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长路,一段回忆

紫色小旸

<h3>清早六点不到醒来,打开手机,一条条学生们发的教师节短信跳了出来,好多是刚走进大学的孩子们发来的。温馨的问候,顿时让这个节日充满浓浓的甜意,在一 一回复短信时,关于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多少又在眼前回放出来。从教以来,这是自己的第十二个教师节了,送走一届届学生,看着学校里越来越多不认识的年轻老师,才感叹岁月的流逝如此之快。十二年的时光如同电影胶片,回看之时很多感慨,想为它写下一段回忆--------</h3> <h3>2005年8月,还是个懵懂大学毕业生的我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第一次当老师,心想着要故作深沉,可没多久,还是暴露了自己未脱的幼稚气。来工作之前,好友带我去剪了个当时流行的斜刘海,拉了直发,说这样看着成熟一点,实践证明根本没用。第一次开家长会,我站在教室门口迎候家长,结果有家长来问我:“同学,请问你们李老师在哪儿?”我说“我就是!”那位家长尴尬的笑我至今都记得。还有一次带学生去春游,走在队伍的最后,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说让我的老师把我领进去,我真是哭笑不得,让学生来给我作证。于是我决定换个发型,每天睡前把头发编成小辫,早晨解开后就是卷发,看着确实显得年龄大了些。有一天早读迟到了,刚到楼梯口碰到年级组长,她看着我一蓬卷卷的头发差点没笑出来:“是不是昨晚编小辫子编到很晚啊?”我像个学生一样吐吐舌头,表示知道错了。</h3> <h3>才当老师,真的想时时刻刻都和学生们呆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出黑板报,一起玩闹,想参与他们的所有。精心备好每一堂课,面面俱到,紧凑的节奏让我每天坐公交回舅舅家时都是睡到终点站都没醒,有几次是被司机师傅叫醒的;家长会也是准备长长的讲稿,连句口水话都要写上,对着镜子反复演练;在宿舍住时,还听到一起工作的同事练习如何骂学生……太青涩,没经验,学习老教师,他们的经验之谈对我们来说都是点石成金的葵花宝典。</h3> <h3>但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做老师真的是需要教育艺术的。时间一长,原本在我眼中可爱天真的这些学生慢慢变成了小魔王,让我头疼不已,反而是他们觉得我变凶了。有学生在周记里写下:“老班现在是青蛙公主,虽然瘦小,但发起火来,不知哪里鼓起的气,爆发出可怕的力量。”我们陷入了恶性循环,他们越不乖,我越生气;我越凶,他们越不乖。那段时间挺痛苦,学来的经验似乎都无效,积重难返了。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当老师。有一天打电话给妈妈,问妈妈几岁可以退休。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真是很脆弱,一个人在昆明自己去消化去承受,经常睡醒想起这些事就不开心。</h3> <h3>既然都不开心了,就要知道造成不开心的原因是什么?我放下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私下去询问学生,那个叫陈洪钧的男生说:“李老师,我们也知道你备课很认真,还辛苦地做课件,但是你讲课,尤其是讲文言文时,比古文还古文,吸引不了大家,学生只服讲课好的老师。”另一个学生丁诚宇说:“老师不能当搬运工,要有自己的思想。”两个学生的话真的是醍醐灌顶,我真诚地感谢他们,所以直到现在都记得他俩的名字。</h3> <h3>有种“知耻而后勇”的意味。高二我接手了一个文科班,我只有一点点去改变:课堂上开始有期待的眼神了,基本没有人睡觉了。有了一点点自信后,一位学生写给我一段话,她的话此时真的是一味强心剂,这也是我做老师以来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h3> <h3>对于这时的我无论是在哪一方面,学生的肯定和支持真的是我继续坚持和奋斗下去的勇气和动力。之前再难,我没有掉一滴眼泪,但这次我哭了。有学生看到以为我为班上的事难过,安慰我说:“老师有些学生不懂事,你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h3> <h3>十二年来,苦乐参半,不过乐的浓度还是要多一些,更持久一些。痛苦是需要的,只有记住那份不好的滋味,才会逼自己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很多人说老师的职业是个良心活,站上讲台,知识和学生都是神圣的,你不能敷衍,不能欺骗。父母也经常对我说:“他们的父母将孩子交给你,要对得起。”所以教师就是当代的西西弗斯,即便永远重复同样的辛苦,也无怨无悔地迎难而上、创造希望,给别人,也给自己。</h3><div><br></div><div>肉体上的辛苦是可以改善和消除的,而精神上的苦往往不为人知,每个学生也许都可能是一朵迟开的花,也许在三年里你都等不到它的开放,这份“迟开”里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学生的醒悟;二是学生对老师的理解与懂得。每一届都会碰到冥顽不化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好,对你给予他的关注也好,都会有一种“我欲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失落与无奈,你的信心满怀、热情洋溢也许换来的最终是无动于衷,甚至冷酷,但也只能做好一位老师应该做的,尽到应有的关爱与关注,也许有一天这朵“迟开”的花会创造惊艳的美。更何况老师的付出也不是图回报,而是一种默默的守护、默默的注视。花朵的盛开,老师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为之喜悦和欣慰。</div> <h3>做老师是辛苦的,但在教师生涯里又会收获不少的惊喜和感动,我相信惊喜与感动是相互的,你给予了,才有收获。绝大多数学生在父母的话与老师的话之间更重视后者,所以有时老师的一番话说出去可以是乌云,亦可是阳光。当一个学生自卑之时,你的鼓励和欣赏对你来说是几句话的举手之劳,但在学生的心中可以是阳光普照的一个全新开始。作为语文老师,那小小的随笔本就像师生之间的心灵电台,实现沟通引导,文字的力量真的不可小觑。</h3><h3>我曾经教过一个女生,她因为身材胖而高大无比苦恼,在班上也不和人讲话,她在本子里表达过这种痛苦,我已记不得给她写了什么评语,等高二分班时,她把日记本给我看,曾经我给她写的评语被她剪下贴在日记本的第一页。我没想到评语让她重新有了信心,她说要活出应有的精彩,让她的妈妈因她而骄傲。</h3> <h3>一路走来,总有惊喜的峰回路转和感动的片断为前行之路注入美好的风景,每当这样的时候,就会觉得做老师再苦再累也是值的: 每年教师节准时到来的问候;从来不忘记的每年一封信;分班时悄悄放在办公桌上的卡片;去到大学还依旧一起分享看过的书……流年碎碎,细数美好,如桃李花瓣纷飞在岁月的缝隙。学生因老师而拥有的改变是最令老师欣慰和幸福的: 爱上看书、爱上写日记、爱上记录生活、甚至爱上教师这个职业。</h3> <h3>今年的教师节,我曾经的学生也成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还有的学生选择了农村支教事业,看到他们的成长真心是骄傲而幸福的: </h3> <h3>今年七月,送走了我的2017届。毕业那天,班长聪哥送给我一封信,信里装着三年走过的时光,装着我们永远的独属记忆。</h3><h3><br></h3> <h3>九月,迎来了2020届。每段开始,我都会想起第一天当老师的情景。如今我依旧是一名普通的老师,离优秀师者的目标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前路不知又会是何样,只愿心智与年岁共步,进取与成熟并行。不忘过去,不畏将来,行走在有爱有希望的每一天。</h3> <h3>爸爸每年送给我的小诗和妈妈的祝福如约而至,深感温暖。</h3><h3>感谢父母。他们永远是我教师成长路上最坚强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h3>