫不整,领子划得极深,下半身只穿着一条黑色的内裤,她停下来面向观众,脱下了一条,里面还有一条黑的,再脱下了一条,又露出一条黑的,如此脱了很多条,直到最后脱剩下一条白色的内裤。是啊,黑色代表肮脏的交易,而再肮脏的外表下面也有一份依旧纯情的爱。"我只是为了你,为了你的另一个我,为了你的孩子才走这一步的亲爱的,我卖淫了,对我来说这不是什么牺牲,因为大家通常称之为名誉、耻辱的东西,对我来说全是空的:你不爱我,而我的身子又只属于你一个人,既然这样那么我的身子不管做出什么事来,我也觉得无所谓了"</h3> <h3>要怎样来表达这已经失了理性的爱呢?话剧的舞台角度是倾斜的,好像意味着女主的世界就是失衡的。除了一张凌乱的床外,还有一个灶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实在是个精妙的设计,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真的没有比食物更能表达情欲了。当女主在舞台上,大块朵颐地切牛排,拌沙拉,搅果汁的时候,食物的气味扑面而来,牢牢地牵住了观众的鼻子,三次做饭隐喻原著中"我"与作家的三次交集,这味道里夹杂着干邑的酸涩,奶油的甜腻,黄瓜的清凉,胡椒粉的呛鼻,还有煎焦了的牛肉的气味这真实的食物的味道,让我不禁怀疑,这个女人不是舞台上的,不是文字里的,而是生活里出现过的某一个人。</h3> <h3>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你会觉得她可悲吗?可怜吗?还是可怕?在我看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表面上写了一个痴情女子,她是被动的,是无奈的,"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盲目地、忘我地爱过你我一下栽进我的命运之中,跌入万丈深渊"。可实际上,这个女子无比勇敢,无比骄傲,"我要保持我的自尊心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也不愿让你背上个包袱,我要使自己成为你所钟情过的女人中的独一无二的一个"她并非一无所求,她要成为"独一无二"。她用了一生去忠诚的未见得是这个男人,更大的可能是她自己,是自己从十三岁开始的隐秘的,绵延的爱。她在任何时候都愿意跟着他走,"我相信,哪怕我已经死在床上,假如你呼唤我,我就会立即获得一种力量,站起身来,跟着你走",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殉道。</h3> <h3>她爱得如此&quot;无我&quot;,完全无视少年时代母亲和继父的爱,无视那些养活了她的男人的宠爱,无视自己的身体,甚至无视儿子这个她一手制造出来的生命,她把这个生命视同爱情的延续,与此同时,这个生命也成了最为无辜的陪葬。&quot;无我&quot;的极致何偿不是更为强悍与霸道的&quot;自我&quot;,一个人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至死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我很喜欢电影的最后桥断,姜文久久地握着那一沓厚厚的信纸,低下头又站起身,略带蹒跚地踱步到门口,他向门对面看去,看进邻居的门窗里,看进一个女人的一生,他看到了爱情,也看到了死亡眼睛里有感动、内疚,还有恐惧。</h3> <h3>高尔基评价茨威格为&quot;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quot;,茨威格代替&quot;我&quot;写了&quot;来信&quot;,女人终究是要表达的,哪怕是在最后一刻,哪怕是一出爱的独角戏,也要找到那唯一的观众。</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