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扬州——【十里东关街 千年古运河】

(陆建华)

<h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h3><h3>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h3><h3>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h3><h3> 李白的这首诗,让久居都市的我不由产生了对诗中意境的无限遐想,也勾起了我追随诗人去扬州的些许心动。</h3><h3> 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我们都是过客,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了山重水复的流年。</h3><h3> 扬州是一个会让人产生自豪感的城市,这座千年古城屡经风云变幻,汉代的兴盛,隋唐的繁盛,明清的鼎盛,使这座古城体现出了无限的魅力。</h3> <h3>  乾隆年间,扬州的人口多达50万,是当时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扬州古城拥有300多处古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h3><h3> 清代著名的园林大家朱江在《扬州园林品赏录》中写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h3><h3> 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h3><h3> 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大概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h3><h3> 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h3><h3> </h3><h3> </h3>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扬州一直就是文人墨客垂青的城市,我虽不是什么文人,但对扬州城的美,也早己是唾涎三尺,想再看看那满城的翠绿,重新感悟它的美!</p><p class="ql-block"> &nbsp;古城的生活平静而又惬意, 写一篇有关扬州旅行散记,一直是我多年想做的事情,至于标题选用"烟花三月下扬州"显得太俗,"二十四桥明月夜"又不能以偏概全,最后想借用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但还是感到不够最贴切!</p><p class="ql-block"> 扬州这样一座城,巍峨又坚毅,安详而深邃, 行于其间,脚步不由渐缓,融入其中,怀旧成了一种眷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天我到了扬州,己是傍晚。</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跟着古运河中的画舫,沿丰乐下街往西走,穿过红园市场,便来到瘦西湖景区。</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瘦西湖是从乾隆御码头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提起扬州,总让我想到清秀。脑海里,扬州比苏州少一份成熟,比杭州少一份端庄,却多了一份灵动,多一分消瘦,多一分淡淡的愁绪。</p> <h3>  </h3><h3> 世界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这样说过:"泛舟湖上,为居民游览之良方"。"</h3><h3> 碧水涟漪,绿扬绕郭",这里有着"山水环绕,仪态万方"的湖上胜境。</h3><h3> 唐代诗人姚合形容扬州是:"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荡舟游览自然就成了扬州的一大特色。</h3><h3> 扬州的乾隆水上游览线共十里波光,二十四景,集中了十余家园亭,她就象一条曲折逶迤的绿色飘带,将珍珠般闪光的景点窜联起来,展现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h3> <h3>到了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来到扬州,在饱览了保障河的美景后,和杭州的西湖作比较,写了一首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h3><h3> 也就是说,扬州这个城市和杭州一样,历史上都是一个消费城市,俗称销金锅子,自古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h3><h3>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扬州园林始于汉唐,成于元明,盛于清。</span>"园林之胜甲于天下",瘦西湖堪称最为典型的代表,在历史上原是扬州的一条护城河,原名保障河,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h3><h3> 扬州的保障河和杭州的西湖相比是瘦而狭长,所以瘦西湖。一个瘦字传神地刻画出瘦西湖的特点,从此,瘦西湖之名逐渐著录于书中,通行于世,流传至今。  "</h3> <h3>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nbsp;</h3><h3> 瘦西湖,这里留下了太多名人的诗词,如果你能在烟花三月来到扬州,可以感受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绝妙奇境。</h3><h3> 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h3><h3> </h3><h3> </h3> <h3>  "长堤垂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h3><h3> 清二十四景之一的"长堤春柳"了,堤长六百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h3><h3> 每当烟花三月之际,春风轻起,柳絮飞舞,深黄浅白,浓翠淡绿,柳丝婀娜起舞,桃花艳丽缤纷,所以李白在诗中写到: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的含义是:层层柳浪似烟,飘飘柳丝如雨,纷飞柳絮像花,所以,烟花专指柳树)。</h3><h3> 扬州宜杨,现在的瘦西湖更是以柳著称,古人云:"多情最是扬州柳","绿杨城郭是扬州"!</h3><h3> 柳树也是扬州的市树,相传当年隋炀帝杨广到扬州来,开挖古运河,河道开挖好了之后,有人建议在河的两岸种植柳树,一方面可以蔗荫,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堤坝,因此,隋炀帝亲手种了第一棵柳树,并赐姓为杨,"杨柳"这个词也就是从这里来的。</h3> <h3>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萧?</h3><h3> 唐代杜牧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 》让它名留青史,名扬天下。</h3><h3> 瘦西湖24景,二十四桥,一是说的24位美女吹箫,杜牧作诗。二是桥长二十四米,宽2.4米,总共24个台阶。&nbsp;</h3><h3> 瘦西湖为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组合巧妙,景外有景,历史上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h3><h3> </h3><h3> </h3> <h3>  五亭桥,顾名思义,五个亭子,夏季遮荫乘凉很舒服,也是欣赏景的好地方。扬州的瘦西湖历史悠久,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胜境。</h3><h3>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正好是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h3> <h3>  乾隆六下江南,扬州是必到的重镇。</h3><h3> 许多盐商为了讨好皇帝,捐钱捐物,整修道路,兴建园林,以迎圣驾。</h3><h3> 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该故事处于《清朝野史大观》,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h3><h3> 乾隆第二天一大早,突然,见到这座一夜间建成的白塔,问明缘由,感叹地说:"盐商之财力伟哉。"</h3><h3> 盐商们听到皇帝的感叹,心里很舒服。谁知这个马屁只是拍到马腿上,皇帝感到盐商财力可能对皇权造成威胁,后来找个借口把姓江的盐商处策。</h3><h3> </h3>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瘦西湖畔,您此时可以感受到,瘦西湖与杭州西湖的差别,不仅是一字之差,杭州西湖真山真水,气势不凡,如同一部制作浩大的电影;瘦西湖则像一部长篇的电视连续剧,剧情慢慢地推出:长堤是序篇,徐园是发展,小金山是转折,接下来才是剧情的高潮部分!五亭桥、白塔、凫庄相互辉映,相映成彰!</p> <h3>  著名的"瘦西湖"、"小秦淮"等闻名遐迩,与优美的园林相衬映的是扬州美女天下闻名, 扬州美女肌肤细腻,窈窕多情,与苏杭美女相比,多了一份"商女"的味道。</h3><h3> 傅樵村编纂的《自流井》杂志,首页赫然入目的是扬州美女,在椭圆型框架中,扬州美女推高髻,穿高领衣,千娇百媚,楚楚动人。 </h3><h3> "扬州名园甲江东,粉黛绮罗甲天下",以美女作纽带,千里迢迢,伴随着盐的通道,竞将扬州与自贡这两座盐业城市紧紧连在了一起。</h3><h3> 古代扬州盐商们常常邀请达官贵人,文人名士,携带歌妓,泛舟畅饮,在桃红柳绿,风花雪月中极享天上人间之乐。 </h3> <h3>  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四桥烟雨、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廊、石壁流宗,静香书屋等两岸景点,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h3><h3> 游卷石洞天、西园曲水,景色宜人,风光无限,游客又少,正好可以细细欣赏扬州的运河美景。</h3><h3> </h3><h3> </h3><h3><br /></h3><h3> </h3> <h3>  唐代,扬州赢得了"东南第一商埠"的美誉,而利津古渡(即今天的东关古渡),是当时扬州最繁华的交通要冲。</h3><h3> 有了码头就有街市,舟楫的便利和漕运的繁忙,催化出一条商贸密集、人气兴旺的繁华古街东关街<br /></h3><h3> </h3> <h3>  东关古渡,在古代为京杭大运河的一个渡口。 &nbsp;</h3><h3> &nbsp;漫步东关古渡,驻足在依山而建的古色古香的牌坊下,运河水静静地流淌,亘古不变地潮涨潮落。</h3><h3>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观光带。 </h3><h3> </h3><h3> </h3><h3> </h3> <h3>   站在运河边,不由让人浮想联翩。</h3><h3> 清代之前,扬州古称广陵,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h3><h3> 昔日商贾云集、樯帆如林的繁华盛景已无踪影,来来往往的历史,一条大运河,繁衍着古老扬州盐商的辉煌,经时光雕琢后留下的都是历史的记忆。</h3> <h3>  没有细雨绵绵便感受不到烟雨蒙蒙的浪漫,但春日阳光下垂柳青青,黄花镶堤,岸边玉兰怒放,水中浮鸭悠闲,一派江南水乡美景;"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h3><h3> 伴着好友,信步湖边,看水面逶迤,时宽时窄,廊桥曲折,夹岸扶疏,心情不免大好。</h3> <h3>  &nbsp; 我怀着向往的心情踏上了远近闻名的古巷东关街。"绿杨深巷,人倚朱门"是郑板桥对扬州昔日风华的写照。</h3><h3> 婆娑的杨柳,曲折的巷陌,窈窕的佳人,朱红的大门,构成了一幅幅古代广陵风情图,那一条条古巷旧街背后所凝结的质朴韵味,将我们的灵魂净化,余秋雨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的城市缺少了点什么,那么就缺少一点本质的灵魂。"</h3><h3> 可扬州不缺呵!历经千百年风风雨雨,昔日的许多街巷已烟消云散了;但有些许还留存至今,算作古城扬州风貌的历史见证。</h3><h3> </h3> <h3> 自古就有"北京的胡同、扬州的巷"一说,而"东关"古巷更是代表了扬州的巷了,因为,它跟高楼林立的小区比起来,多了一丝恬静与亲切,少了一些喧嚣与刻板。</h3><h3> 大街上人头攒动,树上的鸟儿也似乎多了几只,变得更为欢喜。</h3><h3> 以前,这里的小巷多么平凡而不起眼!有用姓氏命名的,安家巷、薛家巷;当然,还有用花草命名的,金桂圆巷、花局里一条条幽深的小巷,巷连巷,巷套巷,好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h3> <h3>  东关街是扬州古城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拥有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及"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特色。</h3><h3> 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有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体现了江南运河城市的独有风韵。</h3><h3> 经过千年的积淀,街内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堪称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h3> <h3>  扬州人常说:"巷连巷,巷通巷,大巷里面套小巷。"东西南北,横竖曲折,在扬州十几平方公里的老城区里就有500多条巷子。<br /></h3><h3> 而巷子的大小是不能用长短,而是要用深浅来衡量的。于是也就有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nbsp;</h3><h3> </h3> <h3>  &nbsp; 我仿佛看到,在幽幽的古巷里,那个撑着油纸伞的美丽姑娘、绵绵细雨的午后,感觉有些许的凄美。&nbsp;</h3><h3> 向里走,便来到了客栈的花园。成林的竹子苍翠欲滴,随风摇曳;青石板的地面上摆满了一盆盆开得正旺的秋菊,它们在这万物凋零的深秋,不畏严寒,绽放出朴素的清香。 在繁华似锦的扬州历史上,巷子的深浅也是门户高低的象征,幽幽的巷子尽头必隐藏着庭院深深的富商名贾之家。 </h3> <h3>  路过朱自清先生曾任教过的扬州市第一中学。</h3><h3> 我不禁地这样想道: 如果他当初一辈子安於在此教中学,恐怕这世上早就没有《荷塘月色》的朱自清了!</h3><h3> 细细感受着味蕾的变化的同时,慢慢体会着扬州文化的博大精深!你可能喝不惯南方的酒,而扬州桂花酒,杨梅酒,一定要尝一尝,相信千里之外的酒,更加别有一番味道吧。</h3> <h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h3><h3> 此处,不是杏花村,而是吴勾酒坊。</h3><h3> 沿着老街走下去,先是闻到阵阵桂花飘香,随后你会看到东关街大名鼎鼎的吴勾酒坊。</h3><h3> 买酒的人真多,这里有桂花酒,杨梅酒,还有姜酒。盛一碗米酒,陶醉在扬州古城特有的香气中!</h3><h3> 淡淡地桂花香和米香发酵充分结合,它柔柔的,轻轻地,没有北方酒质的炽热浓烈,没有喉咙以及心中产生的燥热,这种酒,只能静静地品,静静地享受那种微甜。</h3><h3> 在不知不觉中,被淡淡地香甜迷醉,悠然,熏然,醉然细细感受着走进东关街,迎面扑来的就是古色古香的市井景象。</h3> <h3>  大散文家朱自清在《扬州的夏日》里对这一带风光作了这样的描述:"北门一带,叫作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与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说着·······"。</h3><h3> </h3> <h3>  扬州人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习俗,冶春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馆,游人至此品香茗,尝细点,或凭窗远眺,或与知己好友举棋对弈,实在是心旷神怡、悠闲自得的享受。</h3><h3> 冶春园最具特色的要数水榭了,水榭在北岸河水转弯处的地方,分为两组,东榭为草庐水绘阁,取自明末如皋名士冒辟疆"水绘园"之称;西榭为香影廊,取意清代诗人王渔洋"衣香人影太匆匆"中的"香影"二字,两榭之间有曲廊相连接,可谓是"以水取胜,动中取静,静而不寂之地"。</h3> <h3>  走在石板路上,这里好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相比较丽江,乌镇等古街,少了很多商业气息,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原始古朴味道。</h3><h3> 这仿佛不是一条街,而是由许多古建筑、遗址织成的一条饱经沧桑的缎带,刚进门,映入眼或蜿蜒,流水从中缓缓淌过,倾泻的"瀑布"溅起无数晶莹的水珠。假山环绕着池塘,池水清澈见底,荡着一圈圈温婉的涟漪。阳光洒在微波粼粼的水面上,为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h3><h3> </h3> <h3>   此时的东关街,因为淅淅沥沥的小雨,惹恼了游人的兴致,反倒在这样的情致下,漫步古城更加别有一番风味吧!</h3><h3> 站在这里,我忘记了一切,只想闭上眼,打开心房,让灵魂与之共舞,浅吟低唱„„ &nbsp;</h3><h3> 今天,抬头是黛瓦砖墙,古朴依旧,典雅依旧。我岂止是在游览旧街古巷,分明是在浏览史书古籍,在现代都市中寻找厚重的历史。</h3><h3> 我不禁感慨,纵然岁月悠悠,物是人非,不论她带走了什么,总有一些没变,那就是其灵魂深处的文化气息。</h3> <h3>  徜徉在石板和乱砖铺成的小路上,宁静的巷子里轻轻飘荡起古典优雅的音乐。</h3><h3> 音乐静静流淌,似山泉叮咚,在我心灵深处播下淡然的种子。这一刻,所有尘世的喧嚣戛然而止,整个世界只听见灵魂在低低地吟诉。</h3><h3> 一首悠扬的曲子,纯洁自然,有如天籁,却不禁让人身入其境,于情于景,会感觉到这是在烟雨的南方才有的情调,那带着泥土芳香的埙奏出大地的吟唱、天籁的绝响,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远离尘嚣、至纯至美的精神境界。 &nbsp;</h3><h3> 这纯洁的天籁之音却被人们遗忘在乡间,音乐融进灵魂深处,净化尘埃与烦恼。其实,我们的骨子里,何尝不怀念这份纯净呢?很难听到吹乐器的优雅与闲情逸致。</h3><h3> ,</h3><h3> </h3> <h3>  老街上,一切都是古老的模样:掉漆的门槛、旧时的木门板、高大巍峨的古城墙,青砖碧瓦阁楼式的古典建筑,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红黄相间的帆布招牌,青藤悄悄蔓过高高的青色墙壁,在微风夕阳里招摇。</h3><h3>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用好奇而又欣赏的眼光表述着着心中的美好与感动。 &nbsp;</h3><h3> 小桥流水是一处景致,青砖碧瓦是一种风清。那古老的石墙,幽深的小巷,袅袅的青烟,远远近近的风景,再一次迷蒙了我的双眼。</h3><h3> 时光仿佛已经停滞,躲在这古老的光阴里,冻结,凝固,也就在那一瞬间,几乎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又回到了那古老悠久的年代。</h3><h3> 我知道,我是被这古老的气息迷醉了</h3> <h3>  "三和牌"、"四美牌"系列酱菜是久负盛名的传统名特产品,具有鲜、甜、脆、嫩四大特色, 名扬四海,畅销国内外。</h3><h3> "三合四美" 酱菜的主要品种有乳黄瓜、宝塔菜、萝卜头、嫩生姜、甜酱瓜、香心菜、什锦菜、宫廷龙须等数十个规格品种。</h3><h3> 这一系列的酱菜都是选用皮色嫩绿、肉厚皮薄、脆嫩籽少、瓜形苗条、粗细均匀的扬州线瓜精心腌制复酱而成。</h3><h3> 成品滋味鲜美、具有乳黄瓜特有香气,曾获酱菜最高奖--国家银质奖,是扬州酱菜中的突出佳品。</h3> <h3>  "谢馥春"化妆品1915年与"茅台酒"一道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大奖。</h3><h3> "谢馥春"的传统产品鸭蛋粉、冰麝油及香件,被称为谢馥春"三绝"。</h3><h3> </h3> <h3>  人们常说:"苏州胭脂扬州粉",谢馥春的香粉原料是用天然珍珠粉与邵伯糊粉坊专门为其加工的石粉、米粉、豆粉,再加上鸡蛋清,按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并结合时令,选用白兰、茉莉、珠兰、玫瑰等鲜花,再加以适量冰片、麝香,采用"鲜花熏染、冰麝定香"之工艺,精致而成既有花香又有保健作用的各种香粉。</h3><h3> 冰麝油所用药材有大黄、甘松、白芷、良姜、广木香、月桂皮、洋冰、侧柏叶、松香、麝香等20余种,具有润泽、乌发、去垢、止痒、解毒、消炎等功能。不仅能在日晒受暑的情况下可不生疮疖,又能治中耳炎、烫伤等症,所以大受欢迎,</h3> <h3>  走出店铺,街边的糖画、糖人吸引了我的眼球。</h3><h3> 卖糖的老师傅将熬热的糖浆瞬间倒在平底锅面上,"唰唰"几下便画出了一条栩栩如生的中国龙,这神奇而精湛的技艺真叫人叹服。</h3><h3> 买了一根糖画,我又走进了扬州刺绣的店铺。这里的绣品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有瘦西湖畔的二十四桥、风韵独具的艺术插花、清丽高雅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分不出是画还是刺绣。</h3><h3> 据店主介绍,这些都是手工刺绣,一针一线地绣出来的。我不得不佩服那些心灵手巧的扬州姑娘们。 </h3> <h3>扬州"三把刀",分别是理发刀、修脚刀、菜刀,这不仅是指扬州的刀口好,而是还反映了扬州三大服务业的繁盛。也就是说,这三把刀背后还代表了三大服务业,分别是:理发刀代表的是理发美容业,修脚刀代表的是修脚沐浴业,厨刀代表的是餐饮服务业。"到扬州,吃得好,玩得好,还要享受剃头洗个澡",这已经成为近三百年来到扬州享受生活的典型写照。 </h3> <h3>  品赏名园是一种乐趣,探寻名园的历史也是一种对波澜史诗的满足。</h3><h3>  个园原来隐藏在东关街中段街北的一条深巷中,园门本在住宅之后。熟悉旧扬州的人都记得,个园在东关街。</h3><h3> 个园自明代至今己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当我们走近这百年春秋沧桑的变迁,发现个园与中国的文化史,经济史等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不得不对这座历史名园肃然起敬……</h3><h3> 时光岁月沧桑闲悠远,事如春梦了无痕……</h3><h3> 历史是一条它自己会走的路……</h3> <h3>  个园是座私家第宅园林,园主黄至筠在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清高之趣。<br /></h3><h3> 又因黄至筠字个园,竹叶形状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h3><h3> 个园有两大特色:</h3><h3> 一是以竹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h3><h3> 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以为名"个园",点明主题。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h3><h3> 园门两侧各种竹子枝叶扶疏,"月映竹成千个字",与门额相映生辉,竹林茂密、幽深,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h3><h3> 二是四季假山处处体现出造园者的匠心独具,尤其是个园的叠石艺术,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笋石、湖石、黄石和宜石的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孤例。被园林界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展示中国园林登峰造极的叠石技艺,与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h3><h3><br /></h3><h3>春夏秋冬山光意趣</h3><h3>风情雨露竹影多姿</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  黄至筠爱竹成性,他不仅自己的名字里有竹,在家园里植竹,以竹意题园名,黄至筠最爱吃黄山笋,还要趁着刚挖出土的新鲜劲儿吃。但黄山离扬州路 途遥远,如何能够吃到新鲜出土的鲜笋子呢?这在寻常人家看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嘛,可对 富甲一方的大盐商来说,就不一样了,早 有人专门为他设计了一种可以移动的火炉,在黄山采到竹笋后立刻洗净切好,和肉一起放到 锅里焖上。然后让脚夫挑着火炉向扬州赶,等人到了扬州,竹笋和肉也煨好了。</h3> <h3>  个园的主要新奇点就是用石头做出了春夏秋冬四景,石笋为春,太湖石因为色彩多洞多为夏、黄色的石头像是黄叶为秋,白色宣石象雪为冬。 </h3><h3> 个园虽小却精緻至极, 它之所以与颐和园、避暑山莊、拙政园共为"中国四大名园",是因为园内展现了中国园林登峰造极的叠石技艺,被园林泰斗陈从周誉为"国内孤例"。</h3><h3> "曲径通幽"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里面得到的完美的体现,让你感觉到个园之幽之奇,还感觉个园之大。</h3><h3> &nbsp;  品赏名园是一种乐趣,探寻名园的历史也是一种对波澜史诗的满足。</h3><h3> 个园自明代至今己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当我们走近这百年春秋沧桑的变迁,发现个园与中国的文化史,经济史等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不得不对这座历史名园肃然起敬……</h3><h3> 石头景后面是一片竹林,在过竹林又是一片豁然开朗,有一个小湖和一个亭子,旁边还种了很多的柳树。从坚硬的石山到柔软的湖、亭和风雨中婆娑的柳枝,让个园显的极有层次感,个园能够名列中国四大名园果然名不虚传。</h3> <h3>  竹宜着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h3><h3> 如果说雨雪增添了竹的韵致和松的姿态,那么花和酒则可以让人获得远离红尘的淡然心境。</h3><h3> 耕读传家表达了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竹、松、花、酒又传递了他的文人雅致情怀,脱俗境界。也最好的诠释了黄至筠即是商人又是文人的双重性</h3><h3>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h3> <h3>  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物象鲜明,意境空灵,可谓深得竹的神韵。</h3><h3>  个园名称中这个"个"字,最为耐人寻味,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字典里,还是语言习惯中,"个"都是用来作量词的,如:一个人,一个苹果。其实呢,"个"最早的意思是"竹 一竿",古书《史记正义》便有 "竹曰个,木曰枚"的说法。</h3><h3> 这竹叶的形状像"一个""两个"的 "个"字,就是因为竹叶的形状像"个"字所以叫个园。</h3><h3> 在清代的时候"个"字并不是这样写的,而是单人旁一个固,那为什么还叫个园呢?大 家抬头看一下这"竹西佳处"的"竹"字,它跟现在的写法不一样,是两个"个"字,所以 以前人们看到个园读不出来,半个竹字,所以人们叫它半竹园,而事实上它就叫半竹园,无 奈现代汉语中有这个字,所以人们习惯称它个园,正好与竹叶形状相似,更生动形象,容易 接受。 </h3><h3> </h3> <h3>  "岁 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中都有竹子,古代那么多的诗人都那么爱竹。</h3><h3> 竹是象征君子的,竹的干是笔直的,代表正直,同时又是一节一节的,代表 有气节;竹子中间是空的,代表虚心,这些都是君子的特征。&nbsp;</h3><h3> 行至竹径尽头,就可见一匾额上题着"竹西佳处"。竹西"的来历,出自晚唐诗人 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h3> <h3>   曲径通幽,是江南园林的审美要素之一。</h3><h3> 而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在体现园林意境美方 面更胜一筹。竹影横斜,竹香清幽,筛 光漏月</h3><h3> 一条数十米长的小路穿越其间,竹影横斜,竹香清幽,筛光漏月。行至竹径尽头,可见一匾额上题着"竹西佳处"。</h3><h3> "竹西佳处"回归了字面的本来意义,显然是在提示人们:此处竹景最佳。</h3><h3> 仔细琢磨回味,你会恍然大悟,其实,真正的竹西佳处,都在这条竹林小径上呢。</h3> <h3>  逸圃,位于东关街356号,2006年公布为江苏省文保单位。</h3><h3> &nbsp; 宣统二年(1910年)钱业经纪人李鹤生购得朱氏旧宅拆除重建,民国二年(1912年)告竣。</h3><h3> 原黑漆大门上有浅刻"扬州古明月,陋巷旧家风"楹联,上额隶书"逸圃"二字,入内沿东院墙贴壁为山,上建半亭,园北有花厅、书斋,宅后有藏书楼等。</h3><h3> 厅后为一院落,有小轩三间,内置紫檀木罩隔,雕刻精美。园西楼屋三楹,内有精美的镶瓷板绘画格扇,保存完好。</h3><h3> 中国园林专家陈从周曾经说过,逸圃与苏州曲园相仿佛,用曲尺形隙地布置,但比曲园巧妙,形成上下错综、左右参差、境界多变、绝处逢生的格局。</h3> <h3>  壶园,旧时扬州的一个私家园林之一,因为面积不大,精巧别致,因此有壶园之雅号。</h3><h3> 壶园主人何栻,字莲舫,原来做江西吉安知府,太平军时城陷,因而罢官,便来扬州做了盐商。 &nbsp; &nbsp; &nbsp;</h3><h3> 何莲舫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当其走投无路之际,曾国藩慷慨解囊相助。李鸿章更赠以盐票二百纸,遂居扬州为商人,成巨富"。</h3><h3> 可见何莲舫得以成为扬州盐商,得到了曾国藩、李鸿章的大力支持。<br /></h3> <h3>  何园又叫"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等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称"何园"。</h3><h3> 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晚清园林建筑代表作。园林船厅、楼廊、鱼池和假山、花木错落有致、布局深得步移景换之妙。此园虽地处城区,一墙之内却清风自生、翠烟自留,故有"城市山林"的美誉。 </h3><h3> "何园看楼上,个园看楼下"。</h3> <h3>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留下许多墨宝,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百看不厌。</h3><h3> 富裕起来的盐商,为了争取社会地位,便依附风雅,与文人、书画家密切往来。</h3><h3> 扬州盐商以重金购买扬州八怪和其他名家字画,书画家后来按质量论价出售。</h3><h3> 这种相互依存,促进了书画艺术的商品化,也使绘画作品由"阳春白雪"兼顾起"下里巴人",创作出很多民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富有生机的作品。</h3> <h3>  扬州美食,让我流连忘返!一直感觉,扬州虽在江北,却有江南的韵味。在我心中,它是梦里水乡,她是撑着油纸伞的女子,她是风景旧曾谙。所以,我总心甘情愿地称她为江南。</h3> <h3>  街南书屋,位于东关街309号。为清雍正、乾隆年间盐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宅院。因其在东关街南,故称"街南书屋"。</h3><h3> 马氏兄弟勤敏好学,工诗,人称"扬州二马", 其人品、诗文、藏书、功绩皆善,人称中国南方最著名的儒商之一。</h3> <h3>  来到扬州,漫游古城,做客东关街,一处处美丽风景,一道道人间美食,一次次完美体验。东关街,坐一坐黄包车,听一听小曲,完完整整体验一把扬州人的瘾。岂不悠哉,美哉?</h3><h3> 黄包车走进古街,可以随处看到人力黄包车。上面可以坐一个人,也可以坐两个人。坐在黄包车上,感觉一下子穿越到那个年月,仿佛也回到了三四十年代老上海,古老中散发着时尚,充斥着浓厚的"洋"味道。</h3><h3> </h3><h3> </h3> <h3>  盐水鹅是淮扬菜系的杰出代表菜之一,在江苏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北地区具有相当高的受众,吃上一口,鲜嫩爽口、肥而不腻、味道清香、风味独特。还有朱记牛肉汤可以免费续喝,配上烧饼和锅贴,美极了!<br /></h3><h3> 如此这般的美食,不吃一口,岂不是枉来扬州!<br /></h3> <h3>  在东关街不仅有享誉世界的扬州酱菜,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有炸的、卤的、蒸的……让人看了真是眼花缭乱、垂涎欲滴。</h3><h3> 宝应长鱼面、赵氏叠汤圆(汤圆/饺面)、粗茶淡饭(藕粉汤圆)、聚香斋(豆腐花/烧饼/阳春面)、清真饭店(牛肉包)、朱记牛肉汤、富春(汤包/翡翠烧麦/豆腐皮包子)</h3> <h3>  扬州美食甲天下,特别经典的淮扬菜另成一派,味道可想而知,广受好评的有清炒虾仁、脍鲢鱼头,烫干丝,肴肉。清炒虾仁的量很足,味道也不错,脍鲢鱼头汤味很浓郁,烫干丝一如既往的好吃。 </h3><h3> 如果是早餐可以点套餐,单点的话,三丁包或五丁包,千层酥、麻饼、蟹黄包、大的蟹黄汤包都是必点的。还可以再加一个蟹黄煮干丝25元,两杯魁龙珠茶5元/杯极品的,2元/杯普通的,两个人吃到撑。 </h3><h3><br /></h3> <h3>  传统的汤圆都以糯米粉作原料,而藕粉圆子的制作可谓独具匠心,除以藕粉做外皮外,其馅心也很精美,是将腌渍过的糖+猪油做馅料,然后以金桔饼、核桃仁、花生仁等多种果料混合制成。</h3><h3> 藕粉圆子既可作为时令小吃,亦可作为筵席佳肴,其特别是外层均匀圆滑,富有弹性,色泽透明而呈深咖啡色;馅心甜润爽口,汤汁带有浓郁的桂花味。 藕粉圆子既可作为时令小吃,亦可作为筵席佳肴,其特别是外层均匀圆滑,富有弹性,色泽透明而呈深咖啡色;馅心甜润爽口,汤汁带有浓郁的桂花味。&nbsp;</h3><h3> </h3> <h3>  文昌阁的万家福商城和麦当劳的中间,有条小巷,走到尽头有一家福星饭店,店虽小,生意却火爆。什么吸引众人的嘴呢?臭大元!俗话说的,臭豆腐。因为做的形状是圆形的,所以扬州人称为臭大元。</h3><h3> 名称为臭大元,实际上却很香。砂锅炖出来,热气腾腾,只有香味没有臭味的。里面有黄豆芽、干香菇、精肉等。价格不高。 </h3><h3> 更有一种昂刺鱼臭大元,在臭大元的基础上,里面加上了昂刺鱼,使得臭大元里又渗透进了鱼的鲜味。</h3><h3> 喜欢吃臭豆腐的朋友可千万别错过了!吃臭大元的同时也可以点上几道小菜:皮蛋豆腐,清清爽爽;芦蒿肉丝,再来一盘滋滋作响的锅巴,下酒好菜。</h3> <h3>  扬州菜肴闻名海内外,与鲁菜、川菜、粤菜被并称为中国的"四大菜系"。</h3><h3> 扬州菜也称为淮扬菜,非常讲究刀工,刀功向以精细著名,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并在烹饪上善用火候,讲究火功。非常有名的菜品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松鼠厥鱼、梁溪脆鳝等。扬州满汉全席是在康乾满汉席的基础上推出的,堪称中华第一满汉全席。</h3> <h3> 老扬州会告诉你扬州人有两大享受:"早上皮包水, 晚上水包皮"。清晨去喝一杯扬州早茶再品尝一下扬州特色点心,下午去扬州的澡塘泡个澡,这就是扬州人最好的享受。</h3><h3> 民国笔记小说家颂予《扬州风俗记》作了忠实记录:"扬州教场,茶馆林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倍可乐也。而抱陆羽之癖者,虽遇到烈风雷雨,不能愆期,盖亦习尚使然。" "水澡的生动描述。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中载有"浴处挂壶"一条,可见扬州在一千多年前便有了公共浴室。"</h3> <h3>  《仇池笔记》上记道,苏东坡不但去浴室洗澡,还找人擦背,并和擦背的打招呼说,请阁下手脚轻一些,鄙人身上不脏,没有多少污垢。昔日的浴室场景竟如此鲜明地跃然于目。&nbsp;</h3><h3> 在浴室里"水包皮"是扬州人的一种生活享受。进浴室不仅是洗澡,还可以修脚、捏脚、刮脚、捶背、品茗、小吃、聊天、理发、刮胡子、闭目养神,总之忙得很。忙完了,然后就呼呼大睡,跑堂的会在你身上轻轻地盖上一条大毛巾,等你睡醒了,又立即递上一个热手巾把子,全方位服务,其乐无穷。</h3><h3> </h3> <h3>  回到酒店,透过朦胧窗户中望去,运河岸边的霓虹闪烁,还有一盏灯笼随风荡漾······</h3><h3> 扬州城的因河兴衰几起几落,"夜半江声听不住,南船才过北船来"。</h3><h3> 清末漕运废止,运河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而运河衰败后,扬州也就边缘化了,不禁感慨:"瓜洲古渡依旧在,怎奈世间几沧桑。"</h3> <h3>  时光岁月沧桑闲悠远,事如春梦了无痕, 历史是一条它自己会走的路。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 碧柳丝丝垂旧事,为谁摇落为谁眠?</h3><h3> 旅行,也是一种心情的释放,所到之处,我们记得那些曾一闪而过,人生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在回忆里串成最美的记忆,照耀日后留念的岁月。</h3> <h3>  每个中国人都会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梦, 每年烟花三月,总是蠢蠢欲动却未能成行。 &nbsp;</h3><h3>一年一年,二十四桥明月夜,在想象中就愈发的让人朝思暮想,时至今日,终于如愿。</h3><h3> 这是李白的扬州,是杜牧的扬州,是姜夔的扬州,是朱自清的扬州,我等俗人,哪里敢写什么游记?</h3><h3>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h3><h3> 可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br /></h3><h3> 不知今夜秦淮水 ,流向扬州第几桥?</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