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 汤一一家乡的记忆

0000001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煮&nbsp; 汤<br></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乡的记忆</h3><div>&nbsp;</div><div>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又到了传统佳节八月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家乡煮汤的情景。</div><h3> 煮汤,是鄂东地区罗田部分地方过去一个非常重要的礼性,是招待客人的一种高规格礼节。这个传统礼性已经延续了数百年,它充分体现了罗田人纯朴、善良、好客、重情、讲礼的优秀品质,是罗田人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礼仪文化和饮食文化。</h3><div> 所谓煮汤,就是客人来到家里之后,家庭主妇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煮上一碗由肉或鸡与油面或糍粑等食材一起做成的食物,来招待客人的一种方式,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和慰劳。目的是让客人在吃饭之前先“垫巴垫巴”,以免饿肚。</div><div><br></div><div> 罗田人的煮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汤。就是说,不是制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汤,而是精心烹制、非常讲究的精美食品。在过去五六十年代,比较好的煮汤,是用上好的腊肉或新鲜肉烹制。通常是很好的精肉,即城里人说的瘦肉。先从墙上取下,洗净切成方寸大小的方块或长方块,放在锅里炒香,然后再盛到土罐里,放到灶里细火慢煨,渐渐地,香味四溢。有的用鸡肉煮汤,腊鸡或者是现杀的新鲜鸡。对于尊贵的客人,用鸡肉煮汤时必须得有“鸡胯子”。没有猪肉也没有鸡时,也可以“打泡蛋”或者煎荷包蛋来“相”,还有用细鱼儿“相”汤的。</div><h3> 这边炖肉,那边再煮面。面,是细油面。这是罗田的特产。用菜籽油与优质“罗柜粉”混合揉制,用手拉扯成细丝,然后晒干,扎成“一紫紫儿”的。扯面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干不了,想吃油面的话就去找扯面的师傅换。新年正月,煮汤多数用糍粑,但年过月尽之后,除了少数富裕人家还剩些糍粑,一般人家糍粑都消耗殆尽。如果有糯米粉子的话,就揉“汤儿粑”(即汤元),也算是高档次的煮汤。如果有面(即面粉)的话,也可以擀面,即做面条。还有人以包“包面”(即馄饨)当煮汤。实在没有东西的,有的就“煎粑儿”当煮汤,就是北方路边摊上的煎饼那种。不过,“粑儿”上面洒的不是葱花、香菜之类,而是洒点红糖末儿,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别有风味。罗田人的煮汤,因家庭条件、季节等限制,让女人们费尽了心机,从而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煮汤样式。</h3><div><br></div><div> 在家乡,煮汤是一年四季的事。一是过年期间,整个正月,客人来拜年,都要煮汤,来一个煮一次,大人细伢一人一碗。莫把细伢不当客,细伢回去照直说。有的家庭人客多,主妇几乎一直围着灶台转,煮汤多次。二是有喜事的人家要煮汤。例如结婚的人家,婚礼那天,主人家要给前来贺喜送礼的亲戚煮汤,以表示感谢。新女婿上门认亲,也是喜事一桩。老丈人眉开眼笑,丈母娘忙着煮汤。三是”四时八节”贵客上门要煮汤。如端午节、六月六、中秋节、春节等,女婿来送节、问安、送日子、辞年等,丈人家要煮汤待客,盛情款待。四是平时来人客都要煮汤。</div><div> 罗田人重情礼,爱面子,除了给自家的亲戚朋友煮汤外,有时还要给别人家的亲戚朋友煮汤。这种情况通常是,别人家的新女婿上门,“亲房的”(即没有出“五福”)都要煮汤,以示关系亲近。自然,新女婿事前也要准备好一份像样的礼品送给煮汤的“亲房”。再就是,传统佳节之时,有的还要给”亲房"家或者要好朋友家的女婿或准女婿煮汤。平时,邻里左右的来了年长的客人,如老家婆、老姑奶、老舅爹等等,塆下塆落的都要煮个汤送去,以示敬重。</div><div><br></div><h3> 吃汤也是有讲究的。在罗田传统的习俗里,无论是主人家还是别人家煮汤,客人是不能都吃完的,必须得留一点。曾经有些不懂这个礼性的客人,将煮的汤一扫而光,全都吃了个干净,结果留下笑柄。煮汤不能吃完,是礼性的要求,既表示“有吃有余”,客人有“看相”;更重要的是,那时家家经济条件都不算好,家里孩子多,还有老人,必须得给孩子和老人留一点,有的小孩子就在旁边坐着。吃汤要留,至于留多少、怎么留,则由客人自行把握。用糍粑煮汤的,通常是四块糍粑,也有“舍己的”用六块。客人如果肚皮空空,可以吃一块或两块,决不可以吃三块;如果不饿,也可以一块不吃,尝一两坨肉,喝几口汤即可。用面或其它食物煮汤的,客人根据情况自留。总之,要吃少留多,并将汤碗整理如初,端放桌上,轻轻退下。</h3> <p>  煮汤饱了客人口福,却辛苦了家庭主妇。客人来了,通常是男人或者老人陪着客人“搭嘴儿”,普通话叫聊天,东北人叫“唠喀儿”。天南海北的,什么“家里兴了点么事啊?谷割冒?猪有几大儿啊?今年收成有几多儿……”等等,全是地道的土话儿。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说不完的话。也有的是没话找话,东拉西扯。这时候,家庭主妇一直忙碌不停,灶上一把灶下一把。遇到夏天,灶上灶下都热死人。那是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的年代,山上山下、田畈旮旯,种的都是庄稼,对于烧柴禾“伍饭”的罗田丘林地区来说,柴禾十分困难。有的家庭长年缺柴烧。遇到下雨天来人客,赶紧穿簑衣戴斗笠到山上现剁“枞丫”,鲜活的“枞丫”水浠浠的,放到灶里噼里叭啦响,半天烧不着,直冒烟,女人的艰难可想而知。要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家里根本拿不出东西来煮汤,客人又啊着嘴望着、等着,真是急死人。煮完汤之后,女人则要洗碗洗锅洗灶,接下来就是准备正餐,这是一项马拉松的劳动,得一两个钟头。有时候家里没有人陪客,女人就要一边“伍饭”,一边和客人“夸”。就算心里再怎么苦,也要装出个笑脸来。</p><p><br></p><p>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习俗也在改变。大约从改革开放之后,罗田人外出打工的多了;即使在家的人,通过电视等各种媒体,见的世面也多了,觉得煮汤实在没有必要。慢慢地,也就不再煮汤了。用罗田老百姓的话说,煮汤被“打倒了”。现如今,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都有所改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炖肉炖鸡是很平常的事,煮汤的“内容”比那时有过之而无不及。</p><p> 然而,无论炖肉炖鸡、煮糍粑煮面,但就是吃不出小时候家乡煮汤的那种味道、那种感觉。那种香香的、美美的味道和感觉,余味无穷,经久不去,深深印刻在脑海里,总是时不时地念起那碗汤。</p><p><br></p><p><b>  谨以此文献给母亲和所有罗田老一代家庭妇女!</b></p><p><br></p> <p>  本文已载《风尚罗田》微信版2017年9月18日。</p><p> 背景音乐:俞逊发笛子独奏一一挂红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